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非正式組織的成員交往,與正式組織相比較,則下列有關其社會距離的敘述,何者正確?(A)社會距離較短較近(B)社會距離較長較遠(C)兩者並無差異(D)依據領導者特性決定

【評論內容】非正式組織的成員是自由結合,沒有法律限制,也沒有地位的高低。請問以上的敘述是指非正式組織的那一種特性?(A)感情移入(B)社會距離(C)民主指向(D)團體壓力A)感情移入:係指由於人員之交互行為,使組織中的人員,彼此認識與瞭解,進而產生情感,所以非正式組織中的人員,彼此的情感比較親密,相互關係比較相近。 (B)社會距離:係指在正式組織中,由於層級節制或功能分工的關係,人員之間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社會距離,但在非正式組織中,人員之結合是由於相同的背景,所以彼此的距離就縮短了。 (C)民主取向:係指非正式組織是自由結合的,成員之間平等對等,無地位高低之分,充分表現民主的氣氛。 (D)團體壓力:係指非正式組織成員之間,有共同之行為規範,雖無明文規定,但大家都共同遵守,在非正式組織中,必須放棄我行我素的觀念,這就是團體壓力。

【評論主題】「行政機關的人力組成結構應該具備社會母群體人口的組合特性」指的是民主行政的那項特色?(A)開放性(B)嚴防專業主義(C)代表性(D)參與

【評論內容】代表性科層體制」 指「公務員」的「組成結構」應符合「社會母群體」的「人口結構」。故其含有「權益平等 ( 促進行動 )」、「保障弱勢」的「意義」

【評論主題】非正式組織的成員交往,與正式組織相比較,則下列有關其社會距離的敘述,何者正確?(A)社會距離較短較近(B)社會距離較長較遠(C)兩者並無差異(D)依據領導者特性決定

【評論內容】非正式組織之特質:①順乎自然;②交互行為;③民主取向;④社會距離(縮短);.....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項不是職位分類制的優點?(A)重視科學管理的方法 (B)強調達到專才專用(C)簡單易行且富有彈性 (D)職責可反映在報酬上以達到激勵效果

【評論內容】「職位分類制」依工作性質、繁簡難易、責任輕重等,將各職務區分成為若干具共同特徵和運作便利的類別,主要以「事」為中心,官員等級乃隨職位而定,而非隨人而走。 職位分類制度特點: (一)因事設職,按職擇人,人盡其才,同工同酬。 (二)強調達到專才專用。 (.....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委員制的優點?(A)不受上級長官的過分干涉,而有較多的自主與自由(B)易於減少不必要的摩擦與衝突(C)指揮靈敏,行動迅速(D)事權集中,責任明確

【評論內容】(一)首長制的優點:(1)事權進中,責任明確。(2)指揮靈敏,行動迅速,易於爭取時效。(3)易於保守秘密。(4)易於減少不必要的衝突與磨擦。(二)首長制的缺點:(1)首長個人易於操縱把持、獨斷獨行,不符合民主原則。(2)一人知慮有限,對問題的考慮欠廣博周詳。(3)一人精力有限,日理萬機,有不勝繁雑之苦。(4)無人牽制監督,易於營私舞弊,造成個人勢力。(三)委員制之優.....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有限理性」概念是由下列那一位學者所提出?(A)傅麗德(M.Follett)(B)巴納德(C.Barnard)(C)賽蒙(H.Simon)(D)何茲伯格(F.Herzberg)

【評論內容】、出身美國芝加哥「行為學派」的賽蒙 ( Simon ) 是「組織決策」的大師,也是「行政學」、「心理學」、「經濟學」的學者,於1947年出版《行政行為》一書主.....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26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案件應如何議決?(A)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出席及出席委員過半數同意(B)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三分之二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同意(C)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出席及出席

【評論內容】公務員懲戒法第27條第一項規定: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案件,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之出息及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議決之.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7 除法律別有規定外,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多少時間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A)二年(B)三年(C)五年(D)七年

【評論內容】第 7 條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五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其於五年期間屆滿前已開始執行者,仍得繼續執行。但自五年期間屆滿之日起已逾五年尚未執行終結者,不得再執行。前項規定,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不予適用之。

