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提出引導式參與(guided participation)概念的學者為何?
(A)羅格芙B. Rogoff
(B)維高斯基L. Vygotsky
(C)皮亞傑J. Piaget
(D)史登伯格R. Sternberg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88262
統計:A(1273),B(770),C(43),D(78),E(0)

用户評論

【用戶】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引導式參與」(guidedparticipation)乃是 Rogoff 參考 Vygotsky 的學說理念,於 1990 年提出的概念,旨在說明個體的思考和文化的關係,以及人際互動對於發展的導引、支持、挑戰、和激發的功能。引導式參與(guided participation)即跟隨較有技巧的夥伴來主動參與文化裡相關的活動,並由該夥伴提供必要的協助與鼓勵Rogoff(1990)主要關注於教育學、文化心理學和人類學的文獻中,提到關於「嬰、幼兒期」的社會互動、認知發展與溝通的部分。(資料:99 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試題疑義回覆表青少年輔導第17題)

【用戶】Lyla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10.下列何者是引導式參與(guided participation)的例子? (A)小明的爸爸將所有大的樂高片分出來,讓小明知道要從大片樂高開始蓋橋 (B)小麗的奶奶做蛋糕給小麗看,完成後要小麗再重頭到尾做一次 (C)小傑的老師把小傑分到一個通常都不讓他參與遊戲的小組,讓小傑學會觀察 (D)小達的叔叔以詳細的步驟教導小達畫房子,讓小達模仿著畫 教檢(教師檢定)◆兒童發展與輔導- 97 年 - 097年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兒童發展與輔導#769答案:A59. 有關 Vygotsky(1978)對個體認知功能的改變的說法,下列何者有誤? (A)透過人際互動 (B)成人「引導式參與」比讓兒童獨自探索更能促進兒童進步 (C)對幼小或認知功能低下者直接給予規則...

【用戶】Lyla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補充】Treffinger的「自我引導學習模式」 (Self-Directed Learning Model)1. 四個基本要素     (1)確立目標    (2)評量起始行為    (3)確認並執行指導程序    (4)評量成果2. 五種指導型態   (1)命令型態   (2)任務型態   (3)同儕—小組型態   (4)學生老師合約型態   (5)自我引導型態3. 獨立研究(independent  study)    (1)學生自己選擇   (2)學生感興趣的主題   (3)學生自己控管時間、環境   (4)做問題思考   (5)蒐集資料以解決問題   (6)形成一個「產品」線上測驗: /note_book.php?bsid=12005&noteid=5169#ixzz5B1c4J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