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77.下列對於教育概念之敘述,何者不正確?(A)教育是價值中立的活動 (B)教育與政治有緊密關係(C)教育屬於「工作-成效」的概念 (D)教育活動是多樣態的歷程

【評論內容】

from教概(上)-陳嘉陽

政治與教育自來即有密切而不可分的關係。以前政教合一,治民之官即教民之師,政治是教育的延續,而教育是政治的基礎。民主政治蔚為時代潮流,而教育與政治的關係密切,析論其原因,乃是由於教育在民主政治中有如下幾種功能:

(一)教育滋長民主政治的意識形態

(二)教育可培養政治領導人才

(三)教育可維護政治和平,促進民主政治發展

~總結~

教育是傳遞 "好的" 價值,並非中立價值

但教育者立場中立,不應偏頗某一方

【評論主題】61.高老師有鑑於外籍配偶子女日漸增多,乃在教學中積極邀請外籍配偶家長到校,將其本國的文化風土民情分享給同學,或請家長準備異國風情食物請同學品嚐,以增加同學對異國文化的認識與瞭解。請問上述課程發展模式

【評論內容】

綜合大家想法歸納如下

若是題目有提到”於原先課程中加入”→添加取向(additive approach)

例題1:B.84. 在鄉土教材中安排鄉賢先烈的有關內容介紹,較屬於Banks所謂的(A)貢獻的取向 (B)添加的取向 (C)轉換的取向 (D)社會行動的取向

澎湖縣95學年度國民小學暨附設稚園教師-幼教專業#1270

~鄉土教材是屬於本身的課程~

例題2:

C. 25.蔡老師有鑑於外籍配偶子女日漸增多,乃在教學中積極邀請外籍配偶家長到校,將其本國的文化風土民情分享給同學,或請家長準備異國風情食物請同學品嘗,以增加同學對異國文化的認識與了解。請問上述課程發展模式是屬於下列哪種取向? (A)行動取向 (B)貢獻取向 (C)添加取向 (D)轉化取向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99學...

【評論主題】49 教師之解聘,下列何者不必經教師評審委員會之審議?(A)教師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者(B)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C)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確認

【評論內容】

如樓上所說,此法條有修過個人認為題目可改成:49 教師之解聘,下列何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之審議?答案:(B)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最新法條如下教師法 : 第 14 條

教師聘任後除有下列各款之一者外,不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一、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二、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三、曾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未消滅。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七、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尚未痊癒。...

【評論主題】12 以下有關各國初等教育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美國沒有統一規定的小學辦學目標 (B)德國基礎學校修業大多為四年(C)英國小學一般是五歲入學 (D)日本小學均採男女分校制度

【評論內容】英國初等教育的年齡為5至11歲,初等學校分為兩階段:5至7歲為幼兒部 ; 7到11歲初級部, 兩者多為合設,一步分分開設置.

【評論主題】小澄正在思考為什麼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某些記憶方法的效果會比其他方法來得好。上述的思考方式顯示小澄的何種能力?(A)後設認知 (B)自我調節 (C)自動化反應 (D)批判思考

【評論內容】後設認知的定義一、Flavell(1976)認為: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的歷程、產品,或任何與此歷程、產品有關事物的知識。二、Costa(1984)認為:後設認知是一種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及不知道什麼的能力。三、Wittrock(1986)認為:後設認知是學習者,在控制其認知歷程方面所擁有的知識。四、Mayer(1987)認為: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和覺察。五、張春興(1991)認為:後設認知是對認知之認知,對思考之思考,即比原來所認知者高出一層的認知。六、鍾聖校(1992)認為:後設認知主要是對認知的認知。如果認知涉及知覺、理解、記憶等,那麼後設認知便涉及思考一個人自己的知覺、理解、記憶等。這些對認知的不同認知,可以冠上後...

