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7. 下列有關價值澄清法的敘述何者正確?
(A)價值澄清的教學過程可分為:了解期、關聯期、評價期和反省期
(B)價值澄清強調價值是完全客觀的,重視獲得價值的結果
(C)價值澄清源自於亞洲國家,因此完全適合國情的需要
(D)價值澄清教學時,教師應抱著注入的心態以達到價值澄清的目的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64709
統計:A(8098),B(759),C(79),D(42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運輸系統管理、交互教學法、布隆姆-認知目標六階段

用户評論

【用戶】Keep Happy Mo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那選擇珍視行動~~是啥

【用戶】林宮如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是由雷斯(L.Raths)、哈明(M.Harmin)和西蒙(S.B.Simon)等三人於1966年所出版的「價值與教學」一書中所倡導,1978年又出了第二版,成為價值澄清法的經典之作。價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趨勢是目前道德教育的主流,在價值澄清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澄清自己的價值觀,了解別人的價值觀,並在充滿價值衝突的情境中,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這個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Raths et al..,1966):1.選擇。選擇自己視為有價值的事物,其步驟有三:(1) 自由的選擇。(2) 從許多選項中來選擇。(3) 對每一個選項的結果都深思熟慮後,才選擇。2.珍視。珍惜自己所做的選擇,接下來的步驟是:(1)珍惜並喜歡自己所做的選擇。(2)具有足夠的意...

【用戶】欣穎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了解自己的關聯性並評價自己、反省自己,所以是主觀的。

【用戶】Keep Happy Mo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那選擇珍視行動~~是啥

【用戶】林宮如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是由雷斯(L.Raths)、哈明(M.Harmin)和西蒙(S.B.Simon)等三人於1966年所出版的「價值與教學」一書中所倡導,1978年又出了第二版,成為價值澄清法的經典之作。價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趨勢是目前道德教育的主流,在價值澄清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澄清自己的價值觀,了解別人的價值觀,並在充滿價值衝突的情境中,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這個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Raths et al..,1966):1.選擇。選擇自己視為有價值的事物,其步驟有三:(1) 自由的選擇。(2) 從許多選項中來選擇。(3) 對每一個選項的結果都深思熟慮後,才選擇。2.珍視。珍惜自己所做的選擇,接下來的步驟是:(1)珍惜並喜歡自己所做的選擇。(2)具有足夠的意...

【用戶】欣穎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了解自己的關聯性並評價自己、反省自己,所以是主觀的。

【用戶】林宮如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是由雷斯(L.Raths)、哈明(M.Harmin)和西蒙(S.B.Simon)等三人於1966年所出版的「價值與教學」一書中所倡導,1978年又出了第二版,成為價值澄清法的經典之作。價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趨勢是目前道德教育的主流,在價值澄清的過程中,學習者可以澄清自己的價值觀,了解別人的價值觀,並在充滿價值衝突的情境中,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這個過程包括以下幾個階段(Raths et al..,1966):1.選擇。選擇自己視為有價值的事物,其步驟有三:(1) 自由的選擇。(2) 從許多選項中來選擇。(3) 對每一個選項的結果都深思熟慮後,才選擇。2.珍視。珍惜自己所做的選擇,接下來的步驟是:(1)珍惜並喜歡自己所做的選擇。(2)具有足夠的意...

【用戶】欣穎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了解自己的關聯性並評價自己、反省自己,所以是主觀的。

【用戶】ELN12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價值形成:選擇→珍視→行動價值澄清法策略:對話策略、作業策略、討論策略價值澄清法歷程:瞭解期、關聯期、評價期、反省期(瞭解被關,評價差要反省)

【用戶】欣穎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價值澄清法=了解自己的關聯性並評價自己、反省自己,所以是主觀的。

【用戶】ELN12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價值形成:選擇→珍視→行動價值澄清法策略:對話策略、作業策略、討論策略價值澄清法歷程:瞭解期、關聯期、評價期、反省期(瞭解被關,評價差要反省)

【用戶】Emily Chung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C)選項:價值澄清法是由L.Raths、M.Harmin、S. B. Simon等三人於《價值與教學》一書中倡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