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7. 概念為本的課程強調透過探究與思考,引導學生歸納概念及通則。當教師進行「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議題的跨領域課程時,下列哪一種提問能達到概念或通則層次的學習?
(A)是什麼因素導致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B)請舉出可以說明全球暖化現象的例子?
(C)要如何做才能避免全球暖化繼續惡化?
(D)氣候變遷對自然或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89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小吉汪汪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來源:https://ghresourc☆.☆☆.☆☆☆☆....

【用戶】Xiao Yi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2001年版Bloom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分類中的四種知識向度,其中「概念知識」的定義:大結構中,各基本要素之相互關係次類別包含:1.分類的知識:用於確定不同事物的類別、等級、排列情形2.原則和通則化的知識:有關觀察現象的摘要結果、可用描述、預測、解釋、決定最適行動3.理論、模式和結構的知識:對複雜現象和問題提出性統性觀點所以我猜選C的原因是教師提問「如何做?」可以刺激學生想出「最適行動」A比較接近概念知識,BD就不知道了參考資料:陳嘉陽教育概論中冊P.309~311 (2014,六版)

【用戶】CL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https://cop.tn.edu.tw/modules/tad_uploader/index.php?op=dlfile&cfsn=467&cat_sn=100

【用戶】快樂屋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2,11(4),頁48跨域的教學模式:Erickson與Banks的概念為本模式之初探--林彩岫Erickson將知識分為理論、原理、通則、概念、主題以及事實,原理與通則乃屬同一層次,故共計分為五個層次。Banks將知識分為理論、概念、通則以及事實四類,理論為最高層次的知識,其餘依此類推,兩者都認為事實的知識是最低階的知識。另外,兩者對知識構造之看法還有兩個不同處,其一是Erickson在概念與事實之間加入了「主題」的層次,其二是Erickson將概念置於通則的層次之下。再者,Erickson等人基於對行為目標的反動明確區分概念通則與主題事實的不同,他們認為概念通則著重在綜合分析,而主題與事實則只能達到較低的認知層次,是屬於較傳統的設計方式。(A) 是什麼因素導致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認知層次(B) 請舉出可以說明全球暖化現象的例子?---認知層次(C) 要如何做才能避免全球暖化繼續惡化?---綜合分析(D) 氣候變遷對自然或社會造成什麼影響?---認知層次

【用戶】小吉汪汪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來源:https://ghresourc☆.☆☆.☆☆☆☆....

【用戶】Xiao Yi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2001年版Bloom認知領域教學目標分類中的四種知識向度,其中「概念知識」的定義:大結構中,各基本要素之相互關係次類別包含:1.分類的知識:用於確定不同事物的類別、等級、排列情形2.原則和通則化的知識:有關觀察現象的摘要結果、可用描述、預測、解釋、決定最適行動3.理論、模式和結構的知識:對複雜現象和問題提出性統性觀點所以我猜選C的原因是教師提問「如何做?」可以刺激學生想出「最適行動」A比較接近概念知識,BD就不知道了參考資料:陳嘉陽教育概論中冊P.309~311 (2014,六版)

【用戶】CL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https://cop.tn.edu.tw/modules/tad_uploader/index.php?op=dlfile&cfsn=467&cat_sn=100

【用戶】快樂屋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22,11(4),頁48跨域的教學模式:Erickson與Banks的概念為本模式之初探--林彩岫Erickson將知識分為理論、原理、通則、概念、主題以及事實,原理與通則乃屬同一層次,故共計分為五個層次。Banks將知識分為理論、概念、通則以及事實四類,理論為最高層次的知識,其餘依此類推,兩者都認為事實的知識是最低階的知識。另外,兩者對知識構造之看法還有兩個不同處,其一是Erickson在概念與事實之間加入了「主題」的層次,其二是Erickson將概念置於通則的層次之下。再者,Erickson等人基於對行為目標的反動明確區分概念通則與主題事實的不同,他們認為概念通則著重在綜合分析,而主題與事實則只能達到較低的認知層次,是屬於較傳統的設計方式。(A) 是什麼因素導致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認知層次(B) 請舉出可以說明全球暖化現象的例子?---認知層次(C) 要如何做才能避免全球暖化繼續惡化?---綜合分析(D) 氣候變遷對自然或社會造成什麼影響?---認知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