【評論主題】43 以下何者不具法律之位階?(A)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B)例民法總則施行法(C)鄉鎮市調解條例(D)立法院議事規則

【評論內容】關於法律和命令的名稱,在中央法規標準法第2條、第3條。第2條 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定名為法者如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等。定名為律者如戰時軍律。定名為條例者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勞工保險條例等。定名為通則者如地方稅法通則、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等。第3條 各機關發布之命令,得依其性質,稱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 標準或準則。稱規程者如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組織規程、行政院法規委員會組織規程等。稱規則者如考試院會議規則、立法院議事規則等。稱細則者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等。稱辦法者如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等。...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非正式組織的成員交往,與正式組織相比較,則下列有關其社會距離的敘述,何者正確?(A)社會距離較短較近(B)社會距離較長較遠(C)兩者並無差異(D)依據領導者特性決定

【評論內容】非正式組織的成員是自由結合,沒有法律限制,也沒有地位的高低。請問以上的敘述是指非正式組織的那一種特性?(A)感情移入(B)社會距離(C)民主指向(D)團體壓力A)感情移入:係指由於人員之交互行為,使組織中的人員,彼此認識與瞭解,進而產生情感,所以非正式組織中的人員,彼此的情感比較親密,相互關係比較相近。 (B)社會距離:係指在正式組織中,由於層級節制或功能分工的關係,人員之間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社會距離,但在非正式組織中,人員之結合是由於相同的背景,所以彼此的距離就縮短了。 (C)民主取向:係指非正式組織是自由結合的,成員之間平等對等,無地位高低之分,充分表現民主的氣氛。 (D)團體壓力:係指非正式組織成員之間,有共同之行為規範,雖無明文規定,但大家都共同遵守,在非正式組織中,必須放棄我行我素的觀念,這就是團體壓力。

【評論主題】非正式組織的成員交往,與正式組織相比較,則下列有關其社會距離的敘述,何者正確?(A)社會距離較短較近(B)社會距離較長較遠(C)兩者並無差異(D)依據領導者特性決定

【評論內容】非正式組織之特質:①順乎自然;②交互行為;③民主取向;④社會距離(縮短);.....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項不是職位分類制的優點?(A)重視科學管理的方法 (B)強調達到專才專用(C)簡單易行且富有彈性 (D)職責可反映在報酬上以達到激勵效果

【評論內容】「職位分類制」依工作性質、繁簡難易、責任輕重等,將各職務區分成為若干具共同特徵和運作便利的類別,主要以「事」為中心,官員等級乃隨職位而定,而非隨人而走。 職位分類制度特點: (一)因事設職,按職擇人,人盡其才,同工同酬。 (二)強調達到專才專用。 (.....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行政機關的人力組成結構應該具備社會母群體人口的組合特性」指的是民主行政的那項特色?(A)開放性(B)嚴防專業主義(C)代表性(D)參與

【評論內容】代表性科層體制」 指「公務員」的「組成結構」應符合「社會母群體」的「人口結構」。故其含有「權益平等 ( 促進行動 )」、「保障弱勢」的「意義」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委員制的優點?(A)不受上級長官的過分干涉,而有較多的自主與自由(B)易於減少不必要的摩擦與衝突(C)指揮靈敏,行動迅速(D)事權集中,責任明確

【評論內容】(一)首長制的優點:(1)事權進中,責任明確。(2)指揮靈敏,行動迅速,易於爭取時效。(3)易於保守秘密。(4)易於減少不必要的衝突與磨擦。(二)首長制的缺點:(1)首長個人易於操縱把持、獨斷獨行,不符合民主原則。(2)一人知慮有限,對問題的考慮欠廣博周詳。(3)一人精力有限,日理萬機,有不勝繁雑之苦。(4)無人牽制監督,易於營私舞弊,造成個人勢力。(三)委員制之優.....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有限理性」概念是由下列那一位學者所提出?(A)傅麗德(M.Follett)(B)巴納德(C.Barnard)(C)賽蒙(H.Simon)(D)何茲伯格(F.Herzberg)

【評論內容】、出身美國芝加哥「行為學派」的賽蒙 ( Simon ) 是「組織決策」的大師,也是「行政學」、「心理學」、「經濟學」的學者,於1947年出版《行政行為》一書主.....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7 除法律別有規定外,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多少時間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A)二年(B)三年(C)五年(D)七年

