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以下有關敘述何者為班杜拉(A.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所主張?
(A)個體觀察別人的行為表現,即可獲得毋需經過練習的替代性學習。
(B)個體的行為學習是環境所決定,學習者直接模仿觀察到的社會行為。
(C)從觀察到行為表現歷經感官收錄、運作處理、情節記憶、重作再生四階段。
(D)個體觀察以至習得楷模行為的認知歷程,是一種社會互動的建構歷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59641
統計:A(3805),B(744),C(408),D(184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Foucault的權力理論、A、自我價值論

用户評論

【用戶】貝貝✨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也是在跟你樓上的說...抱歉讓你誤會了XD"

【用戶】108年一定考上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班杜拉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用觀察學習與模仿來解釋社會學習的發生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稱為社會學習理論的三元取向,因而也被稱為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ing)。觀察學習的四階段歷程(1)注意階段: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並瞭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才可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2)保持階段:必須將觀察到的行為轉換為表徵性的心象或語言符號(3)再生階段: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4)動機階段: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用戶】阿吐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替代學習:透過他人的成功或失敗來學習。雖然大部分的觀察學習之所以產生,於個體預期達到正確模仿楷模之後將會得到增強,但試看到別人做某些行為時得到的增強或處罰,也能有學習效果。這種學習就稱為替代學習

【用戶】貝貝✨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也是在跟你樓上的說...抱歉讓你誤會了XD"

【用戶】108年一定考上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班杜拉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用觀察學習與模仿來解釋社會學習的發生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稱為社會學習理論的三元取向,因而也被稱為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ing)。觀察學習的四階段歷程(1)注意階段: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並瞭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才可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2)保持階段:必須將觀察到的行為轉換為表徵性的心象或語言符號(3)再生階段: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4)動機階段: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用戶】阿吐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替代學習:透過他人的成功或失敗來學習。雖然大部分的觀察學習之所以產生,於個體預期達到正確模仿楷模之後將會得到增強,但試看到別人做某些行為時得到的增強或處罰,也能有學習效果。這種學習就稱為替代學習

【用戶】貝ʕ•̀ω•́ʔ✧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也是在跟你樓上的說...抱歉讓你誤會了XD"

【用戶】108年一定考上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班杜拉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用觀察學習與模仿來解釋社會學習的發生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稱為社會學習理論的三元取向,因而也被稱為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ing)。觀察學習的四階段歷程(1)注意階段: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並瞭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才可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2)保持階段:必須將觀察到的行為轉換為表徵性的心象或語言符號(3)再生階段: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4)動機階段: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用戶】阿吐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替代學習:透過他人的成功或失敗來學習。雖然大部分的觀察學習之所以產生,於個體預期達到正確模仿楷模之後將會得到增強,但試看到別人做某些行為時得到的增強或處罰,也能有學習效果。這種學習就稱為替代學習

【用戶】貝ʕ•̀ω•́ʔ✧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也是在跟你樓上的說...抱歉讓你誤會了XD"

【用戶】108年一定考上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班杜拉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用觀察學習與模仿來解釋社會學習的發生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稱為社會學習理論的三元取向,因而也被稱為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ing)。觀察學習的四階段歷程(1)注意階段: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並瞭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才可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2)保持階段:必須將觀察到的行為轉換為表徵性的心象或語言符號(3)再生階段: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4)動機階段: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用戶】阿吐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替代學習:透過他人的成功或失敗來學習。雖然大部分的觀察學習之所以產生,於個體預期達到正確模仿楷模之後將會得到增強,但試看到別人做某些行為時得到的增強或處罰,也能有學習效果。這種學習就稱為替代學習

【用戶】Tsukino Peng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B)模仿分四種:直接、綜合、象徵、抽象(C)注意、保持.....看完整詳解

【用戶】joyce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班杜拉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強調身教重於言教的原則.用觀察學習與模仿來解釋社會學習的發生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稱為社會學習理論的三元取向,因而也被稱為三元學習論(triadic theory of learing)。觀察學習的四階段歷程(1)注意階段:個體必須注意楷模所表現的行為特徵,並瞭解該行為所含的意義,才可經由模仿而成為自己的行為(2)保持階段:必須將觀察到的行為轉換為表徵性的心象或語言符號(3)再生階段:將楷模的行為以自己的行動表現出來(4)動機階段:願意在適當的時機將學得的行為表現出來

【用戶】yulin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替代學習:透過他人的成功或失敗來學習。雖然大部分的觀察學習之所以產生,於個體預期達到正確模仿楷模之後將會得到增強,但試看到別人做某些行為時得到的增強或處罰,也能有學習效果。這種學習就稱為替代學習

【用戶】112正式教師 非我莫屬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替代性學習是班杜拉(A. Bandura)社會學習論的一個概念;是學習者透過觀察所模倣者行為得到獎懲經驗,而產生的一種學習過程。社會學習論認為親身經歷的經驗,對學習固然重要,但替代性經驗也具有同樣的功能。因為人類具有觀察學習的能力,能不需要經過冗長的嘗試與錯誤的親身經歷資料來源: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