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6. 藍鼎元《東征集》記錄了非常多臺灣古地名或別稱,下面篇章與地點組合,何者有誤?(A)〈紀水沙連〉:日月潭 (B)〈紀火山〉:大屯火山群(C)〈紀荷包嶼〉:嘉義朴子 (D)〈紀竹塹埔〉:新竹

【評論內容】〈紀火山〉原文有提到兩個地方,一個在彰化,一個在台南。有誰知道彰化那個是今天的哪裡?還是說,彰化那個其實不存在?紀火山  海外奇聞,何所不有。吾以耳目之所及為憑,其不及者多矣。山生火,說近荒唐。火出自水中,尤荒唐之甚者也。雖然,固有之。  臺灣火山有二焉,皆諸羅境內。在半線以北(半線今為彰化縣),貓羅、貓霧二山之東。晝常有煙,夜有光。生番所宅,人跡莫至;吾聞其語而已。一在邑治以南,左臂玉案山之後。小山屹然,下有石罅,流泉滾滾亂石間,火出水中,無煙而有焰,焰騰騰高三、四尺,晝夜皆然。試以草木投其中,則煙頓起,焰益烈,頃刻之間,所投皆為灰盡矣。其石黝然,堅不可破。石旁土俱燃焦,其堅亦類石。信宇宙之...

【評論主題】19. 下列有關唐傳奇〈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A)兩篇小說的原型都取材自《幽明錄》中的楊林故事,也都被明代湯顯祖改編為戲曲(B)〈枕中記〉旨在抒發作者個人的人生哲學;〈南柯

【評論內容】

〈枕中記〉→黃粱一夢〈南柯太守傳〉→南柯一夢(A)  《幽明錄》為劉義慶所編,志怪小說。當中有一篇故事,原無標題,主角名「楊林」,即選項所說的「楊林故事」。  「楊林故事」是〈枕中記〉的前身,〈枕中記〉又啟發〈南柯太守傳〉,因此說「兩篇小說的原型都取材自《幽明錄》中的「楊林故事」。也可以說〈南柯太守傳〉抄〈枕中記〉,〈枕中記〉抄「楊林故事」。  〈枕中記〉被湯顯祖改編成《邯鄲記》,因故事發生地點在邯鄲而得名。〈南柯太守傳〉被湯顯祖改編成《南柯記》。  「楊林故事」原文:(B)這要完整看過原文或比較有概念。  〈枕中記〉最單純,正是如我們一般常識那樣,選項「〈枕中記〉旨在抒發作者個人的人生哲學」...

【評論主題】18. 1980年代臺灣文壇的性別議題正式登場,其後便持續發展,下列有關性別議題小說的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李昂得奬小說《殺夫》取材自澎湖發生的故事,控訴了傳統的粗暴父權(B)廖輝英得奬小說《

【評論內容】

樓上很詳盡,這裡再補充我查到的東西。(A)取材自「上海」發生的真人真事,但最終故事背景設定在「鹿港」。(B)故事內容(D)改成「女女」。

【評論主題】14. 閱讀以下文章: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嚚,

【評論內容】全文翻譯【原文】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①,汝能庸命②,巽朕位③?”岳曰:“否德④忝帝位⑤。”曰:“明明扬侧陋⑥。”师锡帝曰⑦:“有鳏在下⑧,曰虞舜⑨。”帝曰:“俞⑩!予闻⑪,如何?”岳曰:“瞽子⑫,父顽⑬,母嚚⑭,象傲⑮;克谐以孝⑯,烝烝乂⑰,不格奸⑱。”帝曰:“我其试哉⑲!” 【注释】 ①朕:古人自称,我。②庸命:庸,用。庸命,用天命。③巽:通“逊”,辞让,这里指履行、继任。④否德:否,通“鄙”。否德,鄙陋之德,微德。⑤忝:古代常用作谦词,辱,不配、有愧于⑥明明:前一个“明”用作动词,明察、彰显之意。后一个“明”用作名词,指贤明之人,高明之人。扬,推举。侧陋:隐匿,卑下...

【評論主題】14. 閱讀以下文章: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嚚,

【評論內容】判斷方式:第一、內容講上古帝王,但用詞遣字非常難懂,詰屈聱牙,很不通順,短句居多,這是《尚書》典型特徵。第二、出現「咨、俞」這些語助詞,不用「其」而用「厥」,這也是《尚書》典型特徵。

【評論主題】41. 根據 2023 年發表之新北市國際教育白皮書,新北市國際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何?(A)「友善鏈結,多元共榮」(B)「放眼國際,深耕在地」(C)「國際移動,夥伴合作」(D)「國際競爭,國際合作」

【評論內容】原文連結https://www.ntpc.edu.tw/userfiles/1051100/files/%E6%96%B0%E5%8C%97%E5%B8%82%E5%9C%8B%E9%9A%9B%E6%95%99%E8%82%B2%E7%99%BD%E7%9A%AE%E6%9B%B8(1).pdf

【評論主題】22. 在國文課堂上,老師一開始上課時簡要說明今日上課的主題要點與問題,請問這項教學舉動符合杜威(J. Dewey)在教學上重視的哪項原則?(A)繼續性(B)目標性(C)主動性(D)完整性

【評論內容】

樓上說明較簡略,欲了解詳細理論,可參看這篇論文。http://www.edubook.com.tw/OAtw/File/PDf/49114.pdf

【評論主題】23. 弗蘭克(Viktor E. Frankl)之意義治療學強調人們可以藉由三種不同途徑去發現生命意義,分別是藉著創造與工作、藉著體認價值及下列哪種途徑?(A)藉著愛(B)藉著快樂(C)藉著成就(D

【評論內容】創造的價值(creative values):指透過某種類型的活動以實現個人的價值,即功績或成就之路,亦即工作的意義。如:經由個人工作、嗜好、運動、服務、自我的付出或貢獻、與他人所建立的關係等來發現生命的意義。經驗的價值(experiential values):此價值是藉由對世界的接納與感受中實現的,即經由體驗某種事物或經由體驗某個人(愛情)來發現生命的意義。如:欣賞藝術作品、投入大自然懷抱、與人交談、體驗愛的感覺等。態度的價值(attitudinal values):當個人面對無法改變之命運(罪惡感、死亡或痛苦的逼迫)時所決定採取的態度屬之,此即苦難的意義,是人類存在的最高價值所在。如:個人所持的生活信念或價值觀。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B%B4%E5%85%8B%E5%A4%9A%C2%B7%E5%BC%97%E5%85%B0%E5%85%8B

【評論主題】【題組】40.管仲曾射公子小白而桓公用之,承上文,桓公所彰顯的精神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A)貴公(B)貴生(C)重己(D)重士

