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5. 王老師針對自編的閱讀理解測驗進行信、效度資料分析,下列哪一項分析沒有應用效標變項?
(A)比較資優與一般學生的表現差異
(B)計算測驗得分與教師所評定閱讀能力等第的相關
(C)計算每個題目高、低分組考生答對率的差異
(D)計算每個題目得分與語文推理智商的相關。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70867
統計:A(1388),B(706),C(3778),D(74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張春興、雙向細目表?、變項

用户評論

【用戶】JR Sie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 效標變項指的是想要測得的結果(學生為資優) 拿另一個適當的效標來檢視(一般生)比較兩效標是否真有符合/差異(視效標而定)符合:拿兩個變項做比較 看此兩效標比較結果是否與受試者能力相符例如B選項:甲生在測驗得分是95分,而在評定閱讀能力等第是優則代表甲生的閱讀能力 高 差異:A選項而C選項只是試題分析 目的在分析題目的好壞

【用戶】第第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拿兩個變項做比較 看此兩效標比較結果是否與受試者能力相符

【用戶】蝦蝦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效標變項:為了想要測得的結果(學生為資優),拿另一個適當的效標(一般生)來檢視比較兩效標是否真有符合或差異(視效標而定)1.符合:看此兩效標比較結果是否與受試者能力相符例如B選項:甲生在測驗得分是95分,而在評定閱讀能力等第是優,代表甲生的閱讀能力高2.差異: 看此兩效標比較結果是否有差異例如A選項:比較資優與一般學生的表現差異C選項: 計算每個題目高、低分組考生答對率的差異(只是在分析鑑別度)D選項:計算每個題目得分與語文推理智商的相關(求相關)

【用戶】林玗宣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簡言之,效標變項就是「比對的標準」。如同效標參照評量,又稱為標準參照評量,有一個預設的標準值加以解釋。

【用戶】木木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外在效標可分為1. 相關分析法:根類似概念的東西放在一起看兩者相關2. 團體對照法:比較兩組分數上會有差異的團體(例如:現在我想看這份測驗能不能測出罹患思覺失調的病患,因此我找了兩群人,一群被醫生判定有生病,另一組則是正常人,看生病的那組的分數會不會比較高)因此,教師評定閱讀能力等第(選項B)和推理智商(選項D)較接近相關分析法的概念而比較資優生和一般生(選項A)則是在考團體對照法的概念以上,為個人淺見

【用戶】Nia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效標效度可分為同時效度和預測效度:同時效度:測驗的分數與當前的效標資料之間的相關程度,如:學業成績、教師評定的名次等。預測效度:測驗的分數與將來的效標資料之間的相關程度,如:模擬考、音樂班考試等。 (A) 比較資優與一般學生的表現差異(同時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