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10 基本人權概念的重要源頭就是自然法的觀點,強調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是先於國家而存在的天賦人權。下列那位思想家的主張不是立基於自然法學說? (A)洛克(John Locke) (B)盧梭(Jean

【評論內容】邊沁—功利主義法學家,不大相信社會契約論和自然法。他認為「自然法」只是一種臆想的產物,將法律的目標定義為「最多數人最大的幸福」,同時也將法律直接定義為「主權者的命令」以消解自然法。

【評論主題】4 對於民族國家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單一民族所構成 (B)是冷戰之後興起的概念 (C)重視共同的歷史文化 (D)認為民族是自然的政治社群

【評論內容】

(B) 是冷戰之後興起的概念學術界對於民族主義興起的看法不一,一般認為有以下三種:1.在法國大革命前後。法國大革命為 1789-1799,約18世紀末2.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 3.18世紀晚期在西歐和北美出現的而冷戰為1945-1991,約20世紀中~20世紀末所以,不論是上述的哪一種,都遠比冷戰之後的時間點來的更早。

【評論主題】29 甲於公告禁止設攤之某騎樓擺攤販售蔬果,遭警察以妨礙交通為由處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得騎樓所有權人同意設攤,不應處罰 (B)警察未處罰其他騎樓攤販,違反平等原則 (C)如甲取得市政府核發

【評論內容】

(B)警察未處罰其他騎樓攤販,違反平等原則其它騎樓若不在公告禁止設攤的範圍之內,攤販就可以擺攤。有些位於攤販集中區的騎樓,就有被允許能在特定的時間裡擺攤。

【評論主題】12 有關弊端揭發人(whistleblower)之概念,下列何者錯誤?(A)弊端揭發人呈現了行政人員的批判反思意識 (B)無論舉報內容為何,弊端揭發人皆應該受到免責保護 (C)弊端揭發人應先窮盡組織

【評論內容】這個網址有提到關於(C)選項,是由Richard T. De George提出來的(藍綠色的字)。附上網址,有興趣的可以點進去看,在第14~16頁https://slidesplayer.com/slide/16417688/

【評論主題】25 有關市議會邀請該地方自治團體行政機關首長列席說明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市議會大會開會時,對於特定事項有明瞭需求應邀請市長列席說明 (B)市議會大會開會時,對於特定事項有明瞭需求應邀請市政

【評論內容】

每次遇到定期會、大會、委員會、小組,腦袋都打結,趁機來整理一下。以下整理以地方制度法條文為依據。(會這麼說是因為,定期會跟大會這兩種會,我搞不清楚差異,從地方議會的議事規則裡也沒能看出差別,有的說大會開會時,市長要接受質詢;有的則稱做「定期大會」。我真的是滿頭問號。不過既然考的是地方制度法,那就以地方制度法為主。)定期會出席者: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直轄市一級單位主管、一級機關首長縣市、鄉鎮市一級單位主管、所屬機關首長大會出席者:直轄市一級單位主管、一級機關首長縣市、鄉鎮市一級單位主管、所屬機關首長委員會、小組出席者:相關業務機關首長或單位主管因此,選項訂正如下:   (A) 市議會大會開會時,...

【評論主題】7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關於縣之副縣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人口在 150 萬人以上之縣,得增置副縣長 2 人 (B)人口在 200 萬人以上之縣,準用直轄市規定,置副縣長 3 人 (C)人口在 1

【評論內容】(B)人口在 200 萬人以上之縣,準用直轄市規定,置副縣長 3 人→直轄市的副市長不一定都是三人,人口有超過250萬,才會是3人(原本2人,超過250萬+1)。因此縣準用直轄市規定的話,也要人口滿250萬,副縣長才會是3人。(D)參照地方制度法§4Ⅱ→縣人口聚居達二百萬人以上,未改制為直轄市前,於第三十四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及其他法律關於直轄市之規定,準用之。§34 議會及代表會開會日數§54 議會之組織自治條例擬定§55 直轄市長任期、副市長、秘書長及一級主管之任免§62 地方自治政府之組織自治條例擬定§66 國稅等之分配§67 收入支出之法源