【評論主題】42. 教師若要提升學生閱讀教科書能力,增進理解,並且提供學生檢視自己進步的機會,則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最佳?(A)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B)精熟教學(mastery instructi

【評論內容】

定義

1.交互教學法是由美國California Berkely大學教授Brown和Michingan州立大學教授Palincsar根據Vygotsky的認知理論所發展的教學方法。

2.利用摘錄重點(summarizing)、提出問題(questioning)、澄清(clarifying)、以及預測下段文章內容(predicting)等四種活動,教導學生學習如何應用有效的閱讀策略。

3.對於閱讀障礙學生而言,交互教學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閱讀學習策略及學習習慣,是值得推薦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王佳玲,民89)。

結合合作學習和同儕指導於交互教學中,除了能有效增進閱讀理解能力外,亦可改善、提昇社會適應及人際關係應對進退之技巧。

摘要→提問→澄清→預測口訣: 要問清楚

【評論主題】49 教師之解聘,下列何者不必經教師評審委員會之審議?(A)教師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者(B)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C)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確認

【評論內容】

如樓上所說,此法條有修過個人認為題目可改成:49 教師之解聘,下列何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之審議?答案:(B)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最新法條如下教師法 : 第 14 條

教師聘任後除有下列各款之一者外,不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一、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二、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三、曾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未消滅。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七、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尚未痊癒。...

【評論主題】12 以下有關各國初等教育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美國沒有統一規定的小學辦學目標 (B)德國基礎學校修業大多為四年(C)英國小學一般是五歲入學 (D)日本小學均採男女分校制度

【評論內容】英國初等教育的年齡為5至11歲,初等學校分為兩階段:5至7歲為幼兒部 ; 7到11歲初級部, 兩者多為合設,一步分分開設置.

【評論主題】11 依據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之規定,學生學年成績不及格科目學分數,逾當學年學分數多少者,應重讀?(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由各校校務會議訂定

【評論內容】法規名稱: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公發布日:民國 73 年 12 月 14 日廢止日期:民國 104 年 03 月 19 日發文字號:臺教授國部字第1040019203B號 令此法已廢止-建議刪題或是標註已廢止

【評論主題】小澄正在思考為什麼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某些記憶方法的效果會比其他方法來得好。上述的思考方式顯示小澄的何種能力?(A)後設認知 (B)自我調節 (C)自動化反應 (D)批判思考

【評論內容】後設認知的定義一、Flavell(1976)認為: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的歷程、產品,或任何與此歷程、產品有關事物的知識。二、Costa(1984)認為:後設認知是一種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及不知道什麼的能力。三、Wittrock(1986)認為:後設認知是學習者,在控制其認知歷程方面所擁有的知識。四、Mayer(1987)認為: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和覺察。五、張春興(1991)認為:後設認知是對認知之認知,對思考之思考,即比原來所認知者高出一層的認知。六、鍾聖校(1992)認為:後設認知主要是對認知的認知。如果認知涉及知覺、理解、記憶等,那麼後設認知便涉及思考一個人自己的知覺、理解、記憶等。這些對認知的不同認知,可以冠上後...

【評論主題】42. 教師若要提升學生閱讀教科書能力,增進理解,並且提供學生檢視自己進步的機會,則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最佳?(A)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B)精熟教學(mastery instructi

【評論內容】

定義

1.交互教學法是由美國California Berkely大學教授Brown和Michingan州立大學教授Palincsar根據Vygotsky的認知理論所發展的教學方法。

2.利用摘錄重點(summarizing)、提出問題(questioning)、澄清(clarifying)、以及預測下段文章內容(predicting)等四種活動,教導學生學習如何應用有效的閱讀策略。

3.對於閱讀障礙學生而言,交互教學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閱讀學習策略及學習習慣,是值得推薦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王佳玲,民89)。

結合合作學習和同儕指導於交互教學中,除了能有效增進閱讀理解能力外,亦可改善、提昇社會適應及人際關係應對進退之技巧。

摘要→提問→澄清→預測口訣: 要問清楚

【評論主題】100. T. Lickona近年來積極推動品格教育,並強調品格教育的推動應以「尊重」與何者為基礎核心?(A)友愛(B)關懷(C)責任(D)合作。

【評論內容】~相關例題補充~76. 當代品格教育運動之中,Thomas Lickona 提及的第四R 和第五R 是指什麼? (A) Religion & Responsibility (B) Reflection & Respect (C) Relation & Religion (D) Respect & Responsibility教檢(教師檢定)◆教育原理與制度- 99 年 - 99 學年度中區六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 國民中學教育學科試題(51~50)#2299

【評論主題】48,奥斯朋(Osborn)提出「腦力激盪術」的教學方法,試問其主要功能在於促進學 一生何種思考?(A)獨創性思考(B)變通性思考(C)流暢性思考(D)精密性思考。

【評論內容】~補充相關例題~22、面對問題情境時,能提出新奇的想法,這是屬於創造力中的(A)流暢性(B)變通性(C)獨創性(D)精進力 。教育心理學- 95 年 - 臺東縣九十五學年度國民小學代理教師甄選(一)#7900

