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2 下列有關代理人之敘述,何者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係屬正確?(A)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必須共同代理(B)代理人得任意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C)代理人有二人以上且委任契約訂明必須共同代理,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民國 102 年 05 月 22 日修正)第 25 條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違反前項規定而為委任者,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理。代理人經本人同意得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

【評論主題】5 下列何者為有關「備查」之正確敘述?(A)下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事項有全權處理之權(B)上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之事項有實質之審查權(C)經送備查後該事項始生法定效力(D)適用於委辦事項

【評論內容】四、核定:指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對於下級政府或機關所陳報之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以完成該事項之法定效力之謂。

【評論主題】22 下列有關代理人之敘述,何者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係屬正確?(A)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必須共同代理(B)代理人得任意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C)代理人有二人以上且委任契約訂明必須共同代理,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民國 102 年 05 月 22 日修正)第 25 條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違反前項規定而為委任者,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理。代理人經本人同意得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

【評論主題】5 下列何者為有關「備查」之正確敘述?(A)下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事項有全權處理之權(B)上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之事項有實質之審查權(C)經送備查後該事項始生法定效力(D)適用於委辦事項

【評論內容】四、核定:指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對於下級政府或機關所陳報之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以完成該事項之法定效力之謂。

【評論主題】【題組】 ⑹如果 X 服從常態分配且 μX 未知,則 的最大概似估計量(maximum likelihoodestimator, MLE)為何?

【評論內容】(D)員工具備服務民眾所需的技能為何不能選呢?

【評論主題】17 李經理夾在總經理和部屬的不同期望之間,覺得左右為難,這是下列何種衝突?(A)角色衝突 (B)目標衝突 (C)雙趨衝突 (D)雙避衝突

【評論內容】角色衝突是當一個人扮演一個角色或同時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時,由於不能勝任,造成不合適宜而發生的矛盾和衝突。

【評論主題】25 有關「第三者政府」(the third party government)的興起與功能,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可調合人民對公共服務的渴望(B)懼怕政府權力過度擴張(C)因應政府行動的轉變和多樣

【評論內容】(D)主張市場失靈是非營利組織介入提供公共服務的唯一前提因市場失靈主要仰賴政府介入處理,NPO是在政府失靈情況下提供輔助。此外,海基會可作為選項B的例子。(陳真老師解析)

【評論主題】23 關於賀茲伯格(F. Herzberg)「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保健因素又稱為「維持因素」(B)保健因素的變化可以使員工的

【評論內容】

激勵因素→成功則瘦身

成就感、工作本身、責任感、受賞識感、升遷

 

保健因素→新人是公主

薪資、人際關係、視導技巧、工作環境、組織政策與管理

【評論主題】45 行政中立是指行政系統中的事務官對於政治事務保持超然的地位,其與下列那一項的意義不同?(A)公務人員不參與政黨政治 (B)公務人員不受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C)公務人員不介入政治活動 (D)公務人員

【評論內容】所謂行政中立,是指行政層級系統中的公務員文官,尤其指事務官,對於政治事務保持中立超然的地位,不參與政黨政治,不受政治因素的影響,更不介入政治活動與政爭,與政治系統保持適度的分離,有利於行政事務系統順利推動,以維持社會穩定。

【評論主題】7 傳統策略規劃的問題,在於管理人員無法針對事件發生預作準備。透過那項技術,最能夠協助管理人員針對未來的不同情境進行思考?(A)計畫評核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評論內容】(A)計畫評核術(英語: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簡稱「PERT」),源於1958年美國軍隊的北極星火箭系統計劃,主要目的是針對不確定較高的工作項目,以網路圖規劃整個專案,以排定期望的專案時程。PERT圖把項目描繪成一個由編號結點(圓形或者方形)構成的網絡圖,編號節點代表著項目中的任務。每個結點都被編號,並且標註了任務、工期、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線條上的箭頭方向標明了任務次序,並且標識出在開始一個任務前必須完成那些任務。(B)審議式民主與對話

【評論主題】43 激勵理論的研究途徑概可分為內容途徑與過程途徑,請問下列那一個理論屬於過程途徑?(A)ERG 理論 (B)社會動機論 (C)社會比較理論 (D)兩因子理論

【評論內容】(A)ERG 理論:阿特福提出-------內容理論(B)社會動機論 :麥克理蘭提出,分別為:成就需要.權力需要.親合需要-----內容理論

【評論主題】42 危機管理可以運用反向思考以及正反辯證,兼顧利弊。下列那一項不是反向思考的合適思維?(A)間接路線 (B)談判迂迴 (C)傳統導向 (D)逆向思考

