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1.周老師在親師溝通方面,常聽信以訛傳訛的說法,而對家長產生誤解。若按照培根 (F. Bacon)的觀點,周老師應該先去除哪一種「偶像」的蒙蔽,進而做好親師溝通的 工作?(A)市場偶像(B)洞穴偶像

【評論內容】

統整以上

培根(F.Bacon)

認為理解是知識的本源,如果要得到真正的知識,便要先從去除成見及偏見開始。→ 認為任何的真正知識要破除成見,有四個成見(偶像)需要破除:

1、種族偶像:習俗-自我中心

破除自我中心觀點,避免主觀。人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而忽視其他否定或反對事例,將少數觀察普遍化。以「人為萬物的尺度」這種態度是無法認識真理,而只會產生謬誤。

2、洞穴偶像:自我-井底之蛙源自於柏拉圖的洞穴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指的是人以往 認識的限制。每個人都會以本身特有的性格、愛好、教育與所處的環境來觀察事物,人的洞穴使自然之光發生曲折和變色,導致成見,只見樹木而不見樹林。因此洞穴偶像是要求人破除淺見,重視整體。

...

【評論主題】11.下列有關兒童攻擊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A)主動攻擊的兒童較多持著「別人對我有敵意」的預期(B)被動攻擊的兒童認為攻擊可以獲得實質利益,如:讓別的兒童聽話(C)教師藉由示範和教導,可以引導兒童發

【評論內容】

反應攻擊的兒童較多持著「別人對我有敵意」的預期主動攻擊的兒童認為攻擊可以獲得實質利益,如:讓別的兒童聽話女童常因關係性的目標表現攻擊行為,如:散佈謠言、使對方被孤立 

詳細說明:主動性攻擊/工具性攻擊:

認為攻擊可獲得實質利益,如:得到關注、實質物品等。傷害他人以獲得需求。 行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況下主動發起的攻擊行為,表現為物品的獲取,欺負和控制同伴等

反應性攻擊/敵意性攻擊

攻擊是敵意、報復的反擊,以傷害他人為目的。 個體在受到攻擊和激惹後作出的攻擊性反應,表現為憤怒、發脾氣或失去控制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叫被動攻擊型人格或簡稱被動攻擊,是人格障礙...

【評論主題】21.周老師在親師溝通方面,常聽信以訛傳訛的說法,而對家長產生誤解。若按照培根 (F. Bacon)的觀點,周老師應該先去除哪一種「偶像」的蒙蔽,進而做好親師溝通的 工作?(A)市場偶像(B)洞穴偶像

【評論內容】

統整以上

培根(F.Bacon)

認為理解是知識的本源,如果要得到真正的知識,便要先從去除成見及偏見開始。→ 認為任何的真正知識要破除成見,有四個成見(偶像)需要破除:

1、種族偶像:習俗-自我中心

破除自我中心觀點,避免主觀。人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而忽視其他否定或反對事例,將少數觀察普遍化。以「人為萬物的尺度」這種態度是無法認識真理,而只會產生謬誤。

2、洞穴偶像:自我-井底之蛙源自於柏拉圖的洞穴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指的是人以往 認識的限制。每個人都會以本身特有的性格、愛好、教育與所處的環境來觀察事物,人的洞穴使自然之光發生曲折和變色,導致成見,只見樹木而不見樹林。因此洞穴偶像是要求人破除淺見,重視整體。

...

【評論主題】39.依據日本憲法及教育相關法令規定,有關義務教育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義務教育須繳交學費(B)義務教育應為普通教育(C)義務教育年限為十二年(D)所謂義務指的是學生本人

【評論內容】義務是指學生、學校、 與家長  三者的義務!!日本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實行小學校6年、中學校3年的義務教育,大部分學生在接受完義務教育後還會繼續進入高等學校。義務教育指政府有義務.....

【評論主題】11.下列有關兒童攻擊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A)主動攻擊的兒童較多持著「別人對我有敵意」的預期(B)被動攻擊的兒童認為攻擊可以獲得實質利益,如:讓別的兒童聽話(C)教師藉由示範和教導,可以引導兒童發

【評論內容】

反應攻擊的兒童較多持著「別人對我有敵意」的預期主動攻擊的兒童認為攻擊可以獲得實質利益,如:讓別的兒童聽話女童常因關係性的目標表現攻擊行為,如:散佈謠言、使對方被孤立 

詳細說明:主動性攻擊/工具性攻擊:

認為攻擊可獲得實質利益,如:得到關注、實質物品等。傷害他人以獲得需求。 行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況下主動發起的攻擊行為,表現為物品的獲取,欺負和控制同伴等

反應性攻擊/敵意性攻擊

攻擊是敵意、報復的反擊,以傷害他人為目的。 個體在受到攻擊和激惹後作出的攻擊性反應,表現為憤怒、發脾氣或失去控制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叫被動攻擊型人格或簡稱被動攻擊,是人格障礙...

