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下列有關學校本位課程概念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一種由下而上、草根性的課程觀
(B)課程是學生、教師與教育情境互動的過程與結果
(C)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須依照設計好的課程方案忠實呈現
(D)所有課程利害關係人(學生/教師/家長/社區人士)均可以參與課程的發展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898
統計:A(518),B(138),C(3562),D(29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

用户評論

【用戶】KC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打破傳統由上而下的課程運作模式,學校本位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強調由下而上的課程決定形式,將課程的主體,交還給學校、教師及學生。(一)學校本位課程的定義學校本位課程是以學校的教學理念及學生需要為核心,以學校的教育人員為主題,以學校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並考量校外社區的特色及大眾的期望,同時符應中央及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法令與政府的規範,針對學校課程所進行的規劃、設計、實施與評鑑。(三)學校本位課程的特色根據白雲霞(民90)整理各家學者對於學校本位課程的看法,提出以下幾項學校本位課程的特質:1.主體應為教師2.是互動與對話的結果3.規劃應針對學校特色、學生需求4.參與人多元5.目標為達成教育目的資料來源: 國民教育資料館 http://subject.naer.edu.tw/2d/citizan/leason/leason_0301.asp

【用戶】Taitai Chang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C強調一種師生共同創造學習經驗,建構課程的教育觀點

【用戶】Future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打破傳統由上而下的課程運作模式,學校本位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強調由下而上的課程決定形式,將課程的主體,交還給學校、教師及學生。

【用戶】KC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打破傳統由上而下的課程運作模式,學校本位課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強調由下而上的課程決定形式,將課程的主體,交還給學校、教師及學生。(一)學校本位課程的定義學校本位課程是以學校的教學理念及學生需要為核心,以學校的教育人員為主題,以學校的情境及資源為基礎,並考量校外社區的特色及大眾的期望,同時符應中央及地方教育主管機關法令與政府的規範,針對學校課程所進行的規劃、設計、實.....看完整詳解

【用戶】Future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打破傳統由上而下的課程運作模式,學校本位...

【用戶】Lin Linda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C)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須依照設計好的課程方案忠實呈現~忠實觀要修正為締造觀 (enactment perspective) = 落實觀、行動締造觀 → 歷程模式這類教師認為課程並不是事先存在的、外來的、或是靜態的,它應該是教室現場內師生互動的經驗與過程。所以這類教師認為師生才是課程發展的設計者、主角,他們從自己的經驗中主動的創造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