【評論內容】第 7 條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五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其於五年期間屆滿前已開始執行者,仍得繼續執行。但自五年期間屆滿之日起已逾五年尚未執行終結者,不得再執行。前項規定,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不予適用之。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5 以督促人民將來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已履行同一狀態為目的之處罰,稱之為以下何者?(A)行政刑罰(B)行政執行罰(C)行政秩序罰(D)狹義之行政罰

【評論內容】行政執行罰係行政執行程序中,對於不履行作為或不作為義務者,所施予之強制手段,其本質上並非處罰,而是促使義務人屈服之手段以達到將來履行義務之效果。早期行政法法規對以經濟手段所形成之行政執行罰亦稱為「罰鍰」,易與行政秩序罰混淆不清,新行政執行法已改稱為「怠金」

【評論主題】43 以下何者不具法律之位階?(A)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B)例民法總則施行法(C)鄉鎮市調解條例(D)立法院議事規則

【評論內容】關於法律和命令的名稱,在中央法規標準法第2條、第3條。第2條 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定名為法者如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等。定名為律者如戰時軍律。定名為條例者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勞工保險條例等。定名為通則者如地方稅法通則、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等。第3條 各機關發布之命令,得依其性質,稱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 標準或準則。稱規程者如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組織規程、行政院法規委員會組織規程等。稱規則者如考試院會議規則、立法院議事規則等。稱細則者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等。稱辦法者如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等。...

【評論主題】26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案件應如何議決?(A)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出席及出席委員過半數同意(B)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三分之二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同意(C)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出席及出席

【評論內容】公務員懲戒法第27條第一項規定: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案件,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之出息及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議決之.

【評論主題】11 我國最高行政法院之性質,以下列何者最為正確?(A)初審法院(B)事實審法院(C)法律審法院(D)獨任審法院

【評論內容】一、行政法院(二級二審制) 高等 行政法院 性質: 第一審法院,是事實審兼法律審,原則上採言詞審理主義審理案件: 人民不服訴願的結果,向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法官 合議庭:法官3人 最高 行.....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9 一般機關首長的機要秘書,因為隨時能夠接近首長,進而產生影響力,因此是擁有下列那一種權力?(A)關聯權力(B)資訊權力(C)參照權力(D)專家權力

【評論內容】三、復於1979年赫賽 ( Hersey ) 與高史密斯 ( Goldsmith ) 再提出「關聯權」的「概念」:即指「某人」與「組織內」或「組織外」具有「權勢」的「重要人物」有「相當關聯」時,基於「不想得罪」或「巴結」的「目的」而產生了「領導」(「連針人」) 作用。→ EX.「機要秘書」。

【評論主題】非正式組織的成員交往,與正式組織相比較,則下列有關其社會距離的敘述,何者正確?(A)社會距離較短較近(B)社會距離較長較遠(C)兩者並無差異(D)依據領導者特性決定

【評論內容】非正式組織的成員是自由結合,沒有法律限制,也沒有地位的高低。請問以上的敘述是指非正式組織的那一種特性?(A)感情移入(B)社會距離(C)民主指向(D)團體壓力A)感情移入:係指由於人員之交互行為,使組織中的人員,彼此認識與瞭解,進而產生情感,所以非正式組織中的人員,彼此的情感比較親密,相互關係比較相近。 (B)社會距離:係指在正式組織中,由於層級節制或功能分工的關係,人員之間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社會距離,但在非正式組織中,人員之結合是由於相同的背景,所以彼此的距離就縮短了。 (C)民主取向:係指非正式組織是自由結合的,成員之間平等對等,無地位高低之分,充分表現民主的氣氛。 (D)團體壓力:係指非正式組織成員之間,有共同之行為規範,雖無明文規定,但大家都共同遵守,在非正式組織中,必須放棄我行我素的觀念,這就是團體壓力。

【評論主題】「行政機關的人力組成結構應該具備社會母群體人口的組合特性」指的是民主行政的那項特色?(A)開放性(B)嚴防專業主義(C)代表性(D)參與

【評論內容】代表性科層體制」 指「公務員」的「組成結構」應符合「社會母群體」的「人口結構」。故其含有「權益平等 ( 促進行動 )」、「保障弱勢」的「意義」

【評論主題】非正式組織的成員交往,與正式組織相比較,則下列有關其社會距離的敘述,何者正確?(A)社會距離較短較近(B)社會距離較長較遠(C)兩者並無差異(D)依據領導者特性決定

