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0. 有關亞斯伯格症學生診斷教學的重點,下列哪些較為適切?A須先傾聽並了解亞斯伯格症學生的感受B診斷教學呈現與反應的形式主要以聽覺材料為主C在要求學生完成一系列工作的同時,應作描述性的觀察記錄D進行診斷教學中,可對學生提供完成工作的線索或建議
(A)ABC
(B)ABD
(C)ACD
(D)BCD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25455
統計:A(219),B(141),C(2043),D(72),E(0)

用户評論

【用戶】賴建成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診斷教學呈現與反應的形式主要以視覺材料為主

【用戶】蔡文青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 (ICD-10, 1993)】1.在說話、語言理解或認知發展方面,臨床上沒有顯著的一般性遲緩現象。診斷上需要在兩歲或更早就發展出單字,在三歲或更早就使用溝通的語句。在三歲前,生活自理技能、適應行為和對環境的好奇心,應和正常智能兒童的發展程度相當。而動作的發展可能有某些遲緩現象,並且常伴隨動作笨拙(不是必要的診斷特徵)。通常和零碎技能有關而表現出異常專心的行為,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此行為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2.社會互動方面出現本質上的障礙,明顯表現出至少下列兩項行為: (1)無法適當的使用視覺注視、臉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以進行社會互動。(2)在有充分的學習機會下,無法發展出和心智...

【用戶】Sun Ei Lin 考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需要透過外在的觀察而非只是聽覺材料。

【用戶】danc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有關亞斯伯格症學生診斷教學的重點:傾聽並了解學生感受、在要求學生完成一系列工作時 應做描述性的觀察紀錄進行診斷教學中 可對學生提供完成工作的線索或建議。

【用戶】賴建成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診斷教學呈現與反應的.....看完整詳解

【用戶】蔡文青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 (ICD-10, 1993)】1.在說話、語言理解或認知發展方面,臨床上沒有顯著的一般性遲緩現象。診斷上需要在兩歲或更早就發展出單字,在三歲或更早就使用溝通的語句。在三歲前,生活自理技能、適應行為和對環境的好奇心,應和正常智能兒童的發展程度相當。而動作的發展可能有某些遲緩現象,並且常伴隨動作笨拙(不是必要的診斷特徵)。通常和零碎技能有關而表現出異常專心的行為,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此行為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2.社會互動方面出現本質上的障礙,明顯表現出至少下列兩項行為: (1)無法適當的使用視覺注視、臉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以進行社會互動。(2)在有充分的學習機會下,無法發展出和心智...

【用戶】Sun Ei Lin 考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需要透過外在的觀察而非只是聽覺材料。

【用戶】賴建成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診斷教學呈現與反應的.....看完整詳解

【用戶】蔡文青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 (ICD-10, 1993)】1.在說話、語言理解或認知發展方面,臨床上沒有顯著的一般性遲緩現象。診斷上需要在兩歲或更早就發展出單字,在三歲或更早就使用溝通的語句。在三歲前,生活自理技能、適應行為和對環境的好奇心,應和正常智能兒童的發展程度相當。而動作的發展可能有某些遲緩現象,並且常伴隨動作笨拙(不是必要的診斷特徵)。通常和零碎技能有關而表現出異常專心的行為,是很普遍的現象,但此行為不是診斷的必要條件。 2.社會互動方面出現本質上的障礙,明顯表現出至少下列兩項行為: (1)無法適當的使用視覺注視、臉部表情、身體姿勢及手勢,以進行社會互動。(2)在有充分的學習機會下,無法發展出和心智...

【用戶】Sun Ei Lin 考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亞斯伯格症的孩子需要透過外在的觀察而非只是聽覺材料。

【用戶】danc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有關亞斯伯格症學生診斷教學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