【評論主題】◎圖六是四個島嶼的輪廓圖。請問:【題組】69.哪個島嶼的居民宗教信仰以佛教為主?(A)甲 (B)乙 (C)丙 (D)丁

【評論內容】甲: 紐西蘭(北島)乙: 馬達加斯加丙: 斯里蘭卡丁: 愛爾蘭

【評論主題】【題組】54.圖四中的甲、乙除了「只有一個市場」外,還有哪些共同假設?(A)甲丙戊 (B)甲丁己 (C)乙丙己 (D)乙丁戊

【評論內容】~題目末無關字詞多,請修正~54.圖四中的甲、乙除了「只有一個市場」外,還哪些共同假設 ? (A)甲丙戊 (B)甲丁己 (C)乙丙己 (D)乙丁戊

【評論主題】15 .東南亞地區西多元文化色彩濃厚,和該哪項理特徵關係最密切 ? (A)位居熱帶 雨林氣候(B)地處大陸和島嶼的過渡帶(C)位居印度洋與太平的交會帶(D)地處印澳板塊和歐亞板塊的接觸帶

【評論內容】15 .東南亞地區西多元文化色彩濃厚,和該哪項理特徵關係最密切 ? (A)位居熱帶 雨林氣候(B)地處大陸和島嶼的過渡帶 (C)位居印度洋與太平的交會帶 (D)地處印澳板塊和歐亞板塊的接觸帶

【評論主題】8. 所謂「五百年河清」,歷史上黃河河水的確曾經幾度澄清,根據歷史地理學者的研究,黃河河水澄清與哪一事件的關係最為密切?(A) 華北發生嚴重旱災(B) 游牧民族大量南侵(C) 地球進入小冰河(D) 黃

【評論內容】[河清]現象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黃河上中游地區持續數月乾旱無雨,黃河水量和泥沙量都大大減少形成的.所以應該是乾旱造成水草不足,北方遊牧民族因此南侵(個人見解

【評論主題】03、下列何國非「OPEC」會員國?(A) 厄瓜多 (B) 安哥拉 (C) 印尼 (D) 卡達;

【評論內容】印尼已於2016年初再加入。

【評論主題】27 關於教保服務人員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未具教保服務人員資格者,不得在幼兒園從事教保服務(B)教保服務人員每年至少參加教保專業知能研習 18 小時以上(C)幼兒園助理教保員之人數,不得超

【評論內容】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18條第5項之規定:幼兒園助理教保員之人數,不得超過園內教保服務人員總人數之三分之一

【評論主題】33 依據私立學校法第 1 條,該法未規定者,依下列何者及其他有關法令規定之?(A)民法 (B)刑法 (C)行政程序法 (D)刑事訴訟法

【評論內容】第 1 條為促進私立學校多元健全發展,提高其公共性及自主性,以鼓勵私人興學,並增加國民就學及公平選擇之機會,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依民法及其他有關法令規定。

【評論主題】12 依據高級中等教育法第 5 條規定,下列何者非高級中等學校之類型?(A)普通型 (B)技術型 (C)單科型 (D)完全型

【評論內容】

第 五 條  高級中等學校分為下列類型:

一、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基本學科為主課程,強化學生通識能力之學校。

二、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專業及實習學科為主課程,包括實用技能及建教合作,強化學生專門技術及職業能力之學校。

三、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提供包括基本學科、專業及實習學科課程,以輔導學生選修適性課程之學校。

四、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採取特定學科領域為核心課程,提供學習性向明顯之學生,繼續發展潛能之學校。

沒有完全型!

【評論主題】23.「一日降水達0.1腿者,稱為雨日。在印度的乞拉朋吉, 年降水量達12,000腿,但雨日僅有159天;英國倫敦年 降水量為635mm,而雨日竟達164天。」針對上述之現 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評論內容】題目修正23.「一日降水達0.1mm者,稱為雨日。在印度的乞拉朋吉, 年降水量達12,000mm,但雨日僅有159天;英國倫敦年降水量為635mm,而雨日竟達164天。」針對上述之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評論主題】40.哈特向(Hartshorne)認為地理學研究的旨趣為何?(A) 處理空間分布 (B) 詮釋存在空間 (C) 解釋地區差異 (D) 尋求空間正義

