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下列音樂家與十二音列無關 ? (A)荀白克 (B)魏本 (C)貝爾格 (D)德布西。

【評論內容】荀白克與魏本、貝爾格是師生關係,皆是奧國表現樂派來對抗法國印象樂派。

【評論主題】關於知識論當中的經驗論,下列何者錯誤?(A)對真理的看法是採取「符應說」(correspondent theory of truth),真理需符合人的經驗(B)代表人物有洛克(J. Locke)、巴克

【評論內容】

關於知識論當中的經驗論,下列何者錯誤? (C)

(A)對真理的看法是採取「符應說」(correspondenttheory of truth),真理需符合人的經驗

經驗主義的知識論中,對於驗證真理是採「符應說」,指人後天得到的感官經驗要與外界事物相符合,透過聯想(結)與經驗一對一的符應而讓人獲得知識,亦即,符合人經驗的真理才算是真的知識。

(B)經驗主義代表人物有洛克(J. Locke)、巴克萊(G. Berkeley)、休謨(D. Hume)等人

 

(C)認為認知一定要與邏輯推理或是知識系統的一致性相契合

此敘述為「貫通論」,較符合理性主義透過理性直觀與理性演繹的方法追求知識;而經驗論對真理的驗證標準是用「符應論」。

 

(D)在教育上重視外在的指導與訓練

經驗主義重...

【評論主題】2 現今學校重視發展學生語文、視覺空間、音樂、人際等多元智能。下列那位學者倡導多元智能理論?(A)奧蘇貝爾(D. Ausubel) (B)桑代克(E. Thorndike)(C)班度拉(A. Band

【評論內容】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ardner於1983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將他定義為「一種處理訊息的生理心理潛能(biopsychological potential),這些潛能在某種文化情境中,可能被激發來解決問題或創作該文化所重視的產品。」 含有八大智能:

【評論主題】2 現今學校重視發展學生語文、視覺空間、音樂、人際等多元智能。下列那位學者倡導多元智能理論?(A)奧蘇貝爾(D. Ausubel) (B)桑代克(E. Thorndike)(C)班度拉(A. Band

【評論內容】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ardner於1983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將他定義為「一種處理訊息的生理心理潛能(biopsychological potential),這些潛能在某種文化情境中,可能被激發來解決問題或創作該文化所重視的產品。」 含有八大智能:

【評論主題】11. 某智力測驗的標準差為 10,信度為.75,甲生測量的智商為 120,其真實智商之 95%信賴水準大約在多少之間呢?(A)100~120 (B)105~125 (C)110~130 (D)115

【評論內容】

1.推估「信賴水準」間的「真實分數」需要算出「測量標準誤」,以推測真實分數的可信範圍。

2.「測量標準誤」是「測驗標準差」 x 「信度誤差的平方根」

3.「信度誤差的平方根」是「1 – 測驗信度係數」再開平方,1-0.75=0.25,0.25開平方是0.5。0.5 x「測驗標準差10」= 5,5就是「測量標準誤」

4.95%的信賴區間是 ±2個「測量標準誤」,2 x 5 =10,所以真實智商是在  120±10 之間。

 

公式為SEmeas. = Sx √1-rxx

【評論主題】10. 葉老師為瞭解臺灣的四個縣市的教育機會均等情形,他以吉尼係數計算,獲得四個縣市的吉尼係數。下列哪一個縣市選項的教育機會最均等呢?(A).20 (B).25 (C).30 (D).35

【評論內容】

吉尼係數介於0 - 1之間:

吉尼係數越小(約接近0),表示分配越平均;

吉尼係數越大(約接近1),表示分配越集中(越不均)。

【評論主題】17下列音樂術語何者屬表情記號?(A)Accelerando (B)Decrescendo (C)Largo (D)Leggiero

【評論內容】Leggiero 輕巧輕鬆的

【評論主題】72.「恆河沙數」,意與下列何者近同? (A)鳳毛麟角 (B)不勝枚舉 (C)櫛風沐雨 (D)風聲鶴唳。

【評論內容】(A)鳳毛麟角:比喻稀罕珍貴的人、物。

【評論主題】76.下列選項中的成語,何者意思相反?(A)門庭若市/摩肩擊轂 (B)年老力衰/頭童齒豁(C)長篇大論/要言不煩 (D)孜孜矻矻/夙夜匪懈。

【評論內容】摩肩擊轂=轂擊肩摩:車碰車,肩靠肩,往來的人車眾多,車水馬龍、門庭若市、戶限為穿。

【評論主題】66.下列何者屬於會意字?(A)飛 (B)眥 (C)杲 (D)胡。【共 7 頁,第 6 頁】

【評論內容】飛,象形:上面的飞像鳥頸之羽毛,下面是鳥張兩翼

【評論主題】51.下列成語何者沒有錯字?(A)牝雞思晨 (B)白駒過隙 (C)吳牛踹月 (D)亡羊補勞。

【評論內容】(A)牝雞司晨:母雞代公雞執行清晨報曉的鳴啼。比喻婦人專權。(司晨:主掌報曉的事。)