【評論內容】這題感覺好主觀!也可以說是「重士」,因為重視賢才,而不計前嫌。可惜沒人提釋疑。

【評論主題】27.下列選項所引的句子中,何者最明顯使用陶淵明的典故?(A)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B)白居易〈與元九書〉:「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

【評論內容】(D)歸去來辭的原文: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翻譯我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線,只恨清晨的天色還這麼朦朧。 終於看到了簡陋的家門,我興奮地跑上前去。僮僕們高興地迎接我,孩子們在門口等候著出處 http://ms2.ctjh.ntpc.edu.tw/~klsc/GW-p507.htm

【評論主題】25.《禮記.經解》:「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教也;疏通知遠,□教也;廣博易良,□教也;潔靜精微,□教也;恭儉莊敬,□教也;屬辭比事,□教也。」空格內所應填入的六經順序,下列何者正

【評論內容】B1摩友整理得很明確,感謝。我又多查了一下,若想知道箇中道理,可以看這篇文章。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8D%97%E6%87%B7%E7%91%BE%E5%85%88%E7%94%9F%EF%BC%9A%E4%BA%94%E7%B6%93%E7%9A%84%E5%BE%97%E8%88%87%E5%A4%B1/

談到五經,《禮記》中有一篇《經解》,對於五經作總評。這怎麼說法呢?以現在的觀念來說,就是對五經扼要簡單的介紹:對《詩》、《書》、《易》、《禮》、《樂》、《春秋》以一兩句話批評了。

《經解》篇說:「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意思是,到一個地方,看社會風氣,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

《經解》篇接着說:「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所謂詩的教育,就是養成人的溫柔敦厚。講到溫、良、恭...

【評論主題】16.下列關於明代文學流派的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A)前後七子主張「文必秦漢」,倡議復古、擬古(B)歸有光、茅坤等反對「文必秦漢」,亦應取法韓、柳、歐、蘇等唐宋大家之文(C)公安派反對復古,主張「

【評論內容】(D)竟陵派,文學領袖首推鍾惺、譚元春,其次則有劉侗。反對公安派平易近人的文風,以幽深孤峭來矯正公安派的膚淺。公安派是清新俊逸,竟陵派是幽深孤峭。

【評論主題】76. 閱讀下文,判斷「我們的形體在夜晚的林中彷彿已不存在」這一句,最適合填入文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評論內容】

我也錯這題,但我後來有想通。「隨著飛翔的水氣融入銀色的月光,漫散於林間繁複濃密的草葉灌叢」,表示此時我們已無形體,我們的精神已融入環境。「我們的靈魂在此時此刻格外清澈明亮」,表示此時此刻我們早已無形體,所以「我們的形體在夜晚的林中彷彿已不存在」應插入在這句之前,就是(丙)。「感受得到而肉體卻暫時消失;黑夜幫助我們暫時隱遁了自己」,表示此時此刻我們早已無形體,所以不需要再重複贅言,就不能填在(丁)。完整文章:http://faculty.ndhu.edu.tw/~e-essay/essay/wang-jiaxiang/2008/01/02/%E5%A4%A9%E7%84%B6%E6%9E%97%E7%9A%84%E5%A4%9C%E6%99%9A/

【評論主題】46. 黃老師想採「目標本位評鑑」來了解新課程的優劣價值及班上學生的學習成效,下列作法何者最適當?(A)在學期初以及學期末各進行一次學生學習表現的測驗(B)透過實驗組及控制組的比較來驗證新課程的優劣價

【評論內容】

解釋(A)為何正確。我手邊的書《課程發展與設計》書中提到,評鑑至少進行兩次,才能衡量行為的改變。具體來說,我們觀察到學生出現目標行為,這到底是學校的功勞,還是學生自己的功勞?所以要前側加後側,這樣就能知道,學生在學校待一段時間後,前後有什麼樣的轉變?

【評論主題】39. 受到「回歸主流」、「最少限制環境」理念影響,學校將有特殊需求的學童安排在普通班級學習。而為就讀普通班但是在學習或適應上有明顯困難,需要特殊教育服務的學生設置,提供相關的特殊教育資源。這是何種班

【評論內容】回應B3融合班、資源班是同時並行,但時機不同特殊生平時待的原班→融合班特殊生抽離去上的班→資源班題目問的是「特殊生抽離去上的班」。特殊班→全部特殊生這顯然不是答案。實驗班→實驗教育實驗教育有各種可能,可以是變相的資優班,例如數理實驗班、雙語實驗班。

【評論主題】30. 教師可以運用何種策略,落實「評量即學習」的精神?(A)根據測驗給予學生評量結果,並提供學生學習的回饋(B)解析測驗當中的錯誤類型,提供學生再次學習的機會(C)運用評分規準引導學生,培養其自我評

【評論內容】補充我個人的觀點。for learning、as learning非常像,我自己有時也會覺得混淆,我的歸納是這樣的:評量內容for learning跟一般沒什麼兩樣,就是考學生會的。as learning特別設計,專考學生不會,把評量當成是學生動腦學習的機會。評量結果for learning教師則改進未來的教學,學生則改進未來的學習。as learning學生了解當下自己哪裡不懂,當下自己學習,當下完成評量,當下培養後設能力。所以,兩者都有改進自我的意味,但是for learning著眼的是未來可以改進,as learning則是著眼是當下就要改進以完成評量,評量完成後,後設能力也培養出來了,皆大歡喜,結束,暫不管未來。

【評論主題】26. 下列何項是從事心理測量時,測量工具必備的要素?(A)客觀 (B)精準 (C)效度 (D)常模

【評論內容】不能理解,(A)客觀、(B)精準為什麼不行?

【評論主題】27.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認為,下列何者較不是形成個體自我效能感的主要來源?(A)主要經驗 (B)替代經驗 (C)認知評估 (D)遺傳所得

【評論內容】補充認知評估

認知評估(英語:Cognitive appraisal),是個人對情況的解釋,也就是一個人如何看待情況。評估是指根據個人本身情況為背景之下對環境進行直接、即時,以及直覺性的衡量。評估提供了人們如何主觀地體驗他們的環境,並且和情緒緊密相關。

認知評估可用來確定事件是否為壓力。當事件發生後,個體可對於環境做認知評估,若出現適應不良而導致壓力及痛苦,可導致精神疾病。當遇到重大事件時,有些人可能自動尋找心理治療,而心理治療師可針對認知評估來治療。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8%AA%8D%E7%9F%A5%E8%A9%95%E4%BC%B0

【評論主題】19. 當代重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下列哪一項理論較適合做為設計學習環境的依據?(A)學習建構理論 (B)生涯發展理論 (C)行為制約理論 (D)生物演化理論

【評論內容】舒伯(D. Super)生涯發展理論(life-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舒伯 (Donald E. Super, 1986)認為人生好比彩虹,它的整體發展由三個層面組成...時間、廣度與深度。時間: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分成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等五個階段。 廣度:包括人的一生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家庭照顧者等。 深度:一個人在扮演某種角色時所投入的程度 。

舒伯是美國一位有代表性的職業管理學家。舒伯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是一種縱向職業指導理論,重在對個人的職業傾向和職業選擇過程本身進行研究。舒伯以美國白人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把人的職業生涯劃分為五個主要階段:成長階段、探索階段、建立階段、維持階段和...