【評論內容】非正式組織之特質:①順乎自然;②交互行為;③民主取向;④社會距離(縮短);⑤感情移入;⑥團體壓力;⑦附著力及統一力;⑧以影響力來領導;⑨成員有重疊性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項不是職位分類制的優點?(A)重視科學管理的方法 (B)強調達到專才專用(C)簡單易行且富有彈性 (D)職責可反映在報酬上以達到激勵效果

【評論內容】

「職位分類制」依工作性質、繁簡難易、責任輕重等,將各職務區分成為若干具共同特徵和運作便利的類別,主要以「事」為中心,官員等級乃隨職位而定,而非隨人而走。

職位分類制度特點:

(一)因事設職,按職擇人,人盡其才,同工同酬。

(二)強調達到專才專用。

(三)重視科學管理與效率。

(四)強調權責分明,名實統一,守法負責,分工合作。

(五)做好工作評價、職位歸級等一系列較為困難的準備工作。

(六)工作鼓勵公務人員,只有多負責任,才能得到較高報酬。

(七)採專才專業原則,非經評量鑑定(考試)不能晉升職等。

【評論主題】團體中有公認的「行為規範」存在於每位成員心中,使其放棄部份「我行我素」的觀念,跟大家一齊行動,請問這是指非正式組織的何種特性?(A)團體壓力(B)感情移入(C)高度的伸縮性(D)以影響力來領導

【評論內容】團體壓力:團體、團體規範對每一個成員產生約束力,使其與團體保持一致,服從團體利益,效勞於團體。這種約束力就叫團體壓力。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為委員制的優點?(A)不受上級長官的過分干涉,而有較多的自主與自由(B)易於減少不必要的摩擦與衝突(C)指揮靈敏,行動迅速(D)事權集中,責任明確

【評論內容】(一)首長制的優點:(1)事權進中,責任明確。(2)指揮靈敏,行動迅速,易於爭取時效。(3)易於保守秘密。(4)易於減少不必要的衝突與磨擦。(二)首長制的缺點:(1)首長個人易於操縱把持、獨斷獨行,不符合民主原則。(2)一人知慮有限,對問題的考慮欠廣博周詳。(3)一人精力有限,日理萬機,有不勝繁雑之苦。(4)無人牽制監督,易於營私舞弊,造成個人勢力。(三)委員制之優點:(1)能集思廣益,易反映社會意見,獲社會有利支持。(2)彼此牽制監督,不易營私舞弊。(3)多人分工合作,可減輕負擔。(4)有較多的自主與自由,合乎民主精神。(四)委員制之缺點:(1)責任不明確,事權不專,功則相爭,過則相諉。(2)委員間地位相同,權責相若,易形成彼此的傾軋與排擠。(3)力量不集中,行動遲緩致效率減低,貽誤事機。(4)討論研究,多人參加難以保守機密。

【評論主題】「有限理性」概念是由下列那一位學者所提出?(A)傅麗德(M.Follett)(B)巴納德(C.Barnard)(C)賽蒙(H.Simon)(D)何茲伯格(F.Herzberg)

【評論內容】、出身美國芝加哥「行為學派」的賽蒙 ( Simon ) 是「組織決策」的大師,也是「行政學」、「心理學」、「經濟學」的學者,於1947年出版《行政行為》一書主張有以下「觀念」 : (一)「決策的有限理性」;(二)「行政人」;(三)「目標手段連鎖」;(四)「行政是事實非價值」;(五)「行政原則只是一堆行政諺語」

【評論主題】49 以下何者不屬行政處分之要素?(A)法效性(B)行政機關(C)一般性(D)單方性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 第 92 條 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47 除法律別有規定外,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多少時間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A)二年(B)三年(C)五年(D)七年

【評論內容】第 7 條 行政執行,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五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再執行;其於五年期間屆滿前已開始執行者,仍得繼續執行。但自五年期間屆滿之日起已逾五年尚未執行終結者,不得再執行。前項規定,法律有特別規定者,不予適用之。