【評論主題】8 關於立法院對於總統所發布緊急命令之追認,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總統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發布緊急命令,提交立法院追認時,無須經過委員會討論,直接交由全院委員 會審查 (B)立法院以無記名投票表決是否

【評論內容】

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第 15 條總統依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第三項之規定發布緊急命令,提交立法院追認時,不經討論,交全院委員會審查(A);審查後提出院會以無記名投票表決(B)。未獲同意者,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D)。總統於立法院休會期間發布緊急命令提交追認時,立法院應即召開臨時會,依前項規定處理。(C)還是要追認總統於立法院解散後發布緊急命令,提交立法院追認時,立法院應於三日內召開臨時會,並於開議七日內議決,如未獲同意,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但於新任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後發布者,由新任立法委員於就職後依第一項規定處理。

【評論主題】43 政府制定政策與提供服務時,需要了解民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政府應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探勘網路民意,以操弄網路輿情 (B)因為沒有訪員在場,在匿名環境下,網路民意調查可以降低填答者社會期待偏差

【評論內容】

回3F

母體涵蓋率就是指進行這份民調時,使用此項工具的人口比例。

網路民調,母體就是使用網路的人。

使用網路的以年輕人居多,在進行網路民調的時候,老年人口或是沒有在使用網路的人口會被忽略,因此涵蓋率是有問題的。

社會期待偏差,指受訪者為了令人產生正面印象,傾向在調查中以不實意願取代其真實意願,以符合社會期望。

【評論主題】22 下列何種稅收,由財政部所屬各地區國稅局負責稽徵?(A)關稅 (B)菸酒稅 (C)娛樂稅 (D)使用牌照稅

【評論內容】稅捐處負責地方稅稽徵房屋稅 契稅 地價稅 田賦 土地增值稅 娛樂稅(C) 印花稅 使用牌照稅(D)國稅局負責國稅稽徵營業稅 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貨物稅 綜合所得稅 營利事業所得稅 遺產稅 贈與稅 證券交易稅 期貨交易稅 菸酒稅(B)關務署負責關稅稽徵關稅(A)補充:田賦目前是停徵,也就是說要課徵田賦的土地,目前不須繳稅。資料來源:https://www.etax.nat.gov.tw/etwmain/tax-info/understanding/tax-knowledge/jkA6kYa

【評論主題】42 關於行政訴訟審理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行政訴訟程序之訴訟標的及請求範圍,行政法院原則上受當事人聲明之拘束 (B)行政法院應依職權調查事實關係,不受當事人拘束 (C)行政訴訟程序的進行,

【評論內容】

相關考題:

49 關於行政訴訟所採取之基本原則,下列何者正確?

(A) 採當事人進行原則,由當事人主導訴訟之進行

(B) 採職權原則,由法院決定訴訟標的及訴訟程序之開始與終結

(C) 採職權調查原則,訴訟資料之取得由行政法院依職權為之

(D) 採書狀審理原則,當事人之主張須向法院提出書狀始為有效

解答:(C)

一般警察四等/鐵路員級◆行政法概要 - 100年 - 100 一般警察、鐵路特種考試_四等、員級_行政警察人員、法律政風、財經政風、事務管理:行政法概要#5116

【評論主題】11 新竹縣政府將推廣原住民族文化藝文活動事項委請縣內五峰鄉公所辦理,其性質為何?(A)委辦 (B)委任 (C)委託 (D)職務協助

【評論內容】補充:行政主體=國家、地方自治團體、其他公法人。新竹縣是地方自治團體,五峰鄉也是地方自治團體,是不同的行政主體。不同行政主體之間,就是委辦。如果新竹縣政府是叫新竹縣政府文化局來辦理,那就是委任。因為是同一個行政主體,有隸屬關係。那是不是會想說新竹縣跟五峰鄉不就是上下級?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所以我選委任。但看了資料,知道了更精準的分法,他們是上下級的地方政府,而不是上下級的機關,仍然算是不同行政主體。好像很抽象。我就是想成,新竹縣是父母,五峰鄉是小孩,(父母跟小孩是不同個體,但是有上下關係。)新竹縣政府是新竹縣的心臟(器官),五峰鄉公所是五峰鄉的心臟(器官),(器官隸屬於個體,自己的器官為自己的身體而運...