【評論主題】68. 閱讀下文,若要描述文中魏武的性格與行為,哪一個選項最為適切? (A)嫉惡如仇,實事求是 (B)行事果決,言出必行(C)察言觀色,出奇制勝 (D)工於心計,口是心非

【評論內容】曹操曾對周圍的人說:「如果有人存心害我,我就會心跳得特別厲害。」為了使人們對他的話堅信不疑,他便對一個十分親近的侍從說:「你暗暗在懷中揣一把刀,偷偷地靠近我的身邊,我必定會喊『心跳得厲害』,捉住你送去行刑,只要你不透露是我指使你幹的,我保證什麼事也沒有,事後一定會重重報償你。」那侍從沒有半點遲疑,全然照曹操的話去做,行刑時還毫無懼色,直到送他上西天了,這可憐蟲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曹操身邊的所有人都信以為真,圖謀叛逆的人也全都洩氣。出處:https://cuphistory.net/shi-shuo-hsin-yu-2/

【評論主題】12. 大康自從小學時參加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簡稱科教館)舉辦的科學營,被老師幽默生動的教學方式深深吸引,擁有十分愉快的學習經驗。之後假日總是愛約同學去科教館參觀,大康每次到訪總會產生溫暖和愉悅的感受

【評論內容】

看到大家討論,我用我自己的話來解釋好了。我當時也是猶豫了很久,最後想通,有答對。第一,為何是古典制約?

巴芙洛夫的狗→大康

鈴聲→科教館

食物→老師幽默生動的教學方式

再次聽到鈴聲流口水→再次到科教館感受愉悅

 

第二,為何不是操作制約?

如果是操作制約,首先應有神祕人調查過大康喜歡什麼樣的教學風格,然後強制他必須參加某營隊,並給他許多選擇。如果他參加其他營隊,肯定是無聊又痛苦;但如果他參加科學營,就會愉快又幸福。

操作制約,有幾個要件:1.大康必須有許多選擇,我們並無法預測大康會挑哪個。2.眾多選擇中,只有一項會獲得增強物。3.這個增強物必須是大康喜歡的,操作者必須事先調查過。(例如,如果大康在意老師外貌...

【評論主題】1.下列選項中的詞語,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游目騁懷/殘民以騁(B)道而不徑/不徑而走(C)目不瑕給/白璧微瑕(D)仗義直言/直言不諱

【評論內容】本題其實應送分,(D)沒有「仗義直言」,只有「仗義執言」,可惜沒有人提出釋疑。唉!考完就坐火車回家了,哪裡有閒工夫核對答案?申請釋疑的期限這麼短,真的是故意的!

【評論主題】26. 藍鼎元《東征集》記錄了非常多臺灣古地名或別稱,下面篇章與地點組合,何者有誤?(A)〈紀水沙連〉:日月潭 (B)〈紀火山〉:大屯火山群(C)〈紀荷包嶼〉:嘉義朴子 (D)〈紀竹塹埔〉:新竹

【評論內容】〈紀火山〉原文有提到兩個地方,一個在彰化,一個在台南。有誰知道彰化那個是今天的哪裡?還是說,彰化那個其實不存在?紀火山  海外奇聞,何所不有。吾以耳目之所及為憑,其不及者多矣。山生火,說近荒唐。火出自水中,尤荒唐之甚者也。雖然,固有之。  臺灣火山有二焉,皆諸羅境內。在半線以北(半線今為彰化縣),貓羅、貓霧二山之東。晝常有煙,夜有光。生番所宅,人跡莫至;吾聞其語而已。一在邑治以南,左臂玉案山之後。小山屹然,下有石罅,流泉滾滾亂石間,火出水中,無煙而有焰,焰騰騰高三、四尺,晝夜皆然。試以草木投其中,則煙頓起,焰益烈,頃刻之間,所投皆為灰盡矣。其石黝然,堅不可破。石旁土俱燃焦,其堅亦類石。信宇宙之...

【評論主題】19. 下列有關唐傳奇〈枕中記〉和〈南柯太守傳〉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A)兩篇小說的原型都取材自《幽明錄》中的楊林故事,也都被明代湯顯祖改編為戲曲(B)〈枕中記〉旨在抒發作者個人的人生哲學;〈南柯

【評論內容】

〈枕中記〉→黃粱一夢〈南柯太守傳〉→南柯一夢(A)  《幽明錄》為劉義慶所編,志怪小說。當中有一篇故事,原無標題,主角名「楊林」,即選項所說的「楊林故事」。  「楊林故事」是〈枕中記〉的前身,〈枕中記〉又啟發〈南柯太守傳〉,因此說「兩篇小說的原型都取材自《幽明錄》中的「楊林故事」。也可以說〈南柯太守傳〉抄〈枕中記〉,〈枕中記〉抄「楊林故事」。  〈枕中記〉被湯顯祖改編成《邯鄲記》,因故事發生地點在邯鄲而得名。〈南柯太守傳〉被湯顯祖改編成《南柯記》。  「楊林故事」原文:(B)這要完整看過原文或比較有概念。  〈枕中記〉最單純,正是如我們一般常識那樣,選項「〈枕中記〉旨在抒發作者個人的人生哲學」...

【評論主題】18. 1980年代臺灣文壇的性別議題正式登場,其後便持續發展,下列有關性別議題小說的敘述,正確的是哪一選項?(A)李昂得奬小說《殺夫》取材自澎湖發生的故事,控訴了傳統的粗暴父權(B)廖輝英得奬小說《

【評論內容】

樓上很詳盡,這裡再補充我查到的東西。(A)取材自「上海」發生的真人真事,但最終故事背景設定在「鹿港」。(B)故事內容(D)改成「女女」。

【評論主題】14. 閱讀以下文章: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嚚,

【評論內容】全文翻譯【原文】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①,汝能庸命②,巽朕位③?”岳曰:“否德④忝帝位⑤。”曰:“明明扬侧陋⑥。”师锡帝曰⑦:“有鳏在下⑧,曰虞舜⑨。”帝曰:“俞⑩!予闻⑪,如何?”岳曰:“瞽子⑫,父顽⑬,母嚚⑭,象傲⑮;克谐以孝⑯,烝烝乂⑰,不格奸⑱。”帝曰:“我其试哉⑲!” 【注释】 ①朕:古人自称,我。②庸命:庸,用。庸命,用天命。③巽:通“逊”,辞让,这里指履行、继任。④否德:否,通“鄙”。否德,鄙陋之德,微德。⑤忝:古代常用作谦词,辱,不配、有愧于⑥明明:前一个“明”用作动词,明察、彰显之意。后一个“明”用作名词,指贤明之人,高明之人。扬,推举。侧陋:隐匿,卑下...

