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楊老師覺得隨著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教師角色中「授業與解惑」的部分,逐漸被網際網路所取代,因此,她的教學越來越著重引導學生如何運用網路,搜尋知識、解決 問題。楊老師的教學最符合下列何種教師哲學觀?
(A)柏拉圖(Plato)「洞穴隱喻」的師生對話模式
(B)布伯(M. Buber)的「吾-汝」關係的師生互動模式
(C)諾丁絲(N. Noddings)關懷倫理學的師生關係模式
(D)李歐塔(J.-F. Lyotard)「後現代處境」的教學模式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08156
統計:A(247),B(397),C(97),D(732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ASSURE~線性模式

用户評論

【用戶】要加油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A)柏拉圖(Plato)「洞穴隱喻」的師生對話模式在柏拉圖(Plato)《共和國篇》(Republic)中的「洞穴隱喻」,掙脫枷鎖的囚徒出洞穴,享受陽光和自然之美後,又重返洞穴,想要拯救所有囚徒,走出洞穴之外。如果用理想的教師的圖像來解釋這位囚徒的行為,以下哪一種圖像最適合說明其所代表的教師圖像? (A)布伯(M.Buber)所說的教師應和學生合作共建平等的「我-汝」師生關係 (B)季胡(H.A.Giroux)所認為的教師應該成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 (C)赫爾巴特(J.Fr.Herbart)所認為的教師必須是具有品格與專業知識的典範人格 (D)斯普朗格(E.Spranger)所認為的教師應該是傳統價值的繼承者與新價值的展開者。  解:一般人都會被某些潛藏的意識...

【用戶】Esther Cheng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統整以上 加上一些補充一、柏拉圖(Plato)「洞穴隱喻」的師生對話模式柏拉圖(Plato)有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群囚犯被綁在一個洞穴中,只能看到洞壁上外界事物的影子。後來有人掙脫了綑綁,走到了外面的世界。他的眼睛花了很多時間才適應,但最終他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以往在影子世界中的困惑,都完全解決了。他回到沿穴裏,花了一段時間適應黑暗,再告訴其他人,眼前事物不過是幻影,到了洞外才是光明的世界。然而其他人卻說他傻了,因為眼前的影子就是世界的一切。→ 柏拉圖以此喻說明他形而上學的道理:世間萬物皆變幻無常,唯有萬物背後的理型(form)才是真實不變。→ 強調要跳脫過去束縛,看到真實的世界(知識)→ 教師要揭露束縛學生批判能...

【用戶】拜託讓我過拜託?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A)柏拉圖》教師要成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擺脫意識型態(B)布伯。吾-汝》師生之間有教學相長的關係。

【用戶】TOYOBO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補充李歐塔後現代觀點對教育的啟示處於後現代的今天,社會變遷迅速,價值觀日趨歧異,加上大眾傳播、網際網路的普遍化,知識的創生與傳遞的方式更加多元,學校教師的角色與地位正遭遇極大的考驗,連帶影響到師生關係。在探討過李歐塔的後現代知識觀、後現代高等教育觀後,李歐塔對教育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幾項:(一)師生無主客體之分(二)教學注重師生對話(三)教師角色多元化(四)學生可自行吸取知識(五)師生關係趨向感情中性(生疏)與專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