【評論主題】20 有關地方機關之組織法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內政部就地方行政及立法機關組織事宜,訂定發布有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及地方立法機關組 織準則 (B)各直轄市政府、直轄市議會均分別擬定組織自治條例並

【評論內容】

地方制度法§54、§62(B)各直轄市政府、直轄市議會均分別擬定組織自治條例並報行政院核定後實施     →直轄市政府應依內政部擬定之準則,擬定組織自治條例,經直轄市議會同意後,報行政院備查。     →直轄市議會應依內政部擬定之準則,擬定組織自治條例,報行政院核定。

(C)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其所屬機關之組織法令名稱,均為組織自治條例     →直轄市、縣(市)政府之組織法令為組織自治條例。     →其所屬機關之組織法令為組織規程。

(D)鄉(鎮、市)公所及鄉(鎮、市)民代表會,均係以組織規程之名稱作為其組織法令     →鄉(鎮、市)公所及鄉(鎮、市)民代表會之組織法令為組織自治條例。     →鄉(鎮、市)公所所屬機關之組織法令為組織規程。

【評論主題】3 下列何者不是使威權政體長久維繫的條件?(A)威權政黨有綿密的組織 (B)執政者進行利益分配 (C)寡頭統治以鞏固領導中心 (D)經濟持續發展

【評論內容】

寡頭統治容易產生變革,走向獨裁。寡頭政治是指由少數人掌握政權的統治方式。權力是分散在這些少數人的手上,若是部分的寡頭聯合發動權力鬥爭,那領導者就有可能被推翻、被取代。

【評論主題】41 人民對下列何者不服時得提起訴願?(A)主管機關拒絕開闢道路之請求 (B)主管機關在店家門口劃設紅線 (C)主管機關調整某區收垃圾之時間 (D)主管機關對違章建築拆除之執行

【評論內容】

(A)拒絕開闢道路之請求,屬觀念通知,非行政處分,不得提起訴願。

(C)調整收垃圾時間,屬事實行為,非行政處分,不得提起訴願。

(D)違章建築拆除之執行,得依法聲明異議,若不服異議決定,直接提起行政訴訟。(對於執行命令提起的聲明異議等同訴願,故直接提行政訴訟)

 

【評論主題】34 消防隊為救火破壞門窗直接進入甲之住宅實施灌救。甲依法請求補償門窗損害新臺幣(下同)5 萬元,但主管機關僅核給 1 萬元,就此差額,甲應如何救濟? (A)向主管機關協議請求國家賠償 (B)逕向行政

【評論內容】

如果今天甲要求五萬,主管機關也核定五萬,是屬於金額已經確定的情形,但是主管機關最終只付了三萬,那甲就是要提一般給付訴訟。

但題目是說,甲要求五萬,但主管機關只核給一萬,是屬於金額尚未確定之情形。一萬元的核定雖然是行政處分,但不是甲要的。所以甲應該提起課以義務訴願與課以義務訴訟,要求主管機關給他五萬元的行政處分。

【評論主題】27 依最高行政法院實務見解,下列何者非屬觀念通知?(A)主管機關同意甫成立之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依法所為之報備 (B)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檢舉人所為檢舉不成立之函文 (C)主管機關通知人民自行拆除違章建築

【評論內容】

會議次別:最高行政法院 99 年度 6 月份庭長法官聯席會議(四)

決議日期:民國 99 年 06 月 15 日

決議:

公平會所為「檢舉不成立」之函文非屬行政處分,檢舉人如對之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訴訟者,行政法院得以不合法裁定駁回其訴。

理由:

所謂「行政處分」,依訴願法第 3  條第 1  項及行政程序法第92  條第 1  項規定,係指中央或地方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而言。公平交易法第 26 條:「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違反本法規定,危害公共利益之情事,得依檢舉或職權調查處理。」乃明定任何人對於違反該法規定,危害公共利益之情事,均得向公平會檢舉,公平會則有依檢舉而為調查處理...