【評論主題】14. 閱讀以下文章: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揚側陋。」師錫帝曰:「有鰥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聞,如何?」岳曰:「瞽子,父頑,母嚚,

【評論內容】判斷方式:第一、內容講上古帝王,但用詞遣字非常難懂,詰屈聱牙,很不通順,短句居多,這是《尚書》典型特徵。第二、出現「咨、俞」這些語助詞,不用「其」而用「厥」,這也是《尚書》典型特徵。

【評論主題】41. 根據 2023 年發表之新北市國際教育白皮書,新北市國際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何?(A)「友善鏈結,多元共榮」(B)「放眼國際,深耕在地」(C)「國際移動,夥伴合作」(D)「國際競爭,國際合作」

【評論內容】原文連結https://www.ntpc.edu.tw/userfiles/1051100/files/%E6%96%B0%E5%8C%97%E5%B8%82%E5%9C%8B%E9%9A%9B%E6%95%99%E8%82%B2%E7%99%BD%E7%9A%AE%E6%9B%B8(1).pdf

【評論主題】23. 弗蘭克(Viktor E. Frankl)之意義治療學強調人們可以藉由三種不同途徑去發現生命意義,分別是藉著創造與工作、藉著體認價值及下列哪種途徑?(A)藉著愛(B)藉著快樂(C)藉著成就(D

【評論內容】創造的價值(creative values):指透過某種類型的活動以實現個人的價值,即功績或成就之路,亦即工作的意義。如:經由個人工作、嗜好、運動、服務、自我的付出或貢獻、與他人所建立的關係等來發現生命的意義。經驗的價值(experiential values):此價值是藉由對世界的接納與感受中實現的,即經由體驗某種事物或經由體驗某個人(愛情)來發現生命的意義。如:欣賞藝術作品、投入大自然懷抱、與人交談、體驗愛的感覺等。態度的價值(attitudinal values):當個人面對無法改變之命運(罪惡感、死亡或痛苦的逼迫)時所決定採取的態度屬之,此即苦難的意義,是人類存在的最高價值所在。如:個人所持的生活信念或價值觀。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BB%B4%E5%85%8B%E5%A4%9A%C2%B7%E5%BC%97%E5%85%B0%E5%85%8B

【評論主題】22. 在國文課堂上,老師一開始上課時簡要說明今日上課的主題要點與問題,請問這項教學舉動符合杜威(J. Dewey)在教學上重視的哪項原則?(A)繼續性(B)目標性(C)主動性(D)完整性

【評論內容】

樓上說明較簡略,欲了解詳細理論,可參看這篇論文。http://www.edubook.com.tw/OAtw/File/PDf/49114.pdf

【評論主題】【題組】40.管仲曾射公子小白而桓公用之,承上文,桓公所彰顯的精神最適切的是下列哪一選項?(A)貴公(B)貴生(C)重己(D)重士

【評論內容】這題感覺好主觀!也可以說是「重士」,因為重視賢才,而不計前嫌。可惜沒人提釋疑。

【評論主題】27.下列選項所引的句子中,何者最明顯使用陶淵明的典故?(A)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B)白居易〈與元九書〉:「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

【評論內容】(D)歸去來辭的原文: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翻譯我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線,只恨清晨的天色還這麼朦朧。 終於看到了簡陋的家門,我興奮地跑上前去。僮僕們高興地迎接我,孩子們在門口等候著出處 http://ms2.ctjh.ntpc.edu.tw/~klsc/GW-p507.htm

【評論主題】25.《禮記.經解》:「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教也;疏通知遠,□教也;廣博易良,□教也;潔靜精微,□教也;恭儉莊敬,□教也;屬辭比事,□教也。」空格內所應填入的六經順序,下列何者正

【評論內容】B1摩友整理得很明確,感謝。我又多查了一下,若想知道箇中道理,可以看這篇文章。https://www.master-insight.com/%E5%8D%97%E6%87%B7%E7%91%BE%E5%85%88%E7%94%9F%EF%BC%9A%E4%BA%94%E7%B6%93%E7%9A%84%E5%BE%97%E8%88%87%E5%A4%B1/

談到五經,《禮記》中有一篇《經解》,對於五經作總評。這怎麼說法呢?以現在的觀念來說,就是對五經扼要簡單的介紹:對《詩》、《書》、《易》、《禮》、《樂》、《春秋》以一兩句話批評了。

《經解》篇說:「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意思是,到一個地方,看社會風氣,就可知道它的文教思想。

《經解》篇接着說:「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所謂詩的教育,就是養成人的溫柔敦厚。講到溫、良、恭...

【評論主題】16.下列關於明代文學流派的敘述,錯誤的是哪一選項?(A)前後七子主張「文必秦漢」,倡議復古、擬古(B)歸有光、茅坤等反對「文必秦漢」,亦應取法韓、柳、歐、蘇等唐宋大家之文(C)公安派反對復古,主張「

【評論內容】(D)竟陵派,文學領袖首推鍾惺、譚元春,其次則有劉侗。反對公安派平易近人的文風,以幽深孤峭來矯正公安派的膚淺。公安派是清新俊逸,竟陵派是幽深孤峭。

【評論主題】76. 閱讀下文,判斷「我們的形體在夜晚的林中彷彿已不存在」這一句,最適合填入文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評論內容】

我也錯這題,但我後來有想通。「隨著飛翔的水氣融入銀色的月光,漫散於林間繁複濃密的草葉灌叢」,表示此時我們已無形體,我們的精神已融入環境。「我們的靈魂在此時此刻格外清澈明亮」,表示此時此刻我們早已無形體,所以「我們的形體在夜晚的林中彷彿已不存在」應插入在這句之前,就是(丙)。「感受得到而肉體卻暫時消失;黑夜幫助我們暫時隱遁了自己」,表示此時此刻我們早已無形體,所以不需要再重複贅言,就不能填在(丁)。完整文章:http://faculty.ndhu.edu.tw/~e-essay/essay/wang-jiaxiang/2008/01/02/%E5%A4%A9%E7%84%B6%E6%9E%97%E7%9A%84%E5%A4%9C%E6%99%9A/

【評論主題】46. 黃老師想採「目標本位評鑑」來了解新課程的優劣價值及班上學生的學習成效,下列作法何者最適當?(A)在學期初以及學期末各進行一次學生學習表現的測驗(B)透過實驗組及控制組的比較來驗證新課程的優劣價

【評論內容】

解釋(A)為何正確。我手邊的書《課程發展與設計》書中提到,評鑑至少進行兩次,才能衡量行為的改變。具體來說,我們觀察到學生出現目標行為,這到底是學校的功勞,還是學生自己的功勞?所以要前側加後側,這樣就能知道,學生在學校待一段時間後,前後有什麼樣的轉變?

