問題詳情

德國教育學家Spranger提出教育愛的主張,以下敘述何者為非?
(A)教育愛所愛的是學生學習進步的歷程
(B)教育愛是創造價值的愛
(C)只愛弱勢的學生才是教育愛
(D)教育愛是對教育無條件的奉獻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62532
統計:A(109),B(87),C(4367),D(50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教育愛、裴斯塔洛齊/斯普朗格的教育理念、分析哲學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一、文化學派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二、教育主張:認為教育的任務是使個人人格在社會文化中獲得發展及完成。教育是培養個人人格的一種文化活動。三、文化的六種理想價值及人格類型:· 真理(Truth):理論型(哲學家、科學家)。 · 利益(Utility):經濟型(企業家)。 · 美感(Form and Harmony):審美型(藝術家)。 · 同情(Love):社會型(教育家、慈善家)。 · 權力(Power):政治型(政治家)。 · 至善(Unity):宗教型(宗教家)。 四、提倡教育愛及愛的教育,深深影響現代之教育。

【用戶】劉奕廷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非...非....!!!!!!!

【用戶】WeiTing Wang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斯普朗格(Eduard Spranger)教育愛的無私性:是在說明教育愛是不求回報的,教師將教育愛奉獻出來,所  期望的是對學生有所幫助,而且是惠及全體學生,具有「公眾性」,並不是限  於少數的幾個人教育愛是教師發自內心的感情:這種愛具有一股暖流,他在其所著「天生的教  育家」一書中說:「只有在愛的溫度裡,教育才能成功,影響人的內心,在教  師與學生相處的時候,愛的力量透過情感而發出光芒!」教育愛具有在教育關係中搭橋的功能:教育愛架起了師生關係中的一座橋樑,  以達到教育溝通的目的。尤其是教育的意向,可以透過這座橋樑來溝通,而完  教育目的教育愛是一種完美:因為教育愛是教師全心全意的付出,所以它具有完整性,  是一...

【用戶】Fighting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