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5. 依據「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下列何者錯誤? (A)審議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學年學期目標。 (B)委員包含身心障礙學生代表。 (C)每學期應

【評論內容】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三條學校為辦理特殊教育學生(以下簡稱學生)學習輔導等事宜,應成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其任務如下:一、審議及推動學校年度特殊教育工作計畫。二、召開安置及輔導會議,協助學生安置適應教育環境及重新安置事宜。三、研訂疑似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之提報及轉介作業流程。四、審議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與個別輔導計畫之課程規劃、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內容。五、審議特殊教育班課程規劃、特殊教育方案、修業年限調整、酌減班級人數等事宜。六、審議學生申請獎學金、補助金、交通費補助、學習輔具及專業服務等事宜。七、審議特殊個案所需之學習與生活輔導等事宜。八、協調各處室(...

【評論主題】15. 依據「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下列何者錯誤? (A)審議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學年學期目標。 (B)委員包含身心障礙學生代表。 (C)每學期應

【評論內容】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三條學校為辦理特殊教育學生(以下簡稱學生)學習輔導等事宜,應成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其任務如下:一、審議及推動學校年度特殊教育工作計畫。二、召開安置及輔導會議,協助學生安置適應教育環境及重新安置事宜。三、研訂疑似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之提報及轉介作業流程。四、審議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與個別輔導計畫之課程規劃、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內容。五、審議特殊教育班課程規劃、特殊教育方案、修業年限調整、酌減班級人數等事宜。六、審議學生申請獎學金、補助金、交通費補助、學習輔具及專業服務等事宜。七、審議特殊個案所需之學習與生活輔導等事宜。八、協調各處室(...

【評論主題】15. 依據「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下列何者錯誤? (A)審議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學年學期目標。 (B)委員包含身心障礙學生代表。 (C)每學期應

【評論內容】臺北市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三條學校為辦理特殊教育學生(以下簡稱學生)學習輔導等事宜,應成立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其任務如下:一、審議及推動學校年度特殊教育工作計畫。二、召開安置及輔導會議,協助學生安置適應教育環境及重新安置事宜。三、研訂疑似特殊教育需求學生之提報及轉介作業流程。四、審議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與個別輔導計畫之課程規劃、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內容。五、審議特殊教育班課程規劃、特殊教育方案、修業年限調整、酌減班級人數等事宜。六、審議學生申請獎學金、補助金、交通費補助、學習輔具及專業服務等事宜。七、審議特殊個案所需之學習與生活輔導等事宜。八、協調各處室(...

【評論主題】複選題6. 根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設置辦法》之規定,請問下列 敘述何者錯誤? (A) 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之任期為一年,期滿得續任 (B) 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每學期應召開會議兩次,於期

【評論內容】第 四 條本會置委員十三人至二十五人,其中一人為召集人,由校長兼任之,其餘委員,由校長就下列各款人員予以遴聘(派)兼之:一、處室(科)主任代表。二、普通班教師代表。三、特殊教育教師代表。四、身心障礙學生代表。五、資賦優異學生代表。六、身心障礙學生家長代表。七、資賦優異學生家長代表。八、學校教師會代表。九、學校家長會代表。前項委員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三分之一。委員任期一年,期滿得續聘(派)兼之。

【評論主題】6. 關於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A)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乳動物的腦(B)海馬迴(Hippocampus)因形似海馬而

【評論內容】(A) 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 乳動物的腦>>腦幹外圍才正確

【評論主題】13. 在發展心理學中的重要學者論述,請問下列何人提出「自動化思想」(automatic thoughts)與「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的觀點?(A)貝克(A. Bec

【評論內容】自動化思考是Aaron T. Beck(貝克)在臨床工作上觀察到接受治療的病人,往往會有負面的自我描述,例如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或是他人會不喜歡等,而這樣的思考模式會如影隨形地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左右一個人的情緒與行為,因此,治療者需要檢核病人的思緒,並且運用技巧來改變這種思考習慣,藉此建立積極正向、沒有誤差的認知型態,進而改變他們的情緒與行為,以達到治療效果。透過Freeman等人將所謂的自動化思考歸納成以下12種不同的思考模式:(一)兩極化思考:什麼事都歸類成兩極的想法,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對就是錯。(二)過度概化:把某一個事件當成自己生活全部的寫照,忽略了那只不過是自己日常生活的某一件事而已。(三)選擇性注意:只留意...

【評論主題】5. 立法院於 112 年 5 月 29 日三讀通過「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其修正幅度係歷次最大。下列哪一項不是新納入的內容?(A)成立任務編組性質之「課程與教學輔導團」(B)校務會議邀請學生代表列席

【評論內容】家長參與是一百年的時候修正的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係於九十五年七月六日教育部訂定發布。一百年十一月三十日國民教育法修正公布,增訂第二十條之二,其第一項規定:「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為維護其子女之權益,應相對承擔輔導子女及參與家長會之責任,並為保障學生學習權及人格權,有參與教育事務之權利;其參與方式、內容、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確立家長輔導子女及參與家長會之責任,並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定家長參與方式、內容、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辦法,賦予訂定本辦法之依據,本部遂於一百零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修正發布本辦法第一條。鑒於本辦法之實質內容自九十五年首次訂定發布...

【評論主題】11. 在教育心理學中的輔導原理,以下哪一種方法是理情行為治療(REBT)常用的方法?(A)系統減敏法 (B)認知性家庭作業 (C)洪水法 (D)夢的解析

【評論內容】家庭作業在理情治療法的背後理論是:人們常會創造一種否定的自我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而實際上也常導致失敗,因為他們早就告訴自己會失敗,因此理情治療法鼓勵當事人應在諮商療程中,以及特別是在療程空檔的日常生活中完成這些作業(李茂興,民84)。家庭作業的技術是理情治療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打擊當事人不理性的懼怕之練習很有效,可以讓當事人評估其自我擊敗及不理性的認知、情緒和行為,使其對自我負責,促其重視自我充實與理性的自我思考與行為(呂勝瑛,民73)。例如在團體輔導當中談考試焦慮的因應,家庭作業的重點將放在讓學生去發現自己不合理的內在語言,包括過分在乎考試的結果、認為自己一定考不好、太在乎別人的評價等。 在家庭作業進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藉由一些練習或閱讀,看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進而加以破除,建立起新的合理性的思考。