【評論主題】39. 受到「回歸主流」、「最少限制環境」理念影響,學校將有特殊需求的學童安排在普通班級學習。而為就讀普通班但是在學習或適應上有明顯困難,需要特殊教育服務的學生設置,提供相關的特殊教育資源。這是何種班

【評論內容】回應B3融合班、資源班是同時並行,但時機不同特殊生平時待的原班→融合班特殊生抽離去上的班→資源班題目問的是「特殊生抽離去上的班」。特殊班→全部特殊生這顯然不是答案。實驗班→實驗教育實驗教育有各種可能,可以是變相的資優班,例如數理實驗班、雙語實驗班。

【評論主題】30. 教師可以運用何種策略,落實「評量即學習」的精神?(A)根據測驗給予學生評量結果,並提供學生學習的回饋(B)解析測驗當中的錯誤類型,提供學生再次學習的機會(C)運用評分規準引導學生,培養其自我評

【評論內容】補充我個人的觀點。for learning、as learning非常像,我自己有時也會覺得混淆,我的歸納是這樣的:評量內容for learning跟一般沒什麼兩樣,就是考學生會的。as learning特別設計,專考學生不會,把評量當成是學生動腦學習的機會。評量結果for learning教師則改進未來的教學,學生則改進未來的學習。as learning學生了解當下自己哪裡不懂,當下自己學習,當下完成評量,當下培養後設能力。所以,兩者都有改進自我的意味,但是for learning著眼的是未來可以改進,as learning則是著眼是當下就要改進以完成評量,評量完成後,後設能力也培養出來了,皆大歡喜,結束,暫不管未來。

【評論主題】27.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論認為,下列何者較不是形成個體自我效能感的主要來源?(A)主要經驗 (B)替代經驗 (C)認知評估 (D)遺傳所得

【評論內容】補充認知評估

認知評估(英語:Cognitive appraisal),是個人對情況的解釋,也就是一個人如何看待情況。評估是指根據個人本身情況為背景之下對環境進行直接、即時,以及直覺性的衡量。評估提供了人們如何主觀地體驗他們的環境,並且和情緒緊密相關。

認知評估可用來確定事件是否為壓力。當事件發生後,個體可對於環境做認知評估,若出現適應不良而導致壓力及痛苦,可導致精神疾病。當遇到重大事件時,有些人可能自動尋找心理治療,而心理治療師可針對認知評估來治療。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8%AA%8D%E7%9F%A5%E8%A9%95%E4%BC%B0

【評論主題】26. 下列何項是從事心理測量時,測量工具必備的要素?(A)客觀 (B)精準 (C)效度 (D)常模

【評論內容】不能理解,(A)客觀、(B)精準為什麼不行?

【評論主題】19. 當代重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下列哪一項理論較適合做為設計學習環境的依據?(A)學習建構理論 (B)生涯發展理論 (C)行為制約理論 (D)生物演化理論

【評論內容】舒伯(D. Super)生涯發展理論(life-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舒伯 (Donald E. Super, 1986)認為人生好比彩虹,它的整體發展由三個層面組成...時間、廣度與深度。時間: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分成成長、探索、建立、維持、衰退等五個階段。 廣度:包括人的一生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如:兒童、學生、休閒者、公民、工作者、家庭照顧者等。 深度:一個人在扮演某種角色時所投入的程度 。

舒伯是美國一位有代表性的職業管理學家。舒伯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是一種縱向職業指導理論,重在對個人的職業傾向和職業選擇過程本身進行研究。舒伯以美國白人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把人的職業生涯劃分為五個主要階段:成長階段、探索階段、建立階段、維持階段和...

【評論主題】68. 閱讀下文,若要描述文中魏武的性格與行為,哪一個選項最為適切? (A)嫉惡如仇,實事求是 (B)行事果決,言出必行(C)察言觀色,出奇制勝 (D)工於心計,口是心非

【評論內容】曹操曾對周圍的人說:「如果有人存心害我,我就會心跳得特別厲害。」為了使人們對他的話堅信不疑,他便對一個十分親近的侍從說:「你暗暗在懷中揣一把刀,偷偷地靠近我的身邊,我必定會喊『心跳得厲害』,捉住你送去行刑,只要你不透露是我指使你幹的,我保證什麼事也沒有,事後一定會重重報償你。」那侍從沒有半點遲疑,全然照曹操的話去做,行刑時還毫無懼色,直到送他上西天了,這可憐蟲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曹操身邊的所有人都信以為真,圖謀叛逆的人也全都洩氣。出處:https://cuphistory.net/shi-shuo-hsin-yu-2/

【評論主題】12. 大康自從小學時參加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簡稱科教館)舉辦的科學營,被老師幽默生動的教學方式深深吸引,擁有十分愉快的學習經驗。之後假日總是愛約同學去科教館參觀,大康每次到訪總會產生溫暖和愉悅的感受

【評論內容】

看到大家討論,我用我自己的話來解釋好了。我當時也是猶豫了很久,最後想通,有答對。第一,為何是古典制約?

巴芙洛夫的狗→大康

鈴聲→科教館

食物→老師幽默生動的教學方式

再次聽到鈴聲流口水→再次到科教館感受愉悅

 

第二,為何不是操作制約?

如果是操作制約,首先應有神祕人調查過大康喜歡什麼樣的教學風格,然後強制他必須參加某營隊,並給他許多選擇。如果他參加其他營隊,肯定是無聊又痛苦;但如果他參加科學營,就會愉快又幸福。

操作制約,有幾個要件:1.大康必須有許多選擇,我們並無法預測大康會挑哪個。2.眾多選擇中,只有一項會獲得增強物。3.這個增強物必須是大康喜歡的,操作者必須事先調查過。(例如,如果大康在意老師外貌...