【評論主題】32. 公開觀課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表現得比平常專注、認真的學習態度與行為,此種現象稱為什麼效應?(A)強亨利效應 (B)霍桑效應 (C)月暈效應 (D)比馬龍效應

【評論內容】

強亨利效應:指實驗組採用新方法或新步驟時,控制組的受試者為了不甘示弱,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如此則控制組的表現,常在一般的平均水準之上,而與實驗組差異不大,且降低了實驗的內在效度。

霍桑效應: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 ex.公開觀課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表現得比平常專注、認真的學習態度與行為。

月暈效應 :以既定印象概全 ex.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各方面都很厲害

比馬龍效應:指的是如果我們對某些人(通常是孩子或學生)期望較高,通常他們的表現就越好。

【評論主題】25.下列何者是最符合批判理論的教育主張?(A)師生的溝通須符合可理解性、真實性、正當性、真誠性的規準(B)教師宜鼓勵學生時常抱持懷疑的態度,以掌握永恆不變的真理(C)教育應依循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以

【評論內容】

(易混淆比較)

哈伯瑪斯成功溝通基本條件

哈伯瑪斯認為現代社會公民的培育,應該特別重視公共事務理性論辯的能力,採用「普遍語用學」來說明任何一項成功的溝通行動應該有的基本條件:

1.可理解性:使用的語詞必須符合文法規則,讓對方了解

2.真誠性:需表達真誠,贏得信任

3.真實性:描述的事件或對象必須是真實的

4.正當性:了解對象之間的關係或社會規範,適切地表達出讓對方接受的言詞

 皮德思的教育三大規準:

一、合認知性: 符合事實

教育認知活動需教授「知識」為目的,而非傳授「信念」,例如:課程會安排地理課,但不會安排風水

二、合價值性: 善良風俗

教育活動要符合道德規範,才能成最終目的

三、合自願性: 非強迫性

教學活動尊重學習者之自由意志,例如:傳授職業實習課程時,不一定強迫學生考取乙級證照

【評論主題】25.下列何者是最符合批判理論的教育主張?(A)師生的溝通須符合可理解性、真實性、正當性、真誠性的規準(B)教師宜鼓勵學生時常抱持懷疑的態度,以掌握永恆不變的真理(C)教育應依循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以

【評論內容】

(易混淆比較)

哈伯瑪斯成功溝通基本條件

哈伯瑪斯認為現代社會公民的培育,應該特別重視公共事務理性論辯的能力,採用「普遍語用學」來說明任何一項成功的溝通行動應該有的基本條件:

1.可理解性:使用的語詞必須符合文法規則,讓對方了解

2.真誠性:需表達真誠,贏得信任

3.真實性:描述的事件或對象必須是真實的

4.正當性:了解對象之間的關係或社會規範,適切地表達出讓對方接受的言詞

 皮德思的教育三大規準:

一、合認知性: 符合事實

教育認知活動需教授「知識」為目的,而非傳授「信念」,例如:課程會安排地理課,但不會安排風水

二、合價值性: 善良風俗

教育活動要符合道德規範,才能成最終目的

三、合自願性: 非強迫性

教學活動尊重學習者之自由意志,例如:傳授職業實習課程時,不一定強迫學生考取乙級證照

【評論主題】3.按照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擬定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下列何者正確?(A)應於新生及轉學生入學後三個月內訂定(B)每學年應至少檢討一次(C)若學生已重新安置於他校,原就讀學校應將個案資料銷毀以保護

【評論內容】

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 (IEP)

IEP  =Individual Educational Program 

法源:《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 9 條本法第二十八條所稱個別化教育計畫,指運用團隊合作方式,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所訂定之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計畫;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  學生能力現況、家庭狀況及需求評估。

二、  學生所需特殊教育、相關服務及支持策略。

三、  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達成學期教育目標之評量方式、日期及標準。

四、  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及行政支援。

五、  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前項第五款所定轉銜輔導及服務,包括升學輔導、生活、就業、心理輔導、福利服務及...

