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98.陳老師為某國中資源班教師,為讓學校中的自閉症學生有良好的學習,因此針對「資源班的學習環境事先加以規劃,且依據目標導向設計教學,由他決定自閉症學生所需的學習內容,並製定學習細目表,使學生依據此一設

【評論內容】結構化教學法是針對自閉症孩子對於視覺學習上的優勢,所發展出的一套策略,也就是經由把環境、材料及程序作一個適當的安排,使孩子用視覺辨別的能力,便能明白和理解當中的意義。並建立孩子一些慣例程序,用在日常生活中以適應環境的要求。如此將可減少孩子因不知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而產生焦慮所引發的情緒問題。身障e能網http://www.enable.org.tw/res/detail05.php?id=282http://tw.myblog.yahoo.com/hlin721/article?mid=565&prev=645&next=469&l=f&fid=12

【評論主題】08.小文很在乎自己的成績是否比同學高,請問小文是屬於哪種目標導向的學生? (A)學習目標 (B)作業目標 (C)社會目標 (D)表現目標

【評論內容】最近目標導向的研究者主張以趨向/逃避焦點及精熟/表現導向重新建構目標導向理論,並將目標導向區分成趨向精熟、逃避精熟、趨向表現及逃避表現四種目標。本研究的目的是在考驗依前述主張而建構的四向度目標導向模式是否更能解釋實際的觀察資料,並分析四種目標導向與學習者的學習成就、趨向行為、逃避行為之關係。

【評論主題】70.要考驗兩組平均數的差異是否顯著,可採下列何種統計分析方式?(A)平均差 (B) t-考驗 (C)多元迴歸(D)相關分析

【評論內容】獨立樣本t 考驗(t-test, independent samples)使用目的:兩個平均數的差異考驗。使用時機:用在兩個互為獨立的母群的差異比較。例子:比較男、女選手學習動機得分的差異。-----重複量數t考驗(相依樣本t 考驗)(t-test, repeated measures; t-test, correlated samples)使用目的:兩個平均數的差異考驗。使用時機:用在一個母群中兩次得分的差異比較(或是配對組、雙胞胎得分的差異比較)。例子:同一組人前、後測得分的差異比較;同一組人在紅光和綠光反應時間的差異比較(或是將相同I.Q.的受試者配對然後做某種特質的差異比較;雙胞胎在紅光和綠光反應時間的差異比較。此種相依樣本雖然不是同一個人,但因配對的關係或是雙胞胎的關係,亦可視為同一個人,此即相依樣本。)

【評論主題】65.史登(G.G.Stern)與史登霍夫(C.Steinhoff)認為組織有兩種壓力:發展壓力與控制壓力,請問下列何者屬於控制壓力? (A)智性氣氛 (B)成就標準 (C)實用性 (D)衝動的控制

【評論內容】史騰和史丹活佛認為哈爾品和克洛夫特忽視了組織環境的壓力對組織成員的影響,因此乃提出「需要一壓力」(need,-press)理論來說明學校組織氣氛,認為學校組織氣氛乃是發展壓力與控制壓力交互作用的結果。1、發展壓力因素(1)智性氣氛:在智性氣氛高的學校,較重視人文、學術及科學等學術活動的興趣和追求。(2)成就標準:在成就標準高的學校,強調個人高的成就標準,重視任務的順利完成,對機構目標的奉獻。(3)實用性:在實用性高的學校,較重視實用性目標,並能將知識和技能應用到日常的工作環境中。(4)支持性:在支持性高的學校,重視個人的尊嚴,對個人依賴的需求予以支持,以滿足其需求。(5)秩序性:在秩序性高的學校,較重視秩...

【評論主題】19.「舉一反三」是屬於哪一種遷移?(A)形式遷移(B)水平遷移(C)垂直遷移(D)立體遷移

【評論內容】依遷移的方向分為水平遷移(lateral transfer)和垂直遷移(vertical transfer)所謂水平遷移是指難易程度相同或同一階層主題的兩學習間之相互影響,例如一般所言之「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即是水平遷移的現象;而垂直遷移則是難易程度不同或不同階層的兩學習間之相互影響,依難易度和階層的不同又可分為由上而下的高階遷移(high road transfer),和由下而上的低階