【評論主題】10.王雲正在學習介紹「六書」,她哪一項的說明正確?(A)象形是具體的物,「日」、「月」、「琴」都看得見,是象形字,而「明」又是由「日」「月」合成且更亮可見,所以「明」也是象形字。(B)中國人命名習慣

【評論內容】(A)琴是象形字,但明是會意。(B)複體字,原則上是會意。不過,這邊仍有疑義,按照魯實先大師的說法:「形聲必兼會意。」所以,按照魯實先大師標準,金鑫有聲音關係,就是形聲,而且形聲字也必然是會意字。(C)鬼應該是會意字,《說文》:「鬼,人所歸為鬼。从人,象鬼頭。鬼陰氣賊害,从厶。?,古文从示。」都是形聲字。(D)恭=共+心 時=日+寺 哀=衣+口 《說文》:「哀,閔也。从口,衣聲。」

【評論主題】27. 張老師在能源開發與利用的主題教學時,先列舉各個國家採用的再生能源發電類型為正例進行說明,並且以因自然環境限制採用非再生能源為非正例,之後讓學生從具體實例當中,綜整歸納不同能源發電所需要之自然條

【評論內容】補充價值澄清法價值澄清之教學主要可透過下列三種方式實施:  1.書寫活動:包括價值單(value sheet)、等級排列、完成句子、反省單等類型,主要是藉紙筆填答問題,以刺激學生的思考。  2.澄清式問答:教師依學生所表現之意見、態度、習慣,以問句的方式刺激學生反省、組織其思想,形成決定。  3.討論活動:在價值澄清的討論活動中,教師擔任促進討論的任務,並不實際參與討論,或對學生意見作評論。討論活動主要包括價值澄清式討論、角色扮演、假想偶發事件等方式。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597/創意思考教學法  是鼓勵教師因時制宜,變化教學的方式,目的在啟發學生創造的動機,鼓勵學生創造的表現,以增進創造才能的發展。指教師透過課程的內容及有計畫的教學活動,在一種支持性的環境下,激發和助長學生創造行為的一種教學方式,藉以培養學生流暢、變通、獨創及精密的思考能力。以腦力激盪法為例(Brainstorming),說明創造思考教學過程1.選擇適當的問題2.組成腦力激盪小組:小組至少五至六人,而以十至十二人最為理想。並選出一位具有經驗者擔任小組負責人。3.說明應遵守的規則:    (1)不批評他人的構想,使小組成員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2)小組成員需拋開所有創造力的阻礙,讓思想自由開放,不要羞於表達與眾不同的構想。    (3)提出構想越多越好,由於要求不要批評他人的想法,討論人員盡可能挖空心思,提出大量的想法,想法越多,得到好主意的可能性也越高。    (4)尋求綜合與改進,許多構想出來後,小組成員再根據提出的構想,做進一步的發揮,研擬出夠好的解決方案。4.進行腦力激盪:主持人將問題寫在黑板上,使小組成員不至於偏離主題。每當有人提出構想時,主持人應盡快紀錄,並予以編號,以得知共有多少構想被提出。5.評估構想:先前腦力激盪使用的是創造性與擴散性的思考,評估時的思考是分析性與收斂性的。主持人要求每個人獨自檢視清單,不要與他人討論,選出有價值的構想,並依票選結果,選出較佳的一些構想供大家參考採行。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5%89%B5%E9%80%A0%E6%80%9D%E8%80%83%E6%95%99%E5%AD%B8%E6%B3%95&search=%E5%89%B5%E9%80%A0%E6%80%9D%E8%80%83%E6%95%99%E5%AD%B8%E6%B3%95

【評論主題】37. 李老師想從藻礁議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人類發展活動,應如何與生態環境和平共處。依認知領域目標層次,下列哪一個課程目標層次最高?(A)規劃保育藻礁生態的生活行動方案。(B)判斷人類經濟活動與生態保育

【評論內容】A創造B分析(關鍵詞「關聯性」)C記憶D理解(關鍵詞「特殊性」,表示學生是經過消化理解的,知道珊瑚礁生態哪裡特殊)

【評論主題】20. 以下何者是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之特色?(A)起始於複雜但有確切解決方案的問題。(B)小組檢視教師提出的方案假設,自導探究來獲取知識。(C)由教師擔任後設

【評論內容】D未必有「具體成果」。成果應是問題解決方案,有可能只是一紙空言,更未必要確實施行。

【評論主題】28. 龔老師在討論我國社會福利政策時,讓每 5 位學生一組,共分成 6 組,每一組學生各自負責一項主題包括:社會救助與津貼、社會保險、福利服務政策、健康與醫療照護、就業安全,每個人事先先行蒐集主題資

【評論內容】(A)拼圖法分組,每個組員分配一個主體,分到哪個主題就是哪個主題的專家。離開自己的組別,去跟其他組的同主題專家討論,討論完回原組別。組內發表,各專家輪流講話,把自己的主題教給其他組員。關鍵字:「專家」。(B)小組協力教學法超複雜,詳見https://www.yuworkstation.com/2020/10/05/%E5%B0%8F%E7%B5%84%E5%8D%94%E5%8A%9B%E6%95%99%E5%AD%B8%E6%B3%95-%E5%B0%8F%E7%B5%84%E5%8A%A0%E9%80%9F%E6%95%99%E5%AD%B8%E6%B3%95%EF%BC%88team-assisted-instruction-team-accelerated-instruction-tai/(C)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全班授課→分組學習→測驗→依據進步分數表揚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E5%AD%B8%E7%94%9F%E5%B0%8F%E7%B5%84%E6%88%90%E5%B0%B1%E5%8D%80%E5%88%86%E6%B3%95%28STAD%29&search=%E5%AD%B8%E7%94%9F%E5%B0%8F%E7%B5%84%E6%88%90%E5%B0%B1%E5%8D%80%E5%88%86%E6%B3%95%28STAD%29(D)合作統整閱讀寫作法詳見http://www.yuworkstation.com/2020/10/05/%E5%90%88%E4%BD%9C%E7%B5%B1%E6%95%B4%E9%96%B1%E8%AE%80%E5%AF%AB%E4%BD%9C%E6%B3%95%EF%BC%88cooperative-intergrated-reading-and-composition-circ%EF%BC%89/

【評論主題】22. 數學老師將考試成績繪製成分配圖,成績分配呈現單峰正偏態,以下何者敘述最可能為真?(A)成績分布呈常態分配。(B)此次考試可能有地板效應。(C)此次試題難度偏易。(D)此為大樣本成績(例如:學測

【評論內容】正偏態如圖所示A高峰在低分,集中一側,非對稱,所以不是常態分配。B地板效應:因測驗太難,所以成績普遍偏低。正確。C難度偏難。D無從得知樣本數量。

【評論主題】2. 小美投入很多時間準備閩南語演說比賽,因一時忘詞,未能獲得名次。老師以正向的觀點,對小美說:「雖然沒有得名,但妳能在台上坦然面對忘詞的尷尬,而且持續完成比賽,反而學到因應突發狀況的能力。」老師此一

【評論內容】反應代價法(response cost)是屬於較輕度的懲罰方式,是在行為者(兒童)出現不當行為反應時即扣除兒童原來擁有的某些增強物,以減除不當行為反應的發生頻次。 而某些增強物包括代幣及實質增強物在內。 此法在學校中廣泛被教師所使用。例外技術:是短期焦點治療的重要技術。當事人所抱怨的問題一定有例外存在,只是被當事人忽略,諮詢師的責任是協助當事人找出例外。引導當事人去看抱怨的問題沒有發生或沒那么嚴重的時候,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找到例外,似乎就找到一些希望。