【評論主題】6. 澎湖縣以海洋為自然環境,學校積極發展海洋教育特色,因受「向山致敬、向海致敬」政策影響,近三年來海洋教育比較大的發展轉變是什麼?(A)海洋教育納入課綱重大議題 (B)海洋教育與戶外教育整合發展(C

【評論內容】國教署於110年5月將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兩個議題的補助要點整合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實施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要點」,並協助各縣市將既有的海洋教育資源中心調整為「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啟動了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的整合與發展。整合發展的規劃與推展,從109年10月委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執行「109-110年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整合與發展計畫」,一直到目前委託執行的「111年度普及戶外教育計畫」,從課程發展、教學輔導、行政支持、場域資源、安全管理等不同面向,逐步建構國內推動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的整體發展基礎。

【評論主題】21. 下列哪一個選項對永續發展目標 SDGs與特殊教育的連結有錯誤的敘述?(A) SDG10減少不平等加上SDG4優質教育與特教諸多面向的課題均可做成直接連結(B)結合SDG10減少不平等、SDG4

【評論內容】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有17個永續發展目標,其中又涵蓋169項細項目標、230個參考指標。SDGs 包含消除飢餓、促進性別平權、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減緩氣候變遷等17個永續發展目標,藉此引導政府、企業、民眾,透過每次的行動與決策,一起努力達到永續發展的可能。

SDGs 17項目標有哪些?

SDGs 的17項目標代表什麼?可點擊以下連結,了解各目標的核心概念、親子可透過哪些行動實踐 SDGs 目標。

SDG 1 消除貧窮:消除全世界任何形式的貧窮SDG 2 消除飢餓:透過促進永續農業,確保糧食安全並達到消除飢餓SDG 3 良好健康與福祉:確保健康的生活,促進各年齡階段人口的福祉SDG 4 優質...

【評論主題】15. 某國中特教組長得知新學期即將有一位新入學的特教生,這位學生身心障礙證明的障礙類別一欄登錄【b117.1】及【b210.2】的訊息,請選出特教組最需要為該生安排的支持服務項目:(A)跨專業團隊支

【評論內容】

第一類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b110 意識功能 b117 智力功能 >>> b117.1:智商 84-70b122 整體心理社會功能 b139 整體心理功能 b140 注意力功能 b144 記憶功能b147 心理動作功能b152 情緒功能b160 思想功能b164 高階認知功能b167 語言功能b16701 閱讀功能b16711 書寫功能第二類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b210 視覺功能  >>b210.2:1.兩眼視力均看不到 0.1 時,或整體視力效率低於 20%者。2.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5DB(不含)者。b230 聽覺功能b235 平衡功能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是一種實證本位的介入模式,將學生依照學習情形與介入成果分為不同層級,蒐集具有高度特定性的資訊?(A)轉介前介入 (B)介入反應 (C)多層級學習支援系統 (D)個別化教育介入。

【評論內容】轉介前的介入(Pre-referral Intervention)就融合的觀點而言,學生在最少限制環境中學習,對其發展最為有利,因此,並非一旦發現學生有學習或適應上的困難即予以轉介、鑑定,需先在原學習環境進行介入輔導至少一個月後,若經評估仍需更換學生教育安置時,才考慮申請轉介,接受特殊教育服務,此即所謂「轉介前的介入」。當學校在提報學生給鑑輔會鑑定之前,應先進行轉介前介入輔導。轉介前之介入可經由各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進行協調統合,討論出適當之介入方案,責付執行,並記錄結果。來源:陳穎

【評論主題】8.當一個家庭面對一個身心障礙者的出現,可能會經歷五個階段。以下五個階段的順序何者是正確的? ㄅ.生氣、憤怒;ㄆ.妥協、許願;ㄇ.接受事實;ㄈ.震驚、懷疑、否認;ㄉ.沮喪、失望 (A)ㄈ→ㄅ→ㄉ→ㄆ→

【評論內容】

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由精神病學家Elisabeth Kübler-Ross在1969年的著作《論死亡與臨終》中提出,概念是由一群身患絕症的患者所啟發,希望可以使大眾關注死亡問題並就相關問題作出指導。

書中指出哀傷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1.否認 (Denial):在這階段中會拒絕承認事實,會眷戀於錯誤或較易接受的現實。例:「不是一直都相安無事嗎?」2.憤怒 (Anger):當意識到不能否認之後,會開始變得沮喪,並認為對自己是不公平的。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上天真的不公平!」3. 討價還價 (Bargaining)或者懇求:心存希望可以避免事情發生或尋求妥方案,或嘗試與神談判。例:「如果可以…我什麼也可以…」4. 抑鬱 (Depression):開始絕望地接受現實並變得沉默,大部分時間都沉溺於傷心和不快之中。例:「什麼事情也沒有意義了」5. 接受 (Acceptance):開始冷靜下來,反思個人觀點,情緒回復穩定。例:「既然無法抗拒,那就接受吧」

【評論主題】14. 以下對於視網膜中的「桿細胞」的敘述,何者有誤? (A)視網膜周邊分布最多(B)負責辨識色彩(C)是一種感光細胞(D)負責辨識東西的輪廓。

【評論內容】桿細胞(英語:rod cell;拉丁語:radius)是視網膜上與視錐細胞相稱的一種細胞,主要分布在視網膜中心周圍,且較視錐細胞對光更敏感,幾乎主要全部用於夜視力,並作為外圍視力的支持。人類視網膜平均有約1億2500萬個視桿細胞。

【評論主題】6. 關於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A)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乳動物的腦(B)海馬迴(Hippocampus)因形似海馬而

【評論內容】(A) 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 乳動物的腦>>腦幹外圍才正確

【評論主題】(一) 題目:「在蔡老師的班上,小華原本是個循規蹈矩的學生,但是,在升上五年級之後,因為學校成績逐漸落後,所以家人送小華去補習班加強課後學習。只不過,因為家長給予過多課業壓力,讓小華開始沉迷於手機遊戲

【評論內容】布迪爾提出四種資本1.經濟資本 錢2.文化資本 家世背景3.社會資本 人脈4.象徵資本 地位問題一:若依照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請問「家長送小孩去補習班」,為何種資本的體現(4 分)?(A) 行動資本>>沒這東西(B) 文化資本>>家世背景>>只能說這是這一題相較適合的答案>>個人想選經濟(C) 象徵資本>>地位(D) 社會資本>>人脈