【評論內容】哈特向(R·Hartshorne,1899~)美國地理學家。1920年獲普林斯頓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24年獲芝加哥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24~1940年執教於明尼蘇達大學。 1940年到威斯康星大學任副教授,1941年任教授,在威斯康星大學執教到1970年。他對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問題研究有重大貢獻,繼承了傳統地理學的區域觀點,總結了德國赫特納及美國索爾的理論,成為區域地理學理論的繼承者。20~30年代研究了農業區域、運輸和城市的發展、氣候與工業區位、美國的種族分佈及有關政治地理問題。 1926年發表的關於地理學中位置因素對製造業影響的論文,指出與原料來源、市場、勞動力有關的位置要比與地形、水系、土壤和氣候有關的位置更為重要。 1939年出版其代表性著作《地理學的性質》,明確提出地理學的研究對像是地域分異。 1959年又寫出《地理學性質的透視》一書,重新對地理學性質作出評價,系統地闡述地理學的統一性和建立科學法則等問題,被廣泛視為權威性著作。

【評論主題】38.芝加哥學派對都市社群空間性的研究,是採哪一種觀點進行?(A) 文化融合 (B)歷史演進 (C) 生態適應 (D)經濟效益

【評論內容】芝加哥學派採取生態學(英語:ecology)的觀點研究城市,並認為大部份的貧窮居民都在社會結構和家庭、學校等地方感到挫敗。這造成社會解組,削弱了家庭與學校等社會組織控制行為的力量,創造了犯罪與偏差行為的環境誘因。

【評論主題】31.受到居民所使用語言有別的影響,臺灣的地名出現閩南語和客語同義,但專名和通名用字不同的 現象,以下哪一項是客語式地名?(A) 新屋 (B) 五塊厝(C) 溪子墘 (D) 糞箕釩

【評論內容】桃園新屋區清初乾隆年間,范姜一氏來臺拓墾,取得墾照,建立「姜勝本」墾號後,逐步向內地開拓廣大土地:南以社子溪為界,東至營盤腳(今楊梅區上田里),西抵石牌嶺(今新屋區石牌里),北達大堀坑(今觀音區大堀里)。經過百餘年的努力,范姜一族不但使荒野變田園,而且吸引了拓荒者遷入此地。在范姜先祖胼手胝足,耕墾得法之下,范姜家族短短數年已有田產處處。開墾有成的范姜族人於咸豐四年(西元1854年)興建祖堂,其後陸續起造不少新屋,當地人引為盛事,以客語稱其為「起新屋」。因此「新屋」便成為當地的地名,沿用至今。

【評論主題】【題組】16.下列何處的住宅大樓發生順向坡岩層位移的災害風險 相對最高? (A)甲(B)乙(C)丙(D)丁

【評論內容】題目修正16.下列何處的住宅大樓發生順向坡岩層位移的災害風險相對最高?

【評論主題】7. 酒載「COSTCO 好市多第 10 家分店─嘉義店,預計 8 月底開幕,坐落忠孝路(縱貫公路 1 號)上, 賣場總佔地逾 6,200 坪…嘉義市政府表示,好市多的設立可吸引雲嘉南民眾消費,又可以

【評論內容】成長極(Growth Poles)是指人為創造且具有外部經濟、聚集經濟效益的地方。進入到工業化時代,由於並非所有類型的工業發展均能使得經濟有所成長,因此,到了二十世紀,國家政府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透過成長極的設立,創造一個擁有開始性優勢的地方並帶動其他工業的發展。

【評論主題】6. 屏東平原的客家文化以六堆組織而有別於桃竹苗的客家,其中美濃鎮所在是對應六堆中的哪個堆 屬?(A)前堆 (B)後堆 (C)左堆 (D)右堆

【評論內容】公元一七二一年,朱一貴之亂,威脅到高屏客家六人聚落的生存時,各地士紳義勇集合於內埔媽祖廟聚議,成立六隊﹝堆﹞鄉團;中堆﹝竹田鄉﹞、先鋒隊﹝萬巒﹞、後堆﹝內埔鄉﹞、前堆﹝麟洛、長治﹞、左堆﹝佳冬、新埤﹞、右堆﹝美濃、高樹﹞、

【評論主題】23 組織是一群具有需要、意願、情感、思想及人格的人,為達成共同的目標所組成的精神體系,此為何種觀點的組織定義?(A)靜態觀點 (B)動態觀點 (C)心態觀點 (D)生態觀點