【評論主題】12. 就豪爾(Hall)、瓦勒司(Wallace)、及唐賽特(Dossett)等人所提出的「關注本位的採用模式」,其主要關切課程發展與設計中的哪個面向的問題?(A)課程目標。(B)課程組織。(C)課

【評論內容】

網路資源都很片段,不好理解,我試著用自己的話詮釋看看。  關注本位的採用模式,英文concerns-Based Adoption Model。注意,它的本質是Adoption Model,是一種採用變革的模式,也就是一種行事作風,一種做事的指導理論。  這種模式認為,每個人都會關注不同議題,每個人的關注程度也不同。所以,如能了解教師的關注,就能評估變革、描述變革、解釋變革。「關注本位」意味著,這種從事變革的方法就是去關注教師們的關注。  可關注之層面的非常廣,「關注本位的採用模式」打從一開始的預設就是聚焦在「實施」,所以答案是C,這是理論預設,沒什麼好商量的。  到這邊,答案已經出來,此理論的其實還不只如此,我再補充一下。  關於「關注」,有「三階段」說、「五階段」說。  Fuller「三階段」說:自我關注→任務關注→影響關注。1.自我關注:要我幹嘛?我行嗎?我想嗎?2.任務關注:做什麼?怎麼做?可行嗎?結果可能如何?3.影響關注:對他人會有什麼影響?  Hall等在Fuller基礎下,改成「五階段」說:知覺變革→知覺資訊水平→關注自我(=Fuller自我關注)→關注教學(=Fuller任務關注)→關注學生(=Fuller影響關注)。

【評論主題】11. 王爸爸不慎確診新冠肺炎,尚在居家隔離期間,因感到無聊想擅自外出,被就讀國二的女兒小華發現了,她對爸爸說:「即使沒有人知道,也要主動做好隔離與防疫工作,尊重他人的健康與安全。」若以柯柏格(L.

【評論內容】依Kolberg理論,C、D都發生在20歲後,不符合國中生的年紀。不過,出題教授可能沒想過年齡這個因素吧。  C、D其實很像,不好分辨。  C的道德依據是「社會契約」。「社會契約」的概念就類似盧梭的「民約論」。「社會契約」具體展現出來就是「法律」、「規則」。「社會契約」本質上既然是契約,那麼契約規範就可以商量、調整,甚至還可以是情形而判定無效。也就是說,此時的道德依據是變動的、相對的、有條件的。  D的道德依據是個人心中的正義,這個正義稱「普遍倫理」。這個「普遍」,並不是說普遍可見於眾人身上,而是說個體的正義對各種事物有普遍性,沒有雙重標準。也就是說,此時的道德依據是絕對的、不講條件的,不可變動、不可商量、不可調整。  題中的小華已經形成自己心中的正義,不容妥協,所以是D。

【評論主題】35.中國古代的小說,初常被視為「街談巷語,道聽塗說」,在歷經各朝的演變成長後,小說逐漸成為文學主流。以下有關小說流變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A)唐代以前,小說多為零星記事,無完整結構,其中《隋書‧經

【評論內容】

(C)我個人認為不恰當。話本必然是短篇嗎?大部分是短篇,短篇也較為成熟;然而,還是有長篇,如《大宋宣和遺事》,只可惜當初沒人提疑義。當時我在金門觀光,根本不想面對考卷,呵呵。(D)《海上花列傳》確實是第一部方言小說,使用的是吳語,但並不是明朝,而是清朝末年。

【評論主題】22.漢 諒輔,字漢儒,廣漢 新都人。少給佐吏,漿水不交。為從事,大小畢舉,郡縣斂手。(干寶《搜神記‧諒輔》)下列哪個語詞可以形容諒輔的行為?(A)水米無交(B)不通人情(C)聚斂無饜(D)勤儉自持

【評論內容】

翻譯:漢朝 諒輔,字漢儒,廣漢郡(今四川省廣漢市)新都縣(位於廣漢市南邊)人。年輕時曾任佐吏,廉潔到連旁人請他喝酒或茶水都不接受。擔任從事,郡內大大小小的事都能搞定,因此郡、縣的官吏都不敢為所欲為貪贓枉法。

給:授與

從事:職官名。漢刺史佐吏,如別駕、治中等皆稱為「從事史」,通稱為「州從事」,歷代因其制,宋廢。

斂手:縮手。指有所顧忌而不敢恣意妄為。(A)漿水不交=水米無交,官清廉,連別人送酒、水、米,也不接受。

【評論主題】11.閱讀下文,推斷各組□內詞語涵義最妥貼的選項是:甲、□□□□□,□□□□□,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乙、□□□□□,□□□□□,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氣節;丙、□□□□□,□□□□□,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蘊藉

【評論內容】

原文: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非大丈夫不能有此度量;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氣節;

珠藏澤自媚,玉韞山含輝,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蘊藉;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懷。(A)「珠藏澤自媚,玉韞山含輝。」應填在乙,適合「蘊藉」。(B)正確。《楚辭.屈原.漁父》:「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振衣,抖落衣服上的塵土。振衣千仞岡,比喻心志高潔脫俗。

(C)「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出自邵雍之《月到梧桐上吟》,全詩:「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院深人復靜,此景共誰言。」

  邵雍在這裡要表現的是內心的一種靜。邵雍此時表現的只是月亮到了「梧桐」的上方,二者並無關聯,更是一種靜悄悄的感覺。「風」來到「楊柳」邊,也沒有驚動到楊柳,也是一種靜悄悄的感覺。是一種月亮與梧桐、微風與楊柳他們之間的那種互不干擾的靜態。此種靜不是一般詩人所能體悟到的。  「院深人復靜,此景共誰言。」古代一般前院是會客的,後院是居住的。這裡的「院深」自然是人居住的,沒有客人的喧譁。在這裡人又靜下來。此中意境又能與何人去說呢?「復」是指人從不靜又恢復到靜的意思。詩人此時要表達的是一種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境界。  如果我們也能沿著詩人的思維,慢慢的靜下來。如果你是月光就不要驚擾到梧桐,更別說掛到它的上面,如果你是微風就只是靠近楊柳,不要吹動它。與自然相安而不互相打擾。或許真的達到這種境界時,就會體會到一種不一樣的感覺。甚至會看到很多不可思議的東西。  綜上所述,「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應填在丁,最適合「襟懷」(D)「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應填在甲,最適合「度量」。

【評論主題】36. 視導人員進入被視導者的工作現場,觀察其工作活動,再透過與被視導者互動後給予輔導,以協助其改善工作能力的視導方式,屬於下列何方式?(A)臨床視導(B)發展性視導(C)分化型導視(D)機構本立視導

【評論內容】發展性視導  發展性視導係 Glickman、Gordon 和 Ross-Gordon(1995,2001)應用成人學習理論所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視導模式。他們認為每位教師的動機與能力等皆有所不同,因此視導者應該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採行不同的視導行為或風格,如此才能發揮「因材施導」的理想,也才能增進教師的教學成效,並且引導教師在教學專業上賡續地發展與成長。  Glickman 等人(1995,2001)主張,教學視導人員進行視導工作時,所遵 循的態 度和行為 導向 ,亦即 視導風格 主要 有三: 指導式風 格( directivestyle)、合作式風格(collaborative style)、非指導式風格(nondirectvie style)。指導式風格強調高度組織化的任務結構以及和教師保持密切的...