【評論主題】45 以督促人民將來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已履行同一狀態為目的之處罰,稱之為以下何者?(A)行政刑罰(B)行政執行罰(C)行政秩序罰(D)狹義之行政罰

【評論內容】行政執行罰係行政執行程序中,對於不履行作為或不作為義務者,所施予之強制手段,其本質上並非處罰,而是促使義務人屈服之手段以達到將來履行義務之效果。早期行政法法規對以經濟手段所形成之行政執行罰亦稱為「罰鍰」,易與行政秩序罰混淆不清,新行政執行法已改稱為「怠金」

【評論主題】43 以下何者不具法律之位階?(A)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B)例民法總則施行法(C)鄉鎮市調解條例(D)立法院議事規則

【評論內容】關於法律和命令的名稱,在中央法規標準法第2條、第3條。第2條 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定名為法者如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等。定名為律者如戰時軍律。定名為條例者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勞工保險條例等。定名為通則者如地方稅法通則、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 內政部消防署港務消防隊組織通則等。第3條 各機關發布之命令,得依其性質,稱規程、規則、細則、辦法、綱要、 標準或準則。稱規程者如中央研究院研究所組織規程、行政院法規委員會組織規程等。稱規則者如考試院會議規則、立法院議事規則等。稱細則者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施行細則、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等。稱辦法者如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等。...

【評論主題】40 對公務員採取最廣義定義之法律為以下何者?(A)刑法(B)公務員服務法(C)公務人員保險(D)公務人員任用法

【評論內容】

刑法與國家賠償法係所有法規中對公務員採取最廣義之界定,凡在各類政府機關及其附屬組織中之服務人員,無論從事公權力、私經濟或其他性質之工作,只要非基於國民義務者均屬之

【評論主題】26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案件應如何議決?(A)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出席及出席委員過半數同意(B)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三分之二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同意(C)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出席及出席

【評論內容】公務員懲戒法第27條第一項規定: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審議案件,應以委員依法任用總額過半數之出息及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議決之.

【評論主題】11 我國最高行政法院之性質,以下列何者最為正確?(A)初審法院(B)事實審法院(C)法律審法院(D)獨任審法院

【評論內容】一、行政法院(二級二審制) 高等行政法院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根據PeterSenge的看法,在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過程中,單圈學習的執行僅是其中的第一階段,真正的學習型組織必須採取雙圈學習的模式,它所需要的是系統思考、共同願景、自我超越、團隊學習及創造性張力

【評論主題】下列關於公文製作的敘述,錯誤的是:(A)主旨可以分項敘述較為明確(B)說明、辦法兩項若不需要可省略(C)一件公文不可以同時陳述兩件案情(D)說明、辦法如分項條列,應另列縮格書寫

【評論內容】

行政院秘書處-文書處理手冊(99年3月第五版)

 

公告:

1、公告之結構分為「主旨」、「依據」、「公告事項」(或說明)3段,段名之上不冠數字,分段數應加以活用,可用「主旨」一段完成者,不必勉強湊成2段、3段

【評論主題】40 下列何者與「新公共行政」之意涵存有最大差異?(A)入世相關的公共行政(B)強調社會公正的公共行政(C)黑堡宣言(D)新公共管理

【評論內容】新公共行政簡稱"NPA" 新公共管理簡稱"NPM"新公共行政源起1968年,由Waldo瓦爾多在紐約的雪城大學明諾布魯克會議中心討論的,並於1971年出版"邁向新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一詞由19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掀起政府再造的風潮,並以企業行政之理念做為推動策略,泛稱為新公共管理。兩者相同之處:1、新公共管理主張導航與操槳分開,政府治理著重導航功能。而新公共行政強調借重專家處理問題,展現任務與成果導向,主張政府不宜全面干預。兩者並無不同。2、新公共管理質疑法規與政治制度設計,會阻擾行政運作的彈性,並認為權力的調整,由民選的政務首長負責政策改造,再交由官僚與之合作成政策導航的同夥人,達成任務與成果,此點亦是新公共行政的一貫主張。兩者相異處1、新公共管理以更多效率與生產力做成導航目的。新公共行政以培養公民意識,致力於效率與公道的專業倫理。2、新公共管理為了迴避政治與行政兩分之問題,而使治理(govermance)一詞替代。