【評論主題】19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關於中央與地方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直轄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逾越權限者,應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 執行 (B)縣(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有無違背憲

【評論內容】

(A)直轄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逾越權限者,應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報行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75Ⅲ)

(B)縣(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有無違背憲法發生疑義時,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應先行聲請司法院解釋之

     →委辦事項不能聲請解釋,但是釋字527又說可以,只是要依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九條之程序(聲請解釋機關有上級機關者,其聲請應經由上級機關層轉,上級機關對於不合規定者,不得為之轉請,其應依職權予以解決者,亦同。)不過這個法已經沒有了,看了一下憲法訴訟法,有相關規定的是第83條,仍然沒有提到委辦事項,所以這個選項不太會解@@

(C)直轄市依法應作為而不作為,導致嚴重危害公益而適於代行處理者,得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逕予代行處理

     →由行政院先命其於一定期限內為之,情況急迫時,才是由行政院逕予代行處理(§76Ⅰ)

【評論主題】39 公共政策是為了解決公共問題,而公共問題可分為結構良好(well-structured)與結構不良(ill-structured)兩類;下列何者是結構不良的問題? (A)創意的問題 (B)重複的問

【評論內容】

結構不良的問題→相對複雜、難預測後果、無前例可循。

創意→創立新意;表示無前例可循。

【評論主題】19 下列何者屬於行政法人?(A)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B)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C)國立國父紀念館 (D)法務部行政執行署

【評論內容】

目前行政法人有: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A)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

【評論主題】20下列何者為美國聯邦法官的任命程序?(A)總統提名、參議院同意(B)總統提名、眾議院同意(C)參議院選舉產生(D)眾議院選舉產生

【評論內容】

用推論的也是可以推出來

首先,總統提名這是沒問題的。

那究竟是給參議院同意還是給眾議院同意?

參議院(上議院),代表各州,參議員來自50個州,每一州共2名,為數100名。

眾議院(下議院),代表人民,眾議院中擁有的席位比例以人口為基準,但至少會有一名議員。眾議員總數經法律明定為435名。

如果給眾議院同意,那大州的議員多,票也多,可能有控制名單的風險。

給參議院同意的話,各州都是兩票,很公平。

【評論主題】18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4條的規定,立法委員的總額為幾人?(A)225人(B)165人(C)103人(D)113人

【評論內容】

分享一下我的記法:

113人→113全國保護專線

立委們時常在國會殿堂裡頭大打出手,需要設置保護專線。

真的有這支電話,婦幼保護專線XD

【評論主題】13下列何者為冰島的政府體制?(A)總統制(B)內閣制(C)半總統制(D)委員會制

【評論內容】

總理跟首相只是中文稱呼不一樣而已。

並不是半總統制的就一定叫總理,內閣制的就一定叫首相,還是有很多例外的,

澳洲、加拿大是內閣制,他們都有皇室,但是大多稱他們的行政首長為澳洲總理、加拿大總理。

泰國也是,他們有泰皇,但他們的行政首長也都稱是泰國總理。

只有中文會嚴格區分「總理」跟「首相」兩個用詞,以英文來說其實是一樣的。

而且這兩個詞在日常用法根本就很混淆,就像臺灣還有「閣揆」這個說法,

可是其實他們就都是負責統領政府的行政工作。

我覺得還是要去了解那國的政治運作,才能正確判斷他的體制。

熱門的國家都知道,冷門的真的只能靠運氣。

【評論主題】5下列何者不是民主政體的特徵?(A)政黨與政治人物能完全代表人民的偏好(B)選舉必須有競爭性(C)人民能夠自由地組織與參與政黨(D)人民有多元的資訊來源

