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10 在政治參與中,為了宗教、道德或政治原則而合理化之違法行為稱之為:(A)公民暴力(B)公民不服從論(C)公民自主(D)主權在民

【評論內容】

公民不服從(也稱公民抗命政治不服從;英語:Civilndisobedience),為在憲政體制下處於少數地位的公民表達異議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反對權的政治權利。

公民的「反對權」就是指「公民不服從」,雖可能涉及違法的行為,卻是出於對「社會良知及正義」等公共利益的重視而不得已所採用的一種手段,是少數人出於對法律的尊重和表現的一種喚起多數人認同的非常手段。 馬丁·路德·金認為「任何違反法律但卻是因為良心告訴他法律是不公正的,爲了喚起社會對法律的不公正而在獄中接受懲罰的人,都是在表示對法律的最高尊重。」

基於公民的道德、良知所從事的「公民不服從」,這是不同於一般的「暴民反抗」及「暴動」。「公民不服從」參與者的訴求,是否符合「社會良知及正義」的公共利益是須要訴諸社會多數人的認同所進行的一種抗爭行為

【評論主題】10 在政治參與中,為了宗教、道德或政治原則而合理化之違法行為稱之為:(A)公民暴力(B)公民不服從論(C)公民自主(D)主權在民

【評論內容】

公民不服從(也稱公民抗命政治不服從;英語:Civilndisobedience),為在憲政體制下處於少數地位的公民表達異議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反對權的政治權利。

公民的「反對權」就是指「公民不服從」,雖可能涉及違法的行為,卻是出於對「社會良知及正義」等公共利益的重視而不得已所採用的一種手段,是少數人出於對法律的尊重和表現的一種喚起多數人認同的非常手段。 馬丁·路德·金認為「任何違反法律但卻是因為良心告訴他法律是不公正的,爲了喚起社會對法律的不公正而在獄中接受懲罰的人,都是在表示對法律的最高尊重。」

基於公民的道德、良知所從事的「公民不服從」,這是不同於一般的「暴民反抗」及「暴動」。「公民不服從」參與者的訴求,是否符合「社會良知及正義」的公共利益是須要訴諸社會多數人的認同所進行的一種抗爭行為

【評論主題】10 在政治參與中,為了宗教、道德或政治原則而合理化之違法行為稱之為:(A)公民暴力(B)公民不服從論(C)公民自主(D)主權在民

【評論內容】

公民不服從(也稱公民抗命政治不服從;英語:Civilndisobedience),為在憲政體制下處於少數地位的公民表達異議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反對權的政治權利。

公民的「反對權」就是指「公民不服從」,雖可能涉及違法的行為,卻是出於對「社會良知及正義」等公共利益的重視而不得已所採用的一種手段,是少數人出於對法律的尊重和表現的一種喚起多數人認同的非常手段。 馬丁·路德·金認為「任何違反法律但卻是因為良心告訴他法律是不公正的,爲了喚起社會對法律的不公正而在獄中接受懲罰的人,都是在表示對法律的最高尊重。」

基於公民的道德、良知所從事的「公民不服從」,這是不同於一般的「暴民反抗」及「暴動」。「公民不服從」參與者的訴求,是否符合「社會良知及正義」的公共利益是須要訴諸社會多數人的認同所進行的一種抗爭行為

【評論主題】20.下列那一項屬於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徵?(A)充分認識外在環境的衝擊與影響(B)人力資源是附屬的、配合的幕僚功能(C)主要關注計時的、作業的、文書的員工(D)人事主管擁有中度的地位與權威

【評論內容】

許翔媛的內容才是正解 

以下的是Ondrack &nNininger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具有以下幾點特徵(Ondrack &nNininger, 1984):

組織有一全面性的目標,而人力資源面向在此目標中應被凸顯。

發展組織存在的策略,此策略必須明白地將人力資源面向考慮進去。

有效地連結並確保人力資源與組織決策過程能持續不斷地整合。

組織高階管理者應提供人力資源與組織需求整合的組織氣候。

組織各階層均應建立與負起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責任。

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創新應與組織需求相結合。

人力資源管理也應對組織在其與社會、政治、經濟、及科技等外環境中尋求定位時負起責任。

資料來源  國家文官學院 策略性人力資源的管理與發展  孫本初/傅岳邦

悶呀!  連孫...

【評論主題】10 在政治參與中,為了宗教、道德或政治原則而合理化之違法行為稱之為:(A)公民暴力(B)公民不服從論(C)公民自主(D)主權在民

【評論內容】

公民不服從(也稱公民抗命政治不服從;英語:Civilndisobedience),為在憲政體制下處於少數地位的公民表達異議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反對權的政治權利。

公民的「反對權」就是指「公民不服從」,雖可能涉及違法的行為,卻是出於對「社會良知及正義」等公共利益的重視而不得已所採用的一種手段,是少數人出於對法律的尊重和表現的一種喚起多數人認同的非常手段。 馬丁·路德·金認為「任何違反法律但卻是因為良心告訴他法律是不公正的,爲了喚起社會對法律的不公正而在獄中接受懲罰的人,都是在表示對法律的最高尊重。」

基於公民的道德、良知所從事的「公民不服從」,這是不同於一般的「暴民反抗」及「暴動」。「公民不服從」參與者的訴求,是否符合「社會良知及正義」的公共利益是須要訴諸社會多數人的認同所進行的一種抗爭行為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0.下列那一項屬於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徵?(A)充分認識外在環境的衝擊與影響(B)人力資源是附屬的、配合的幕僚功能(C)主要關注計時的、作業的、文書的員工(D)人事主管擁有中度的地位與權威