【評論主題】32. 公開觀課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表現得比平常專注、認真的學習態度與行為,此種現象稱為什麼效應?(A)強亨利效應 (B)霍桑效應 (C)月暈效應 (D)比馬龍效應

【評論內容】

強亨利效應:指實驗組採用新方法或新步驟時,控制組的受試者為了不甘示弱,力圖與實驗組一較長短,如此則控制組的表現,常在一般的平均水準之上,而與實驗組差異不大,且降低了實驗的內在效度。

霍桑效應: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 ex.公開觀課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表現得比平常專注、認真的學習態度與行為。

月暈效應 :以既定印象概全 ex.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各方面都很厲害

比馬龍效應:指的是如果我們對某些人(通常是孩子或學生)期望較高,通常他們的表現就越好。

【評論主題】36. 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引導學生探究解題策略,同時鼓勵學生不斷思考「自己可能犯了哪些概念錯誤?」、「如果重新解題一次,會如何修正?」試問王老師這樣教學過程,主要對提高學生何種能力有所幫助?(A

【評論內容】

基爾福特(Guilford)智力結構理論中最受人重視的就屬聚斂思考與擴散思考的劃分。

聚斂思考:指個人面對問題時,會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循傳統解決問題途徑,縮小問題範圍,採集中注意,尋求唯一答案的思維取向。

擴散思考:擴散思考既無一定方向、也無一定範圍,當事人慣於擴大關注範圍,以衍生各種可能的、未確定的創造性思考。

【評論主題】29. 比較常模參照評量與標準參照評量,下列敘述何者為真?(A)常模參照目的在於學習成就相互比較 (B)標準參照著重特殊性的考驗(C)常模參照量尺定準點是事前定出的 (D)標準參照點量尺定準點是事後定

【評論內容】

常模參照測驗(norm-referencedntest):指測驗結果,根據分數在團體中位置而加以解釋,採用相對性標準比較,一般以平均水準為參照點。如大學聯考、國家高普考試、月考、期末考等教師自編測驗、標準化成就測驗、智力測驗、性向測驗。

nn

標準參照測驗(效標參照測驗)(criterion-referenced test):根據教學前事先所訂定的絕對性標準加以解釋測驗。一般均以學生所學習知識或技能,判定其「及格或不及格」、「精熟或不精熟」、「通過或不通過」,不須參考他人表現來比較。如國小教師自編測驗(專為平時考、小考、隨堂測驗)、國家技師執照考試、Bloom提倡「精熟學習」、中醫師檢定考試、汽車駕照考試等。因此

(C)常模參照量尺定準點是事後定出的   ...

【評論主題】31. 有關 Bloom 的 MT 精熟教學模式以及 Keller 的 PSI 教學模式的比較,何者正確?(A)前者採用個別學習,後者採用團體教學(B)前者採用教師評分,後者採用自行評分(C)前者適用

【評論內容】

→ 統整以上

Bloom精熟學習與Keller PSI教學模式皆屬於個別化教學取向;

Bloom精熟學習強調教師的教學指導功能,Keller PSI教學模式主張學生自我學習

【評論主題】16. 對臺南市教師針對「十二年國教」政策執行的滿意程度作調查,如果滿意程度分為“4 非常滿意”、“3普通”、“2 不滿意”、“1 非常不滿意”,則滿意程度是屬於何種變數?(A)名義(B)次序(C)等

【評論內容】

下列有關測量(衡量)尺度(measurement scale)的敘述,何者錯誤? (A)等比資料有固定原點(絕對零點),這是指當資料的數值為 0 時,代表「有」的意思 (B)資料的衡量尺度是給予資料一個實數值,作為比較或計算的基礎 (C)變項「小孩數」,屬於等比尺度(ratio scale) (D)等比資料數值之差距具有大小的意義Ans:A

等距變項:可以賦予名稱(類別)並加以排序,而且還可計算出期間差異之大小量的變項。等距變項須具有相等單位(equal unit)這一特性;所謂相等單位,是指在差異大小量的系列上各段之基本單位的間隔應完全相等(林清山,民81)。例如,溫度、燈光照明度、喇叭的音量。

等比變項:可以賦予名稱、排序,並計算出差異大小量,還可以找出某比...