【評論內容】美國政治學者羅伯特·道爾(Robert Daul)的多元政體,是指一種充分發展的代議制政體,可以視作現代代議民主制的替代詞 其要件如下: 1. 選舉產生的官員    凡具有制訂政策權力的政府官員與民意代表,都必須經由選舉產生。 2. 自由公平的選舉 (B)    民選官員與代表都是在經常且公平、無脅迫的選舉中產生。 3. 表達意見的自由    公民對於各種政治事務,無論是政府官員、政府、體制、社會經濟秩序或主流意識型態,都有表達意見的    自由,且不需要擔憂會因為表達意見而遭到懲罰。 4. 接觸各種不同來源的訊息 (D)    公民有追求各種不同訊息來源的權利,且各式各樣的訊息來源都被法律予以充分保障。 5. 社團的自...

【評論主題】40 依訴願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非屬應為不受理決定之情形?(A)訴願書不合法定程式且不能補正(B)行政處分於訴願審議期間已經原處分機關撤銷(C)訴願人對於已經決定之訴願事件重行提起訴願(D)行政處分所憑

【評論內容】

訴願

程序不合:不受理  -------->(A)、(B)、(C)

實體不合:無理由→決定駁回  -------> (D)

訴訟

程序不合:裁定駁回

實體不合:無理由→判決駁回

【評論主題】29 確診個案人民對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其確診個案活動足跡不服,應如何提出救濟?(A)向該管行政機關之上級機關提起訴願(B)向行政法院提起一般給付之訴(C)向行政法院提起撤銷之訴(D)向行政法院

【評論內容】

相關試題:

甲廠商預知乙機關將發布新聞稿報導其商業上不利之訊息,為阻止乙機關發布新聞稿,得提起何種行政 訴訟,以資救濟? (A)撤銷訴訟 (B)課予義務訴訟 (C)確認處分無效訴訟 (D)一般給付訴訟

ANS:D

有行政處分,且處分可以回復→撤銷訴訟。例如:返還罰鍰、返還貨物。

有行政處分,但處分無法回復→確認訴訟。例如:考試資格、禁止遊行。

不是行政處分→一般給付訴訟。例如:發布新聞稿。

一般給付訴訟、確認訴訟不需要訴願先行。

我的記法是「確、般」→諧音:雀斑。長雀斑已經很可憐了,就給他們一點便宜,免了他們的麻煩事吧。

【評論主題】11 數行政機關對於同一事件均有管轄權時,依行政程序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數行政機關得共同作成行政行為(B)先由各行政機關協議決定管轄機關(C)先由各行政機關之共同上級機關指定管轄機關(D)

【評論內容】

管轄競合,都可以管轄:先來後到→彼此商量→共同老大指派→各自老大商量。

管轄衝突,都不想管:共同老大指派→各自老大商量。

管轄爭議,不知道誰管:共同老大指派→各自老大商量。

用一般職場倫理是可以推出來順序的。

自己的業務範圍就先自己來,喬不攏再找老大。

不是自己的業務範圍,就是聽老大的,老大叫誰做就誰去做。

不過,找老大也是要有順序的,先找共同的,沒有的話就找各自的。總要尊重一下共同老大。

(共同老大可以管兩個,表示他權限大層級高,尊重他,讓他決定準沒錯。

沒共同的,才去找各自的。不然你跳過共同的老大,萬一各自的老大喬好了,結果共同的老大不滿意,那也是白搭。)

一個老大,就是讓他指派。都只有一個人了,還找誰協商?當然自己說了算。

兩個老大,就是互相協商。不然你也指派,我也指派,就又沒規矩了。

【評論主題】24 公務員於執行職務之際,因故意或過失,違法侵害他人權利時,應負之損害賠償責任,稱為:(A)懲戒責任 (B)行政責任 (C)民事責任 (D)道德責任

【評論內容】淺談公務人員對法律責任應有的認知(一)壹、前言(略)貳、公務人員應負的法律責任依據「公務員服務法」第一條規定:「公務員應遵守誓言,忠心努力,依法律命令所定,執行其職務」,另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所以公務人員在處理公共事務發生違失時,所面臨的責任為刑事、民事與行政三種。謹簡述於后:一、刑事責任:公務員以非公務員身分,即個人之資格而觸犯刑章時,本諸刑罰平等之原則,其所負之刑事責任,自應與一般人民同,無庸置疑,至其以公務員身分犯之者,則尤應加以處罰,且恆加重其刑責,況公務員罹刑事責...