【評論主題】32.二十世紀音樂中的十二音列理論(twelve-tone system)是由下列哪位作曲家所開始發展的(A) Aaron Copland (B) Karlheinz Stockhausen (C)

【評論內容】十二音列理論(twelve-tone system)是豪爾(J. M. Hauer)所創,荀白克Hauer的十二音列理論發展至高峰。

【評論主題】35. 「木管五重奏」的編制,除了長笛、單簧管、雙簧管、低音管,還有哪一個樂器?(A)豎琴 (B)小喇叭 (C)法國號 (D)低音長號。

【評論內容】木管五重奏: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法國號

【評論主題】15. 下列樂曲形式與風格盛行的時期何者正確?(A)「交響曲」-文藝復興時期 (B)「無伴奏合唱曲」-古典時期 (C)「十二音列技法」-巴洛克時期(D)「交響詩」-浪漫時期

【評論內容】(A)「交響曲」- 古典時期(B)「無伴奏合唱曲」-文藝復興時期 (C)「十二音列技法」-20th的表現新維也納時期 (D)「交響詩」-浪漫時期

【評論主題】6. 著名歌劇詠嘆調〈公主徹夜未眠〉(Nessum Dorma),出自下列哪一齣歌劇?(A)杜蘭朵公主(Turandot) (B)阿伊達(Aida) (C)羅恩格林(Lohengrin) (D)魔笛(

【評論內容】《公主徹夜未眠》(義大利文:Nessun dorma)是普契尼最後一部歌劇《杜蘭朵》的詠嘆調,由男角卡拉夫王子(Calaf)演唱,述說杜蘭朵公主要全城徹夜不睡,在天亮前替她尋找王子的名字,若無法如期查出,則全城百姓都必須受死。~wiki

【評論主題】8.台灣音樂劇《四月望雨》是以哪一位作曲家的一生為 藍本製作音樂劇?(A)鄧雨賢 (B)翁清溪 (C)洪一峰

【評論內容】《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

【評論主題】47.音樂劇《四月望雨》係以哪一位音樂家為創作背景?(A) 蕭泰然 (B) 鄧雨賢 (C) 林福裕 (D) 史惟亮

【評論內容】《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

【評論主題】35.下列哪一位人物提倡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 (A)尼爾(A.S.Neill);(B)皮德斯(R.S. Peters);(C)弗萊勒(P. Freire);(D)懷海德(

【評論內容】弗萊勒(P. Freire)重視語言的力量,認為視讀(literacy)具有政治解放功能。教學透過對話的歷程,尋求自我覺醒。

【評論主題】3. 下列敘述何者是浪漫樂派的音樂特色 :(A) 音樂以無伴奏歌唱為主(B) Alberti Bass盛行(C) 交響樂團編制不大 (D) 藝術歌曲蓬勃發展。

【評論內容】(A) 音樂以無伴奏歌唱為主--文藝復興(B) Alberti Bass盛行 --古典樂派(C) 交響樂團編制不大 --古典樂派(D) 藝術歌曲蓬勃發展--浪漫樂派

【評論主題】21 下列何者主張「講解式教學」(expository teaching)?(A)史肯納(B.F.Skinner)(B)奧斯貝(D.P.Ausubel)(C)蓋聶(R.M.Gagne')(D

【評論內容】奧斯貝(D.P.Ausubel):闡述式教學(expository teaching)

【評論主題】下列音樂家與十二音列無關 ? (A)荀白克 (B)魏本 (C)貝爾格 (D)德布西。

【評論內容】荀白克與魏本、貝爾格是師生關係,皆是奧國表現樂派來對抗法國印象樂派。

【評論主題】關於知識論當中的經驗論,下列何者錯誤?(A)對真理的看法是採取「符應說」(correspondent theory of truth),真理需符合人的經驗(B)代表人物有洛克(J. Locke)、巴克

【評論內容】

關於知識論當中的經驗論,下列何者錯誤? (C)

(A)對真理的看法是採取「符應說」(correspondenttheory of truth),真理需符合人的經驗

經驗主義的知識論中,對於驗證真理是採「符應說」,指人後天得到的感官經驗要與外界事物相符合,透過聯想(結)與經驗一對一的符應而讓人獲得知識,亦即,符合人經驗的真理才算是真的知識。

(B)經驗主義代表人物有洛克(J. Locke)、巴克萊(G. Berkeley)、休謨(D. Hume)等人

 

(C)認為認知一定要與邏輯推理或是知識系統的一致性相契合

此敘述為「貫通論」,較符合理性主義透過理性直觀與理性演繹的方法追求知識;而經驗論對真理的驗證標準是用「符應論」。

 

(D)在教育上重視外在的指導與訓練

經驗主義重...

