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杜老師在講解「過山洞」課文之前,先讓學生玩過山洞、數山洞遊戲,使學生對課文內容較易了解。杜老師採用了下列哪一項教學策略?
(A)隱喻法
(B)前導組織
(C)心象圖法
(D)語言經驗法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81966
統計:A(22),B(2010),C(82),D(165),E(0)

用户評論

【用戶】廖宣雅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在學生學習新概念形成新知識時,他首先用自己既有的要領概念去核對新概念,並試圖將之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之內,從而同化為自己的知識。既然要領概念具有吸收同化新概念的功用,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如先將新知識中主要概念提出來,使之與學生既有的要領概念(即先備知識或認知結構)相結合,自將有助於學習。Ausubel特別將此種結合舊新概念而利於學習的教學步驟,稱之為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張春興,民83)「說明式」及「比較式」前導組織的區別:(一)說明式前導組織(expository organizer)當學習材料對學習者而言相當陌生時,可用「說明式前導組織」,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即先備知識),以利理解和學習新的訊息。例如:在介紹印度...

【用戶】Pa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學生如何學習新概念形成新知識呢?首先用自己既有的要領概念去核對新概念,並試圖將之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之內,從而同化為自己的知識。學生怎麼樣可以有效的將新概念納入,形成自己的知識呢?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如先將新知識中主要概念提出來,使之與學生既有的要領概念相結合,自將有助於學習。Ausubel特別將此種「事先提出主要概念」結合舊新概念而利於學習的教學步驟,稱之為前導組織(advance organizer)名詞解釋1.奧蘇貝爾將概念視為層次性的結構,有上下階層,要領概念是上層,附屬概念是下層2.比較(重要)  (一)要領概念=先備知識=認知結構→學生既有的  (二)前導組織→教師欲教導新知識的架構→後來才給學生的,不是學生一開始就有奧蘇貝爾意義教學法步驟1.前導組織 2.提供教學材料 3.漸進分化→統整調和→產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