【評論主題】40 甲依行政程序法第117條之規定,請求原處分機關依職權撤銷原處分。原處分機關對於其請求置之不理。甲對於原處分機關之不作為擬提起行政救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得提起訴願而獲得救濟 (B)甲得提

【評論內容】裁判字號:最高行政法院 100 年度判字第 1302 號判決裁判日期:民國 100 年 07 月 28 日裁判案由:綜合所得稅最高行政法院判決 100年度判字第1302號判決主文第五段:本院查:(一)行政程序法第117條前段所定,係指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之違法行政處分,原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得撤銷其全部或一部之職權行使,並非規定行政處分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得請求原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撤銷違法行政處分之全部或一部。又違法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前,行政處分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得對違法行政處分提起行政爭訟請求撤銷,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如許其有得請求原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撤銷之公法上權利,則訴願法上之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法上之起訴法定...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

【評論主題】9 下列何者非屬公務員服務法的適用對象?(A)直轄市市議員 (B)國立大學校長 (C)公營事業機關董事長 (D)志願役軍官

【評論內容】銓敘部90年6月22日90法一字第2037733號書函法規釋例內容:       公務員服務法(以下簡稱服務法)第24 條規定:「本法於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其他公營事業機關服務人員,均適用之。」準此,以「受有俸給」之「文武職公務員」,及「公營事業機關服務人員」二者,方為服務法適用之對象。地方制度法第33 條至第54 條有關地方立法機關之相關規定觀之,直轄市議會議員、議長、副議長;縣(市)議會議員、議長、副議長;鄉(鎮、市)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等,均為地方民意代表,其產生之方式、職權與公務員迥然不同,尚非服務法所稱之「文武職公務員」。另地方制度法第84 條前段規定:「直轄市長、縣(市)長、鄉(鎮、市)長適用服務法。」故依明示其一,排除其他之法理,各縣(市)議會議員等地方民意代表,均非服務法適用之對象。

【評論主題】21 關於地方自治團體間之跨域合作,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上級政府僅扮演監督之角色 (B)地方自治團體間得締結行政契約 (C)相關爭議均應依司法程序處理 (D)跨域合作不限於平行層級之自治團體

【評論內容】

選項C

地方制度法  第 24-3 條

直轄市、縣(市)、鄉(鎮、市)應依約定履行其義務;遇有爭議時,得報請共同上級業務主管機關協調或依司法程序處理。

【評論主題】3 學者法蘭西斯福山(F. Fukuyama)解釋國家失敗的原因,下列何者錯誤?(A)沒有完整領土 (B)沒有建立問責性 (C)沒有足夠資源 (D)沒有法治基礎

【評論內容】

沒有足夠資源,卻是強盛國家的,我會第一個聯想到新加坡。

新加坡缺乏天然資源,但是政府藉由正確精準的政策,讓新加坡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商家必爭之地,亞洲強盛國家。因此,沒有足夠資源,便不是國家失敗的原因。

【評論主題】17 依據學者費德勒(F. E. Fiedler)的權變領導理論,當領導者處於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以及管理者擁有的獎懲權力弱的情境時,應選擇下列那一種領導方式? (A)專斷式領導 (B)體

【評論內容】領導者與部屬關係良好、任務結構化程度低、管理者獎懲權利弱→採關係導向。關係導向→關懷員工任務導向→強調績效(A)專斷式領導:強調績效(B)體制型領導:強調績效(C)關懷型領導:關懷員工(D)無為式領導:不關心績效和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