【評論主題】13.「學生能運用三原色調出中間色」的行為目標中,未使用下列何種要素?(A)標準(B)主體(C)結果(D)行為

【評論內容】評鑑行為結果的標準,可寫成:1.(學生)(能運用三原色)(調出)(至少兩種)(的中間色)。

【評論主題】2 現今學校重視發展學生語文、視覺空間、音樂、人際等多元智能。下列那位學者倡導多元智能理論?(A)奧蘇貝爾(D. Ausubel) (B)桑代克(E. Thorndike)(C)班度拉(A. Band

【評論內容】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ardner於1983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將他定義為「一種處理訊息的生理心理潛能(biopsychological potential),這些潛能在某種文化情境中,可能被激發來解決問題或創作該文化所重視的產品。」 含有八大智能:

【評論主題】首先暢議有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的學者是(A)皮亞傑(Piaget)(B)桑代克(Thorndike)(C)維果茨基(Vygotsky)(D)奧蘇貝爾(Ausubel)

【評論內容】奧蘇貝爾(Ausubel)的有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就是「學習者主動地想把上課的內容,與自己認知的結構聯繫起來」的過程。換言之,有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須具備三方面條件:1. 先備知識:自己既有的認知結構。

【評論主題】【題組】 ⑸何謂半致死量(medium lethal dose, LD50)?

【評論內容】西西里舞曲(Sicilienne)是一種慢步舞曲,起源於義大利的西西里島,節奏為12/8拍或6/8慢節奏,旋律抒情,伴奏多用分解和弦。推薦:Maria Theresia von Paradis - Sicilienne by Cesar Amaro

【評論主題】【題組】10.「ㄇ一ㄢˇ」懷

【評論內容】和"笙"

【評論主題】【題組】2.「瞄」一下

【評論內容】a小調的平行調是A大調...

【評論主題】2. 碘化鈉偵檢器的解析度比鍺偵檢器的解析度 (2) 。

【評論內容】J. Mill屬功利主義、主外派、結果論,道德判斷依照行為的結果,是好的、快樂的,就是善;是不好的、痛苦的就是惡。這些都與嚴格主義、主內派、動機論相反。

【評論主題】19.下列音樂家何者與十二音列無關:(A)荀貝格(Schoenberg)(B)德布西(Debussy)(C)貝格(Berg) (D)魏本(Webern)

【評論內容】荀白克(Schoenberg)與魏本(Webern)、貝爾格(Berg)是師生關係,皆是奧國表現樂派來對抗法國印象樂派。

【評論主題】25.京戲中的「武場」指的是?(A)管樂器(B)弦樂器(C)打擊樂器(D)鍵盤樂器

【評論內容】京劇又稱京戲,在台灣又稱平劇、國劇,是中國戲曲曲種之一。京劇的唱腔以二黃腔和西皮腔為主。

【評論主題】15.四部混聲合唱時,一般用到的聲部為何?(A)Soprano、Alto、Tenor、Bass (B)Mezzo soprano、Alto、Tenor、Bass(C)Soprano、Mezzo sop

【評論內容】女高音(soprano, S)、女低音(alto, A)、男高音(tenore/tenor, T)、男低音(basso/bass, B) = SATB

【評論主題】31. 在諮商過程中,蔡老師強調運用學生本身的有利資源與成功經驗,逐步促成學生積極且有效的改變,以解決學生本身所面臨的難題。請問蔡老師運用下列哪一種諮商?(A)認知行為諮商 (B)理性情緒諮商 (C)

【評論內容】SFBT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強調人有潛能與成功經驗,諮商師透過不斷地關切當事人"哪裡可以改變",協助當事人以正向的眼光,建立改變的起點,而不是將問題形成的原因當作焦點。

