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 下列有關幼兒行為的輔導方法,何者適當?
(A)採隔離技術管控情緒困擾的幼兒
(B)逐步養成常被用來治療焦慮或學校恐懼症
(C)實施A-B-C分析法,其中的「A」指行為本身
(D)運用工作分析法教導智障兒童學習一些較困難的教材,這種方法依據行為塑造(shaping)的原理。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67479
統計:A(186),B(754),C(287),D(2465),E(1)

用户評論

【用戶】Shuhua Chang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B)系統減敏(D)直接觀察最常用的是A-B-C 行為分析法,A 係Antecedent,指行為事件發生前的情境或事件,B 係Behavior,指發生的行為事件本身,C 則是Consequence,就是行為事件帶來的後果。A-B-C 行為分析法能夠透過觀察前因、行為本身後果三者之間的連結而找出問題行為本身的功能及目的為何。

【用戶】小兔兔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請問c錯在那????

【用戶】Weiwei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採隔離技術管控情緒困擾的幼兒n有攻擊行為(B)逐步養成常被用來治療焦慮或學校恐懼症 培養習慣EX:收拾書包、刷牙(C)實施A-B-C分析法,其中的「A」指行為本身nAntecedent,指行為事件發生前的情境或事件(D)運用工作分析法教導智障兒童學習一些較困難的教材,這種方法依據行為塑造(shaping)的原理。正解

【用戶】Weiwei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採隔離技術管控情緒困擾的幼兒n有攻擊行為(B)逐步養成常被用來治療焦慮或學校恐懼症 培養習慣EX:收拾書包、刷牙(C)實施A-B-C分析法,其中的「A」指行為本身nAntecedent,指行為事件發生前的情境或事件(D)運用工作分析法教導智障兒童學習一些較困難的教材,這種方法依據行為塑造(shaping)的原理。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