【評論內容】

許翔媛的內容才是正解 

以下的是Ondrack &nNininger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具有以下幾點特徵(Ondrack &nNininger, 1984):

組織有一全面性的目標,而人力資源面向在此目標中應被凸顯。

發展組織存在的策略,此策略必須明白地將人力資源面向考慮進去。

有效地連結並確保人力資源與組織決策過程能持續不斷地整合。

組織高階管理者應提供人力資源與組織需求整合的組織氣候。

組織各階層均應建立與負起其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責任。

人力資源管理的各項創新應與組織需求相結合。

人力資源管理也應對組織在其與社會、政治、經濟、及科技等外環境中尋求定位時負起責任。

資料來源  國家文官學院 策略性人力資源的管理與發展  孫本初/傅岳邦

悶呀!  連孫...

【評論主題】10 在政治參與中,為了宗教、道德或政治原則而合理化之違法行為稱之為:(A)公民暴力(B)公民不服從論(C)公民自主(D)主權在民

【評論內容】

公民不服從(也稱公民抗命政治不服從;英語:Civilndisobedience),為在憲政體制下處於少數地位的公民表達異議的一種方式,是一種反對權的政治權利。

公民的「反對權」就是指「公民不服從」,雖可能涉及違法的行為,卻是出於對「社會良知及正義」等公共利益的重視而不得已所採用的一種手段,是少數人出於對法律的尊重和表現的一種喚起多數人認同的非常手段。 馬丁·路德·金認為「任何違反法律但卻是因為良心告訴他法律是不公正的,爲了喚起社會對法律的不公正而在獄中接受懲罰的人,都是在表示對法律的最高尊重。」

基於公民的道德、良知所從事的「公民不服從」,這是不同於一般的「暴民反抗」及「暴動」。「公民不服從」參與者的訴求,是否符合「社會良知及正義」的公共利益是須要訴諸社會多數人的認同所進行的一種抗爭行為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9 依公務員懲戒法規定,公務員之懲戒由下列何者為之?(A)懲戒法院 (B)監察院 (C)高等行政法院 (D)普通法院

【評論內容】

NEW公務員懲戒法   民國 109 年 06 月 10 日  這是新法, 舊法不是懲戒法院

懲戒法 第5條(先行停止職務)

➀懲戒法庭對於移送之懲戒案件,認為情節重大,有先行停止職務之必要者,得裁定先行停止被付懲戒人之職務,並通知被付懲戒人所屬主管機關。

➁前項裁定於送達被付懲戒人所屬主管機關之翌日起發生停止職務效力。

➂主管機關對於所屬公務員,依第二十四條規定送請監察院審查或懲戒法院(A)審理而認為有免除職務、撤職或休職等情節重大之虞者,亦得依職權先行停止其職務。

➃懲戒法庭第一審所為第一項之裁定,得為抗告。(身三107)(高三110)

【評論主題】11 下列何者不受行政規則之拘束?(A)訂定機關 (B)下級機關 (C)屬官 (D)法院

【評論內容】

行程法第161條  (行政規則效力)

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具有拘束訂定機關、其下級機關及屬官之效力。(高三107)(身四110)(高三110)

【評論主題】10 依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機關擬訂法規命令時,原則上應將草案公告。有關公告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人民得對法規命令向指定機關陳述意見 (B)公告應載明法規命令訂定之依據 (C)公告得不載明法規

【評論內容】

行程法 第154條 (訂定法規命令 應公告)

行政機關擬訂法規命令時,除情況急迫,顯然無法事先公告周知者外,應於政府公報或新聞紙公告,載明下列事項︰

一、訂定機關之名稱,其依法應由數機關會同訂定者,各該機關名稱

二、訂定之依據

三、草案全文或其主要內容

四、任何人得於所定期間內向指定機關陳述意見之意旨

行政機關除為前項之公告外,並得以適當之方法,將公告內容廣泛周知。(身三104) (身四107) (高三107)(普四107) (原四109)(高三110)

【評論主題】2.在管理格道理論(managerial grid theory)中,強調「注意人群關係的需要,導致舒適友善的工作氣氛」,為下列何種型態的重要特徵?(A)理想型(B)管理型(C)懷柔型(D)無為型

【評論內容】

管理格道理論為白萊克(Robert R. Blake)與毛頓(Jane S. Mouton)於1964年合著。提出五分式領導風格。以「對人員關懷與對生產工作的關懷」來加以區分。不屬於權變領導理論。兩個構面:Y軸是「對人的關心」,X軸是「對生產的關心」 (1.1型)➸【無為型】:對人員及工作皆不關心。(最差)

(1.9型)➸【鄉村俱樂部式、懷柔刑的管理】:

    ➊對員工的關心程度較高,但對工作完全不關心。

   ❷專注於員工的需求,以滿足相互間良好關係,進而導致組織氣氛良好與工作步調的配合。

(9.1型)➸【業績中心型、權威服從式管理】:

   ➊對工作關心,對人員不關心,暴君型。

   ❷ 「業績中心型」管理方式。(5.5型)➸ 【組織人式、平衡型、中庸...