【評論主題】16. 認為學校內部的社會關係,符合生產的社會關係,教導個人舉止、表達方式及階級認同,此是誰的觀點?(A) 布迪爾 (B) 伯恩斯坦 (C) 包爾斯和金帝斯 (D) 威里斯

【評論內容】

Bowles (包爾斯)、Ginits(金蒂斯)社會再製:資本主義社會的學校教育透過符應原理(上下階層社會的孩子都仍受到階層背景文化影響,上階層出生的孩子仍是下一代的精英)使社會分工不平等現象在下一代不斷重現→透過經濟資本。※符應原理: 學校的教育制度的設計與外在社會結構相呼應,反映社會階級的不平等,並為此種不平等尋求合理的解釋,使人們相信自己在階級上的地位是因為個人才智的努力而並非以強迫的手段所造成,因此學校教育成為階層化再製的手段,藉合理化社會階級的存在。

【評論主題】18. 帕森思認為社會體系中的角色行為抉擇,依據五種「模式變項」來表現,下列何者不包括於內?(A) 感情性對感情中立(B) 專門性對廣布性(C) 利益性對利益中立(D) 普遍性對特殊性

【評論內容】美國社會學者帕森斯(T. Parsons)在他提出的社會行動論(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action)中,認為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中的角色行為,乃是透過五種配對形成的價值導向的抉擇而表現,他稱之為「價值導向的模式抉擇」,或簡稱之為「模式變項」(pattern variables)。一個人在開始行為表現之前,必須先對兩個極端不同的行動方向作一個價值的選擇,此五種「模式變項」為:  1.情感性對情感中性(Affectivity v.s. Affective Neutrality):指行動者與別人接觸時,必須考慮究應付出多少情感成分,多少非情感(理智)成分;要在付出無限的同情與關懷(近於縱情)或者面對現實克制自己的情感(近於寡情)之間,加以適當的抉擇。  2.狹窄性對廣布性...

【評論主題】15. 主張用自然科學方式客觀地從事社會現象的分析和解釋,並首創「社會學」一詞的學者是?(A)馬克思 (B) 孔德 (C) 韋伯 (D) 帕森斯

【評論內容】孔德,法國1798-1857社會學之父1839首次提出"社會學"這個詞提倡使用"實證主義"對社會進行研究與統整孔德的社會學研究分為下面兩種1.社會靜學:研究社會中互相關聯的各種制度,包含家庭、宗教、語言等,關心結構之間如何運作2.社會動學:研究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孔德認為社會會有三個階段的進化,神學>>玄學>>實證主義

【評論主題】5. 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總綱》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及與特殊教育學生修習學分數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課程發展委員會須審議特殊教育學生

【評論內容】根據十二年國民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110/10月版)行政程序(1)須將身心障礙學生的課程規劃送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融入學校課程計畫後,再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並陳報各該主管機關備查。(2)個別化教育計畫需經家長同意後確實執行,若有意見得再召開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修正;若仍有爭議時,應依據《特殊教育學生申訴服務辦法》,以書面向學校提起申訴。(3)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經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不通過達二次者,應再送主管機關審議。若主管機關認為該委員會不通過之決定係無理由者,學校應依該個別化教育計畫進行課程調整。摘要:開IEP會議>>特推會審議IEP>>融入課程計畫>>送課發會>>主管機關備查

【評論主題】6. 關於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A)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乳動物的腦(B)海馬迴(Hippocampus)因形似海馬而

【評論內容】(A) 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 乳動物的腦>>腦幹外圍才正確

【評論主題】13. 在發展心理學中的重要學者論述,請問下列何人提出「自動化思想」(automatic thoughts)與「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的觀點?(A)貝克(A. Bec

【評論內容】自動化思考是Aaron T. Beck(貝克)在臨床工作上觀察到接受治療的病人,往往會有負面的自我描述,例如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或是他人會不喜歡等,而這樣的思考模式會如影隨形地在實際的日常生活中左右一個人的情緒與行為,因此,治療者需要檢核病人的思緒,並且運用技巧來改變這種思考習慣,藉此建立積極正向、沒有誤差的認知型態,進而改變他們的情緒與行為,以達到治療效果。透過Freeman等人將所謂的自動化思考歸納成以下12種不同的思考模式:(一)兩極化思考:什麼事都歸類成兩極的想法,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對就是錯。(二)過度概化:把某一個事件當成自己生活全部的寫照,忽略了那只不過是自己日常生活的某一件事而已。(三)選擇性注意:只留意...

【評論主題】11. 在教育心理學中的輔導原理,以下哪一種方法是理情行為治療(REBT)常用的方法?(A)系統減敏法 (B)認知性家庭作業 (C)洪水法 (D)夢的解析

【評論內容】家庭作業在理情治療法的背後理論是:人們常會創造一種否定的自我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而實際上也常導致失敗,因為他們早就告訴自己會失敗,因此理情治療法鼓勵當事人應在諮商療程中,以及特別是在療程空檔的日常生活中完成這些作業(李茂興,民84)。家庭作業的技術是理情治療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打擊當事人不理性的懼怕之練習很有效,可以讓當事人評估其自我擊敗及不理性的認知、情緒和行為,使其對自我負責,促其重視自我充實與理性的自我思考與行為(呂勝瑛,民73)。例如在團體輔導當中談考試焦慮的因應,家庭作業的重點將放在讓學生去發現自己不合理的內在語言,包括過分在乎考試的結果、認為自己一定考不好、太在乎別人的評價等。 在家庭作業進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藉由一些練習或閱讀,看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進而加以破除,建立起新的合理性的思考。

【評論主題】5. 立法院於 112 年 5 月 29 日三讀通過「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其修正幅度係歷次最大。下列哪一項不是新納入的內容?(A)成立任務編組性質之「課程與教學輔導團」(B)校務會議邀請學生代表列席

【評論內容】家長參與是一百年的時候修正的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係於九十五年七月六日教育部訂定發布。一百年十一月三十日國民教育法修正公布,增訂第二十條之二,其第一項規定:「國民教育階段內,家長為維護其子女之權益,應相對承擔輔導子女及參與家長會之責任,並為保障學生學習權及人格權,有參與教育事務之權利;其參與方式、內容、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確立家長輔導子女及參與家長會之責任,並授權中央主管機關訂定家長參與方式、內容、程序及其他相關事項辦法,賦予訂定本辦法之依據,本部遂於一百零一年四月二十四日修正發布本辦法第一條。鑒於本辦法之實質內容自九十五年首次訂定發布...