【評論主題】11. 班上四個人的成績小華 PR=84,小明 Z=0.5,小娟 AGCT=115 (M=100,SD=20),小英 T=70,他們四個人中哪一個人成績最好?(A)小華(B)小明(C)小娟(D)小英。

【評論內容】

【各類測驗標準化計算】

AGCT=100+20z(美國陸軍分類測驗公式)

魏氏智力測驗分數(WISC)=100+15z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委員會分數(CEEB)=500+100z

T分數=50+10z

- -Z=1 → PR=84.1Z=2 → PR=97.7Z=3 → PR=99.9

- - -

Z=0.5 → PR=69.2Z=1.5 → PR=93.3Z=2.5 → PR=99.4

【評論主題】29.我國於103學年度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前九年為國民教育,後三年為高級中等教育。有關兩者的政策主張,下列何者正確?(A)一律免試(B)都是免學費(C)都是普及教育(D)都是強迫入學

【評論內容】

整理以上:之前九年的國民教育採免試、免學費及強迫入學;後三年高級中等教育採免試入學為主,由學生依其性向、興趣及能力自願入學,並依一定條件採免學費方式辦理。因此,十二年國教有排富條款,所以不是免學費。

十二年國教是免試為主:國中畢業生七成五以上將採免入學測驗方式升入高級中等學校(高中、高職或五專),但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得保留招生區內少部分名額,以供學校採特色招生方式,經考試分發入學(採學科測驗)或甄選入學(採術科測驗)。

→ 但不是全部免試,有保留名額給特色招生,需要考試

國民教育:普及、強迫、免試、免學費

高級中等教育:普及、自願、部分免試、部分免學費

【評論主題】20.有關選擇題的描述,下列何者最適切?(A)編製高品質的選擇題較為困難(B)選擇題的內容取樣缺乏代表性(C)選擇題不受閱讀理解能力的影響(D)選擇題較適合用來測量分析與評鑑的能力

【評論內容】

選擇題

1. 編製高品質的選擇題較為困難

→ 編製高品質還是申論、問答題為佳

2. 選擇題的內容需具代表性

3. 受閱讀理解能力影響---題目理解程度

 

問答或者申論比較適合用來測量與評鑑(整理樓上)

【評論主題】13. 小明上學一段時間後,學習到一些社會規範,並轉變態度。這種轉變屬於結構功能主義的哪個概念?(A)社會化(B)文化資本(C)機械連帶(D)有機連帶

【評論內容】

社會連帶:涂爾幹指出,人與人接觸,自然產生一種和諧、平衡的關係,此即社會連帶性。

一、 機械連帶:

傳統社會中各成員重視親屬關係,社會價值和行動一致具同質性,所以社會對個人束縛大,分工簡單是主要特色。

二、 有機連帶:

在現代社會分工複雜的情況下,成員具異質性,個人主義只有在有機連帶承認個別差異、鼓勵個別性發展的條件下,才可能存在。

三、機械連帶VS有機連帶:

A. 分工情形不同:機械連帶內部單位同質性高,分工有限;有機連帶內部單位依據各自專業情形有不同分工,是高度社會分工的社會型態。

B. 互賴情形不同:機械連帶因為社會成員足以自給自足,社會雖同質性高但欠缺功能上的依賴;有機連帶因為成員精於自身專業...

【評論主題】【題組】 40.李老師本身的例子可以說明下述何種現象?(A)代內水平流動(B)代內向上流動(C)代間水平流動(D)代間向上流動

【評論內容】

一、依流動方向分成垂直流動及水平流動:

  (一)垂直流動:又分為向上流動及向下流動

         1. 向上流動:階級由下往上流動,例如:清潔工中了樂透變成億萬富翁

         2. 向下流動:階級由上往下流動,例如:億萬富翁破產變成清潔工

(二)水平流動:職位改變了,但階級沒變。

例如:A公司會計員工作轉到B公司當會計員

 二、依照個人或兩代間的流動又分為代間流動及代內流動

(一) 代間流動:指兩代間職業的變化

    又稱世代流動或代紀流動,是指父親和兒子之間職業的變動。

    代間流動可能是向上流動(例如:三級貧戶佃農的兒子後來當上總統),也可能是向下流動(例如:企業家第二代不想接手父親的產業而當藝術家),當然也有水平流動(例如:機車行的兒子繼承家業)

(二) 代內流動,又稱職業流動或同代流動,是指個人職業的改變

【評論主題】33.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共有15位委員,根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此委員會至少應有幾位女性委員才符合規定?(A)5位(B)6位(C)8位(D)10位