【評論主題】40 依訴願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非屬應為不受理決定之情形?(A)訴願書不合法定程式且不能補正(B)行政處分於訴願審議期間已經原處分機關撤銷(C)訴願人對於已經決定之訴願事件重行提起訴願(D)行政處分所憑

【評論內容】

訴願法  第79條 (無訴願理由者)

訴願無理由者,受理訴願機關應以決定駁回

➁原行政處分所憑理由雖屬不當,但依其他理由認為正當者,應以訴願為無理由。(D)

➂訴願事件涉及地方自治團體之地方自治事務者,其受理訴願之上級機關僅就原行政處分之合法性進行審查決定。(身四099)(身三100)(高三107) (身四110)

【評論主題】10 下列何者不屬於政務官的功能?(A)制定政策(B)管理官僚體系(C)行政執行(D)危機處理

【評論內容】政務官與事務官的功能威爾遜(Woodrow Wilson)和古德諾(Frank J. Goodnow)將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兩種官員作區分,理由在於,專業文官在民主制度下,因不是民選之故,不需對人民負責,但政策又攸關人民生活。其認為:(一) 政務官(政治官員)指行政機構民選的或政治任命的首長,有固定任期,且在制定政策及指導一般行政.....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9 依據行政程序法關於法規命令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行政機關所訂定之法規命令,僅對機關內部發生法律效果 (B)法規命令乃對機關內部秩序及運作所為抽象性之規範 (C)行政機關訂定法規命令時,必須基

【評論內容】

行程法第150條 (法規命令定義)

本法所稱法規命令係指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

法規命令之內容應明列其法律授權之依據,並不得逾越法律授權之範圍與立法精神。(身三103)(身四107)(身四104)(身四102)(身四100)(身四098) (高三106申論)(普考100)

【評論主題】33 義務人滯欠金額合計達新臺幣10萬元以上,依行政執行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得限制其住居之事由?(A)經合法通知而不到場 (B)經命其報告財產狀況,不為報告或為虛偽之報告 (C)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

【評論內容】

行政執行法 第 17 條

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行政執行處得命其提供相當擔保,限期履行,並得限制其住居:

一、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不履行。

二、顯有逃匿之虞。

三、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或處分之情事。

四、於調查執行標的物時,對於執行人員拒絕陳述。

五、經命其報告財產狀況,不為報告或為虛偽之報告。

六、經合法通知,無正當理由而不到場。

前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限制住居:

一、滯欠金額合計未達新臺幣十萬元。但義務人已出境達二次者,不在此限。

二、已按其法定應繼分繳納遺產稅款、罰鍰及加徵之滯納金、利息。但其繼承所得遺產超過法定應繼分,而未按所得遺產比例繳納者,不在此限。

義務人經行政執行處依第一項規定命其提...

【評論主題】「缺乏消費者效用的生產者效率是沒有經濟意義的」是何種典範的觀點?(A)傳統行政的典範  (B)民主行政典範(C)行動典範  (D)實證典範

【評論內容】

學者歐斯洞(V. Ostrom)以1970年為界,將行政學的發展區分為「傳統行政典範時期」和「民主行政典範時期」,分述如下:

(一)傳統行政典範:

 1.代表人物:n威爾遜(W. Wilson)、古德諾(F.J.nGoodnow)、魏勞卑(Willoughby)、懷特(L.D.nWhite)、古立克(Gulick)及賽蒙(H.A.nSimon)等人。

 2.共同理念:    重視組織內部的管理問題,是一種尋求完善「官僚體制」的運作,只講求效率行政,  而非民主行政。

 3.重要主張:

   (1)權力一元。

   (2)政治與行政二分。

   (3)政府結構的普遍相似性。

   (4)層級節制。

   (5)效率的追求。

(二)民主行政典範:

  1.代表人物:     漢彌爾頓(Hamilton)、麥迪遜(Madison)、林布隆(Lindblom)、布坎南(...

【評論主題】根據組織理論的先驅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的見解,當組織嘗試建立新的價值、目標和規範等時,其所進行的學習類型為何?(A)再學習(dentero-learning)(B)單回饋圈學習(si

【評論內容】

單圈學習又稱為適應性學習(adaptivenlearning),係指組織為求在環境中生存所產生的行為適應,只是致力於當前問題的解決,使其能符合既有的組織規範與假定,而不尋求組織規範與假定的改變

雙圈學習又稱為創造性學習(generative learning),係指組織允許其成員在學習過程中對既有的組織規範及假定進行檢視與提出質疑,並透過公開的對話達成創意性的共識,因而可透過體驗與回饋重新評估既有的組織規範及假定,進而改變其組織文化

根據彼得聖吉PeterSenge的看法,在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過程中,單圈學習的執行僅是其中的第一階段,真正的學習型組織必須採取雙圈學習的模式,它所需要的是系統思考、共同願景、自我超越、團隊學習及創造性張力

【評論主題】44 有關行政和解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行政和解契約,係為替代行政處分,以有效達成行政目的,故任何行政處分皆得以行政契約代替(B)因行政處分具單方強制力,為使行政處分內容有效實現,故以行政和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 第 136 條

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或法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定者,為有效達成行政目的,並解決爭執,得與人民和解,締結行政契約,以代替行政處分。

【評論主題】35 行政處分機關未告知救濟期間或告知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遲誤者,自處分書送達後多久以內聲明不服,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A)一年內 (B)自遲誤起另加三個月 (C)原救濟期間加倍 (D)六個月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第 98 條(救濟期間)

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有錯誤時,應由該機關以通知更正之,並自通知送達之翌日起算法定期間

