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9.下述那一個關於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假設不是佛洛依德學派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假設? (A)人格中有三種我(本我、自我、超我),其結構影響自我功能 (B)人的發展階段分成口腔期、肛門期、潛伏期、生殖期等

【評論內容】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榮格的人格理論,最主要是針對佛洛伊德理論中五種理念的批評與修 正,榮格在他的分析理論中提出五大論點。

1自我的功能

  榮格所指的自我不是從原始性本我分化出來的,也不是夾在本我與超我之間只發生作用。自我有其獨立性、連續性、和統合性;此三種特性是個體自幼在生活經驗中逐漸發展的形成的。自我之內雖然也有意識與潛意識之分,但兩者並不是衝突的,而是調和的。一個自我發展正常的人,也就是人格健康的人。

2自我潛意識

  個體的自我發展,有兩個本源;其中之一即為個人潛意識,其與佛洛伊德理論中所指相同,有的是從意識境界中被壓抑下去而不復記憶者,有的是出自本我而強度不夠,不為個體所知覺。無論屬於何種情...

【評論主題】75. 假如張老師在教學前或配合分群需要,想要獲得學生的起點行為成熟度以及學習潛能、性向等資料及相關訊息,較適合採行以下何種評量?(A)最大表現評量 (B)典型表現評量 (C)安置性評量 (D)診斷性

【評論內容】

最大表現測驗(=最佳表現測驗):

測量個人最佳反應或最大成就,確定個人的能力表現。亦即當個人盡最大能力發揮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力,ex.智力測驗、性向測驗、成就測驗。

   

典型表現測驗:

正常情形下個人通常所表現的行為反應或個人特質,ex.人格測驗、興趣測驗、態度測驗、適應測驗。

【評論主題】27.大禮國中的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師,根據桃園縣品格教育的核心道德價值及品格卡,在課程計畫內設計多項學生撰寫道德實踐札記及省思活動。請問此類活動屬於下列哪一種課程?(A)理念課程 (B)施教課程 (

【評論內容】葛拉松              古德拉

            建議課程      >>>>>         理想課程         

            書面課程      >>>>>         正式課程

            支持課程      >>>>>         知覺課程

      傳授(被教)課程  >>>>>          運作課程

            施測課程

            習得課程      >>>>>         經驗課程 

【評論主題】44.廖老師發現班上學生的家長若願意積極參與學校事務,往往能為孩子營造出更有利的學習環境。請問以上敘述符合何種資本特徵?(A)文化資本(B)人力資本(C)社會資本(D)經濟資本

【評論內容】

社會學家布狄厄 (P.Bourdieu)對於資本的詮釋,他認為一個人擁有資本的多寡決定其場域中的位置。 他認為資本有四種型態: 

 1.經濟資本:就是個人所擁有的經濟資源。(存款多少) 

 2.文化資本:包含各種正當的知識。(受過的知識) 

 3.社會資本:個人所擁有的重要社會關係。(如家世背景、後台)

 4.象徵資本:個人所擁有的榮譽、聲望的總計。

【評論主題】王大同被班上同學取了個綽號叫「王大頭」,因而感到不舒服、不快樂。下列哪一個理論最適合用來解釋這種情況?(A) 溝通行動理論 (B) 衝突論 (C) 符號互動論 (D) 符應理論

【評論內容】

衝突理論:認為社會變遷不僅是必然的,亦是急遽的,其後果是破壞而非建設。

符號互動理論:旨在研究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質與過程。認為社會是由一群互動的個人所組成,由於互動行為會不斷地修改與調整,因此社會也會自然而然不斷地變遷。

【評論主題】生理上最重要的醣類為(A)乳糖(B)蔗糖(C)果糖(D)葡萄糖

【評論內容】

住院的病人大...

【評論主題】36. 有關人、魚、貓、鴨、蛇、猴之脊椎動物的演化關係,第四個出現的應該是下列何者?(A) 猴(B) 貓(C) 蛇(D) 鴨

【評論內容】

脊椎動物的演化關係應為:

魚→蛇(爬行類)→鴨→貓→猴→人

 1         2              3    4     5     6

【評論主題】17. 法國社會學家傅科(Foucoult)的規訓論中提到,透過懲罰與獎勵的制度,而產生出規範化的力量,以此強化規訓的機制。此種標準下列何者為真?(A) 規範化評判(B) 意識化批判(C) 情意化隨從

【評論內容】

傅柯 (Foucault)

《規訓與懲罰》一書提出社會操控技術,針對當代規訓監督提出的四項敘述之一。 社會操控技術使個人行動符合社會既有規範,社會逐漸產生一個操控機制。包括分層監督規範化評判檢察三種