【評論內容】1.靜態意義: (組織特徵)係由組織結構上來研究組織的意義,其認為組織由許多不同的部分所共同構成之完整體,主張行政組織就是機關權責分配的關係或層級節制體系。2.動態意義: (領導歷程及型態)係由組織人員的交互行為來研究組織,其認為組織是一群人為完成某種功能的活動體。3.心態意義: (成員特徵)係由組織人員心理或精神的觀點來研究組織,其認為組織乃機關人員思想相互溝通、感情交流所形成的一 種『團體意識』。4.生態意義: (環境特徵)視組織為一有機體,可隨時代環境之演變,而 自求適應與調整的團體,主張『制度是生長的,不是製造出來的』。

【評論主題】77.下列對於教育概念之敘述,何者不正確?(A)教育是價值中立的活動 (B)教育與政治有緊密關係(C)教育屬於「工作-成效」的概念 (D)教育活動是多樣態的歷程

【評論內容】

from教概(上)-陳嘉陽

政治與教育自來即有密切而不可分的關係。以前政教合一,治民之官即教民之師,政治是教育的延續,而教育是政治的基礎。民主政治蔚為時代潮流,而教育與政治的關係密切,析論其原因,乃是由於教育在民主政治中有如下幾種功能:

(一)教育滋長民主政治的意識形態

(二)教育可培養政治領導人才

(三)教育可維護政治和平,促進民主政治發展

~總結~

教育是傳遞 "好的" 價值,並非中立價值

但教育者立場中立,不應偏頗某一方

【評論主題】61.高老師有鑑於外籍配偶子女日漸增多,乃在教學中積極邀請外籍配偶家長到校,將其本國的文化風土民情分享給同學,或請家長準備異國風情食物請同學品嚐,以增加同學對異國文化的認識與瞭解。請問上述課程發展模式

【評論內容】

綜合大家想法歸納如下

若是題目有提到”於原先課程中加入”→添加取向(additive approach)

例題1:B.84. 在鄉土教材中安排鄉賢先烈的有關內容介紹,較屬於Banks所謂的(A)貢獻的取向 (B)添加的取向 (C)轉換的取向 (D)社會行動的取向

澎湖縣95學年度國民小學暨附設稚園教師-幼教專業#1270

~鄉土教材是屬於本身的課程~

例題2:

C. 25.蔡老師有鑑於外籍配偶子女日漸增多,乃在教學中積極邀請外籍配偶家長到校,將其本國的文化風土民情分享給同學,或請家長準備異國風情食物請同學品嘗,以增加同學對異國文化的認識與了解。請問上述課程發展模式是屬於下列哪種取向? (A)行動取向 (B)貢獻取向 (C)添加取向 (D)轉化取向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99學...

【評論主題】49 教師之解聘,下列何者不必經教師評審委員會之審議?(A)教師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者(B)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C)經學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確認

【評論內容】

如樓上所說,此法條有修過個人認為題目可改成:49 教師之解聘,下列何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之審議?答案:(B)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最新法條如下教師法 : 第 14 條

教師聘任後除有下列各款之一者外,不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一、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二、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有罪判決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三、曾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之罪,經有罪判決確定。四、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未消滅。五、褫奪公權尚未復權。六、受監護或輔助宣告,尚未撤銷。七、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尚未痊癒。...

【評論主題】12 以下有關各國初等教育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美國沒有統一規定的小學辦學目標 (B)德國基礎學校修業大多為四年(C)英國小學一般是五歲入學 (D)日本小學均採男女分校制度

【評論內容】英國初等教育的年齡為5至11歲,初等學校分為兩階段:5至7歲為幼兒部 ; 7到11歲初級部, 兩者多為合設,一步分分開設置.

【評論主題】11 依據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之規定,學生學年成績不及格科目學分數,逾當學年學分數多少者,應重讀?(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由各校校務會議訂定

【評論內容】法規名稱:高級中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公發布日:民國 73 年 12 月 14 日廢止日期:民國 104 年 03 月 19 日發文字號:臺教授國部字第1040019203B號 令此法已廢止-建議刪題或是標註已廢止

【評論主題】小澄正在思考為什麼在準備考試的時候,某些記憶方法的效果會比其他方法來得好。上述的思考方式顯示小澄的何種能力?(A)後設認知 (B)自我調節 (C)自動化反應 (D)批判思考

【評論內容】後設認知的定義一、Flavell(1976)認為: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的歷程、產品,或任何與此歷程、產品有關事物的知識。二、Costa(1984)認為:後設認知是一種了解自己知道什麼及不知道什麼的能力。三、Wittrock(1986)認為:後設認知是學習者,在控制其認知歷程方面所擁有的知識。四、Mayer(1987)認為:後設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知識和覺察。五、張春興(1991)認為:後設認知是對認知之認知,對思考之思考,即比原來所認知者高出一層的認知。六、鍾聖校(1992)認為:後設認知主要是對認知的認知。如果認知涉及知覺、理解、記憶等,那麼後設認知便涉及思考一個人自己的知覺、理解、記憶等。這些對認知的不同認知,可以冠上後...

