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68.邱老師認為:教師是課程的實施者,應根據訂定完善的課程計畫,教導通過審查的教科書,就能達成能力指標。邱老師的看法較傾向下列哪一種課程實施觀? (A)實踐觀 (B)相互調適觀 (C)落實觀 (D)忠

【評論內容】忠實--老師(導演),忠實呈現教材(劇本)→完成一場戲=課程。落實-老師(導演)和學生(演員)的漂亮演出,而演員懂得人物心理,才能完成一場戲=締造觀

【評論主題】44.文化霸權的概念由誰提出來? (A)葛蘭西 (B)阿圖舍 (C)盧卡其 (D)馬克斯。

【評論內容】葛蘭西文化霸(來吸文化吧)

【評論主題】44.文化霸權的概念由誰提出來? (A)葛蘭西 (B)阿圖舍 (C)盧卡其 (D)馬克斯。

【評論內容】葛蘭西文化霸(來吸文化吧)

【評論主題】45. 下列何者不是觀念論(idealism)的教育理念?(A)重視學生的心智發展 (B)重視實物教學 (C)重視閱讀經典 (D)重視文史科目

【評論內容】理想主義否認物質實體的存在,而認為有神、宇宙心靈的存在。唯心

【評論主題】28. 某班數學成績成常態分配,圓圓本次段考的 T 分數為 40,他的數學贏過百分之多少的同學?(A) 47.72% (B) 34.13% (C) 25.14% (D) 15.87%

【評論內容】三四//一三//二     善是衣杉惡         (善是衣服穿得很難看)

【評論主題】45. 下列何者不是觀念論(idealism)的教育理念?(A)重視學生的心智發展 (B)重視實物教學 (C)重視閱讀經典 (D)重視文史科目

【評論內容】理想主義否認物質實體的存在,而認為有神、宇宙心靈的存在。唯心

【評論主題】28. 某班數學成績成常態分配,圓圓本次段考的 T 分數為 40,他的數學贏過百分之多少的同學?(A) 47.72% (B) 34.13% (C) 25.14% (D) 15.87%

【評論內容】三四//一三//二     善是衣杉惡         (善是衣服穿得很難看)

【評論主題】17.根據法令規定,下列何者屬於中央政府的教育權限?(A)教育統計 (B)課程設計與規劃(C)選定教科書 (D)評鑑國民中小學

【評論內容】第9條 中央政府之教育權限如下︰ 一、教育制度之規劃設計。 二、對地方教育事務之適法監督。 三、執行全國性教育事務,並協調或協助各地方教育之發展。 四、中央教育經費之分配與補助。 五、設立並監督國立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六、教育統計、評鑑與政策研究。 七、促進教育事務之國際交流。 八、依憲法規定對教育事業、教育工作者、少數民族及弱勢群體之教育事 項,提供獎勵、扶助或促其發展。 前項列舉以外之教育事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其權限歸屬地方。

【評論主題】29.哪一種非測驗的衡鑑法會造成月暈效應?(A)觀察法 (B)軼事紀錄 (C)累積記錄 (D)評定量表。

【評論內容】顯示評分者評定分數<評定量表受到月暈效果等方法效應的影響甚大

【評論主題】1. 有關教師申訴與訴願,下列何者正確?(A)訴願與申訴是教師可以作的不同選擇。(B)教師申訴的對象僅限行政處分。(C)申訴為提起訴願的前置程序。(D)教師訴願對象包括學校與教育行政主管機關

【評論內容】二、訴願:人民對行政機關之行政處分(要件),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時,得提起訴願。提起訴願應自行政機關之行政處分書達到之次日起,於三十日內繕具訴願書並送達原處分機關,或其上級機關。訴願制度的對象為行政機關,為行政權之自省功能,以免訟累。三、申訴:向上級機關或有關單位說明情由,以求保障自己權益。『申訴』是行政法規之用語,係指對於行政機關所為之行政行為(行政處分以外之行政行為)認為不當者,所提出之行政救濟途徑,屬行政程序之一種,申訴是由行政機關受理,而非司法機關。

【評論主題】25.下列何者是最符合批判理論的教育主張?(A)師生的溝通須符合可理解性、真實性、正當性、真誠性的規準(B)教師宜鼓勵學生時常抱持懷疑的態度,以掌握永恆不變的真理(C)教育應依循資本主義的市場邏輯,以