【評論內容】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四、本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人,以本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餘委員由部長遴聘之,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且任一性別委員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之三分之一;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二以上。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前事控制策略:主要在操縱行為的前提事件,以預防行為問題的發生。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獨立研究是屬於充實教育充實(enrichment)什麼是充實教育?充實制旨在提供資優學生寬廣的學習機會,其方式包括:(何華國,民 85) 一、 水平充實:在課程上加廣的型態;提供資優學生廣泛的「通識課程」,他重視的是課程的廣度而非深度。二、 垂直充實:強調發展資優學生較高層次的概念與思考技能。換言之,提高教材的深度正是此類課程的特色。Davis 與 Rimm(1988)綜合各家看法,認為充實制的主要教學策略有下列幾項: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民國八十七年十月通過訂定之「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基準、鑑定原則」將各類資優定義如下:

一、一般智能優異:指在記憶、理解、分析、綜合、推理、評鑑等方面較同年齡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

二、學術性向優異:指在語文、數學、社會科學或自然科學等學術領域,較同年齡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

三、藝術才能優異:指在視覺或表演藝術方面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

四、創造能力優異:指運用心智能力產生創新及建設性之作品、發明、或問題解決者

五、領導才能優異:指具有優異之計畫、組織、溝通、協調、預測、決策、評鑑等能力,而在處理團體事務上有傑出表現者。

六、其他特殊才能優異:指在肢體動作、工具運用、電腦、棋藝、牌藝等能力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

【評論主題】25.在進行歷史或古文的課程設計時,透過上課或課後之問題討論,使所學與當下生活 產生連結,此較屬於課程設計的何種原則?(A)權力分配(B)整體效益(C)時代依存(D)分工合作

【評論內容】

整體原則:課程設計必須採取整體的觀點,視課程為完整且各部分相互關聯的系統,任何一部分的改變,都須整體地評鑑對課程系統產生何種變

系統原則:所謂系統原則,係指課程設計必須建立一套設計的程序

【評論主題】26.楊老師覺得隨著資訊科技快速發展,教師角色中「授業與解惑」的部分,逐漸被網際網路所取代,因此,她的教學越來越著重引導學生如何運用網路,搜尋知識、解決 問題。楊老師的教學最符合下列何種教師哲學觀?(

【評論內容】

統整以上 加上一些補充一、柏拉圖(Plato)「洞穴隱喻」的師生對話模式

柏拉圖(Plato)有一個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群囚犯被綁在一個洞穴中,只能看到洞壁上外界事物的影子。後來有人掙脫了綑綁,走到了外面的世界。他的眼睛花了很多時間才適應,但最終他看到了真實的事物。以往在影子世界中的困惑,都完全解決了。他回到沿穴裏,花了一段時間適應黑暗,再告訴其他人,眼前事物不過是幻影,到了洞外才是光明的世界。然而其他人卻說他傻了,因為眼前的影子就是世界的一切。

→ 柏拉圖以此喻說明他形而上學的道理:世間萬物皆變幻無常,唯有萬物背後的理型(form)才是真實不變。

→ 強調要跳脫過去束縛,看到真實的世界(知識)

→ 教師要揭露束縛學生批判能...

【評論主題】16.李大華與王志明是小學同班同學。大華的父母皆為企業公司高階主管,志明的父母則從事底層的勞動工作。大華大學畢業在某企業公司上班,而志明國中畢業後就不再 繼續升學,一直都在各建築工地打零工。下列何者最

【評論內容】

²  文化資本包含三種型態:★ 105教檢申論題

1. 內在化:包括語言風格、行為習慣、人格類型、文化習性等。

2. 物化(客體化):如才能、審美觀等。

3. 制度化:如學歷、文憑、證照等。

【評論主題】25.下列何者是最符合批判理論的教育主張?(A)師生的溝通須符合可理解性、真實性、正當性、真誠性的規準(B)教師宜鼓勵學生時常抱持懷疑的態度,以掌握永恆不變的真理(C)教育應依循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以

【評論內容】

(易混淆比較)

哈伯瑪斯成功溝通基本條件

哈伯瑪斯認為現代社會公民的培育,應該特別重視公共事務理性論辯的能力,採用「普遍語用學」來說明任何一項成功的溝通行動應該有的基本條件:

1.可理解性:使用的語詞必須符合文法規則,讓對方了解

2.真誠性:需表達真誠,贏得信任

3.真實性:描述的事件或對象必須是真實的

4.正當性:了解對象之間的關係或社會規範,適切地表達出讓對方接受的言詞

 皮德思的教育三大規準:

一、合認知性: 符合事實

教育認知活動需教授「知識」為目的,而非傳授「信念」,例如:課程會安排地理課,但不會安排風水

二、合價值性: 善良風俗

教育活動要符合道德規範,才能成最終目的

三、合自願性: 非強迫性

教學活動尊重學習者之自由意志,例如:傳授職業實習課程時,不一定強迫學生考取乙級證照

【評論主題】11.張老師主張學校應該將當前社會中具共識性的價值體系教給學生,以維持社會運作的穩定發展。張老師所持的理論取向較偏何種學派之觀點?(A)衝突論(B)解釋論(C)結構功能論(D)社會建構論

【評論內容】

社會建構主義:強調個體心理能力的發展歷程受到社會及文化的影響;也就是個別的主體和社會組織相互連結,且視語言為社會互動的工具之一。

代表學者

       社會建構主義 奥蘇貝爾Ausubel、布魯納Bruner、維高斯基Vygostsky

考古題整理:社會建構學習論強調的要點

1.師生互動

2.較有能力同儕的支持

3.教師的引導角色。

社會建構主義對當代諮商與心理治療領域的影響:

→ 治療目標在於為弱勢群體賦能,促進社會參與和改革

【評論主題】10.某節目要求參賽者在限定時間內記下10組密碼,可得高額獎金。該節目的設計比較不符合訊息處理理論的哪項特徵?(A)短期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B)感官收入訊息須注意力處理(C)程序性記憶保留的時間較長(

【評論內容】

長期記憶中的三類知識

在認知心理學發展初期,心理學家一般認為長期記憶中儲存著陳述性與程序性兩類知識 (如下圖)。新進教育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長期記憶中另有第三類記憶成為條件性記憶。

 

一、陳述性知識 (declarative knowledge)  知的知識

指有關事實性或資料性知識;如人名、地名、時間、地點以及事實經過等以陳述方式表達的知識

機械性、彼此無邏輯關係的材料所構成,意義性的材料所構成

陳述性記憶包括語義記憶和情景記憶:

1. 語意記憶:

→ 非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 (一般語文所表達的知識之記憶)

如:日本大海嘯 (雖然是真實的但在台灣非真實經歷到。)

2. 情節記憶:

→ 親身經歷的真實事件 (一個人生活經驗的記憶)

二...

【評論主題】43.「48 瓶罐裝可樂平分給6 人,每人分得多少瓶?」是下列何種類型的問題?(A)離散量包含除 (B)離散量等分除 (C)連續量包含除 (D)連續量等分除

【評論內容】

*包含除就是把原數字中的元素一次一次的拿出來,因為元素包含在元數目之中所以稱作包含除,受原來個數的影響。

→ 包含除: 「每4單位一數」,「每4顆一盒」

*等份除就是預設好你已經要把他分成幾份不論原來的各數是多少,不受原來個數影響。

→ 等份除:「平分」

【舉例】

一、包含除問題小明有12顆糖,3顆裝成一盒,最多可以裝成幾盒?20個果凍,五個裝一盒,最多可裝幾盒?

二、等分除問題小明有12顆糖,平分裝成3盒,一盒有幾顆糖?20個果凍,平分給五個小朋友,一個人可以分到幾顆?

【評論主題】25.某英文能力測驗分數為常態分配,在此測驗,小如得分的z分數為2,小武得分的 T分數為65,小明得分的百分等級為50。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小如的表現最好(B)小武的表現最好(C)小明的表現最好(

【評論內容】

Z等於零代表距離平均數有0個標準差當Z=0,T=50,PR=50(百分等級=50),IQ=100 相等T=10z+50離差智商(IQ)=15Z+100

【評論主題】14.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文化回應教學法之原理?(A)教學目標主要在提升弱勢族群之學習成就(B)教學目標主要在批判社會中主流文化之價值(C)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不能在同一組進行學習(D)教師應認知學生的背

【評論內容】

多元教育中的〝文化回應教學法〞

→ 利用不同文化背景或族群學生的文化特色、先備知識、生活經驗來做為教學與學習的管道。

【評論主題】12.確認問題、陳述研究目標、蒐集資料、解釋資料、形成暫時性的結論、應用與評鑑,此一流程屬於下列何種教學?(A)合作教學(B)價值教學(C)探究教學(D)直接教學

【評論內容】

整理以上

一、價值教學:

選擇--珍視--行動

二、主動探究/探究教學法:

提示問題 -- 確認問題 -- 實驗驗證 -- 建立理論  -- 評量

探究教學法(Inquiry Instructional Strategy)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給予他們充分發表、討論與操作的機會,使其透過類似科學家做研究的經驗,體會與學習到科學知識、科學態度與科學技能。