【評論主題】42. 教師若要提升學生閱讀教科書能力,增進理解,並且提供學生檢視自己進步的機會,則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最佳?(A)協同教學(team teaching)(B)精熟教學(mastery instructi

【評論內容】

定義

1.交互教學法是由美國California Berkely大學教授Brown和Michingan州立大學教授Palincsar根據Vygotsky的認知理論所發展的教學方法。

2.利用摘錄重點(summarizing)、提出問題(questioning)、澄清(clarifying)、以及預測下段文章內容(predicting)等四種活動,教導學生學習如何應用有效的閱讀策略。

3.對於閱讀障礙學生而言,交互教學法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兼顧閱讀學習策略及學習習慣,是值得推薦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王佳玲,民89)。

結合合作學習和同儕指導於交互教學中,除了能有效增進閱讀理解能力外,亦可改善、提昇社會適應及人際關係應對進退之技巧。

摘要→提問→澄清→預測口訣: 要問清楚

【評論主題】下列那一單位不在我國教育部的組織中?(A)學生軍訓處(B)中部辦公室(C)師範教育司(D)體育司

【評論內容】教育部已改組建議刪題或是標註已刪題!「行政院」之「機關組織」變化 :一、「行政院」之「降格」機關組織 :(一)「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於「2013 年元旦」→ 降為「教育部」轄下的「青年發展署」,而其「青年就業業務」轉入「勞動部」。(二)「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3 年元旦」→ 降為「教育部」轄下的「體育署」。二、「原部會內」改組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已於「2013 年元旦」和該部原「中等教育司」、「技職司」、「國教司」、「文教處」等「相關單位業務」→ 改組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三、總結 :我國「教育部組織」改造後,將成立「三個次級機關」,包括 :(一)「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二)「青年發展署」;(三)「體育署」。

【評論主題】10.「扳」回一城

【評論內容】此題送分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吉洛斯 或翻譯成 季胡 (H. Giroux)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不是吉爾福(Guilford)提出的創造力組成要素 (A)系統性 (B)流暢性 (C)變通性 (D)獨特性

【評論內容】流暢力(fluency)、變通力(flexibility)、獨創力(originality)、 精進力(elaboration)

【評論主題】三、自由化與國際化是推動臺灣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未來將全力推動臺灣成為“自由貿易島”及“加值島”,讓臺灣成為亞太加值服務中心,開創新局。臺灣觀光產業如何自由化與國際化?(25 分)

【評論內容】最新法規有修正!!!  (民國102年06月17日)設有師資培育中心之大學開設各類科教育學程之教育專業課程應修學分數 ,規定如下: 一、中等學校:至少26學分。 二、國民小學:至少40學分。 三、幼兒園:至少48學分,其包括教保專業知能課程32學分。 四、特殊教育學校(班):至少40學分。 五、中小學校:至少50學分。

【評論主題】47.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民飲食逐漸西化,肉、乳需求增加,許多大公司在北海道發展酪農業。下列那項是北海道發展酪農業最有利的條件?(A)氣候涼爽(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草原廣大。

【評論內容】應該是說氣溫涼爽又濕潤的氣候所以酪農業常見於氣候溫濕的中高緯度地區當然距離市場近也很重要

【評論主題】某國中共有18班,請問全校編制教師最多有幾人?: (A)36(B)38(C)39(D)42

【評論內容】國民小學教師:一百零三學年度提高至每班一.六五人。全校未達九班而學生人數達五十一人以上者,另增 置教師一人。

【評論主題】46.某一學者在討論彰化平原同族聚居現象時,作了如下的結論:「員林鎮最大姓氏張姓人口雖僅佔全鎮的18.2%。但相較於全臺灣張姓人口比例的5.3%,員林鎮仍可視為張姓的集居地區。」該學者以那一個概念為前

【評論內容】

區位商數指標(L.Q.)