【評論內容】「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中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 Habermas認為,一個成功的言辭行動,不僅是能說出合乎文法及語用的句子,更重要的是當事者雙方都能進入彼此認同的人際關係中。而這種被認同的人際關係之所以可能,乃在於建立說話者的言辭行動是否符合以下幾種假設:1.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即要能以對方所能理解的溝通方式來溝通。2.真實性(truth):即所要發言的命題中所涉及的對象確實存在,或其所陳述的事實狀態確實為真。3.真誠性(truthfulness):說話者能真誠地表露意向,毫不虛偽,以博得聽者的信任。4.適切性(rightness):即說話者的發言能夠符合彼此雙方所遵守的法律及規範系統;亦即必須有共識,才能使聽者很容易地接納他的發言。

【評論主題】4.劉老師為能掌控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安排ㄇ字型學生座位,上課時採異質分組,進行小組討論與學習。除課本內容外,劉老師還編製許多加深加廣的教材,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與課後複習。請問,劉老師的教學較偏向何種教

【評論內容】學習共同體」的背景,源自1980年代日本的高升學率,填鴨教育與成績至上的風氣使得學生對學校及班級失去歸屬感,缺乏學習興趣。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教 授佐藤學提出以「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為目標的教育改革,將地方、學校、家長、教師都視為一個個學習圈,透過相互學習及經驗交換,保障及提升孩子的學習。為了改變單向授課、孤立學習、僵化背誦等問題,「學習共同體」希望透過引導,讓孩子體會學習的快樂及成就,並在探索學習中,培養孩子思考及學習能力,而非注重成績。空 間上,「學習共同體」將傳統面排向教師的學習空間改為「ㄇ」字形座位,方便隨時討論,進行小組學習,但非小組競爭或組內分工,而是每個人在同一起點,一起...

【評論主題】11.張老師主張學校應該將當前社會中具共識性的價值體系教給學生,以維持社會運作的穩定發展。張老師所持的理論取向較偏何種學派之觀點?(A)衝突論 (B)解釋論 (C)結構功能論 (D)社會建構論

【評論內容】

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徵包含:

結構與功能整合穩定共識 - 學校是價值觀達成共論的場所。代表人物[編輯]

塗爾幹

強調教育的社會功能。提出社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

帕森士

將社會行為(social action)作為社會學的分析單位,並將互相作用的網路稱為社會體系(social system)。個人被社會制度賦予行為的期望,也就是「角色」,當個人發揮角色的功能,社會就能夠處於穩定發展的狀態;帕氏透過對社會體系的分析來闡述角色代表的意義。認為社會體系有四種作用:模式的維持(pattern-maintenance),體系的統整(integration),目標的達成(goal-attainment),適應的作用(adaptation)。在研究美國中小學班級體系時,分析其兩項主要功能:「社會化」與「選擇」

墨頓

功能主義的集大成者,將原有的理論加以修正,使其更為完備。

【評論主題】7. 關於各教育思潮之主張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進步主義主張教師的角色是教室的領導者(B)永恆主義認為教育活動應該以學生為中心(C)精粹主義強調教師是學習的伴隨者或嚮導(D)存在主義注重師生間應

【評論內容】進步-老師幫學生;學生是主角。永恆-學科中心-博雅主義-教材萬歲。(關心大學教育)精粹-老師走在前方,拉學生向前,有崇高地位。(關心中小學)

【評論主題】16. 帕森思(T. Parsons)分析美國中小學班級中的社會體系,發現有哪兩項主要功能?(A)養育及保護 (B)經濟及政治 (C)監督及控制 (D)選擇及社會化

【評論內容】重要人物與影響人物影響孔德(A. Comte)─社會學之父社會演化三時期「神學→玄學→科學(實證)」社會動學(社會變遷)vs. 社會靜學(社會秩序與安定)出版《教育社會學概論》,第一本標題為教育社會學的教科書史賓賽(H. Spencer)─有機比擬論人類社會與生物有機體極為類似-{塗}-爾幹(E. Durkheim)─社會連帶論由社會觀點分析社會現象,認為共同信念與價值使社會凝固提出「社會連帶」、「集體意識」概念華德(L.F. Ward)─社會導進論透過有計畫的社會行動改進社會,又被稱為心理學派的社會學者華勒(W. Waller)─教育社會學認為學校為社會有機體,強調學校師生之間的衝突。馬克思(K. Marx)階級衝突才是進步的動力...