【評論主題】19.「舉一反三」是屬於哪一種遷移?(A)形式遷移(B)水平遷移(C)垂直遷移(D)立體遷移

【評論內容】依遷移的方向分為水平遷移(lateral transfer)和垂直遷移(vertical transfer)

【評論主題】24.教學者於教學時具備「傳道、授業、解惑」的功能,是教學三大規準中哪一規準的特性?(A)覺知性(B)釋明性(C)創新性(D)目的性

【評論內容】皮德思(R. S. Peters)主張的教育規準1.合認知性=釋明性2.合價值性=目的性3.合自願性=覺知性

【評論主題】17.依據法令規定,哪一個委員會的成員不需有家長代表?(A)教師評審委員會 (B)課程發展委員會 (C)教師成績考核委員會 (D)校務會議

【評論內容】第 9 條 成績考核委員會由委員九人至十七人組成,除掌理教務、學生事務、輔導、人事業務之單位主管及教師會代表一人為當然委員外,其餘由本校教師票選產生,並由委員互推一人為主席,任期一年。但參加考核人數不滿二十人之學校,得降低委員人數,最低不得少於五人,其中當然委員至多二人,除教師會代表外,其餘由校長指定之。委員每滿

【評論主題】19.「舉一反三」是屬於哪一種遷移?(A)形式遷移(B)水平遷移(C)垂直遷移(D)立體遷移

【評論內容】所謂水平遷移是指難易程度相同或同一階層主題的兩學習間之相互影響,例如一般所言之「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即是水平遷移的現象;而垂直遷移則是難易程度不同或不同階層的兩學習間之相互影響,依難易度和階層的不同又可分為由上而下的高階遷移(high road transfer),和由下而上的低階遷移(low road transfer)。高階遷移需要從舊知識中抽象出普遍的原則,應用在新情境和新知識的學習中,例如將玩牌時所使用的詐術應用到軍事情境中;而低階遷移的發生傾向於自動化的過程,例如學習者在學校習得讀寫算的能力後,輕易地將這些能力遷移到生活中報紙的閱讀、書信的撰寫和金錢的計算上。

【評論主題】17.依據法令規定,哪一個委員會的成員不需有家長代表?(A)教師評審委員會 (B)課程發展委員會 (C)教師成績考核委員會 (D)校務會議

【評論內容】第 9 條 成績考核委員會由委員九人至十七人組成,除掌理教務、學生事務、輔導、人事業務之單位主管及教師會代表一人為當然委員外,其餘由本校教師票選產生,並由委員互推一人為主席,任期一年。但參加考核人數不滿二十人之學校,得降低委員人數,最低不得少於五人,其中當然委員至多二人,除教師會代表外,其餘由校長指定之。委員每滿三人應有一人為未兼行政職務教師;未兼行政職務教師人數之計算,應排除教師會代表。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委員之任期自當年九月一日至次年八月三十一日止。

【評論主題】9.( )哈洛(Harrow)提出的動作技能分類方法中,手眼的協調能力是屬於那一個層次?(A)反射動作 (B)知覺能力 (C)基本動作 (D)體能

【評論內容】運動技能領域到了 1972 年哈洛 (Harrow)有更完整的分類,包括六個階層:一、反射動作 (ReflexMovements)。二、基本動作 (Basic-fundamental Movements),有移位動作、非位移動作和技巧動作。三、知覺能力 (PerceptualAbilities),有動覺的識別力、視覺的識別力、聽覺的識別力、觸覺的識別力和協調的識別力。 四、身體能力 (PhysicalAbilities),有耐力、肌力、柔軟度、和敏捷性。五、技術動作(Skilled movements),有簡單技術、組合技術和複雜技術。六、有體系的動作 (Nondiscursive movements):整體、完整性的表現,有動作表達和動作詮釋。

【評論主題】13.學校組織『末梢神經麻痺症』其意在強調:(A)校長願景領導的重要(B)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C)教師行政團隊的重要(D)教育政策執行力的重要。

【評論內容】許多公司的失敗常可歸因於執行力不佳,策略、願景一大籮筐,卻光說不練,通通流於口號管理,成員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也因此產生「組織末梢神經麻痺症」

【評論主題】6. 個體的自我觀念依何種先後順序發展?(A)生物我→心理我→社會我 (B)生物我→社會我→心理我 (C)心理我→生物我→社會我 (D)心理我→社會我→生物我