區位商數值=

區位商數指標(L.Q.)通常係用來衡量區域產業專業化程度。若L.Q.>1,表示某縣市某產業在營業收入(或工廠家數、員工人數)大於全國平均水準,即該產業能為該縣市創造更多的營業收入(或吸引更多的廠商聚集,或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因此該產業為其所在縣市的重要基礎產業。反之,若L.Q.<1,則其該縣市為非重要基礎產業。

【評論主題】10.諸葛武侯曾說;「鍾阜龍蟠,石城虎踞」,孫中山也曾說:「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他們所讚美的是何種地理上的優越性?(A)地點(B)位置(C)地形(D)水文

【評論內容】此題形容是指"南京"相關題14、諸葛亮形容為「龍蟠虎踞」昔日別稱「石頭城」的是中國哪一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重慶 (D) 武漢;教甄◆地理科專業- 104年 - 科學實中第一次國中#20792

【評論主題】84.在一張80x110公分的紙張(近似全開的海報紙)上繪製台灣全島地圖,若要充分利用版面,下列哪個地圖比例尺最合適?(A)1:50,000(B)1:100,000(C)1:500,000(D)1:1

【評論內容】台灣島東西寬約100公里,南北長約360公里,而80公分比上100公里約為1:125000;110公分比上360公里約為1:300000,及至少需要縮到1:300000的比例尺台灣才畫得下,所以最接近的答案是1:500000。

【評論主題】77.河川流路因為過於彎曲,造成主流自切作用而形成的河道旁形成孤立小丘地形稱為何?(A)腱狀丘(B)離堆山(C)方山(D)單面山

【評論內容】離堆丘意即原本跟整個山體是連在一起的,但後來被河水切穿,形成一個獨立的小丘,就稱做離堆丘。腱狀丘的成因是山地受到河水的主流、支流互切,主流切出山丘的一面,而支流切出另一面,後來支流匯入的流路因故受阻,改侵蝕其他地方,進而改變注入處,切出另外一面,使得山體邊緣出現一座孤立的丘。由於該丘和河水主、支流的相對位置,猶如肌腱在兩根骨頭間的位置,因此得名

【評論主題】45.北歐地區的農業活動以牧業為主,穀物生產不多,主要原因為何?(A)人口稀少(B)土壤貧瘠(C)市場狹小(D)氣候濕冷

【評論內容】因為北歐地區緯度高,冬季寒冷漫長,受海洋和西風的影響,降水豐沛,整體而言,氣候溼冷,長期積溫度不足,是限制農業發展最主要的因素。

【評論主題】44.黃河流域的地理區中,那一個的單位面積土壤侵蝕量最多?(A)晉陝甘高原(B)隴西高原(C)山東丘陵(D)華北平原

【評論內容】黃河的含沙量,主要來自晉陜甘高原(黃土高原),黃土因質地疏鬆,又缺乏有機質,極易在水中分散,抗蝕力較弱,而其發達的垂直劈理,更易於侵蝕和崩塌,再加上華北地區夏雨集中,更加速水土的流失。

【評論主題】34.近三十年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事件為何?(A)1984年衣索匹亞與蘇丹的乾旱(B)1990年伊朗的地震(C)1991年孟加拉的颱風(D)2004年南亞的海嘯

【評論內容】1984~1985衣索匹亞大飢荒,分別同時發生在衣索匹亞南、北部;乾旱、全球低迷和國家動盪不安,造成死亡人數超過一百萬人。1990年1月20日,伊朗西北部地區發生裡氏7.7級地震,造成4萬人死亡,10萬人受傷。1991年5月印度洋上的一個熱帶氣旋(相當於西太平洋的颱風)在孟加拉登陸,造成將近14萬人死亡,一百萬受災戶,財務損失相當於美金30億。2004年南亞的海嘯造成總共229,866人罹難、超過51萬人受傷。

【評論主題】14.下列何者可以說明人文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較自然條件為重要?(A)海南島人口密度只有台灣的1/3(B)長江三角洲為人口稠密區(C)台灣人口集中於西部地區(D)非洲剛果盆地人口密集

【評論內容】B.C.D之所以人口密集都是因為這些地方為自然環境條件較好的地方.然而海南島的自然環境其實和台灣差不多,之所以人口較台灣少,主要就是受到人文因素的影響,因為海南島是在1988年成立經濟特區後,經濟發展才漸趨快速,才開始有大量的人口移入。