【評論主題】12. 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觀點,有關物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e)概念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物體恆存概念開始出現在具體運思期(B)物體恆存概念的出現,是因為兒童已

【評論內容】主條目: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最著名的學說,是他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以下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0-2歲)靠感覺獲取經驗。1歲時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念,以感覺動作發揮圖式的功能;前運算階段(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2-7歲)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具推理能力但不符邏輯,不具保留概念,缺乏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直接推理,集中注意力,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7-11歲)了解水平線概念,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11-16歲)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

這四個階段有以下的特色:

發展順序不變,但具有個別...

【評論主題】4. 關於詮釋學取向的教育社會學研究,下列何者為其基本觀點?(A)社會真實是固定不變的(B)人類互動過程產生社會建構的意義(C)實驗研究能準確掌握行為的真實意義(D)人類行為是依據客觀條件或普遍的意義

【評論內容】詮釋學-你站在不同位置,就有不同詮釋。一切的觀點都是主觀意見,沒有一個意見是客觀的。社會的建構-是我們之間視野的重疊。才能相互理解。

【評論主題】5.小明此次數學段考成績為38分,與班上同學相比,其PR值為85。若以60分為及格分數,則該班此次數學段考成績的分佈情形為何?(A)常態(B)負偏態(C)正偏態(D)無法判斷(E)一律送分

【評論內容】(A)內容效度 -- 專家效度=專家判斷。(B)預測效度 -- 甄選、分類、安置很有效。(C)同時效度 -- 同一時間的效標之間的相關程度(D)表面效度--  看起來是就是(受測者與測驗結果的使用者及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該測驗的試題和形式等所做的主觀判斷)

【評論主題】43 依 Freud 所提出的人格發展階,青春期的學生是在哪一階段?(A)口腔期(B)性慾期(C)潛伏期(D)生殖期

【評論內容】口  肛       性          潛                 生(2) (4)  (戀父母)    (同性為主)  (青春-兩性清楚)

【評論主題】24 教師得組織、加入工會係下列那一項法律之規定?(A)教育基本法(B)教師法(C)工會法(D)勞資爭議處理法

【評論內容】教師法不讓組工會。依工會法有了法源。

【評論主題】4 依國民教育法之規定,國小專任輔導教師之員額編制為(A)12 班 (B)24 班 (C)36 班 (D)48 班 以上者,置 1 人。

【評論內容】一、國民小學二十四班以上者,置一人。

【評論主題】36. 涂爾幹(E. Durkheim)重視下列哪一種教育:(A)生命教育 (B)道德教育 (C)環境教育 (D)科學教育

【評論內容】比你塞、連帶幹(有要道德哦)有機比擬spenser   社會連帶 Durkheim

【評論主題】45. 下列何者不是觀念論(idealism)的教育理念?(A)重視學生的心智發展 (B)重視實物教學 (C)重視閱讀經典 (D)重視文史科目

【評論內容】理想主義否認物質實體的存在,而認為有神、宇宙心靈的存在。唯心

【評論主題】45 哪一學派主張:教育是幫助個人瞭解自己的存在,培養「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氣質?(A)實用主義(B)存在主義(C)理想主義(D)實在主義

【評論內容】存在主義最著名和最明確的倡議是沙特的格言:「存在先於本質」他的意思是說, ... 他將思想做為人存在的依據,換句話說,笛卡爾認為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會思考。

【評論主題】34 維高思基(L. Vygotsky)強調下列何者是影響認知發展的重要因素?(A)生理成熟 (B)社會文化(C)道德發展 (D)人格特質

【評論內容】Vygotsky強調「語言」可以增進孩子的認知發展,而語言就是心理工具之一「目前的能力」與「下一個階段能到達的程度」近側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評論主題】37. 後現代主義的課程觀主張:(A)課程設計注重事前的詳盡計畫與訂定目標 (B)課程設計注重教育情境的動態關係 (C)課程必須反映各方的集體共識 (D)課程內容強調採擷文化的精粹或偉大的經典

【評論內容】後現代課程觀的代表性主題一、注重相互依存和維持生態為主題的課程觀:討論如何使課程的設置注重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的關係,並為維持生態服務。

【評論主題】20. 李老師針對小澄在數學代數上的困難問題提出進一步的訊息,以作為實施補救措施的依據。若以教學目的而言,上述是屬於哪一種評量?(A)安置性評量 (B)診斷性評量 (C)形成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評論內容】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是評量學生的起點行為假如教師想要確認學生特殊的學習問題,可能就需要參考診斷性評量的結果。