【評論內容】傳統導向的行動(traditional oriented action)是行動者肯定、認同過去的、傳統的風俗、習慣、信仰,而遵從的、習慣性的、自然的據以行動。依照傳統,行動者不必考慮價值、不必過多的思 考、也不須直接的情緒激發,是單單純純的服從傳統的制約而反射出來的行動。

【評論主題】38 下列何者不屬於我國第三部門的範疇?(A)行政法人 (B)財團法人 (C)公益社團法人 (D)中間社團法人

【評論內容】行政法人為公法人的一種,乃新公共管理風潮下的產物。為因應公共事務的龐大與複雜性,原本由政府組織負責的公共事務,經執行後,被普遍認為不適合再以政府組織繼續運作,而牽涉的公共層面又不適合以財團的形式為之,遂有「行政法人」的設置。第三部門或又稱為志願部門(英語:Voluntary sector),意指在第一部門(為公部門)與第二部門(私部門)之外,既非政府單位、又非一般民營企業的事業單位之總稱。

【評論主題】24 美國分贓制的施行對文官體系產生許多影響,下列何者錯誤?(A)效率與效能衰落 (B)聯邦行政人員在社會階級地位的差距拉大(C)高度的政治競爭 (D)公共行政與政黨政治澈底的混同

【評論內容】聯邦行政人員在社會階級地位差距縮小:分贓制的實施改變了傳統任用上流社會仕紳的觀念,使文官的任用更具社會代表性。(2015 陳真 行政學經論 5-13)

【評論主題】22 有關職位分類制度特點之描述,下列何者錯誤?(A)按職擇人 (B)因職設事 (C)權責分明 (D)同工同酬

【評論內容】職位分類制度特點:1同工同酬2按職擇人

【評論主題】15 下列何者屬於學理上所稱的「幕僚部門」?(A)外交部北美司 (B)經濟部商業司(C)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水質保護處 (D)教育部人事處

【評論內容】幕僚部門:又稱之為『事務部門』,乃專司襄助或支援業務部門的單位。幕僚部門是對內的,與組織目標不發生直接的執行關係。例如:行政機關中的人事室、主計室等單位。

【評論主題】49.一般處分之送達方式為何?(A)應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B)無須通知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C)一般處分之送達,得以公告或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代替之(D)口頭為之

【評論內容】第 100 條書面之行政處分,應送達相對人及已知之利害關係人;書面以外之行政處分,應以其他適當方法通知或使其知悉。一般處分之送達,得以公告或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代替之。

【評論主題】30 一行為同時觸犯刑法及違反行政法上之義務,經法院判決無罪確定者,下列有關此行為之行政罰裁處權時效的敘述何者正確?(A)裁處權時效因無罪判決而消滅 (B)裁處權時效自法院首次審理日起算(C)裁處權時

【評論內容】第 26 條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者,依刑事法律處罰之。但其行為應處以其他種類行政罰或得沒入之物而未經法院宣告沒收者,亦得裁處之。前項行為如經不起訴處分、緩起訴處分確定或為無罪、免訴、不受理、不付審理、不付保護處分、免刑、緩刑之裁判確定者,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之。第一項行為經緩起訴處分或緩刑宣告確定且經命向公庫或指定之公益團體、地方自治團體、政府機關、政府機構、行政法人、社區或其他符合公益目的之機構或團體,支付一定之金額或提供義務勞務者,其所支付之金額或提供之勞務,應於依前項規定裁處之罰鍰內扣抵之。前項勞務扣抵罰鍰之金額,按最初裁處時之每小時基本工資乘以義務...

【評論主題】22 下列有關代理人之敘述,何者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係屬正確?(A)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必須共同代理(B)代理人得任意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C)代理人有二人以上且委任契約訂明必須共同代理,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民國 102 年 05 月 22 日修正)第 25 條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違反前項規定而為委任者,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理。代理人經本人同意得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

【評論主題】5 下列何者為有關「備查」之正確敘述?(A)下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事項有全權處理之權(B)上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之事項有實質之審查權(C)經送備查後該事項始生法定效力(D)適用於委辦事項

【評論內容】四、核定:指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對於下級政府或機關所陳報之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以完成該事項之法定效力之謂。

【評論主題】5 下列何者為有關「備查」之正確敘述?(A)下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事項有全權處理之權(B)上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之事項有實質之審查權(C)經送備查後該事項始生法定效力(D)適用於委辦事項

【評論內容】四、核定:指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對於下級政府或機關所陳報之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以完成該事項之法定效力之謂。

【評論主題】22 下列有關代理人之敘述,何者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係屬正確?(A)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必須共同代理(B)代理人得任意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C)代理人有二人以上且委任契約訂明必須共同代理,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民國 102 年 05 月 22 日修正)第 25 條代理人有二人以上者,均得單獨代理當事人。違反前項規定而為委任者,其代理人仍得單獨代理。代理人經本人同意得委任他人為複代理人。

