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老子主張「不言之教」,下列哪一句話最能體現此種哲學理念?
(A)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B) 知人者知,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C)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D)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2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closestranger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白話:受寵和...

【用戶】傻傻外星人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C)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出自《道德經》第二章,意思是,讓萬物按照自己的規律生長,任其自由發展而不強加干涉,生養了萬物卻不佔有它們,培育了萬物卻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萬物但不自居有功。正因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業才不會失去什麼。

【用戶】不待明年,求今年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受寵和受辱都會令人驚恐,重視大患如同重視生命。(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能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了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C)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聽任萬物自然生長而不加以干涉。生養萬物但不據為己有,養育萬物但不仗勢己力,成就萬物而不自居有功。(D)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當天下人從自然萬物中凸顯出「美(好)」來,那這區別觀念產生後將引來壞果;當天下人從自然狀態中彰顯出「善(好)」來,那這認知執著形成後將造出惡果。

【用戶】應屆就上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如果全天下都知道『美』的絕對標準,那麼不合乎該標準的『惡』就產生了;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同樣的,如果全天下都知道『善』的絕對標準,不合乎其標準的『不善』也就產生了。但是美醜善惡真找得到絕對的標準嗎?故有無相生,所以,無中生有,有最後又歸於無。無的絕對標準是什麼?有的絕對標準是什麼?難易相成,處理難事先由易處著手,最後難事成了易事。難的絕對標準是什麼?易的絕對標準是什麼?長短相較,長短是相比較而知的,長的遇到更長的後變短的。長的絕對標準是什麼?短的絕對標準是什麼?高下相傾,高的會向下傾倒,傾倒後低的又變成高的。高的絕對標準是什麼?低的絕對標準是什麼?音聲相和,主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