【評論主題】公文用語中,人民對機關自稱:(A)某君(B)小民(C)本人(D)在下

【評論內容】「本人、名字」人民對機關自稱時用

【評論主題】9 「個人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往往是激發其工作意願的動機,而不純粹是以物質獎賞為重」,是下列何種學派的主張?(A)科學管理學派(B)行政管理學派(C)行政生態學派(D)人群關係學派

【評論內容】人際關係理論(巴納德)

巴納德重大理論:

1.互動體系論((system of interactions) :

       巴納德認為組織不是單純以「人」為內容者,而是「人群間互動的關係」所組成的系統。此一系統是由人們的:共同的目標。 貢獻心力的意願。 相互溝通的能力。

等三項因素所結合起來的。

2.非正式組織(informal organization) :

       巴納德特別重視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因為他認為正式組織是「有意識的協調行動的體系」,即「層級節制的體系」。但是非正式組織則是無意識、是李土型的,是自然因素(如個人接觸及互動)使人們結合在一起的組織。非正式組織與正式組織兩者間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有正式組織,才有非正式組織。

3.貢獻之滿足平衡論:

    ...

【評論主題】一、建築物應設防災中心之條件為何?並請依有關規定說明防災中心之設置位置及構造各為何?(25 分)

【評論內容】公法契約特徵:(1)救濟程序:向行政法院提起救濟。(2)是否適用行政程序法:行政程序法規範公權力行政,故行政契約有其適用。(3)契約自由原則之適用:基於依法行政之原則,契約自由原則在行政契約應予適度限縮。(4)締約的形式:依行政程序法第139條規定,須以書面為之,非以書面締結之行政契約,無效。(10139)(5)契約涉及第三人之關係:行政契約的內容如侵害第三人權利時,依行政程序法第140條規定,須事前獲得第三人之書面同意,契約始生效力。(6)契約內容之調整:行政契約多與公益相關,為維護公益,行政機關自得於一定條件下,得片面調整、變更契約,甚至終止契約(參照行政程序法第146條)。.例如:協議之土地徵收。.例如:主管機關委託民營汽車製造廠檢驗汽車。.例如:中央健康保險局與各醫事服務機構締結之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事服務機構合約。.例如:委託行使公權力之協議。.例如:被害人與行政機關達成之國家賠償協議。

【評論主題】【題組】⑵ ISAAR(CPF)

【評論內容】一、組織結構面

【評論主題】四、試論博物館展覽是否應該開放民眾攝錄影。(25 分)

【評論內容】行政機關作成限制或剝奪人民自由或權利之行政處分前,除已依第三十九條規定,通知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或決定舉行聽證者外,應給予該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法規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評論主題】四、某消防設備的電源回路、標示燈回路及控制回路等配線,均採用符合國家標準CNS8379 的 600 伏特耐熱聚氯乙烯絕緣電線(HIV),請依照「各類場所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及申報作業基準」之規定,說明其耐

【評論內容】信賴保護原則,是在保護人民對於國家正當合理的信賴,對於立法及司法部門而言,制定法規或適用法規均不得溯及既往發生效力;對於行政部門而言,人民如因行政處分的作成而獲得利益,如果再撤銷或廢止這項行政處分,人民將會受到損害,此時即應考慮對信賴這項行政處分有效的人民作補償

【評論主題】四、公共危險物品無法判定類別或分級時,依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設置標準暨安全管理辦法規定,係採足資證明之資料來判定,請說明上述有關資料為何?(25 分)

【評論內容】所謂假扣押是指是債權人為保全金錢或得易為金錢的請求,聲請法院裁定禁止債務人處分財產的程序。

【評論主題】【題組】⑵醫事人員發現感染者之屍體,應於多久內向地方主管機關通報?(5 分)

【評論內容】行政機關代表國庫出售或出租公有財產,並非行使公權力對外發生法律上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即非行政處分,而屬私法上契約行為,當事人若對之爭執,自應循民事訴訟程序解決

【評論主題】六、依據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請回答以下問題:【題組】⑴明知自己為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或有共用針具、稀釋液或容器等之施打行為,致傳染於人者,其罰則為何?(5 分)

【評論內容】准許外國人入境,但附加不得在台就業之限制,違反該限制,將註銷入境許可-為保留廢止(准許外國人入境)權之行政處分 准許外國人入境,期間為三年-為附期間之行政處分。 准許外國人入境,但附加不得在台就業之限制-為附負擔之行政處分。 准許外國人入境,但附加不得在台就業之限制,違反該限制,註銷該外國人入境許可-為附解除條件之行政處分.