【評論主題】若將不同的行政倫理標準相結合,則下列何者為行政倫理最重要的標準?(A)公共利益(B)憲政制度(C)專業技術(D)公民義務

【評論內容】新公共行政誕生於一九六八年,迄今仍是影響深遠的。有關行政倫理的規範面,以及價值觀的重新審視從此時期開始,最重要的是公共行政開始著重公道、社會正義等的價值考量與作為,而將公平觀念當作行政人員的倫理原則,承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與利益,因而,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對待。換言之,應使社會上最不利者獲得最大的照顧。

【評論主題】【題組】 ⑶ Holtzworth-Munroe, Meehan, Herron, Rehman, 與 Stuart(2000;2003)又增加一個類型,請描述此新增類型的特徵。 (4 分)

【評論內容】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認為公共行政所以績效不彰有六大因素,下列何者 不屬之?(A)政策目標太過理想,且模糊不易測量(B)未建構政策優先順序,力量分散(C)缺乏實驗、學習與創新的勇氣(D)組織僵化,缺乏彈性~不屬之。~解析:根據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管理學大師的著作<公共行政的致命傷一文中,當中所提到的見解,其力陳公共行政績效不彰的因素如下:一、政策目標太過理想,缺乏明確衡量對象,充其量僅為ㄧ模糊的口號。二、政策想畢其功於一役,不思建構<優先順序並與以堅持。三、政策相信<大就是美,不顧其過重負荷。四、政策缺乏實驗,太過教條,沒有學習不同方式之創新勇氣。五、組織與人員不能從經驗中加以學習,亦不能作前瞻性的思考,並對期望的結果加以反饋,以致未能發現自己的能力、缺失與盲點。六、行政人員不能及時放棄過時之物,逕自盲目擁抱。

【評論主題】9.「箴」言佳句

【評論內容】看到假處分就想要選<

【評論主題】1. Ann started to keep the cat last May.The cat ran away last December. (用從屬連接詞…before…合併句子) (課本p.8)

【評論內容】亞當斯的公平理論又稱社會比較理論,由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斯塔希·亞當斯(John Stacey Adams)於1965年提出:員工的激勵程度來源於對自己和參照對象(Referents)的報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觀比較感覺。

【評論主題】【題組】(B) 若矩陣Y 滿足YA B  ,求Y  __________

【評論內容】依法律規定而成立:如因實現稅法之構成要件而成立租稅債務。本題中,由於甲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在發現有 SARS 疫情時,報告台中縣政府,故屬之,選。因行政處分而成立:如社會局核定某人為低收入戶而發生生活補助。因締結行政契約而成立:如類似民法「締約過失」之損害賠償請求權。因事實行為而成立:人民進入地方政府設立之公共設施﹝例如公園﹞,而形成利用該公共設施之權利義務關係。

【評論主題】二、甲與乙於民國 99 年 4 月 2 日結婚,結婚之初感情尚融洽,惟乙自民國 102 年 4 月 3日起即無故離家,棄家中老人於不顧。甲設法打聽乙下落,也要求乙返家履行夫妻應盡之義務,然乙卻百般推託

【評論內容】行政訴訟法(民國 103 年 06 月 18 日修正)第 306 條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為辦理行政訴訟強制執行事務,得囑託民事執行處或行政機關代為執行。執行程序,除本法別有規定外,應視執行機關為法院或行政機關而分別準用強制執行法或行政執行法之規定。債務人對第一項囑託代為執行之執行名義有異議者,由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裁定之。

【評論主題】【題組】(3)電偶極:HF、HCl、HBr、HI

【評論內容】擬制..係藉法律規定,確認一非真實存在之事實,從而就特定事件得出本不存在之法律效果.擬制通常使用視為兩字.例如民法第七條規定:胎兒已將來非死產者為限,關於其個人利益之保護,視為既已出生.不僅如此,經由法律條文之規定,真實存在之事實亦可被擬制為不存在.例如民法第101條第二項規定:因條件成就而受益人之當事人,如以不正當行為促其條件之成就者,視為條件不成就.至於推定,則係法規範為公益需要,簡化法律關係,而就事實存在或不存在先為之假設規定.因此就推定之事實,如有反正主張,自可予以否認.此與擬制之規定結果不得推翻之情形大為不同.例如民法第11條規定:二人以上同時遇難,不能證明其死亡之先後時,推定其為同時死亡.然若能證明二人死亡卻有先後之別,則本條推定之效果不復存在.

