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規定語文學習領域在「本土語文」之外新增 「新住民語文」,學校須依學生實際需求在「校訂課程」中開設以供選修。此新增 「新住民語文」選修的規定屬於下列何者?
(A)從懸缺課程變成正式課程
(B)從潛在課程變成正式課程
(C)從懸缺課程變成非正式課程
(D)從潛在課程變成非正式課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98772
統計:A(3001),B(156),C(156),D(26),E(0)

用户評論

【用戶】Yu Min Chiu(感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一)潛在課程內涵1、物質環境:如學校的物理環境、境教。2、認知環境:比馬龍效應、老師的身教、態度、教科書的意識形態等。3、社會環境:學校權力結構、師生評鑑、資源分配所造成的影響。EX:學生投其所好;研究老師喜好等。以上三點都足以構成潛在課程,學生被影響了卻不自知。※特徵:1、是間接的,不是直接的。2、有正面也有負面的。3、影響情意層面的多。4、比外顯課程影響更深遠。(二)空無課程(懸缺課程)的探討層面(應教而未教的課程)1、學校教育忽略的心智能力èEX:隱喻、還有想像的思考方式構成了學校的空無課程。2、學校課程遺漏的科目或教材。3、教學教育疏忽的情意陶冶。以上皆被視為空無課程...

【用戶】angel_wisdom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⒈潛在課程:無形中潛移默化的課程,以環境為主,包括以下三者物質環境:學校的各種硬體設備,校舍、植栽等認知環境:教師的身教言教、課程的內容意識等社會環境:權力結構、資源分配等⒉懸缺課程(空無課程):空在那裡沒人教卻應該要具備的原來沒有「新住民語文」,是為「懸缺課程」,之後規範在「本土語文」當中,且納入「校訂課程」供「選修」,是為「正式課程」,故答案為A

【用戶】Joyce Lin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新住民語文』從應有而未有(懸缺)新增到課表中(正式)

【用戶】Chan Chih Pin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