【評論主題】【題組】(3)針對醫事檢驗師將其證照租借他人使用者,其罰則為何?

【評論內容】

 國家賠償訴訟程序(國家賠償法第12條)

1.管轄法院:依國家賠償法第12條規定:「損害賠償之訴,除依本法規定外,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管轄法院乃普通法院,併除依國家賠償法之規定外,適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

【評論主題】【題組】⑷檔案週

【評論內容】公務人員退休法第 五 條  公務人員任職滿五年以上,年滿六十五歲者,應予屆齡退休。  前項所規定之年齡,對於擔任具有危險及勞力等特殊性質職務者,由主管機關就其職務性質具體規定危險及勞力範圍,送經銓敘部認定後,酌予減低,但不得少於五十五歲。

【評論主題】【題組】⑵ ISAAR(CPF)

【評論內容】一、組織結構面

【評論主題】四、請試述下列名詞之意涵:(每小題 5 分,共 25 分)【題組】⑴ MAD

【評論內容】第 十七 條公務人員對於長官監督範圍內所發之命令有服從義務,如認為該命令違法,應負報告之義務;該管長官如認其命令並未違法,而以書面下達時,公務人員即應服從;其因此所生之責任,由該長官負之。但其命令有違反刑事法律者,公務人員無服從之義務。前項情形,該管長官非以書面下達命令者,公務人員得請求其以書面為之,該管長官拒絕時,視為撤回其命令。在法律上找到這一條..可是怎麼跟題目好像不一樣??

【評論主題】二、我國檔案法第 18 條規定,那些情形各機關得拒絕檔案之申請閱覽、抄錄或複製?(25 分)

【評論內容】第三十七條 (對於人之管束之限制)   對於人之管束,以合於下列情形之一者為限: 一、瘋狂或酗酒泥醉,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身體之危險,及預防他人生命、身體之危險者。  二、意圖自殺,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者。

【評論主題】一、何謂「國家檔案館」?何謂「公共檔案館」?兩者的功能有何區別?請分別陳述之。(25 分)

【評論內容】現行法條第 4 條行政執行,由原處分機關或該管行政機關為之。但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逾期不履行者移送法務部行政執行署所屬行政執行處執行之。

【評論主題】四、⑴試從大氣降溫率的角度,說明何謂「絕對性不穩定」(Absolutely Unstable)?(5 分)

【評論內容】

三、我國選舉制度分析

㈠行政首長:

1.中央:總統與副總統

⑴採「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總統與副總統的選舉,必須搭配參選,以全國為一個選區,由各組候選人登記競選,以得票最高的一組當選,故只須一輪投票。

⑵如果只有一組候選人參選時,其得票數須達選舉人總數的【  20%】以上,方為當選。

⒉地方: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村(里)長等亦採「單一選區相對多數制」,選出一位擔任首長的公職人員。

 

㈡民意代表

 1.中央:立法委員

⑴二次大戰後迄2007年: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採行「單記非讓渡投票制」(SingleNon-transferable Vote, SNTV),又稱為「有限投票制」。

j單記:指選區所應選出之代表數大於一名,但選民...

【評論主題】⑵夏天從冰箱拿出一瓶汽水,一下子汽水瓶表面布滿水珠,請問造成這現象的主要原理為何?(10 分)

【評論內容】國家賠償法第三條第一項所規定公有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欠缺而生之國家賠償責任,係採無過失責任賠償主義,不以故意或過失為責任要件,祇須公有之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或財產受損害,國家或其他公法人即應負賠償責任,至國家或其他公法人對該設置或管理之欠缺有無故意或過失,或於防止損害之發生已否善盡其注意義務,均非所問。

【評論主題】五、請列出觸控螢幕與滑鼠的操控動作,並從人因工程的角度評估,各列出至少兩項優點與兩項缺點。(16 分)