【評論主題】5 下列何者為有關「備查」之正確敘述?(A)下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事項有全權處理之權(B)上級機關對該送備查之事項有實質之審查權(C)經送備查後該事項始生法定效力(D)適用於委辦事項

【評論內容】四、核定:指上級政府或主管機關,對於下級政府或機關所陳報之事項,加以審查,並作成決定,以完成該事項之法定效力之謂。

【評論主題】六、在程式語言中,指標(Pointer)是相當重要的一種資料型態,請問在程式設計中運用指標資料型態的優點為何?(15 分)

【評論內容】憲法 第 24 條 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

【評論主題】三、一般執行高階程式的過程,大都有編譯(Compile)、連結(Link)與執行(Execute)三個過程,請問連結過程的目的為何?(15 分)

【評論內容】

科學管理學派:

基本假定[編輯]

1、理性人的假定:科學管理在人性上假定工人成理性人,和古典經濟學的觀點相同,泰勒的人性觀點是把焦點制於個體之上,泰勒認為人類規避責任的行為,會因不良的工作團體而產生增強作用,其人主張人類為經濟動物,對於財務的誘因會產生直接的回應行為。

2、人類和組織間的關係假定:泰勒認為個人和組織的關係應予明確化,明確化應該包含平等的分工,和明確界定勞工和管理階層的責任,較能適應工作者應該透過各種科學方法(科學化的訓練)的協助,以及導引較不適任工作者了解工作的性質,藉此組織中的每個成員得以發現適合自身的優劣所在。

3、科學管理植基於知識在組織中的角色假定:泰勒對知識的性質採用認識論的客觀主義(Objectivism);也就是主張知識必須能夠承受考驗,同時得以探求最佳方法(One Best Way)。

甘特[編輯]

甘特(H. Gantt),同樣是泰勒的門生,他設計了企業界廣為採用的「獎金制度」,在1917年,發表的「工作進度控制表」(又稱)甘特圖或甘梯圖),常被認同是追蹤工作進度表。

【評論主題】【題組】 ⑸湧昇流

【評論內容】憲法增修條文 第 4 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一百一十三人,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於每屆任滿前三個月內,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六十四條及第六十五條之限制:一、自由地區直轄市、縣市七十三人。每縣市至少一人。二、自由地區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三人。三、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共三十四人。前項第一款依各直轄市、縣市人口比例分配,並按應選名額劃分同額選舉區選出之。第三款依政黨名單投票選舉之,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舉票之政黨依得票比率選出之,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立法院經總統解散後,在新選出之立法委員就職前,視同休會。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疆域,非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提出領土變更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不得變更之。

【評論主題】【題組】 ⑶分析各錯誤選項的誘答力,以建議修題方向。(10 分)選項 A B* C D高分組 0 15 3 2低分組 3 6 11 0

【評論內容】(C)裁量不行使:又稱裁量怠惰,行政機關對於事情並無審慎判斷,而一律處最高或最低額。簡言之,它不用違反行政法的法理,只要「一律」、「通通」、「不分」的處理態度,即為違法之裁量。例如甲與乙分別闖紅燈依法可處1800~3000(假設),丙警察走過來之後,問也不問,即裁罰甲、乙各3000(或1800)。案例中,丙的裁罰雖未逾越法令,但丙警察怠於行使其權利而一律、通通處最高或最低額,在裁量上仍屬違法。

【評論主題】二、在熱傳與質傳之類比方程式中,相對應之無因次群為何?(8 分)

【評論內容】所謂的「行政保留」事項就是留給行政單位自行裁量的權力不需要立法機關來製定或者 並沒有明文規定的細節而國家總預算的「提出」是由行政院擬定提給立法院總預算的內容就是行政單位自行裁量編列比如說,今年行政院想要在某一塊國有地上蓋球場那,就在預算書上編列蓋球場的經費不管是花一億也好 五億也罷都是由行政院來編列至於過或不過 就看立法院所以 如果是立法院通過的總預算案原則上行政機關就是要遵守那 就非行政保留事項了(a)憲法明文規定應以法律定之者→憲法又有明文,又要以法律定之,當然是屬於法律位階囉,而非行政保留權(b)關於人民的權利義務者→關於人民的權利義務,是憲法有保障和規定的,也有法源依據(d)關於國家各機關的組...

【評論主題】三、社區居民參與之特點為何?社區居民參與動機低弱的可能原因為何?(25 分)

【評論內容】相關考題試問下列何者不是成文法源? (A)國際條約 (B)行政命令 (C)習慣 (D)憲法 答案為c習慣

【評論主題】二、請依照公共工程施工品質管理作業要點之規定,說明品管人員的工作重點為何?(15 分)

【評論內容】Hsiang-hsuan Hsu 謝謝解析!很清楚還附法條!

【評論主題】【題組】 ⑶如何提升作業員在冷環境中的績效?(8 分)

【評論內容】我考人事這題竟然選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