【評論主題】6. 澎湖縣以海洋為自然環境,學校積極發展海洋教育特色,因受「向山致敬、向海致敬」政策影響,近三年來海洋教育比較大的發展轉變是什麼?(A)海洋教育納入課綱重大議題 (B)海洋教育與戶外教育整合發展(C

【評論內容】國教署於110年5月將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兩個議題的補助要點整合為「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實施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要點」,並協助各縣市將既有的海洋教育資源中心調整為「戶外教育及海洋教育中心」,啟動了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的整合與發展。整合發展的規劃與推展,從109年10月委託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灣海洋教育中心執行「109-110年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整合與發展計畫」,一直到目前委託執行的「111年度普及戶外教育計畫」,從課程發展、教學輔導、行政支持、場域資源、安全管理等不同面向,逐步建構國內推動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的整體發展基礎。

【評論主題】21. 下列哪一個選項對永續發展目標 SDGs與特殊教育的連結有錯誤的敘述?(A) SDG10減少不平等加上SDG4優質教育與特教諸多面向的課題均可做成直接連結(B)結合SDG10減少不平等、SDG4

【評論內容】

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聯合國在2015年提出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有17個永續發展目標,其中又涵蓋169項細項目標、230個參考指標。SDGs 包含消除飢餓、促進性別平權、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減緩氣候變遷等17個永續發展目標,藉此引導政府、企業、民眾,透過每次的行動與決策,一起努力達到永續發展的可能。

SDGs 17項目標有哪些?

SDGs 的17項目標代表什麼?可點擊以下連結,了解各目標的核心概念、親子可透過哪些行動實踐 SDGs 目標。

SDG 1 消除貧窮:消除全世界任何形式的貧窮SDG 2 消除飢餓:透過促進永續農業,確保糧食安全並達到消除飢餓SDG 3 良好健康與福祉:確保健康的生活,促進各年齡階段人口的福祉SDG 4 優質...

【評論主題】15. 某國中特教組長得知新學期即將有一位新入學的特教生,這位學生身心障礙證明的障礙類別一欄登錄【b117.1】及【b210.2】的訊息,請選出特教組最需要為該生安排的支持服務項目:(A)跨專業團隊支

【評論內容】

第一類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 b110 意識功能 b117 智力功能 >>> b117.1:智商 84-70b122 整體心理社會功能 b139 整體心理功能 b140 注意力功能 b144 記憶功能b147 心理動作功能b152 情緒功能b160 思想功能b164 高階認知功能b167 語言功能b16701 閱讀功能b16711 書寫功能第二類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b210 視覺功能  >>b210.2:1.兩眼視力均看不到 0.1 時,或整體視力效率低於 20%者。2.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5DB(不含)者。b230 聽覺功能b235 平衡功能

【評論主題】3. 依據《國民教育階段家長參與學校教育事務辦法》的規定,國中集中式特教班兩位導師應在112學年度哪一段期間舉辦家長日活動?(A)八月初至開學前後 (B)八月下旬至九月底(C)開學後至九月底前 (D)

【評論內容】第 8 條學校應於每學期開學前一週至開學後三週內,舉辦家長日,介紹任課教師及學校相關行政人員,並說明有關班級經營計畫、教學計畫、學生學習計畫或其他相關事項。學校得舉辦學習成果檢討會或發表會,邀請家長參加。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是一種實證本位的介入模式,將學生依照學習情形與介入成果分為不同層級,蒐集具有高度特定性的資訊?(A)轉介前介入 (B)介入反應 (C)多層級學習支援系統 (D)個別化教育介入。

【評論內容】轉介前的介入(Pre-referral Intervention)就融合的觀點而言,學生在最少限制環境中學習,對其發展最為有利,因此,並非一旦發現學生有學習或適應上的困難即予以轉介、鑑定,需先在原學習環境進行介入輔導至少一個月後,若經評估仍需更換學生教育安置時,才考慮申請轉介,接受特殊教育服務,此即所謂「轉介前的介入」。當學校在提報學生給鑑輔會鑑定之前,應先進行轉介前介入輔導。轉介前之介入可經由各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進行協調統合,討論出適當之介入方案,責付執行,並記錄結果。來源:陳穎

【評論主題】6. 關於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A)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乳動物的腦(B)海馬迴(Hippocampus)因形似海馬而

【評論內容】(A) 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 乳動物的腦>>腦幹外圍才正確

【評論主題】8.當一個家庭面對一個身心障礙者的出現,可能會經歷五個階段。以下五個階段的順序何者是正確的? ㄅ.生氣、憤怒;ㄆ.妥協、許願;ㄇ.接受事實;ㄈ.震驚、懷疑、否認;ㄉ.沮喪、失望 (A)ㄈ→ㄅ→ㄉ→ㄆ→

【評論內容】

哀傷的五個階段(Five Stages of Grief)由精神病學家Elisabeth Kübler-Ross在1969年的著作《論死亡與臨終》中提出,概念是由一群身患絕症的患者所啟發,希望可以使大眾關注死亡問題並就相關問題作出指導。

書中指出哀傷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1.否認 (Denial):在這階段中會拒絕承認事實,會眷戀於錯誤或較易接受的現實。例:「不是一直都相安無事嗎?」2.憤怒 (Anger):當意識到不能否認之後,會開始變得沮喪,並認為對自己是不公平的。例:「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上天真的不公平!」3. 討價還價 (Bargaining)或者懇求:心存希望可以避免事情發生或尋求妥方案,或嘗試與神談判。例:「如果可以…我什麼也可以…」4. 抑鬱 (Depression):開始絕望地接受現實並變得沉默,大部分時間都沉溺於傷心和不快之中。例:「什麼事情也沒有意義了」5. 接受 (Acceptance):開始冷靜下來,反思個人觀點,情緒回復穩定。例:「既然無法抗拒,那就接受吧」