【評論內容】此題應從此出郭為藩提出自我觀念發展的三個階段-(1)惟我中心期,是「生物我」萌芽及茁長的時期,(2)客觀化期,是「社會我」發展的重要時期,與(3)主觀化期,是「心理我」蓬勃發展的時期,同時與「生物我」及「社會我」綜合成完整的自我觀念。

【評論主題】26.小明是個討老師喜歡的學生,他總是能夠體察老師的心理與情緒,不會作出惹老師生氣的舉動。若從美國心理學家嘉德納(H. Gardner)多元智能理論來看,他可能具備嘉德納所講的那種智能?(A)語文智能

【評論內容】內省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有自知之明,並據此產生適當行為的能力。人際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察覺並辨別他人的情緒、意向、動機及感覺的能力。

【評論主題】12.下列哪一句現代用語是用來形容「大學畢業之後,不求全職工作,反而在時薪打工的工作間跳來跳去,追求自由與率性的工作族群」?(A)月光族(B)快閃族(C)飛特族(D)草莓族。

【評論內容】「飛特族」(freeters)是英文free(自由)和德文字根的arbeiter(工作者)結合的新字,指的是輕鬆面對工作,追求自由的生活型態的工作者,把無拘束看得比生涯發展重要。

【評論主題】22、教學評量的主要目的為:(A)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B)評定學生成績(C)建立學生學習檔案(D)配合學校行政。

【評論內容】這一題一定要看清楚題目,是”教學評量”不是”檔案評量”!

【評論主題】44、李老師知道小茜的父親是大學教授,就認定他是可造之才,於是加倍栽培他,這是一種 (A)霍桑效應 (B)自我實現 (C)比馬龍(D)漣漪效應。

【評論內容】個人認為李老師知道小茜的父親是大學教授,就認定他是可造之才---偏見李老師知道小茜的父親是大學教授,就認定他是可造之才,於是加倍栽培他---比馬龍效應

【評論主題】31.諾丁斯(N. Noddings)強調要毫無保留的接受學生的全部,並幫助學生自我實現。這樣的理念屬於下列何者?(A)關懷教育學 (B)批判教育學 (C)庶民教育學 (D)多元教育學

【評論內容】Nel Noddings(諾丁斯)是將關懷倫理學由人性發展層面加以理論化的第一人;倫理學說-關懷倫理學(ethics of care),其實是提倡和平、關懷的學說主張,但Nel Noddings所主張的是人性和教育全面開發的倫理。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之道德主張包括關懷關係、關懷倫理、小型學校、關懷自己。Nel Noddings「關懷」的輪廓,影響她較深的思想流派大約有:存在主義、John Dewey的實用主義、後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Nel Noddings關懷倫理學以女性的生活實踐體驗出發,提出──「關係」為人存在的基礎,而「關懷之情」就是人的道德基礎。Nel Noddings認為女性是以人際關係取向來陳述其道德的想法,她們重視的是「人-我」關係中的關懷關係、責任、與承諾。

【評論主題】2.下列成語的解釋,何者不正確:(A)趨庭之教:父親的教誨(B)功名自矜:個性保守,不求名聲(C)尚友古人:與古人神交(D)無物相之:沒有外力幫助他。

【評論內容】趨庭之教:原指孔鯉快步穿過庭院時,孔子教兒子孔鯉學詩學禮的故事。今形容「父親對子女的教導」。例句:身為晚輩應虛心領受趨庭之教。

【評論主題】72.下列哪一位學者主張『無論一件事多麼不重要,只要孩子熱衷去做,都會獲益無窮,不要因為以後對他沒有幫助,就阻止他去做』? (A)葛得納(Howard Gardner)(B)斯肯納(Burrhus F

【評論內容】Howard Gardner在提到學習者本身具備的動機時,引用於達爾文的一句話:「無論一件事多麼不重要,只要孩子熱衷去做,都會獲益無窮,而不要因為以後對他沒有幫助,就阻止他去做」。Gardner認為,「只有一個人具備強烈的學習動機,才能獲致最佳學習效果,也就是學習者認為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有趣、很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因為有人承諾給予實質獎勵才學習」。

【評論主題】70.當根據德瑞克斯(RudolfDreikurs)的目標導向模式,無論學生展現何種目標導向,在避免增強錯誤目標之後,老師都需要想辦法:(A)獎勵學生(B)認可學生(C)處罰學生(D)讚美學生