【評論主題】8. 下列何者不屬於標準參照評量?(A)希望國小六年級學生參加臺北市國小學生游泳能力檢測有 5%未通過(B)對全校新生進行瑞文氏圖形推理測驗,以了解學生的智力程度(C)林智玲參加 109 年高級中等以

【評論內容】

常模參照測驗(norm-referenced test):

指測驗結果,根據分數在團體中位置而加以解釋,採用相對性標準比較,一般以平均水準為參照點。如大學聯考、國家高普考試、月考、期末考等教師自編測驗、標準化成就測驗、智力測驗、性向測驗。

標準參照測驗=效標參照測驗(criterion-referenced test):

根據教學前事先所訂定的絕對性標準加以解釋測驗。一般均以學生所學習知識或技能,判定其「及格或不及格」、「精熟或不精熟」、「通過或不通過」,不須參考他人表現來比較。如國小教師自編測驗(平時考、小考、隨堂測驗)、國家技師執照考試、Bloom提倡「精熟學習」、中醫師檢定考試、汽車駕照考試等。

(A)希望國小六年級學生參加臺北市國小學生游泳能力檢測有...

【評論主題】1. 學校於學期末擇定一日,辦理全校「洗手作羹湯」活動,將當學期小田園農作物採收、均衡營養、飲食衛生、廚餘減量、用餐禮儀等教學活動均安排在同一週內進行。此符合課程組織的哪一項原則?(A)順序性 (B)

【評論內容】

(A)順序性:順序性指得是主題的順序,涉及的是垂直面向。在螺旋性的課程中,在低年級中所引進的是簡單的概念,後來隨著越來越為複雜性及其應用性再次修正。是以順序的原則從簡單到複雜,由具體到抽像,時間由近至遠,以及從全體到部分學習。

(C)均衡性:均衡性指得是課程內容的完整性,包括理論與實務,普通與職業,科技與人文,認知、情意和技能等知識都要能兼容並蓄,才不致顧此失彼,以達成全人教育的目標。

(D)統整性:統整性指得是課程內容與學習經驗的連結,以及學科知識之間的相互為用,一般比較強調的是水平的聯繫,課程統整有助於改進學習結果和提供更可靠而相關的學習經驗給學習者,使其能將知識運用於生活情境中。

補充:

一致性: 一致性...

【評論主題】31. 一個蜂窩內的蜜蜂、一個湖泊中的小魚、一個山谷的竹子、一個人腸道中的細菌,以上四個選項有幾個為「一個族群」?(A) 1(B) 2(C) 3(D) 4

【評論內容】

族群(英語:Population)指於一定空間範圍內同時生活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或者說是由個體組成,而且能夠確實進行交配的群體。族群的個體之間一般享有同一個基因庫。

群集(英語:community)或稱為「群落」是指生存在一起並與一定的生存條件相適應的生物的總體。群落生境是群落生物生活的空間,一個生態系則是群落和群落生境的系統性相互作用。

生態系統(英語:Ecosystem),又稱生態系統,簡稱生態系,是指在一個特定環境內,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環境的統稱。此特定環境裡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氣,水及土壤等)因間的生物之間具相互作用作用與依存[2],不斷地進行物質的交換(物質循環)和能量的傳遞(能量流動),並通過由物質流和能量...

【評論主題】26. 布袋蓮屬於哪一種水生植物?(A) 沉水性(B) 挺水性(C) 浮葉性(D) 漂浮性

【評論內容】

水生植物四大類       

※沉水性==【代表性植物】金魚藻,水蘊草

根—(土裡)

葉—(沉在水中)

※浮葉性==【代表性植物】睡蓮,臺灣萍蓬草,菱角

根—(土裡)

葉—(漂在水面)

※漂浮性==【代表性植物】浮萍,布袋蓮,水芙蓉

根—(水中)

葉—(漂在水面)

※挺水性==【代表性植物】蓮花,香蒲,空心菜,水稻

根—(土裡)

葉—(挺出水面之上...