【評論主題】10.季風亞洲形成的主因為何?(A)行星風系造成(B)青藏高原的抬升(C)近赤道科氏力加大(D)印度洋與太平洋水汽的輻合

【評論內容】季風亞洲包含南亞季風與東亞季風,南亞季風區範圍包括北印度洋和孟加拉灣沿岸地區,包含印度次大陸和中南半島。在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吹出之東南信風,在跨越赤道後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轉為西南風(赤道西風)、加上索馬里的地形影響,成為強烈的西南氣流吹向印度次大陸。加上青藏高原受熱而在高空形成青藏高氣壓,加強該區的高空輻散,使南亞季風區的夏季季候風強而穩定,並有大量對流活動產生。所以如果就這題的四個選項中,就只有B選項和亞洲季風的形成比較有關係,至少他是影響南亞季風的因素之一。

【評論主題】80. 下列對紐西蘭的敘述何者錯誤?(A)大部分為溫帶海洋性氣候(B)位於澳洲東南方的太平洋上(C)南島地形以火山為主,北島則以冰河為主(D)經濟活動以農牧為主

【評論內容】北島多火山、溫泉、地熱等火山地形。南島多冰河、峽灣等冰河地形,地形種類多樣,有『活的地形教室』之稱。

【評論主題】100.由於腦部未能對神經細胞所釋放出的電流,作有效的控制致使產生異常的行為,此係為下列何種病症? (A)氣喘 (B)過敏 (C)癲癇 (D)心臟病

【評論內容】缺了第99題99.依據我國特殊教育法之規定:「為使特殊學生因應身心狀況,達到充分適性的學習」,國民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得延長修業年限幾年?

【評論主題】9. 根據艾瑞克生(E.H.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言之,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分為八個階段 (B)以年齡作為劃分之憑依(C)國小階段的發展危機是主動性與內疚 (D)老年期的危機是自我

【評論內容】其實當年題目本來就有誤而釋疑還是只有給(C)選項大家就熟記艾瑞克生(E.H.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才是最重要的!

【評論主題】93.我國現行六三三學制始於民國幾年?(A)十一年(B)十六年(C)三十六(D)三十八

【評論內容】壬戌學制 : 稱633學制,是民國11年時仿 美 的新學制

【評論主題】49.在教育部補助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中,試辦學校應設「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小組」,下列何者不是該小組所必須包含的人員?(A)學者專家(B)校長(C)教務主任(D)家長代表

【評論內容】漏了第50題!!!50. 從Goodlad 的五個課程層面中,「視課程為計畫」的概念較接近那一層面? (A)理想課程 (ideal curriculum) (B)正式課程 (formal curriculum) (C)運作課程 (operational curriculum) (D)經驗課程 (experiential curriculum) 答案:當年公佈A,釋疑後,改為 A、B 均給分

【評論主題】25. 一九九0年聖吉 (P. M. Senge) 提倡學習型組織,下列那一項非其五項修鍊策略之ㄧ﹖(A)系統思考 (B)改善心智模式 (C)建立共同願景 (D)默默領導

【評論內容】補充

由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定義, 彼得聖吉也欣然同意:第六項修練, " 群體執行力 "

http://blog.roodo.com/nthu_se/archives/7083991.html#注意  非聖吉本人!!

【評論主題】1.艾德沃特(Atwater,1996)指出青少年階段最常有的恐懼症之一,是對學習感到恐懼的情緒反應。這種情緒反應稱為:(A)懼高症(B)情緒恐懼症(C)人際關係恐懼症(D)學校恐懼症

【評論內容】

瑞斯(Rice)將恐懼分成四大類 :

對東西與自然現象的恐懼:

包括對昆蟲、 蛇、狗、暴風雨、奇怪的噪音、火、水、幽閉的空間、高空、火車、飛機等的恐懼。

對自我有關的恐懼:

包括學業失敗、職業情境、疾病、受傷、死亡、個人的不適應、不道德的驅力、做錯事與發脾氣等的恐懼。

對社會關係的恐懼:

包括對父母、與人交談、孤獨、個人儀表、擁擠、異性、成人團體與情境、與異性約會、參加聚會、特定的人物、公開演講或其他與社會性團體有關的恐懼。

不知名的恐懼:

包括對超自然現象、世界發生的重要事件、難預期的未來、以及悲劇的恐懼。

 

艾德沃特(Atwater)青少年最常有的是學校恐懼症, 一種對學習感覺恐懼的情緒反應。一方面可能反映對學校老師或教練及同儕競爭的害怕,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一種內在衝突的表現,例如父母的過度保護就有分離焦慮,或父母的期望與壓力過大, 親子關係差而產生心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