【評論內容】德瑞克斯認為所有的學生是需要歸屬的社會生物,他們皆有強烈的「認可情結」(recognition complex),所有的行動反映出需要被接納、重視的企圖。學生嘗試在行動中得到人們的認可,若良好的行為不能得到滿足便會向著另一目標方向發展,成為錯誤的目標行為。德瑞克斯提出四項錯誤目標,依次為獲得注意、尋求權力、尋求報復、表現無能。他並認為教師應洞悉學生動機,以了解其行為之目的並解決問題。

【評論主題】64.根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領導者行為描述研究,領導者對於組織型的任務與部屬的需要均未予以重視之領導行為為何? (A)高倡導高關懷(B)高倡導低關懷(C)低倡導高關懷(D)低倡導低關懷

【評論內容】「倡導結構」指,領導者與工作團體成員關係中的領導行為,努力建立明確的組織模式、溝通管道、與程序方法。它所涉及的問題如領導者要求員工遵守規則與規章,領導者對追隨者期望的程度,分配成員特定的工作等。「關懷」指,領導者與其成員之間友善的、相互信任、尊重、與溫暖的關係。與關懷有關的問題如領導者傾聽團體成員的時間總量,領導者承擔變化的意願,領導者友善與可親近性的程度。根據LBDQ量表,可以測量出領導者在倡導結構與關懷兩個面向的程度高低,形成了四個象限不同的領導風格。第一象限的領導風格,即所謂的「高倡導高關懷」,領導者在兩方面都有高程度的水準。第二象限的領導風格,為「高倡導低關懷」,領導者重於工作內容,勤於計畫各種活動,所溝通的是必要的資訊。第三象限的領導風格,為「高關懷低倡導」,領導者傾向讓成員自行作業不加干擾或互動,幾乎沒有明顯的領導行為。第四象限的領導風格,為「低倡導低關懷」,領導者鼓勵上下之間的合作,並在互尊互信的氣氛下工作。

【評論主題】14.信傑原本是大型建築公司董事長,年收入數億,但經營不順,公司倒閉。現今改做雞排生意,勉強維持生活。他從大企業老闆變成雞排小販,這種社會流動屬於:(A)代內水平流動 (B)代間水平流動 (C)代內垂

【評論內容】代內和代間流動:個人的社會階層在前後不同時期的轉變(代內流動);一個家庭成員的社會階層與父母代社會階層的差異(代間流動)。

【評論主題】28.「入門見嫉,娥眉不肯讓人。」文中「娥眉」為美人之借代,下列各組文句中「 」內之字詞,何者不屬於借代之用法?(A)「鷰」啄皇孫,知漢祚之將盡 (B)「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 (C)一壞之土未乾,

【評論內容】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海陵儲藏的米多到發紅腐爛;連江浦也舉起義師的旗子,要匡救復興唐室。

【評論主題】43. 學校課程包含有「地理」而沒有「風水」,有「化學」而沒有「煉丹術」,這是根據教育的哪一種本質所作的判斷? (A)認知性 (B)價值性 (C)自願性 (D)創造性 。

【評論內容】合價值性:教育是傳遞價值的過程,必須傳遞合理正向的價值,所傳遞的價值不能與道德相悖離。合認知性:合認知性主要強調教育所傳遞的內容訊息,特別是"屬於事實的領域",必須具有認知意義,必須具備知識上的真,所謂知識上的真,是依據證據的充分與否來判斷。合自願性:教育過程應儘量符合受教者的自發意願,儘量避免強迫灌輸,要顧及到學習者的身心發展與自由意志。

【評論主題】39.下列何者「不符」出解釋性試題時,選擇引導材料(introductory material)的條件﹕(A)材料是學生學過的(B)材料宜新穎、簡短(C)材料需與課程目標相符(D)材料需切合學生程度。

【評論內容】解釋性練習題編製原則一、選擇與教學目標有關的引導資料二、選擇適合學生學習經驗與閱讀能力的引導資料三、選擇新且類似的引導資料,且避免抄字科目內容四、選擇簡短、有意義的引導資料五、依據測驗目的修改成清晰、簡潔、重要的引導資料六、題目應與引導資料長度成比例七、編擬題目應遵循試題類型的編製原則八、題目中同質性問題應予分類、避免重疊九、引導資料涉及圖表、照片應力求印刷清晰十、編擬後檢核試題提高品質。

