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計畫」其目的為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 教學品質,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果,其評鑑方式採下列何者?
(A)形成性評鑑
(B)總結性評鑑
(C)績效導向評鑑
(D)教師分級評鑑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83577
統計:A(5420),B(634),C(547),D(31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教師專業評鑑

用户評論

【用戶】要加油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實施:一、評鑑目的(一)本計畫所補助試辦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形成性教師評鑑」→和教師績效考核、不適任教師處理、教師分級制度脫勾。 (二)目的在協助教師專業成長,增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教學品質,以增進學生學習成果。(三)形成性的目的→專業成長─總結性的目的→績效衡估

【用戶】乂煞氣a卍Samoyed乂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形成性評鑑  在一個方案確定之前,對各項問題加以評鑑,以修正並改善方案,稱為形成性評鑑。  此項概念由史克立文(M. Scriven)於一九六七年發表的〔評鑑方法論〕(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一文中所提出。他認為評鑑可能幫助當事者確定已完成的方案是否為各種方案中最進步,且最值得採用的;也可能在方案形成過程中提出有關的問題,以協助改進方案。前者為總結性評鑑,後者則為形成性評鑑。形成性評鑑發生在方案形成的過程中,包含需求評估、方案設計、方案實施和推廣計畫等項目,為使方案不斷改進,須歷經試用、評估、修正的程序。通常其花費的資源比總結性評鑑為多。   簡而言之,形成性評鑑的實施時機是在方案發展的過程中,目的在發現方案發展中的問題,以使方案趨於完美。

【用戶】黃俞蓁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教育部補助辦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要點(民國105年05月19日修正)(一)辦理原則:

【用戶】TOYOBO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將於106學年度起轉型為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教育部刻正研議自106學年度起,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以下簡稱教專評鑑)將轉型為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從中央、地方、學校、教師發展共好的夥伴關係,攜手研商解決教育問題的策略,並以系統思考、盤點統整的概念實現教育價值並給予教師專業支持、情感支持與共同面對問題的支持,提供更貼近現場教師專業成長需求,把教師專業自主權真正還給教師,促進臺灣的教育品質更加提升。規劃中的教師專業發展支持系統將以自發、互助、共好之概念給予教師專業成長支持,針對實習生和初任教師提供系統化之教學領導教師機制,打造客製化的服務,協助增進教學通識技巧,並透過教學領導教師帶領校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