【評論主題】36. 在常溫常壓下,一長度為 1.50 m、兩端固定的弦,所能產生的最低音頻為 232 Hz。下列有關此弦振動時的敘述,何者正確?(A) 弦振動的基頻為 116 Hz(B) 基頻振動的波長為 1.5

【評論內容】

(A) 弦振動的基頻為 116 Hz  264Hz(B) 基頻振動的波長為 1.50 m  3m(C) 音頻愈低,則弦波波長也愈短  V=fλ,頻率低則波長長(D) 弦可以產生頻率為 464 Hz 的聲波  232x2=464 Hz

10319(103指考)詳解影片

【評論主題】16 班級導師在輔導受霸凌的學生小明時,不知不覺想到自己小時候的經驗,因而越來越站在小明的立場,而失去身為導師的公平性,請問這是何種因素所引起的?(A)替代作用(B)昇華作用(C)合理化作用(D)反移

【評論內容】

分析治療師對於個案的移情,會產生某些不自覺的回應,這些回應,包括感受和行動,構成了反移情。所謂「移情」,並非個案的移情相反的意思,而是分析治療師潛意識地回應個案的移情,並不是有相反或反擊的意思

【評論主題】列對九年一貫課程的述敘,何者是正確的?(A)培養學生七大基本能力 (B)將學科統整為十大領域(C)基本教學節數佔80%,彈性教學節數佔20% (D)以課程標準取代課程綱要

【評論內容】十二年國教 課程綱要

課程架構

國民小學階段的「部定課程」為培養學生基本知能與均衡發展的「領域學習課程」,「校訂課程」為「彈性學習課程」。國民小學階段以領域教學為原則,學習範疇為八大領域其中的七大領域,科技領域可安排於彈性學習課程,或以議題形式融入教學。

國民小學階段每節上課時間為40分鐘,學校須依據規範的各領域及彈性學習的學習結束進行課程規劃,各校可以視課程實施及學生學習進度需求,經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後,彈性調節每節分鐘數與年級、班級的組合。

十二年國教彈性教學節數固定節數

低:2-4  中:3-6  高4-7

【評論主題】提出「溝通行動理論」的是哪一位哲學家?(A)阿多諾(T. W. Adorno) (B)哈伯瑪斯(J. Habermas) (C)諾丁(N. Noddings)(D)傅柯(M. Foucault)。

【評論內容】

哈伯馬斯

認為任何言辭行動都預設了四項有效性聲稱 (validity claim):

溝通四原則

(1)可理解聲稱(comprehensibility claim):言辭意義是可以理解的。

(2)正當聲稱(rightnedd claim):言詞行動是正當得體的。 

(3)真誠聲稱(truthfulness claim):說話者命題意向是真誠的。

(4)真實聲稱(truth claim):命題內容是真實的。

【評論主題】Tyler主張四種構成課程的要素,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A)教學方法 (B)經驗 (C)組織 (D)目的

【評論內容】

目標模式的課程設計:泰勒認為課程發展必須解決四個問題。→課程四要素為:【目的】【經驗】【組織】【評鑑】。

01    應達成的目標。→確定目標。

02    選擇何種教育經驗。→選擇經驗。

03    有效組織教育經驗。→組織經驗。

04    評鑑教育目標的達成。→評鑑結果。

【評論主題】19.「能正確讀出 1~100 的數字」,此屬於蓋聶(R. Gagné)主張的哪一類學習結果?(A)認知策略 (B)心智技能 (C)語文訊息 (D)動作技能

【評論內容】

蓋聶(Gagne)將學習結果分為五纇

1.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使用符號學習如何去做某事的能力為一種程式性知識,包括辨別具體概念、定義『概念』、『原則』、高層次原則。

2.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學習者用來調整和控制其注意力學習、記憶、思考等內在歷程的能力,包括編碼、組織知識、記憶、搜尋、注意力、檢索、思考策略、後設認知等。

3.語文知識(verbal information) :表達某種觀念、事實、事件,即陳述性知識。

4.動作技能(motor skills) :使用到肌肉動作的技能,經由長時間練習及內外回饋可改善動作的準確性和精密性。

5.態度(attitude) :影響學習者選擇行動的內在狀態,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種成份。口訣:人魚太心動(認語態心動)

【評論主題】生理上最重要的醣類為(A)乳糖(B)蔗糖(C)果糖(D)葡萄糖

【評論內容】

住院的病人大部分點滴的成份是以葡萄糖溶液或是生理食鹽水為主,

葡萄糖可以直接被人體轉化成熱量,並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

【評論主題】一、請敘述養殖池塘中的磷循環以及磷的輸入與輸出。(25 分)

【評論內容】

2001年版Bloom認知歷程向度:記憶、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

(A)建立一個系統的因果模式  →  屬於了解的「解釋」能力(B)由一種呈現資訊方式轉換成另一種方式 →  屬於了解的「詮釋」能力(C)從現有資訊提出具邏輯性的結論 →  屬於了解的「摘要」能力(D)指出材料隱含的觀點、偏見、價值、意圖 →  屬於分析的「歸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