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較法定期間為長者,處分機關雖以通知更正,如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信賴原告知之救濟期間,致無法於法定期間內提起救濟,而於原告知之期間內為之者,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處分機關未告知救濟期間或告知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遲誤者,如自處分書送達後一年內聲明不服時,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3 一個互動性的,以電腦為基礎的系統,可以協助決策制定者運用資料與模式,以解決非結構性的決策,稱為:(A)管理資訊系統 (B)地理資訊系統 (C)決策支援系統 (D)政府資訊系統

【評論內容】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簡稱DSS),為一種協助人類做決策的資訊系統,協助人類規劃與解決各種行動方案,通常以交談式的方法來解決半結構性(Semi-structured)或非結構性(Non-structured)的問題,幫助人類做出的決策,其強調的是支援而非替代人類進行決策。DSS的架構以Sprague與Carlson所提出的對話-資料-模式(Dia.....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0 美國憲法為剛性憲法,憲法修正案由國會兩院同意提出後,需要經過多少以上的州議會或州制憲會議同意才算通過?(A)二分之一 (B)五分之三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評論內容】

憲法第五條,規定修正美國憲法的程序。早在憲法制定之初,憲法的起草者們就已經清楚地意識到隨著國家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憲法需要不斷被修改。同時,他們也認為憲法的修改不宜過於頻繁。為了做到兩者的平衡,起草者們設計了一套啟動修憲的雙重程序。

修正程序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被啟動:國會發起或者各州發起。首先,國會兩院必要人數(而非全體議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可以提出憲法修正的議案。其次,美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州要求國會召開修憲會議時,國會必須召集全國性修憲會議。至今為止,美國憲法的歷次修正都是通過以上方法啟動的。

憲法修正案在獲得國會或者全國性修憲會議的通過後,還需要獲得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憲法第五章規...

【評論主題】17 下列那一個學者對國家起源的看法建立在社會契約論?(A)史密斯(A. Smith) (B)提里(C. Tilly) (C)洛克(J. Locke) (D)休謨(D. Hume)

【評論內容】

《社會契約論》(法語:Du contratn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又譯為《民約論》,全名《社會契約論或政治權利原理》)是瑞士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於1762年寫成的一本書

《社會契約論》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逐步廢除歐洲君主絕對權力的運動,以及18世紀末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帝國統治、建立民主制度的鬥爭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兩國的憲法均體現了《社會契約論》的民主思想

【評論主題】13 勞工保險旨在保障勞工生活安定,以符合憲法第153條保障勞工生活的國家目標。請問:根據司法院釋字第609號解釋,勞工保險在我國的定位為何?(A)屬商業保險,且具強制投保的性質(B)屬社會保險,且具

【評論內容】解釋字號 釋字第 609 號  

解釋公布日期 民國 95年1月27日

解釋爭點 勞委會就因傷病請領死亡給付增加條件之函釋違憲?

解釋文 

  勞工依法參加勞工保險及因此所生之公法上權利,應受憲法保障。關於保險效力之開始、停止、終止、保險事故之種類及保險給付之履行等,攸關勞工或其受益人因保險關係所生之權利義務事項,或對其權利之限制,應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之命令予以規範,且其立法之目的與手段,亦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始為憲法所許。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修正之勞工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於保險效力開始後,停止前發生保險事故者,得依本條例規定,請領保險給付。」依同條例第六十二條...

【評論主題】34 有關授益行政處分之撤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處理授益行政處分得否撤銷時,「信賴保護原則」與「依法行政原則」呈現對立狀態(B)受益人之信賴值得保護時,撤銷授益行政處分後,行政機關應補償受益人信

【評論內容】第 119 條n  受益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信賴不值得保護:

一、以詐欺、脅迫或賄賂方法,使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者。

二、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使行政機關依該資料

    或陳述而作成行政處分者。

三、明知行政處分違法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者。

【評論主題】13 對於經過聽證程序所作成的行政處分,相對人若仍有不服,其救濟程序:(A)依法仍須經訴願程序(B)依規定免除訴願與先行程序(C)應先經聲明異議(D)不得就該案提出訴訟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108條行政機關作成經聽證之行政處分時,除依第四十三條之規定外,並應斟酌全部聽證之結果。但法規明定應依聽證紀錄作成處分者,從其規定。前項行政處分應以書面為之,並通知當事人。

【評論主題】48 一般而言,現代的政府要扮演好「五R角色」,請問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內?(A)Responsiveness(回應民眾的需求) (B)Representation(代表民眾的利益)(C)Responsi

【評論內容】

政府5R角色,係指有效實踐現代政府的五種角色:

1. 回應性(Responsiveness):回應民眾的需求。

2. 代表性(Representation):代表民眾的利益。

3. 責任性(Responsibility):負責完成所應執行的任務。

4. 可靠性(Reliability):政府言而有信令出能行。

5. 務實性(Realism):講求實際可行之達成目標。

小寶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andwer1972/twblog/127796228-%E8%A1%8C%E6%94%BF%E5%AD%B8%E8%A7%A3%E9%87%8B%E5%90%8D%E8%A9%9E%EF%BC%9A%E9%87%91%E9%AD%9A%E7%BC%B8%E6%95%88%E6%87%89%E3%80%81%E6%94%BF%E5%BA%9C5R%E8%A7%92%E8%89%B2%E3%80%81%E8%A1%8C%E6%94%BF%E7%9A%84%E7%90%86%E6%83%B3%E8%AB%96%E8%80%85%E3%80%81%E5%8C%85%E9...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35 行政處分機關未告知救濟期間或告知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遲誤者,自處分書送達後多久以內聲明不服,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A)一年內 (B)自遲誤起另加三個月 (C)原救濟期間加倍 (D)六個月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第 98 條(救濟期間)