三、合作教學:

準備教材 -- 說明學習任務  -- 進行異質性分組  -- 安排座位空間  -- 學習評量(個人&小組成績)  -- 學習成就表揚

四、直接教學:

陳述目標 --複習先備經驗  --呈現新教材開始授課 -- 進行學習探測 --提供獨自練習機會--評量學生表現並回饋--提供分散練習及複習

【評論主題】16.王老師教「認識社區」單元時,把學生五人編成一組,將教材內容分成休閒、文化、商業、機構、人口五個主題。各組分配到相同主題的同學組成專家小組,一起進行資料的蒐集與研讀。之後,學生再回到原來的小組,輪

【評論內容】

一、拼圖法第二代 (Jigsaw Ⅱ):關鍵字:專家小組

適用於社會文學科目,採用異質分組 (4~6人)、專家分組的合作方式,事前準備:教材、題目、專家單,以下為實施步驟:

A、小組內分配每人一個專家主題。

B、研讀全部單元並加強個人的專家主題。

C、至專家小組討論,並精熟討論主題。

D、回到小組輪流報告個人的專家主題。

E、進行小考,並將個別得分轉化為小組得分。

F;個人與小組公開表揚。

二、小組協力教學法(Team Assisted Instruction,TAT):

TAT結合了合作學習與個別化教學,其設計的主要假定為:如果學生能夠自行檢查所學習的教材和教室管理,則教師會有更多時間去指導個別學生或同質的的學習團體。

三、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Students T...

【評論主題】【題組】26. 哥哥運用下列何種記憶策略?(A)儲存(storage) (B)複誦(rehearsal)(C)編碼(encoding) (D)精緻化(elaboration)

【評論內容】

記憶策略─

(1)複誦(rehearsal):

複誦是一種最普遍的記憶策略,是指一再地重覆訊息,使訊息存在短期記憶中。複誦不只是保存訊息在短期記憶中,而且也是將訊息轉入長期記憶的重要歷程。即便複誦是一種缺乏效率的策略,但是在學習抽象的材料或是沒有相關的項目時,它也是一種有用的方法。常見的複誦策略有反覆複誦(rote rehearsal)與抄寫(copying)。

(2)組織(organization):

組織是指將訊息進行建構或再建構以利於記憶。個體找出訊息之間的關係型態,分門別類,重組訊息。常見的組織策略有意元集組(chunking)、歸納(grouping)、分層(hierarchy)、列大綱(outline)。

(3)精緻化(elaboration):

精緻化是加入訊息幫助學習的策略,...

【評論主題】21. 小典是個疑心重的人,看到別人竊竊私語,就以為別人都在講自己的壞話。根據貝克(A. Beck)的理論,小典的認知扭曲現象屬於下列何者?(A)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B)抽象化

【評論內容】

二分法思考

(Dichotomous Thinking)

對事件的想法、看法是極端的二分法或絕對,事情不是對就是錯,東西不是黑就是白。事情必須依我們想要的樣子那樣發生,否則就是失敗。

例:如果我考試沒有第一名,我就是失敗的。

任意推斷/獨斷地推論(Arbitrary inference)

指沒有充足而相關的證據便驟下結論。

選擇性的偏差推論(Selective abstration)

 

對情境做選擇性的看法,反而忽略了較顯著的部分,常根據片段的小部份資料就對整個事件下結論。對事件、言語作部分的節錄,挑出可以用來支持他們消沉或負面的思考。

(以整個事件中的單一細節下結論,而失去整個內容的重要性。)

 例:一位棒球選手有好幾次的精采守備,但他卻把焦點一直放在他一次的失誤上。

過度...

【評論主題】21.周老師在親師溝通方面,常聽信以訛傳訛的說法,而對家長產生誤解。若按照培根 (F. Bacon)的觀點,周老師應該先去除哪一種「偶像」的蒙蔽,進而做好親師溝通的 工作?(A)市場偶像(B)洞穴偶像

【評論內容】

統整以上

培根(F.Bacon)

認為理解是知識的本源,如果要得到真正的知識,便要先從去除成見及偏見開始。→ 認為任何的真正知識要破除成見,有四個成見(偶像)需要破除:

1、種族偶像:習俗-自我中心

破除自我中心觀點,避免主觀。人會有先入為主的想法,而忽視其他否定或反對事例,將少數觀察普遍化。以「人為萬物的尺度」這種態度是無法認識真理,而只會產生謬誤。

2、洞穴偶像:自我-井底之蛙源自於柏拉圖的洞穴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指的是人以往 認識的限制。每個人都會以本身特有的性格、愛好、教育與所處的環境來觀察事物,人的洞穴使自然之光發生曲折和變色,導致成見,只見樹木而不見樹林。因此洞穴偶像是要求人破除淺見,重視整體。

...