【評論主題】14. 以下對於視網膜中的「桿細胞」的敘述,何者有誤? (A)視網膜周邊分布最多(B)負責辨識色彩(C)是一種感光細胞(D)負責辨識東西的輪廓。

【評論內容】桿細胞(英語:rod cell;拉丁語:radius)是視網膜上與視錐細胞相稱的一種細胞,主要分布在視網膜中心周圍,且較視錐細胞對光更敏感,幾乎主要全部用於夜視力,並作為外圍視力的支持。人類視網膜平均有約1億2500萬個視桿細胞。

【評論主題】6. 關於大腦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A)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乳動物的腦(B)海馬迴(Hippocampus)因形似海馬而

【評論內容】(A) 位在大腦的皮質外圍,是處理情緒、記憶的中樞,也被稱為情緒腦或哺 乳動物的腦>>腦幹外圍才正確

【評論主題】(一) 題目:「在蔡老師的班上,小華原本是個循規蹈矩的學生,但是,在升上五年級之後,因為學校成績逐漸落後,所以家人送小華去補習班加強課後學習。只不過,因為家長給予過多課業壓力,讓小華開始沉迷於手機遊戲

【評論內容】布迪爾提出四種資本1.經濟資本 錢2.文化資本 家世背景3.社會資本 人脈4.象徵資本 地位問題一:若依照教育社會學的觀點,請問「家長送小孩去補習班」,為何種資本的體現(4 分)?(A) 行動資本>>沒這東西(B) 文化資本>>家世背景>>只能說這是這一題相較適合的答案>>個人想選經濟(C) 象徵資本>>地位(D) 社會資本>>人脈

【評論主題】18. 帕森思認為社會體系中的角色行為抉擇,依據五種「模式變項」來表現,下列何者不包括於內?(A) 感情性對感情中立(B) 專門性對廣布性(C) 利益性對利益中立(D) 普遍性對特殊性

【評論內容】美國社會學者帕森斯(T. Parsons)在他提出的社會行動論(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action)中,認為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中的角色行為,乃是透過五種配對形成的價值導向的抉擇而表現,他稱之為「價值導向的模式抉擇」,或簡稱之為「模式變項」(pattern variables)。一個人在開始行為表現之前,必須先對兩個極端不同的行動方向作一個價值的選擇,此五種「模式變項」為:  1.情感性對情感中性(Affectivity v.s. Affective Neutrality):指行動者與別人接觸時,必須考慮究應付出多少情感成分,多少非情感(理智)成分;要在付出無限的同情與關懷(近於縱情)或者面對現實克制自己的情感(近於寡情)之間,加以適當的抉擇。  2.狹窄性對廣布性...

【評論主題】16. 認為學校內部的社會關係,符合生產的社會關係,教導個人舉止、表達方式及階級認同,此是誰的觀點?(A) 布迪爾 (B) 伯恩斯坦 (C) 包爾斯和金帝斯 (D) 威里斯

【評論內容】

Bowles (包爾斯)、Ginits(金蒂斯)社會再製:資本主義社會的學校教育透過符應原理(上下階層社會的孩子都仍受到階層背景文化影響,上階層出生的孩子仍是下一代的精英)使社會分工不平等現象在下一代不斷重現→透過經濟資本。※符應原理: 學校的教育制度的設計與外在社會結構相呼應,反映社會階級的不平等,並為此種不平等尋求合理的解釋,使人們相信自己在階級上的地位是因為個人才智的努力而並非以強迫的手段所造成,因此學校教育成為階層化再製的手段,藉合理化社會階級的存在。

【評論主題】15. 主張用自然科學方式客觀地從事社會現象的分析和解釋,並首創「社會學」一詞的學者是?(A)馬克思 (B) 孔德 (C) 韋伯 (D) 帕森斯

【評論內容】孔德,法國1798-1857社會學之父1839首次提出"社會學"這個詞提倡使用"實證主義"對社會進行研究與統整孔德的社會學研究分為下面兩種1.社會靜學:研究社會中互相關聯的各種制度,包含家庭、宗教、語言等,關心結構之間如何運作2.社會動學:研究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孔德認為社會會有三個階段的進化,神學>>玄學>>實證主義

【評論主題】5. 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總綱》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及與特殊教育學生修習學分數相關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課程發展委員會須審議特殊教育學生

【評論內容】根據十二年國民教育-特殊教育課程實施規範(110/10月版)行政程序(1)須將身心障礙學生的課程規劃送學校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融入學校課程計畫後,再送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通過並陳報各該主管機關備查。(2)個別化教育計畫需經家長同意後確實執行,若有意見得再召開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修正;若仍有爭議時,應依據《特殊教育學生申訴服務辦法》,以書面向學校提起申訴。(3)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經特殊教育推行委員會審議不通過達二次者,應再送主管機關審議。若主管機關認為該委員會不通過之決定係無理由者,學校應依該個別化教育計畫進行課程調整。摘要:開IEP會議>>特推會審議IEP>>融入課程計畫>>送課發會>>主管機關備查

【評論主題】14. 傳統哲學把知識和權力分開,主張知識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權力會因掌權者的利益而扭曲真實。有位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知識是權力設計的結果與工具」,在學校教育中,規訓權力是一種潛在課程,會滲透到

【評論內容】

下列哪一位哲學家提出知識是一種權力使用過程中的工具和偽裝,理性在 啟蒙運動後就成為人類的主宰,主張「知識的形成來自權力的展現」透過 權力,社會價值體系因而被確立,也因此控制了人的思想與行為?(A)李歐塔(Lyotard)(B)德希達(Derrida)(C)傅柯(Foucault)(D)笛卡兒(Descartes)

【評論主題】26. 蔡老師是特教學校國小部三年級的導師,這學期的課程設計想把其他領域的學習重點,力求與國語文領域學習重點相互配合,請問這是哪一種課程設計?(A)廣域課程(B)活動課程(C)核心課程(D)相關課程

【評論內容】

核心課程既不主張以學科為中心,也不主張以兒童為中心,而是圍繞人類基本活動來確定各年級學習的中心課程,打破了學科的界限,以兒童的活動作為組織課程的基礎,只是活動的內容不是由兒童來決定,而是由教育工作者按照社會生活的需要來決定。