【評論主題】1重視禮義對教化人性的功能,主張「化性起偽」的是:(A)朱子(B)荀子(C)孔子(D)孟子

【評論內容】化性起偽:教化-惡性-興起-後天的善。

【評論主題】28布魯納(J.Bruner)和奧斯貝(D.Ausubel)的學習理論,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A)A教師角色(B)B學生角色(C)C教學內容(D)D教學環境

【評論內容】布魯納(J.Bruner)和奧斯貝爾(D.P.Ausubel)的學習理論:

【評論主題】2.根據研究發現,哪一種養育型態的雙胞胎兒童,其個體智力測驗分數的平均相關係數最低?(A)被一起養育的異卵雙胞胎 (B)被一起養育的同卵雙胞胎(C)被分開養育的異卵雙胞胎 (D)被分開養育的同卵雙胞胎

【評論內容】遺傳決定智力的架構,故血緣越近,智力的相關程度越高。柏特(Burt, 1949)估算智力與遺傳間有80%以上的關聯;剩下20%的空間是受環境的影響。故選項中:(B)被一起養育的同卵雙胞胎:其個體智力測驗分數的平均相關係數最高。

【評論主題】15 奧斯貝(Ausubel)認為教師應提供下列何者,以幫助學生學習新知?(A)前導組織 (B)鷹架作用 (C)替代學習 (D)增強作用

【評論內容】1. Ausubel認為教師提供前導組織,可能是一個故事或是一張圖片等,來幫助學生回想起學過的概念,以準備學習新的課程內容。2. Ausubel稱此教學步驟、策略、流程為「前導組織」

【評論主題】5.發現學習論(A)Bruner(B)Ausubel(C)Gagne蓋聶(D)Piaget

【評論內容】發現式學習:發現知識的結構

【評論主題】30. 強調「成人扮演的角色是指導而非引導者;環境控制學習」這一觀點的心理學家是哪一位?(A)奧斯伯爾(Ausubel)(B)布魯納(Bruner)(C)史肯納(Skinner)(D)維高斯基(Vyg

【評論內容】附帶一提,Bandura因反對Skinner的「環境學習論」,反對人可在特定環境下進行極端的訓練,而提出「學習三元論」,認為行為是個體、環境與行為三者交互作用的結果。

【評論主題】54. 前階組織(advanced organizer)的概念是誰提出的?:(A)桑代克(E.L.Thorndike)(B)奧斯貝爾(D.P.Ausubel)(C)馬斯洛(A.H.Maslow)(D)

【評論內容】奧斯貝爾(D.P.Ausubel)設計出前導組織的教學步驟,藉以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引出或形成一個相同的概念架構,以便接納新學習,這樣的策略能幫助學生在課程剛開始時,將自己既有的要領概念(上層普遍性概念或原則、或稱為先備知識)去核對新知識(新概念),並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同化為自己的知識。這種幫助學生新知識與舊經驗結合的策略,稱為"前導組織"。所以:

【評論主題】6.當我們將「教育」詮釋為「引出」、「啟發」時,最可能是受到下列何種哲學觀念的影響?(A)強調人天生是一塊白板的經驗論 (B)強調人有先天觀念的理性論(C)強調擺脫權力宰制的批判論 (D)強調棄絕任何

【評論內容】理性論:知識的本源是與生俱來的,人具有先天的觀念,而這種觀念透過教育逐漸發展成各種不同的知識。所以教育的目的是將人的先天觀念引出來,透過理性的啟發教學,讓學生在理性的思考下發現自我,得到自身理性思考而得來的知識。蘇格拉底的產婆詰問教學法就是一例子。

【評論主題】57.奧斯貝爾(D.P.Ausubel)設計出哪一種概念藉以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引出或形成一個相同的概念架構,以便接納新學習?(A)前導組織(B)訊息處理(C)學習遷移(D)發現式學習。

【評論內容】奧斯貝爾(D.P.Ausubel)設計出前導組織的教學步驟,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引出或形成一個相同的概念架構,以便接納新的學習,這樣的策略能幫助學生在課程剛開始時,將自己既有的先備知識去核對新概念,並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同化為自己的知識。這種幫助學生新知識與舊經驗結合的策略,稱為"前導組織"。

【評論主題】12.前導組織(advancedorganizer)強調教導學生新知識之前,先以學生的既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對學生作引導式的說明,有助於新知識的學習,此一論點是由以下哪一位學者所主張?(A)布魯納(B

【評論內容】

1. Ausubel認為教師提供前導組織,可能是一個故事或是一張圖片等,來幫助學生回想起學過的概念,以準備學習新的課程內容。

2. Ausubel稱此教學步驟、策略、流程為「前導組織」

3. 此題的「前導組織」其類型是"說明式架構"的前導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