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有錯誤時,應由該機關以通知更正之,並自通知送達之翌日起算法定期間

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較法定期間為長者,處分機關雖以通知更正,如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信賴原告知之救濟期間,致無法於法定期間內提起救濟,而於原告知之期間內為之者,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處分機關未告知救濟期間或告知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遲誤者,如自處分書送達後一年內聲明不服時,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評論主題】44 有關行政和解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行政和解契約,係為替代行政處分,以有效達成行政目的,故任何行政處分皆得以行政契約代替(B)因行政處分具單方強制力,為使行政處分內容有效實現,故以行政和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 第 136 條

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或法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定者,為有效達成行政目的,並解決爭執,得與人民和解,締結行政契約,以代替行政處分。

【評論主題】13 勞工保險旨在保障勞工生活安定,以符合憲法第153條保障勞工生活的國家目標。請問:根據司法院釋字第609號解釋,勞工保險在我國的定位為何?(A)屬商業保險,且具強制投保的性質(B)屬社會保險,且具

【評論內容】解釋字號 釋字第 609 號  

解釋公布日期 民國 95年1月27日

解釋爭點 勞委會就因傷病請領死亡給付增加條件之函釋違憲?

解釋文 

  勞工依法參加勞工保險及因此所生之公法上權利,應受憲法保障。關於保險效力之開始、停止、終止、保險事故之種類及保險給付之履行等,攸關勞工或其受益人因保險關係所生之權利義務事項,或對其權利之限制,應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之命令予以規範,且其立法之目的與手段,亦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始為憲法所許。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修正之勞工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於保險效力開始後,停止前發生保險事故者,得依本條例規定,請領保險給付。」依同條例第六十二條...

【評論主題】13 對於經過聽證程序所作成的行政處分,相對人若仍有不服,其救濟程序:(A)依法仍須經訴願程序(B)依規定免除訴願與先行程序(C)應先經聲明異議(D)不得就該案提出訴訟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108條行政機關作成經聽證之行政處分時,除依第四十三條之規定外,並應斟酌全部聽證之結果。但法規明定應依聽證紀錄作成處分者,從其規定。前項行政處分應以書面為之,並通知當事人。

【評論主題】48 一般而言,現代的政府要扮演好「五R角色」,請問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內?(A)Responsiveness(回應民眾的需求) (B)Representation(代表民眾的利益)(C)Responsi

【評論內容】

政府5R角色,係指有效實踐現代政府的五種角色:

1. 回應性(Responsiveness):回應民眾的需求。

2. 代表性(Representation):代表民眾的利益。

3. 責任性(Responsibility):負責完成所應執行的任務。

4. 可靠性(Reliability):政府言而有信令出能行。

5. 務實性(Realism):講求實際可行之達成目標。

小寶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andwer1972/twblog/127796228-%E8%A1%8C%E6%94%BF%E5%AD%B8%E8%A7%A3%E9%87%8B%E5%90%8D%E8%A9%9E%EF%BC%9A%E9%87%91%E9%AD%9A%E7%BC%B8%E6%95%88%E6%87%89%E3%80%81%E6%94%BF%E5%BA%9C5R%E8%A7%92%E8%89%B2%E3%80%81%E8%A1%8C%E6%94%BF%E7%9A%84%E7%90%86%E6%83%B3%E8%AB%96%E8%80%85%E3%80%81%E5%8C%85%E9...

【評論主題】24.高雄市政府與屏東縣政府間,如遇有事權發生爭議時,應由何機關來解決?(A)行政院(B)內政部(C)立法院(D)司法院

【評論內容】

地方制度法77條

中央與直轄市、縣(市)間,權限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縣與鄉(鎮、市)間,自治事項遇有爭議時,由內政部會同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解決之

直轄市間、直轄市與縣(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由行政院解決之;縣(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解決之;鄉(鎮、市)間,事權發生爭議時,由縣政府解決之

【評論主題】根據組織理論的先驅阿吉瑞斯(Chris Argyris)的見解,當組織嘗試建立新的價值、目標和規範等時,其所進行的學習類型為何?(A)再學習(dentero-learning)(B)單回饋圈學習(si

【評論內容】

單圈學習又稱為適應性學習(adaptivenlearning),係指組織為求在環境中生存所產生的行為適應,只是致力於當前問題的解決,使其能符合既有的組織規範與假定,而不尋求組織規範與假定的改變

雙圈學習又稱為創造性學習(generative learning),係指組織允許其成員在學習過程中對既有的組織規範及假定進行檢視與提出質疑,並透過公開的對話達成創意性的共識,因而可透過體驗與回饋重新評估既有的組織規範及假定,進而改變其組織文化

根據彼得聖吉PeterSenge的看法,在建立學習型組織的過程中,單圈學習的執行僅是其中的第一階段,真正的學習型組織必須採取雙圈學習的模式,它所需要的是系統思考、共同願景、自我超越、團隊學習及創造性張力

【評論主題】「缺乏消費者效用的生產者效率是沒有經濟意義的」是何種典範的觀點?(A)傳統行政的典範  (B)民主行政典範(C)行動典範  (D)實證典範

【評論內容】

學者歐斯洞(V. Ostrom)以1970年為界,將行政學的發展區分為「傳統行政典範時期」和「民主行政典範時期」,分述如下:

(一)傳統行政典範:

 1.代表人物:n威爾遜(W. Wilson)、古德諾(F.J.nGoodnow)、魏勞卑(Willoughby)、懷特(L.D.nWhite)、古立克(Gulick)及賽蒙(H.A.nSimon)等人。

 2.共同理念:    重視組織內部的管理問題,是一種尋求完善「官僚體制」的運作,只講求效率行政,  而非民主行政。

 3.重要主張:

   (1)權力一元。

   (2)政治與行政二分。

   (3)政府結構的普遍相似性。

   (4)層級節制。

   (5)效率的追求。

(二)民主行政典範:

  1.代表人物:     漢彌爾頓(Hamilton)、麥迪遜(Madison)、林布隆(Lindblom)、布坎南(...