核心課程可以避免學科課程離生活過遠,避免活動課程內容過分零散的缺點,也可以避免單憑兒童的興趣和動機來組織課程。

【評論主題】24. 學校接受特殊教育評鑑時,多會將特殊教育課程計畫與實施和教材選編,列為重要評鑑指標。若從CIPP評鑑模式觀之,這些指標屬哪一種評鑑?(A)背景評鑑(context)(B)輸入評鑑(input)(

【評論內容】

過程評鑑(process evaluation)

過程評鑑基本上是對一個實施中的計畫作連續不斷的查核,其目的之一是在對管理人員及執行人員提供回饋,以了解方案的進度如何,是否依原訂計畫實施,以及是否有效地利用可用的資源。過程評鑑的主要目的在經由一種品質保證的過程,幫助工作人員執行他們的方案;而其主要的功用在獲取回饋,以便幫助工作人員依原計畫執行。如果原計畫有所缺陷,則幫助修正該計畫。過程評鑑的紀錄也是評鑑績效的有用資料,同時此種評鑑在解釋成果評鑑所得的資訊時頗為重要,因為在考慮一個方案為何得出某些結果時,應先了解在執行方案時,真正實施的內容究竟如何

【評論主題】14. 傳統哲學把知識和權力分開,主張知識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權力會因掌權者的利益而扭曲真實。有位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知識是權力設計的結果與工具」,在學校教育中,規訓權力是一種潛在課程,會滲透到

【評論內容】

下列哪一位哲學家提出知識是一種權力使用過程中的工具和偽裝,理性在 啟蒙運動後就成為人類的主宰,主張「知識的形成來自權力的展現」透過 權力,社會價值體系因而被確立,也因此控制了人的思想與行為?(A)李歐塔(Lyotard)(B)德希達(Derrida)(C)傅柯(Foucault)(D)笛卡兒(Descartes)

【評論主題】14. 傳統哲學把知識和權力分開,主張知識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權力會因掌權者的利益而扭曲真實。有位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知識是權力設計的結果與工具」,在學校教育中,規訓權力是一種潛在課程,會滲透到

【評論內容】

下列哪一位哲學家提出知識是一種權力使用過程中的工具和偽裝,理性在 啟蒙運動後就成為人類的主宰,主張「知識的形成來自權力的展現」透過 權力,社會價值體系因而被確立,也因此控制了人的思想與行為?(A)李歐塔(Lyotard)(B)德希達(Derrida)(C)傅柯(Foucault)(D)笛卡兒(Descartes)

【評論主題】14. 傳統哲學把知識和權力分開,主張知識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權力會因掌權者的利益而扭曲真實。有位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知識是權力設計的結果與工具」,在學校教育中,規訓權力是一種潛在課程,會滲透到

【評論內容】

下列哪一位哲學家提出知識是一種權力使用過程中的工具和偽裝,理性在 啟蒙運動後就成為人類的主宰,主張「知識的形成來自權力的展現」透過 權力,社會價值體系因而被確立,也因此控制了人的思想與行為?(A)李歐塔(Lyotard)(B)德希達(Derrida)(C)傅柯(Foucault)(D)笛卡兒(Descartes)

【評論主題】14. 傳統哲學把知識和權力分開,主張知識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權力會因掌權者的利益而扭曲真實。有位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知識是權力設計的結果與工具」,在學校教育中,規訓權力是一種潛在課程,會滲透到

【評論內容】

下列哪一位哲學家提出知識是一種權力使用過程中的工具和偽裝,理性在 啟蒙運動後就成為人類的主宰,主張「知識的形成來自權力的展現」透過 權力,社會價值體系因而被確立,也因此控制了人的思想與行為?(A)李歐塔(Lyotard)(B)德希達(Derrida)(C)傅柯(Foucault)(D)笛卡兒(Descartes)

【評論主題】14. 傳統哲學把知識和權力分開,主張知識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權力會因掌權者的利益而扭曲真實。有位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知識是權力設計的結果與工具」,在學校教育中,規訓權力是一種潛在課程,會滲透到

【評論內容】

下列哪一位哲學家提出知識是一種權力使用過程中的工具和偽裝,理性在 啟蒙運動後就成為人類的主宰,主張「知識的形成來自權力的展現」透過 權力,社會價值體系因而被確立,也因此控制了人的思想與行為?(A)李歐塔(Lyotard)(B)德希達(Derrida)(C)傅柯(Foucault)(D)笛卡兒(Descartes)

【評論主題】14. 傳統哲學把知識和權力分開,主張知識是對真理的追求,而權力會因掌權者的利益而扭曲真實。有位學者提出不同的見解,他認為「知識是權力設計的結果與工具」,在學校教育中,規訓權力是一種潛在課程,會滲透到

【評論內容】

下列哪一位哲學家提出知識是一種權力使用過程中的工具和偽裝,理性在 啟蒙運動後就成為人類的主宰,主張「知識的形成來自權力的展現」透過 權力,社會價值體系因而被確立,也因此控制了人的思想與行為?(A)李歐塔(Lyotard)(B)德希達(Derrida)(C)傅柯(Foucault)(D)笛卡兒(Descartes)

【評論主題】29. CoRT 方案是 de Bono 所提出的思考策略,這方案被廣泛的運用在思考教學上,下列有關 CoRT 的敘述何者正確?(A)CoRT 強調高層次的思考,教學對象主要適合資優學生(B)課程共分

【評論內容】CoRT是由水平思考法發明人Edward de Bono發展出的思考教材四個英文單字分別代表Cognitive Researching Trust的首字縮寫,中文又稱為「認知研究信託方案」。此思考教學法使用的情境廣泛,適合不同年齡(小學到成人)與能力層次(IQ80到資優生),其內容有趣及簡單、實用的特性使其受到許多國家機構的推廣研究與運用。採用「CoRT」來幫助孩子學習如何創新思考,並學會整理自己的思維。「CoRT」課程包括六個部份,每部分有十堂課, 並涵蓋了廣泛的主題,例如廣度、組織、互動、創造力、資訊及情感,還有行動。(引自蘇宜青,1999)每一項課程都有明確的思維步驟,這些步驟不但打破既有的僵化思考模式,更能引導出深層的創意思想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桃市出版「品桃園」在地化教材   讓學生「學在地、話鄉土、傳民情」市府教育局結合桃園13個行政區的主要廟宇,並在各區選擇一所中心學校編輯製作在地化教材,教材名稱及參與製作的學校分別是:古往今來景福宮(桃園國小)、海國長春仁海宮(新街國小)、義烈光昭褒忠祠(平興國小)、追今撫昔三元宮(上湖國小)、農維國本龍元宮(龍潭國小)、花田老路普濟堂(大溪國小)、廟語如神三元宮(八德國小)、龜崙古道壽山巖觀音寺(楓樹國小)、玄談盛事五福宮(南美國小)、不敗金身福海宮(竹圍國小)、甘泉湧現甘泉寺(觀音國小)、五穀神農長祥宮(社子國小)及角板山中福興宮(霞雲國小)

