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在伊利奇(I. Illich)倡導「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的主張中,其認為學校應被撤除的理由與下列哪一項論點最為契合?
(A) 學校將知識商品化,讓學生失去追求真理的機會
(B) 學校課程重視工具理性,而忽略了內在價值的啟迪
(C) 形成壓迫性的科層制度,會抑制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D) 學校教育忽視傳統文化的陶冶,而重視現實社會的利益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1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冰點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我們為何必須廢除學校?」Illich提...

【用戶】fu我要當老師

【年級】

【評論內容】18.Illich(伊利奇) 提倡反學校化(Deschooling Theory),下列何者最符合其在課程的意識型態傾向?(A)強調學校教育內容的重要性(B)強調學校教育內容應符合學生的興趣(C)強調學校教育內容應隨社會發展轉變(D)強調學校教育內容學術的價值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 106 年 - 屏東縣106學年度國小暨幼兒園聯合甄選-教育專業科目#62716答案:C難度: 適中統計: A(145),B(1006),C(2096),D(97),E(0) #1616379個人: 尚未作答32.有關伊利奇(Illich)反學校化教育(deschooling)的敘述,何者為非?(A)基本假設認為學習是一種自我激勵的學習(B)四種教育網路有:器物、楷模、同儕與前輩(C)學校是提供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場所(D)認為...

【用戶】拚一次輸贏!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分享自摩友Illich(伊利希)  一、Illich(伊利希)著有《非學校化社會》一書,其主要理念為建立一個資源共享的學習網路,反學校社會運動的提倡者,強調學校是一個邪惡的、反人文機構、社會墮落的罪魁禍首,學校淪為服務中上階層工具,拉大貧富差距不公平現象。  二、教育主張:1.制度光譜-將人類生活制度分為右端的操縱性制度(例學校)、左端的互惠性制度,與中間的服務性制度。2.基本假設認為學習是一種自我激勵的學習。3.學習網路-學校以外的教育亦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故創學習網來取代現存的學校教育。                                                                     【高明教育綜合科目上冊...

【用戶】拚一次輸贏!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補充Illich的四種學習網路:1.教育用品服務網(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ion objects)2.技能交換(skill exchange)3.夥伴/同儕選配(peer matching)4.教育人士的諮詢服務(reference services to educators at la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