【評論主題】44 有關行政和解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行政和解契約,係為替代行政處分,以有效達成行政目的,故任何行政處分皆得以行政契約代替(B)因行政處分具單方強制力,為使行政處分內容有效實現,故以行政和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 第 136 條

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或法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定者,為有效達成行政目的,並解決爭執,得與人民和解,締結行政契約,以代替行政處分。

【評論主題】35 行政處分機關未告知救濟期間或告知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遲誤者,自處分書送達後多久以內聲明不服,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A)一年內 (B)自遲誤起另加三個月 (C)原救濟期間加倍 (D)六個月

【評論內容】行政程序法第 98 條(救濟期間)

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有錯誤時,應由該機關以通知更正之,並自通知送達之翌日起算法定期間

處分機關告知之救濟期間較法定期間為長者,處分機關雖以通知更正,如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信賴原告知之救濟期間,致無法於法定期間內提起救濟,而於原告知之期間內為之者,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處分機關未告知救濟期間或告知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遲誤者,如自處分書送達後一年內聲明不服時,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

【評論主題】20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如何請求救濟?(A)提起申訴及再申訴 (B)提起復審 (C)提起訴願 (D)聲請仲裁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 共104條 民國 106 年 06 月 14 日

第77條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所為之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認為不當,致影響其權益者,得依本法提起申訴、再申訴

公務人員離職後,接獲原服務機關之管理措施或處置者,亦得依前項規定提起申訴、再申訴。

【評論主題】2 下列何者並非裁量瑕疵之類型?(A)裁量逾越 (B)裁量保留 (C)裁量濫用 (D)裁量怠惰

【評論內容】

裁量瑕疵:裁量係法律許可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得為之自由判斷。但裁量非完全之放任,仍須遵守法律優越原則,亦應避免違背誠信原則、平等原則、比例原則……等一般法的規範。凡裁量與上述義務有違時,即構成「裁量瑕疵」。以下各點分述之。

 1.裁量逾越:指行政機關裁量之結果,超出法律授權之範圍。例如:闖紅燈罰1800-5400,但警察卻開罰6000元,或是500元,超出上限或是不足下限皆屬裁量逾越。

2.裁量怠惰:指行政機關依法有裁量之權限,但因故意或過失而消極的不行使裁量權。

例如:主管機關對於有事實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之重大嫌疑者,有權不予許可入出境。應斟酌而不予斟酌,即屬此類瑕疵。

3.裁量濫用:

   (1)指行政機關作成裁量與法律授...

【評論主題】23 一個互動性的,以電腦為基礎的系統,可以協助決策制定者運用資料與模式,以解決非結構性的決策,稱為:(A)管理資訊系統 (B)地理資訊系統 (C)決策支援系統 (D)政府資訊系統

【評論內容】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簡稱DSS),為一種協助人類做決策的資訊系統,協助人類規劃與解決各種行動方案,通常以交談式的方法來解決半結構性(Semi-structured)或非結構性(Non-structured)的問題,幫助人類做出的決策,其強調的是支援而非替代人類進行決策。DSS的架構以Sprague與Carlson所提出的對話-資料-模式(Dia.....

【評論主題】20 美國憲法為剛性憲法,憲法修正案由國會兩院同意提出後,需要經過多少以上的州議會或州制憲會議同意才算通過?(A)二分之一 (B)五分之三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評論內容】

憲法第五條,規定修正美國憲法的程序。早在憲法制定之初,憲法的起草者們就已經清楚地意識到隨著國家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憲法需要不斷被修改。同時,他們也認為憲法的修改不宜過於頻繁。為了做到兩者的平衡,起草者們設計了一套啟動修憲的雙重程序。

修正程序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被啟動:國會發起或者各州發起。首先,國會兩院必要人數(而非全體議員)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數可以提出憲法修正的議案。其次,美國三分之二以上的州要求國會召開修憲會議時,國會必須召集全國性修憲會議。至今為止,美國憲法的歷次修正都是通過以上方法啟動的。

憲法修正案在獲得國會或者全國性修憲會議的通過後,還需要獲得四分之三以上的州的批准方能生效。憲法第五章規...