【評論主題】36. 視導人員進入被視導者的工作現場,觀察其工作活動,再透過與被視導者互動後給予輔導,以協助其改善工作能力的視導方式,屬於下列何方式?(A)臨床視導(B)發展性視導(C)分化型導視(D)機構本立視導

【評論內容】查不到「機構本立視導」,但有相似的。現場本位視導 : 係指政府將視導權下放給機關學校,讓機關學校實施自主視導的一種視導方式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螺旋式課程:之前學的,之後還會再學一遍,但加深加廣。繼續性:強調同樣內容、概念、技能應重複出現,得以溫習,並記敘加深加廣。順序性:以特定規則排列順序。統整性:連接不同科目的知識,亦即課程統整,如:相關課程、科際整合模式、超學科模式......等等之類。銜接性:兼顧順序性及統整性。螺旋式課程不涉及跨科目的統整,無統整性,故可刪CD,剩A、B。銜接性,兼顧順序性及統整性,承上,螺旋式課程無統整性,故刪B,剩A。螺旋式課程,一定會按照難度將知識排列先後順序,所以符合「順序性」。螺旋式課程,相同的知識一定會重複出現,讓學生溫習,繼續加深,所以符合「繼續性」。

【評論主題】35. 剛到金門陽光國中的林老師,一到學校後就接了組長一職。如果他對「國中組織編制、人員差假、學籍管理、統計」等有疑問,想要請教金門教育處的話,他應該找哪一個單位為宜?(A)國教科(B)社教科(C)學

【評論內容】學管科國教科看了各縣市的教育局組織,真覺得金門很怪,學管科、國教科的業務高度重疊,實在是看不出什麼分工原則。其他雙北的教育局都沒這種奇怪的機構。

【評論主題】【題組】35. 乙詩出自元好問〈論詩絕句〉的第三首。對照甲文來看,元好問在乙詩中顯然較認同下列何者?(A) 魏詩(B) 晉詩(C) 宋詩(D) 齊詩

【評論內容】「鄴下風流」→建安風骨鄴,是曹操封國魏國的首都。「在晉多」→晉朝繼承建安風骨甚多

【評論主題】【題組】36. 關於丙文所提及的人物說明,下列何者正確?(A) 「阮、陶」是指竹林七賢中的阮咸和陶淵明(B) 「蘇學」、「轉近於蘇」是指以蘇洵為代表的三蘇(C) 「曹劉坐嘯虎生風」的「曹劉」是指曹操和

【評論內容】C選項,推測是曹操。前面大大的解答,認為是劉楨,但是文章裡提到的卻是劉琨,而且描述很正向。所以,C選項中的劉琨應該沒錯,錯的是曹操。合理推測,應該成曹植。這應該比較符合出題者的想法。

【評論主題】【題組】39. 下列對於甲文中一再出現「全身藍色衣服」人物形象的評論,何者最適當?(A) 運用小說從事置入性行銷的手法(B) 代表人類對於機器智慧的驚恐與憂鬱(C) 暗示處於實驗室或電腦設計公司的場景

【評論內容】考生疑義:根據翰林版第三冊備課用書,編者指出「作主藉著棋王的夢境生動表現出對人工智慧的憂慮」。而夢境內容反覆出現「全身藍色衣服的翩翩少年站在我前面,絮絮叨叨說些我聽不懂的話,就像深藍電腦已化身為人形的傢伙在揶揄我,對著我指指點點。」甲文對於人物形象的評論應當是藉由深藍電腦打敗棋王一事,表述人類對於機器智慧的恐懼,故答案應為B選項。本題正解為C。選項B在本文中或許可以解釋為「代表人類對於機器智慧的驚恐與憂鬱」的一種表象,然而本題所問為「何者最適當」:第一人稱「我」,並非真正的人類,且本文中的主宰者與程式設計者是人類(王文燦)。從文中最末的敘述:「王文燦豎起大拇指,對著我和深藍喊叫:『成功了!成功了!機器有了情感!』」可知「我」與「深藍」都屬於階段性質的實驗品,其所處環境應該是實驗室或電腦設計公司。而極短篇小說的解讀關鍵,即在最末處。相關解釋另見第38題「釋疑」。這位大教授,還是在硬凹!

【評論主題】【題組】37. 將甲文、乙詩、丙文對讀比較,下列何者正確?(A) 甲文的「律句」與乙詩論及「新聲」的「詞」不同(B) 丙文的「剛健豪壯」其實等同於甲文的「古道遂以不振」(C) 乙詩的「風雲若恨張華少」

【評論內容】(A)「新聲」仍然指詩。溫、李雖然也是詞作大家,但這邊題目〈論詩絕句〉,討論的是詩,不涉及詞。(B)等同於甲文的「古道」,而非等同於甲文的「古道遂以不振」。(C)「風雲若恨張華少(ㄕㄠˇ)」是說張華缺少「風雲之氣」,也就是缺少「建安風骨」,所以確實是「纖弱」。(D)「風流」指的是甲文的「建安」,丙文的「豪壯風格」。

【評論主題】2. 下列對於成語的解釋,何者正確?(A) 前度劉郎:女子對於愛慕者的暱稱(B) 首鼠兩端:形容言行不一,出爾反爾(C) 白屋寒門:指雙方地位懸殊,難以契合(D) 范張雞黍:比喻朋友間真誠的信義和深情

【評論內容】范張雞黍 完整故事范式是太學生,與汝南張莊人張劭(字元伯)交情甚篤。後二人各自歸鄉,分別之時,范式說:「兩年後,我將去府上拜望尊親。」張劭回答:「到時,我一定殺雞煮黍,等待兄長。」於是,兩人共同約定了日子。兩年後,范式果然依約來到。二人盡歡而別。幾年後,張劭患重病,臥床不起,臨終前以不能見到范式而憾。出殯時,棺重移不動。已做功曹的范式得夢:「巨卿,我在某天死了,將在某時安葬,永遠命歸地府。您如果還沒忘了我,能趕來嗎?」埋葬之時,范式未到,棺木居然變重,而無法抬動,直到范式到場,棺木才得以移動。范式痛哭流涕,在場的一千餘人皆非常感動。范式在墳上種樹以紀念之。范式與張劭的友情,被稱為「雞黍之交」。 出處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C%83%E5%BC%8F_(%E6%B1%89%E6%9C%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