https://www.taiwanhot.net/news/973011/%E6%A1%83%E5%B8%82%E5%87%BA%E7%89%88%E3%80%8C%E5%93%81%E6%A1%83%E5%9C%92%E3%80%8D%E5%9C%A8%E5%9C%B0%E5%8C%96%E6%95%99%E6%9D%90%C2%A0+%C2%A0%E8%AE%93%E5%AD%B8%E7%94%9F%E3%80%8C%E5%AD%B8%E5%9C%A8%E5%9C%B0%E3%80%81%E8%A9%B1%E9%84%89%E5%9C%9F%E3%80%81%E5%82%B3%E6%B0%91%E6%83%85%E3%80%8D

【評論主題】21.正向非統整理論(Theory of positive disintegration)將資優學生的心理發展區分為五個層次,以下哪個層次與 Maslow需求層次中的「自我實現」層次相當?(A)單一階

【評論內容】

階段一:初級統整階段(Primary Integration)*(一) 概念:在此階段中,個體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缺乏同情與自我檢核的能力,也沒有太多的責任感,當事情不對勁時總是先苛責別人,也沒有什麼企圖心去完成自己的理想,因此,內心是沒有衝突的,也就是處在一種統整的狀態下。在社會情境中,他們通常以暴力的方式取得權力。(二) 實例:Dabrowski認為政客或社會領導者往往屬於這階段的人。例如General Secord,為了自己的私慾而挑起伊朗和尼加拉瓜的戰爭,絲毫不顧及人們的生命,其內心也沒有道德與慾望的衝突。階段二:單一階層的非統整階段(Unilevel Disintegration)(一) 概念:處在這階段的人們,其價值導向完全受社會主流的影響,他們內心有時雖想背離社會的道德而掀起一波小小的漣漪(內心的衝突是平面性的),但終究會顧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放棄,因此,常被社會的道德觀所左右。此階段內心的衝突只是輕微的,最後在道德的考量下還是會放棄自己的想法。(二)實例:在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角和其心儀的男士私奔,因而負著背叛丈夫的罪名且不得不放棄小孩,在愛人與小孩的衝突間,最後她選擇以撞火車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階段三:自發性的多階層非統整階段(Spontaneous Multilevel Disintegration)*(一) 概念:在此階段的情緒發展中,個體感到內心的衝突是垂直性的、階層性的。亦即,個體內在的衝突是垂直性的,有一股衝動想達到更高一層的目標,和第二案階段只起了漣漪似的衝突是不同的。他們常問的是「該是什麼?」,(what should be?【往高一層價值思考-垂直的】)而不是「什麼是?」(what is?【表面的思考 水平的】)。他們會質疑社會的價值是否正確,而非像第二階段時只一味地屈服於主流價值觀。此時,其內心較第二階段更充滿了焦慮、憂鬱、自卑,然而,因為有自主因素(前述的第三種因素)的督促,使個體在經歷憤怒、焦慮、不安等多層衝突的同時也出現了對人的同情、更高的道德意識、責任感與自我評鑑的能力。然而,此階段他們可以預見自己將來能達到什麼境界,但此時卻沒有能力做到。這正是Dabrowski認為的正向卻非統整的時期,雖然蛻變是痛苦的,但個體經一番價值的再統整後,就可發展至第四階段。以資優生而言,其情緒發展和普通生不同之處正是從此階段開始。(二) 實例:托爾斯泰被認為是這階段的典型。在他的理想中,生活應是單純一致的,但這和他家人的想法卻相衝突,因此內心陷於掙扎與衝突。但經過一番調適後,在他內心也發展出不同階層的價值觀,即更能同情別人、更有道德觀等。階段四:組織化的多階層非統整階段(Organized Multilevel Disintegration)(一) 概念:Dabrowski認為此階段和Maslow所提的自我實現是同等級的。此階段中,個體已經走向自我實現的坦途上;他們已找到如何達成自己理想的方法、有高度的責任感、判斷力、能同情別人、對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也有自主性、有自知的能力等,在社會上,他們往往是有影響力的個體。(二) 實例:Piechowski & Tyska(1982)指出此階段的典範是Eleanor Roosevelt。其人格特質表現出能對人、事物包容,一心跟隨上帝,為達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懈。階段五:第二階段統整期(Secondary Integration)(一) 概念:在這階段中,前述四階段內心的理想終於征服了社會的一般價值觀,內心的衝突解除了,透過自我實現的過程而達到情緒發展中最理想的境界。而原來的非統整階段也再次達到統整。達到這階段的人們,他們的生命是為了服務人群而來的。(二) 實例:德雷莎修女一生為貧困的人們服務,是公認的第五階段的實行家。綜上所述,Dabrowski的正向非統整理論,除了第一和第五階段是統整的外,其餘三階段均是不統整的階段,且第五階段的統整其性質和第一階段是完全相反的。由於並非每個人都有能力發展到高層次,亦即並非每個人都有能力自覺要往上發展,Dabrowski認為,資優者因為具自主的能力而能發展到較後面的階段,如第三、第四和第五階段,這是資優者和一般人在情緒發展上不同之處。

【評論主題】14.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民小學階段有關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課程之規劃,下列描述何者錯誤?(A) 本土語文包含閩南語文、客語文、原住民族語文、閩東語文、其他具有傳承危機之國家語言(B) 新

【評論內容】

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課程規劃如下:

A.本土語文包含閩南語文、客語文、原住民族語文、閩東語文、其他具有傳承危機之國家語言。具地區特性之族群語文(如平埔族群語言),由學校調查學生實際需求與意願,於本土語文開設課程供學生選修。