【評論主題】17 下列那一個學者對國家起源的看法建立在社會契約論?(A)史密斯(A. Smith) (B)提里(C. Tilly) (C)洛克(J. Locke) (D)休謨(D. Hume)

【評論內容】

《社會契約論》(法語:Du contratnsocial ou Principes du droit politique,又譯為《民約論》,全名《社會契約論或政治權利原理》)是瑞士法國思想家讓-雅克·盧梭於1762年寫成的一本書

《社會契約論》中主權在民的思想,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石,深刻地影響了逐步廢除歐洲君主絕對權力的運動,以及18世紀末北美殖民地擺脫英帝國統治、建立民主制度的鬥爭美國的《獨立宣言》和法國的《人權宣言》及兩國的憲法均體現了《社會契約論》的民主思想

【評論主題】34 有關授益行政處分之撤銷,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處理授益行政處分得否撤銷時,「信賴保護原則」與「依法行政原則」呈現對立狀態(B)受益人之信賴值得保護時,撤銷授益行政處分後,行政機關應補償受益人信

【評論內容】第 119 條n  受益人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信賴不值得保護:

一、以詐欺、脅迫或賄賂方法,使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者。

二、對重要事項提供不正確資料或為不完全陳述,致使行政機關依該資料

    或陳述而作成行政處分者。

三、明知行政處分違法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者。

【評論主題】13 勞工保險旨在保障勞工生活安定,以符合憲法第153條保障勞工生活的國家目標。請問:根據司法院釋字第609號解釋,勞工保險在我國的定位為何?(A)屬商業保險,且具強制投保的性質(B)屬社會保險,且具

【評論內容】解釋字號 釋字第 609 號  

解釋公布日期 民國 95年1月27日

解釋爭點 勞委會就因傷病請領死亡給付增加條件之函釋違憲?

解釋文 

  勞工依法參加勞工保險及因此所生之公法上權利,應受憲法保障。關於保險效力之開始、停止、終止、保險事故之種類及保險給付之履行等,攸關勞工或其受益人因保險關係所生之權利義務事項,或對其權利之限制,應以法律或法律明確授權之命令予以規範,且其立法之目的與手段,亦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規定,始為憲法所許。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二月二十八日修正之勞工保險條例第十九條第一項規定:「被保險人或其受益人,於保險效力開始後,停止前發生保險事故者,得依本條例規定,請領保險給付。」依同條例第六十二條...

【評論主題】13 對於經過聽證程序所作成的行政處分,相對人若仍有不服,其救濟程序:(A)依法仍須經訴願程序(B)依規定免除訴願與先行程序(C)應先經聲明異議(D)不得就該案提出訴訟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108條行政機關作成經聽證之行政處分時,除依第四十三條之規定外,並應斟酌全部聽證之結果。但法規明定應依聽證紀錄作成處分者,從其規定。前項行政處分應以書面為之,並通知當事人。

【評論主題】48 一般而言,現代的政府要扮演好「五R角色」,請問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內?(A)Responsiveness(回應民眾的需求) (B)Representation(代表民眾的利益)(C)Responsi

【評論內容】

政府5R角色,係指有效實踐現代政府的五種角色:

1. 回應性(Responsiveness):回應民眾的需求。

2. 代表性(Representation):代表民眾的利益。

3. 責任性(Responsibility):負責完成所應執行的任務。

4. 可靠性(Reliability):政府言而有信令出能行。

5. 務實性(Realism):講求實際可行之達成目標。

小寶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andwer1972/twblog/127796228-%E8%A1%8C%E6%94%BF%E5%AD%B8%E8%A7%A3%E9%87%8B%E5%90%8D%E8%A9%9E%EF%BC%9A%E9%87%91%E9%AD%9A%E7%BC%B8%E6%95%88%E6%87%89%E3%80%81%E6%94%BF%E5%BA%9C5R%E8%A7%92%E8%89%B2%E3%80%81%E8%A1%8C%E6%94%BF%E7%9A%84%E7%90%86%E6%83%B3%E8%AB%96%E8%80%85%E3%80%81%E5%8C%85%E9...

【評論主題】17 依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立法院推翻行政院所提之覆議案,其門檻為:(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三

【評論內容】

第 3  條  (行政院)

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之。行政院院長辭職或出缺時,在總統未任命行政院院長前,由行政院副院長暫行代理。憲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行政院依左列規定,對立法院負責,憲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一、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

二、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

 如為休會期間,立法院應於七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十五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

【評論主題】11 縣(市)、鄉(鎮、市)依其地方特色及資源,所經營具有經濟價值之事業,稱之為:(A)公共事業 (B)社區營造 (C)公共造產 (D)公共產業

【評論內容】

公共造產獎助及管理辦法民國 89 年 08 月 25 日共十四條

第 2 條本辦法所稱公共造產,係指縣 (市) 、鄉 (鎮、市) 依其地方特色及資源,所經營具有經濟價值之事業。

【評論主題】7 下列那一位哲學家提出民主的失敗或成功相當程度取決於中產階級的規模?(A)柏拉圖(B)蘇格拉底(C)亞里斯多德(D)畢達哥拉斯

【評論內容】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政治學》 西洋政治思想史一、最佳政體的推演

亞里斯多德認為,最佳政體並非並單純意義上的完美政體,因為一個城邦是由眾多要素組成的,不同要素的組成就會形成不一樣的政體,所以對城邦而言是「最適合」的政體,對城邦的人民而言能夠享受到優良的生活,且是一個能實現的政體,才能稱之為「最好的政體」。

亞里斯多德進一步的說明平民政體及寡頭政體的各種形式,兩者最糟的情況都會走向極端,也就是掙脫法律的束縛或統治者凌駕於法律之上的情況,就如同僭主制或暴君制或是權閥政體,是最糟的政體。但又以平民政體比寡頭政體更加安定和和平,因為寡頭政體存在兩種問題:結黨互鬥、與平民之間的鬥爭,而平民政體只有與寡頭之間...

