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大班幼兒覺得小咪媽媽做的餅乾很好吃,想做出一樣的餅乾,下列何者較無法達到 鷹架幼兒學習的目的?
(A)提供不同口味的餅乾讓幼兒品嘗
(B)邀請小咪媽媽進班示範做餅乾的方法
(C)請幼兒比較自己做的餅乾和小咪媽媽做的有何不同
(D)引導幼兒學習記錄每次製作餅乾的過程和結果,鼓勵實驗改善方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64565
統計:A(3894),B(239),C(266),D(104),E(1)

用户評論

【用戶】pun08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1.鷹架學習概念源自維果夫斯基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或兒童在學習之初,教師或成人提供鷹架.....。(引自王立杰幼稚精粹)。2.BCD選項  成人皆有引導孩子關於做餅乾的相關事情(如B邀請家長"示範做餅乾"、C老師引導孩子比較自己的餅乾與家長的不同、D引導孩子紀錄.....),而A選項 僅是提供吃,似乎 看不出引導的部分。

【用戶】陳小個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因為,題目說:他想做出“一樣的”餅乾就不用再去吃其他的口味了吧:-)

【用戶】a29465025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讓幼兒品嚐再多不同口味的餅乾,恐怕也無法做出一樣好吃的餅乾哦!

【用戶】a29465025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讓幼兒品嚐再多不同口味的餅乾,恐怕也無法做出一樣好吃的餅乾哦!

【用戶】我要自由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這題的示範不能算鷹架,越讀越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