【評論內容】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自治條例;自治法規由地方行政機關訂定,並發布或下達者,稱自治規則。自治條例應分別冠以各該地方自治團體之名稱

【評論主題】三、人因工程系統設計包含那幾個階段?請予以列出或作圖說明。(6 分)在人因工程系統設計的第三階段時,需進行的人因工程主要工作為那些?(12 分)

【評論內容】八十八年二月三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總統明令公布自九十年一月一日正式施行之「行政程序法」第一章第七節即第四十四條至四十七條定有「資訊公開」之相關規定。依該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行政機關持有及保管之資訊,以公開為原則,限制為例外;其公開及限制,除本法規定者外,另以法律定之。

【評論主題】四、每年的 5 月 29 日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人員國際日,而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UnitedNations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UNPKOs)也多次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

【評論內容】  引用~最佳解!詹舒嵐 高三下 (2012/11/15 22:05):23人 

建議可以換個方式,用英文來替換思考。題目是「你替我主持會議,IF我無法準時到達」(B)科技日新月異,BUT ~~~

(D)我們必須....,IF我們將永遠~~

 

恰好IF也能解釋為"否則"...

【評論主題】三、2015 年 9 月,世界各國領導人在聯合國峰會中通過「2030 永續發展議程」(The 2030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該議程包含 17 項「永續

【評論內容】(A)黃昏的田野 如孤獨的大海橫臥大地 有個如字所以是譬喻。(C)他們 彷彿浪跡天涯的候鳥,卻又沒有固定的遷移路線 彷彿也是譬喻裡的詞。 (D)不再執著於昨天的痴狂,我的心像是臺北的街頭,不知該往那兒走有像所以也歸類在譬喻。

【評論主題】一、有一個關聯式資料庫(Relational database),內有下列兩個關聯(Relation),畫有實底線的屬性(Attribute)為主鍵(Primary key),畫有虛底線的屬性為外來鍵

【評論內容】民法第758條第一項:不動產物權,依法律行為而取得、設定、喪失及變更者,非經登記,不生效力

【評論主題】【題組】⑵銀行家的算法(Banker’s Algorithm)可以避免死結發生,令 Max[i][j]=k,表示程序 Pi要求(Request)至多 k 個 Rj類型的資源;Allocation[i]

【評論內容】訴願法第1條第一項:人民對於中央或地方機關之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法提起訴願。但法律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評論主題】【題組】⑶當分頁的性能只能小於 10%時(efa=1.1ma),則 p 應小於多少?(5 分)

【評論內容】公務員懲戒由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掌理;不屬於大法官的職權

【評論主題】I. 引導式翻譯 (每格1分) 8% 1.不用說今年一定會有很多遊客來觀賞感恩節遊行。 It ___1___ ___2___ ___3___ that there will be many visit

【評論內容】機關基於業務分工,內部分劃分別執行機關業務,因而形成機關內部的”單位”,北美司乃外交部依地域性區劃分的單位,一般來說機關應有單獨之組織法規,有獨立之預算以及得以自身名義對外行文!

【評論主題】6、已知∣a-2b+c∣+(2a+b-c)2=0,且abc≠0,則a:b:c=________________。

【評論內容】

(2)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

(3)(4)依地方制度法 第   14   條直轄市、縣 (市) 、鄉 (鎮、市) 為地方自治團體,依本法辦理自治事項,並執行上級政府委辦事項。地方制度法 第 2   條地方自治團體:指依本法實施地方自治,具公法人地位之團體。

【評論主題】3、若(x-2y):(x-y-2)=3:2,則x、y的正整數解有________________組。

【評論內容】

(A)內閣制並非均屬民主政體、共和國體,像英日都是民主政體、君主國體。(C)內閣制的最高行政首長,一般由國會席次最多的黨中推選,不是人民直接選舉。

(D)內閣制不論元首或是最高行政首長,都沒有覆議否決權。虛位君主或元首就不用說了,根本沒實權。

而最高行政首長是由國會最大黨選出的,他不可能否決國會提出的法案,因為國會通過的法案,必定是他自己的政黨所同意通過的,沒人會自己砸自己腳吧。所以內閣制沒有設覆議否決權這種權力的必要。一般來說,內閣制比較接近行政、立法合一,但…最高行政首長不乖時,國會還是可以對他行使不信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