【評論主題】15. 假設一項學科測驗的分數呈常態分配,如果甲生成績的 Z 值=1.00,乙生成績的 PR 值=90,請問誰的分數比較高?(A)甲生 (B)乙生 (C)一樣高 (D)不能比較

【評論內容】平均數加減一個標準差的曲線下面積約為68.26%平均數加減兩個標準差的曲線下面積約為95.44%平均數加減三個標準差的曲線下面積約為99.74%(這個稱之為經驗法則,是學統計一定要大約記得的數字)

【評論主題】15. 假設一項學科測驗的分數呈常態分配,如果甲生成績的 Z 值=1.00,乙生成績的 PR 值=90,請問誰的分數比較高?(A)甲生 (B)乙生 (C)一樣高 (D)不能比較

【評論內容】因此我們知道p(z<1)=0.5+0.3413=0.8413,(0.3413是0.6826的一半)也就是一個標準差以下所佔的資料就佔全部的84.13%左右,因此小明的z分數z=1,相當於PR值84左右,

【評論主題】13. 在皮亞傑(J. Piaget)的認知發展論中,個體依據現有的基模(schema)來瞭解新物體或事件的歷程稱為:(A)平衡 (B)反射 (C)同化 (D)調適

【評論內容】舊基模可以應付得來--同化舊基模應付不來,要有新的模型或心態來應付---調適

【評論主題】【題組】16. HSO3在步驟 5 中溶液混合後的消失速率 (M/s)為何?

【評論內容】碘酸太多就出藍。(1)NaHSO3=0.006mol→取1公升中之10毫升=0.06mmol

【評論主題】19.泰勒(R.W.Tyler)認為課程發展有四大要素,以下何者為是?(A)學習經驗(B)目標(C)教學結果(D)以學生為中心

【評論內容】泰勒課程模式。最後就是要確定目標成功。所以「目標」是首要、最後是「評鑑」。而課程的重要在「經驗」「組織經驗」

【評論主題】15.教學目標的內容包括,下列何者為非:(A)學生行為(B)行為情境(C)行為內容(D)行為標準。

【評論內容】行為就是行為,沒有內容可言。目標達成即是。

【評論主題】15.教學目標的內容包括,下列何者為非:(A)學生行為(B)行為情境(C)行為內容(D)行為標準。

【評論內容】教學目標:我要讓我家的狗狗學會在定點尿尿。

【評論主題】8.赫爾巴特強調教學過程要有明確的步驟,提出「明瞭、聯合、系統、方法」作為教學階段,後修正為五個階段,下述階段何者為非:(A)理解(B)提示(C)聯合(D)總括應用。

【評論內容】巴特四。聊聯係法。(「聊」天是「連」「係」感情的「方法」)萊因五。預備.提.比.括應。(預備、提錢、的時候,比一個瓜還硬)

【評論主題】46.下列哪一項不是定向行動訓練課程的主要內容?(A)問路的技巧(B)殘存視力的訓練(C)與人互動的技能(D)搭乘公車的技能

【評論內容】定向:知道自己在哪裡才能知道往哪裡。專注在自知。

【評論主題】68. 下列對於難度P與鑑別度D的描述,何者是錯誤的?(A)P的最大值為1 (B)P的最小值為0 (C)D的最大值為1 (D)D的最小值為0

【評論內容】P值=通過率。p大=通過多=易。鑑別=0代表D=PH-PL=0  高分群和低分群考一樣的分數。大家都100  或是  大家都0分

【評論主題】28. 某班數學成績成常態分配,圓圓本次段考的 T 分數為 40,他的數學贏過百分之多少的同學?(A) 47.72% (B) 34.13% (C) 25.14% (D) 15.87%

【評論內容】三四//一三//二     善是衣杉惡         (善是衣服穿得很難看)

【評論主題】21. 以下何者利用統計學的方法推斷人類的智慧包含「普通因素(G 因素)」與「特殊因素(S因素)」,並根據此提出「智力雙因論」?(A)塞斯通(Thurstone) (B)桑代克(Thorndike)(

【評論內容】(A)塞斯通:智力群因論                                                                              塞拳(B)桑代克:智力多元論                                                                                  傷多

【評論主題】15.pH皆為3的HCl(aq)、CH3COOH(aq),各取15.0mL,分別加入適當指示劑後,再以0.10M的NaOH分別滴定之,關於此滴定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滴定前[H+]:HCl(aq

【評論內容】當量點是nOH-=nH+  此時考慮陰陽離子水解。不一定為pH=7但中和點的思考是:當pH=7時,應滴定多少酸或鹼。nOH-不一定=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