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複選題
42 「1946 年在臺南創辦的《中華日報》,初期採中、日文並刊模式,龍瑛宗即曾擔任日文版『文藝欄』編 輯。該版面堪稱戰後初期重要的文學媒體。因政府推行國語文政策,《中華日報》自 1946 年 10 月 25 日起改為只出中文版。1948 年在臺北設立總社,並且增出北部版,主要提供給機關團體跟少量家庭訂戶。這個模式持續甚久,但後來日感艱困,重心終究移回臺南總社,原臺北總社則改為辦事處。因為在臺南印報再送至臺北,要近中午才能到訂戶家中,缺乏市場競爭力。」根據上文,關於《中華日報》的敘述,適當的是:
(A)龍瑛宗編輯日文版文藝欄,未滿一年
(B)印刷與銷量的重心,主要在大臺南地區
(C)創辦初僅有日文版,後來改為只出中文版
(D)為即時響應政府國語文政策,曾於臺北成立總社
(E)因臺北銷量欠佳,1946 年起遂將辦報重心遷往臺南

參考答案

答案:A,B
難度:適中0.44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X(C) 創辦初X僅X有日文版,後來改為只出中文版→初期採中、日文並刊模式X(D) 為即時響應政府國語文政策,曾於臺北成立總社→1948 年在臺北設立總社,並且增出北部版,主要提供給機關團體跟少量家庭訂戶X(E) 因臺北銷量欠佳,1946 年起遂將辦報重心遷往臺南→後來日感艱困,重心終究移回臺南總社 O(A) 龍瑛宗編輯日文版文藝欄,未滿一年→1946 年在臺南創辦的《中華日報》,初期採中、日文並刊模式,….《中華日報》自 1946 年 10 月 25 日起改為只出中文版 O(B) 印刷與銷量的重心,主要在大臺南地區  「1946 年在臺南創辦的《中華日報》,初期採中、日文並刊模式,龍瑛宗即曾擔任日文版『文藝欄』編 輯。該版面堪稱戰後初期重要的文學媒體。因政府推行國語文政策,《中華日報》自 1946 年 10 月 25 日起改為只出中文版。1948 年在臺北設立總社,並且增出北部版,主要提供給機關團體跟少量家庭訂戶。這個模式持續甚久,但後來日感艱困,重心終究移回臺南總社,原臺北總社則改為辦事處。因為在臺南印報再送至臺北,要近中午才能到訂戶家中,缺乏市場競爭力。」根據上文,關於《中華日報》的敘述,適當的是:

【用戶】whappy501

【年級】博一下

【評論內容】A龍瑛宗編輯日文版文藝欄,未滿一年 關鍵句:1946 年在臺南創辦的《中華日報》初期採中、日文並刊模式,龍瑛宗即曾擔任日文版 『文藝欄』編輯。《中華 日報》自 1946 年 10 月 25 日起改為只出中文版。B印刷與銷量的重心,主要在大臺南地區關鍵句這個模式持續甚久,但後日感艱困,重心終究 移回臺南總社,原臺北總社則改為辦事處。C創辦初有中、日文版,後來改為只出中文版 錯誤1946 年在臺南創辦的《中華日報》初期採中、日文並刊模式,龍瑛宗即曾擔任日文版 『文藝欄』編輯。《中華 日報》自 1946 年 10 月 25 日起改為只出中文版。關鍵句:D為即時響應政府國語文政策,曾於臺北成立總社 錯誤關鍵句1948 年在臺北設立總社,並且增出北部 版,主要提供給機關團體跟少量家庭訂戶。這E因為台北銷量欠佳,1946 年起遂將辦報重心遷往臺南關鍵句:這個模式持續甚久,但後日感艱困,重心終究 移回臺南總社,原臺北總社則改為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