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某位特教老師為了評量重度障礙孩童的溝通能力,利用個案在互動情境中的溝通機會、溝通同儕的回應、溝通效能及互動情境中對個案溝通技能的要求,進而了解個案溝通能力與溝通情境要求之間的落差。請問該位老師在進行什麼評量?
(A)檔案評量
(B)生態評量
(C)動態評量
(D)課程本位評量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82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Curtis Lim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生態評量是一種透過觀察與評量,針對學生在其所屬的家庭、學校、及社區等環境中所展現出各種能力進行分析,以利教學目標及內容設計的過程(陳靜江,1997)。生態評量的特徵包括:(1) 以生態觀點看待學生的學習;(2) 重視整體生態的互動關係;(3) 環境調整的觀點;(4) 再教育的觀點;(5) 功能性的教學內容;(6) 替代性教學方案;(7) 實際情境的評量;(8)著重於現在與未來的生態環境之評量;(9)持續性的評量;(10) 不涉及分類或標記(胡永崇,2004)。

【用戶】麗兒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生態評量(Ecological Inventory)是事先肯定學生都有能力且可能參與他(她)周遭環境活動,對重度與多重障礙兒童之教學尤具意義 Kirk, Gallagher& Anastasiow (2000).將生態評量的步驟分為領域、主要環境、次要環境、活動與技能等五階段,由大而小漸次分析,領域共分為家居技能、職業技能、休閒技能與社區生活技能,主要環境則主要分為家庭、學校、社區等三部分,如個案為上班者,則學校環境改為職場的環境。

【用戶】屁桃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重點是這句:了解個案溝通能力與溝通情境(生態環境中)要求之間的落差。目的為要知道該生的能力與實際生存需具備的能力落差有多少,以便後續課程設計

【用戶】Curtis Lim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生態評量是一種透過觀察與評量,針對學生在其所屬的家庭、學校、及社區等環境中所展現出各種能力進行分析,以利教學目標及內容設計的過程(陳靜江,1997)。生態評量的特徵包括:(1) 以生態觀點看待學生的學習;(2) 重視整體生態的互動關係;(3) 環境調整的觀點;(4) 再教育的觀點;(5) 功能性的教學內容;(6) 替代性教學方案;(7) 實際情境的評量;(8)著重於現在與未來的生態環境之評量;(9)持續性的評量;(10) 不涉及分類或標記(胡永崇,2004)。

【用戶】麗兒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生態評量(Ecological Inventory)是事先肯定學生都有能力且可能參與他(她)周遭環境活動,對重度與多重障礙兒童之教學尤具意義 Kirk, Gallagher& Anastasiow (2000).將生態評量的步驟分為領域、主要環境、次要環境、活動與技能等五階段,由大而小漸次分析,領域共分為家居技能、職業技能、休閒技能與社區生活技能,主要環境則主要分為家庭、學校、社區等三部分,如個案為上班者,則學校環境改為職場的環境。

【用戶】屁桃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重點是這句:了解個案溝通能力與溝通情境(生態環境中)要求之間的落差。目的為要知道該生的能力與實際生存需具備的能力落差有多少,以便後續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