【評論主題】39.依據日本憲法及教育相關法令規定,有關義務教育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義務教育須繳交學費(B)義務教育應為普通教育(C)義務教育年限為十二年(D)所謂義務指的是學生本人

【評論內容】

義務是指學生、學校、 與家長  三者的義務!!日本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實行小學校6年、中學校3年的義務教育,大部分學生在接受完義務教育後還會繼續進入高等學校。義務教育指政府有義務運用公共資源保障所有適齡兒童接受的教育。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原則是強制、普遍與免費。凡是適齡兒童都應強制接受教育的義務,並且教育對象沒有階級或是出身的限制,此外還必須是免納學費的。

【評論主題】11.下列有關兒童攻擊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A)主動攻擊的兒童較多持著「別人對我有敵意」的預期(B)被動攻擊的兒童認為攻擊可以獲得實質利益,如:讓別的兒童聽話(C)教師藉由示範和教導,可以引導兒童發

【評論內容】

反應攻擊的兒童較多持著「別人對我有敵意」的預期主動攻擊的兒童認為攻擊可以獲得實質利益,如:讓別的兒童聽話女童常因關係性的目標表現攻擊行為,如:散佈謠言、使對方被孤立 

詳細說明:主動性攻擊/工具性攻擊:

認為攻擊可獲得實質利益,如:得到關注、實質物品等。傷害他人以獲得需求。 行為者在未受激惹的情況下主動發起的攻擊行為,表現為物品的獲取,欺負和控制同伴等

反應性攻擊/敵意性攻擊

攻擊是敵意、報復的反擊,以傷害他人為目的。 個體在受到攻擊和激惹後作出的攻擊性反應,表現為憤怒、發脾氣或失去控制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也叫被動攻擊型人格或簡稱被動攻擊,是人格障礙...

【評論主題】9.小玲在家經常和弟弟發生衝突,她的父母對此感到有些束手無策,於是向學校輔導 老師尋求協助。輔導老師提供小玲父母一些子女管教與輔導的建議。上述事例中,該輔導老師所採取的輔導措施為下列哪一項服務?(A)

【評論內容】

心理衡鑑(psychological assessment)定義:

由臨床心理師針對精神疾病患者、法院委付強制鑑定、因個人需求尋求鑑定等情形,利用相關心理評量工具或方法,收集資料後整合並分析目前個案的心理的行為與特性,最後提出判斷評估的專業服務。

【評論主題】12.依克伯屈(W. Kilpatrick)之見解,下列敘述何者為社會學習領域「鴉片戰爭」單元的 「輔學習」(concomitant learning)?(A)知道鴉片戰爭的起因 (B)認識鴉片對身體

【評論內容】

克伯屈 (W. H. Kilpatrick)的同時學習原則:

(1)主學習:直接達到目的。 學習知識本身的重點

  → 知道鴉片戰爭的起因、知道鴉片戰爭發生的地點

(2)副學習:擴展經驗,與主學習有關的思想與概念。 學習相關知識

    → 認識鴉片對身體的傷害

(3)輔學習(附):提供價值判斷的標準,學習時所養成的態度情感與理想。情感、態度的相關感受

    → 了解鴉片戰爭後形成民族意識和同仇敵愾之心

【評論主題】37. 古典制約學習理論中,制約學習以哪一種方式的學習效果最好? (A)同時制約 (B)延宕制約 (C)遺跡制約 (D)逆向制約。

【評論內容】

效果優劣排序:延宕制約 同時制約 痕跡制約 逆向制約 (整理自戴帥主題式 2-7)

【評論主題】58、下列有關不同學者所主張的教學理論,哪一項的敘述不正確? (A)Ausbel主張有意義的學習要先呈現前導架構 (B)Bruner強調立即回饋,提出編序教學 (C)Keller主張個別化學習 (D)

【評論內容】

Ausbel奧蘇貝爾: 提出有意義的學習理論 (MeaningfulLearning Theory),主張有意義的學習要先呈現前導架構Keller凱勒:凱勒計畫 (Keller plan) → 主張個別化學習Bruner布魯納 :發現教學法Skinner史金納:編序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