B.新住民語文課程的開設內容以東南亞地區的新住民語文為主。

C.國民小學階段本土語文/臺灣手語/新住民語文列為部定課程,每週一節課,學生選擇其中一項語別進行學習,並由學校調查學生實際需求與意願開課。

D.國民中學階段本土語文/臺灣手語列為七、八年級之部定課程,每週一節課,學生選擇其中一項語別進行學習,並由學校調查學生實際需求與意願開課。

【評論主題】44.若有 1 題四選一的選擇題,高分群學生的答對率為 0.4,低分群學生答對率為 0.5。請問該試題有何特性?(A)簡單的試題 (B)困難的試題(C)鑑別力不佳的試題 (D)容易被猜到的試題

【評論內容】鑑別度=高分組答對率-低分組答對率          (-1≦鑑別度≦1 ,鑑別度0.4 以上才是優質的試題)

【評論主題】33.小安在遊戲區玩積木,小威衝出來撞翻了他的積木,小安勃然大怒,推了小威一把。請問此時大腦的哪一部分,主導了小安的行為反應?(A)邊緣系統(B)杏仁核(C)海馬迴(D)胼胝體。

【評論內容】邊緣系統  包含了  杏仁核+海馬迴杏仁核位於海馬迴旁邊,掌管情緒海馬迴負責儲存長期記憶本題提到情緒>>杏仁核會有邊緣系統是因為,系統內包含了>>杏仁核

【評論主題】4.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在 2018 年的 PISA 測驗中,首度引入「全球素

【評論內容】全球素養:審視區域性、全球性及跨文化議題...

【評論主題】9.電影「雨人(Rain Man)」中,查理返鄉參加父親葬禮,沒想到遺囑上的財產 300 萬美金是留給他從不知道存在的自閉症親生哥哥雷蒙,進而從療養院拐走雷蒙,卻發現哥哥驚人的記憶力和計算能力,而前往

【評論內容】肯納所提出的自閉症理論,包括「自閉症罕見」和「冰箱媽媽」(提出自閉症是由於冷漠無情的父母所造成的)其實都是錯誤的觀點

【評論主題】30. 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評論內容】第 14 條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者,不在此限。學校應對因性別、性別特質、性別認同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積極提供協助,以改善其處境。第 14-1 條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第 21 條學校校長、教師、職員或工友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者,除應立即依學校防治規定所定權責,依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外,並應向學校及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

【評論主題】7. 有關身心障礙學生的鑑定標準,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評論內容】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第 5 條

【評論主題】4. 有關視覺障礙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 尤塞氏綜合症(Usher syndrome)者通常先出現視覺障礙的問題(B) 夜盲是視網膜色素病變 (retinitis pigmentosa)者的常見

【評論內容】尤塞氏綜合症(Usher syndrome)是一種遺傳性疾病,主要特徵為聽力受損及漸進性的視力喪失。尤塞氏綜合症有三種類型,其中第三型較罕見,患者以芬蘭及艾希肯納茲猶太族裔為大宗,而他們的聽力和視力在出生時是正常的,但在青少年時期開始退化,大部分的患者到中年時可能就全聾。

【評論主題】14. ( ) 在教育研究中,沒有接受實驗處理的控制組成員,由於不甘示弱而倍加努力,以求和實驗組力爭長短,以致有較好的表現,這樣的反應對研究結果造成影響。此種現象稱之為何?(A) 霍桑效應(Hawth

【評論內容】

當控制組的受試者,感受到他們處在和實驗組競賽的情況下,為了不甘示弱,而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而有超乎尋常的表現時,便稱為強亨利效應

【評論主題】33. 有關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核心素養說明何者為非? (A)於高級中等學校階段,重視學生具備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 (

【評論內容】

(A)於高級中 等學校階段,重視學生具備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語文素養, 並具有生活所需的基礎數理、肢體及藝術等

108課綱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的主軸,以落實課綱的理念與目標,也兼顧各教育階段間的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局限於學科知識及技能,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核心素養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回應基本理念(自發、互動、共好),分為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此三大面向再細分為九大項目,並強調素養是與生活情境有緊密連結與互動的關係。

自主行...

【評論主題】31. 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小華比較自己各科成績,發現數學成績落差很大,需要多一點補救教學,這是屬於個別間的差異 (B)早期教育是指零到三歲的教育,強調特殊教育的重要性 (C)注意力不足的兒童,

【評論內容】

(A)小華比較自己各科成績,發現數學成績落差很大,需要多 一點補救教學,這是屬於個別間的差異>>個別內(B)早期教育是指零到三歲的教育,強調特 殊教育的重要性>>特教法第23條

身心障礙教育之實施,各級主管機關應依專業評估之結果,結合醫療相關

資源,對身心障礙學生進行有關復健、訓練治療。

為推展身心障礙兒童之早期療育,其特殊教育之實施,應自二歲開始。

(C)注意力不足的兒童,最好能服藥,就會改善他的注意力問題>>不是只有服藥這個方法,調整教材、教法也可改善

【評論主題】17. 特殊教育教師想於一般領域課程中融入安全教育議題,有關安全教育議題之融入作法以下何者正確? (A)安全教育不必融入急救教育,只要學生能辨識危險情境尋求協助資源即可 (B)僅能融入如自然科學領域、

【評論內容】

(C)安全教育希望能提供學生勇於接觸危險情境,並能在情境中進行正確判 斷

4.13 安全教育

4.13.1 基本理念

安全教育的目的在於防範事故傷害的發生,提高生活品質;其作用是以教育的方法,教導學生確保生命安全,避免非預期的各種傷害。防範事故傷害的發生,安全教育是第一道防線,因此安全教育是使學生對整個環境做正確與有效的判斷,敏感性和警覺性,妥善的安排與預防,建立自我安全意識,以應付生活上的需要,保障生命財產的安全,享受健康安全的生活。

4.13.2 學習目標

 建立安全意識。

 提升對環境的敏感度、警覺性與判斷力。

 防範事故傷害發生以確保生命安全。

【評論主題】19. 有關特殊教育新課程綱要之理念,何者錯誤? (A)與普通教育接軌,以普通教育課程為特殊需求學生課程設計之首要考量 (B)設計符合特殊需求學生所需之補救或功能性課程 (C)強化個別化教育計畫,且課

【評論內容】

(D)以特殊教育課程為特殊需求學生設計課程之首要考量

應視學生需求設計課程,並非每位學生皆需特殊教育課程,可能只需要教室、輔具或考試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