【評論主題】2 下列有關行政學學說的敘述,何者最正確?(A)韋伯(Max Weber)認為官僚體制的最大特徵是缺乏效率(B)美國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促進新公共行政的出現(C)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

【評論內容】

霍桑效應(英語:Hawthorne effect),是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是指當被觀察者知道自己成為被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反應。霍桑效應起源於1927年至1932年期間,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埃爾頓·梅奧帶領學生和研究人員在西方電器公司(Western Electric)位於伊利諾州的霍桑工廠(Hawthorne Works)行的一系列心理學實驗。實驗結論

(1)改變工作條件和勞動效率之間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2)提高生產效率的決定因素是員工情緒,而不是工作條件;

(3)關心員工的情感和員工的不滿情緒,有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

【評論主題】21 俗云:「把你的腳放入他人的鞋子裡試一試」。請問這句話可以用來作為改善溝通的何種技能的最佳寫照?(A)鼓勵反饋 (B)設身處地為人著想 (C)運用精確的語言 (D)有效的傾聽

【評論內容】

明顯是送分題啦

出題教授的本意是 : 請考生們也想一想, 當個出題委員有多難! 不要抱怨啦!  偶以前也是被操過來的,加油!

偶是幼稚園一級, 偶的猜法是

  試穿別人的鞋子時, 自然要踩著"大地", 就是設身處地的意思, 這樣對不對ㄋㄟ!

  其它三個選項都是 "聽" "說" 罷了, 沒有設身處地

【評論主題】22 學者阿特福(C. Alderfer)將人類需要的種類分為三種,依由低而高的層級排列,下列所述何者最正確?(A)生存需要、關係需要、成長需要 (B)生存需要、成長需要、關係需要(C)關係需要、成長

【評論內容】

耶魯大學的阿爾德佛(ClaytonnAlderfer)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加以修訂,並將之簡化成三種類別:生存(Existence)、關係性(Relatedness)以及成長(Growth),簡稱為ERG理論。生存的需要即所有各式各樣的生理及物質的慾望,可與馬斯洛的生理需要及某些安全需要相比;關係性需要是分享思想及感情的慾望,此一需要類別與馬斯洛的安全、社會與某些自我尊榮需要相似;成長需要是有關人的發展與自我實現,即一個人努力以求工作上有創造性的或個人成長方面的一切需要,這類需要之滿足得自個人所從事不但需充分應用其能力且需發展能力之任務。 阿爾德佛指出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有「滿足─進展」的方式,並且加入了「挫折─退縮」的因素,明...

【評論主題】22 學者阿特福(C. Alderfer)將人類需要的種類分為三種,依由低而高的層級排列,下列所述何者最正確?(A)生存需要、關係需要、成長需要 (B)生存需要、成長需要、關係需要(C)關係需要、成長

【評論內容】

耶魯大學的阿爾德佛(ClaytonnAlderfer)將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加以修訂,並將之簡化成三種類別:生存(Existence)、關係性(Relatedness)以及成長(Growth),簡稱為ERG理論。生存的需要即所有各式各樣的生理及物質的慾望,可與馬斯洛的生理需要及某些安全需要相比;關係性需要是分享思想及感情的慾望,此一需要類別與馬斯洛的安全、社會與某些自我尊榮需要相似;成長需要是有關人的發展與自我實現,即一個人努力以求工作上有創造性的或個人成長方面的一切需要,這類需要之滿足得自個人所從事不但需充分應用其能力且需發展能力之任務。  阿爾德佛指出個體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有「滿足─進展」的方式,並且加入了「挫折─退縮」的因素,...

【評論主題】6 「組織運用系統性的科學知識,有計劃地發展和強化組織策略」的作法,係指何意?(A)組織文化 (B)組織溝通 (C)組織課責 (D)組織發展

【評論內容】

據Cumming與Huse兩位學者的說法,所謂的「組織發展」是指將行為科學的知識有系統地運用在計畫性的發展,並強化組織的策略、結構與過程,以增進組織的效能。其干預技術有人群關係過程、技術結構、人力資源與策略性應用(即「策略性介入」)等四種

【評論主題】9 以人為中心,就公務人員所具有的資歷作為分類標準的人事體制,稱之為:(A)職位分類制度 (B)品位分類制度 (C)官職分立制度 (D)公務分類制度

【評論內容】

◎「品位分類制」就公務人員所具有的資歷,做為分類的標準和依據,也就是依任職之公務員予以分列品位等第,係以「人」為中心而設計結構。如:九品中正制度。

品位分類制度特點:

(一)結構富彈性,適應力強,便於人事機構調整文官的職務。

(二)因有官階存在,能保證文官在行政部門工作的穩定性。

(三)簡單易行,不需有經驗專家進行準備,即可開始實行。

(四)等級劃分較少,晉升幅度較大。

(五)品位分類是以名分鼓勵公務人員。

(六)在品位分類結構中,官員既有官階,又有職位。官階顯示品位等級,代表地位之高低、資格之深淺、報酬之多寡;職位則顯示權力之等級,代表職責之輕重、任務之繁簡。

(七)官與職是分開的,既可以有官無職、有職無官,更可以官大職小、職大官小。

【評論主題】48 妨礙責任政府實踐的因素,不包括下列何者?(A)預算不足 (B)責任動線的衝突 (C)責任內涵模糊不清 (D)政府腐化

【評論內容】

阻礙實踐行政責任的障礙因素1責任動線衝突2多手與髒手(責任內涵模糊)3政府的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