【評論主題】22.「雞」、「鴨」這兩個字的造字原則是屬於下列何者?(A)象形(B)指事(C)會意(D)形聲

【評論內容】雞:可拆,右形左聲-形聲。鴨:可拆,左聲右形-形聲。

【評論主題】32.有關「六書」,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象形文字,為象意中之形,屬抽像概念(B)指事文字,為象目中之形,屬具體概念(C)會意字,屬表意文字,至少有一義符,字數最多,佔漢字百分之八十以上(D)形

【評論內容】A象形-1.獨體字2.像目中之形3.具體形象B指事-1.獨體字2.像意中之形3.抽象形象C會意-1.合體字2.表意文字3.至少有一義符D形聲-1.合體字2.依聲製字3.至少有一聲符4.字數最多,佔漢字的百分之八十

【評論主題】59.柏拉圖(Plato)認為人具有理性、意志、慾望三種官能,其中意志將會發展成什麼?(A)智德(B)仁德(C)勇德(D)節制之德。

【評論內容】理性(智德)、意志(勇德)、慾望(節制之德)

【評論主題】223. 以下何者不是用機械學習加強長期記憶的策略 (A)理解 (B)有計畫的學習 (C)關鍵字法 (D)主觀組織法

【評論內容】用機械學習加強長期記憶的策略1.有計畫的練習---集中練習 vs. 分散練習2.軌跡法 (loci method)---性心像,去回想記憶中事物的位置3.字鉤法 (peg-word method)4.關鍵字法 (key-word method)5.主觀組織法 (subjective organization)憑個人心理運作,將無組織無系統訊息加以組織以便記憶的方法

【評論主題】44、所謂「舉一反三」,在心理學上指的是什麼?(A)垂直遷移(B)同化作用(C)水平遷移(D)投射作用

【評論內容】依遷移的方向分為水平遷移(lateral transfer)和垂直遷移(vertical transfer)1.水平遷移是指難易程度相同或同一階層主題的兩學習間之相互影響,例如一般所言之「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即是水平遷移的現象。2.垂直遷移則是難易程度不同或不同階層的兩學習間之相互影響,依難易度和階層的不同又可分為由上而下的高階遷移(high road transfer),和由下而上的低階遷移(low road transfer)。(1)高階遷移需要從舊知識中抽象出普遍的原則,應用在新情境和新知識的學習中,例如將玩牌時所使用的詐術應用到軍事情境中(2)而低階遷移的發生傾向於自動化的過程,例如學習者在學校習得讀寫算的能力後,輕易地將這些能力遷移到生活中報紙的閱讀、書信的撰寫和金錢的計算上。

【評論主題】11.編序教材的形式共分為直線式及(A)曲線式(B)分枝式(C)拋物線式(D)斜線式。

【評論內容】線形程式:把全部教材結構依先後次序編定後,如直線方式向後推進,直到全部教材學會為止,而不必分歧繞道。分支程式:把教材結構做彈性安排,使某一結構有幾個不同的次結構可以分支轉接。學生回答無誤時,可依某一結構直線進行;如有錯誤,經由次結構的補救後,可回到原結構重新再開始。

【評論主題】20.用逐步養成策略訓練兒童行為時,若是複雜的行為宜採何種訓練方式?(A)同質連鎖(B)異質連鎖(C)正向連鎖(D)倒向連鎖。

【評論內容】(A)同質連鎖:對相同的刺激進行相同的反應。例如:看到白色的燈亮,就按白色的鍵。(B)異質連鎖:對不同的刺激進行不同的區辨反應。例如:看到三角形就彎腰,看到圓形就踏步。(C)正向連鎖:含同質及異質連鎖,是將所欲教導的行為分階段由第一個步驟,循序漸進,進行差別增強。(D)倒向連鎖:對於複雜行為養成的訓練,需先由最後一個步驟開始教導,再依次向前一個行為進行,直到完成整個的行為為止。例如:教導摺衣服的動作,先將最後一個步驟留下讓學習者完成,再將最後兩個步驟留下讓學習者完成,由此逐步往前一個步驟學習,直到能夠獨自完成摺衣服的動作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