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2.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而應處罰鍰時,依據我國行政罰法相關規定應如何裁處?(A)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合併裁罰(B)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最低額合併處罰(C)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最高額合併處罰(D)依法

【評論內容】

行政罰法§24I

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處罰鍰者,依法定罰鍰額最高之規定裁處。但裁處之額度,不得低於各該規定之罰鍰最低額。

【評論主題】22.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而應處罰鍰時,依據我國行政罰法相關規定應如何裁處?(A)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合併裁罰(B)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最低額合併處罰(C)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最高額合併處罰(D)依法

【評論內容】

行政罰法§24I

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處罰鍰者,依法定罰鍰額最高之規定裁處。但裁處之額度,不得低於各該規定之罰鍰最低額。

【評論主題】22.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而應處罰鍰時,依據我國行政罰法相關規定應如何裁處?(A)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合併裁罰(B)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最低額合併處罰(C)依據各該規定罰鍰額最高額合併處罰(D)依法

【評論內容】

行政罰法§24I

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處罰鍰者,依法定罰鍰額最高之規定裁處。但裁處之額度,不得低於各該規定之罰鍰最低額。

【評論主題】26 甲、乙及丙分別共有一筆土地,甲以自己的應有部分設定抵押權予丁。嗣後甲、乙、丙三人未徵得丁之同意而協議分割,將土地分為 A、B、C 三部分,由甲取得土地 A 部分,乙取得土地 B 部分,丙取得土地

【評論內容】釋字671分別共有不動產之應有部分,於設定抵押權後,共有物經分割 者,其抵押權不因此而受影響(民法第八百二十五條及第八百六十八條規 定參照)。於分割前未先徵得抵押權人同意者,於分割後,自係以原設定 抵押權而經分別轉載於各宗土地之應有部分,為抵押權之客體。

【評論主題】37 下列何者為學校應受理之性騷擾案件?(A)匿名向學校提出檢舉之案件 (B)雙方當事人皆非學生之案件 (C)經媒體報導但未有人向學校提出檢舉之案件 (D)就已調查完畢之事件再次申請調查之案件

【評論內容】(C)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19I經媒體報導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應視同檢舉,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主動將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平會調查處理。疑似被害人不願配合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仍應提供必要之輔導或協助。

【評論主題】23 警察張三依法逮捕現行犯李四後,疏未將手銬銬好,致使李四趁機脫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張三的行為構成刑法第 163 條公務員縱放脫逃罪,因張三係便利李四脫逃 (B)張三的行為構成刑法第 163

【評論內容】刑法第 163 條公務員縱放職務上依法逮捕、拘禁之人或便利其脫逃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1 依憲法訴訟法規定,下列有關「人民聲請憲法裁判」之敘述,何者錯誤?(A)人民得以法院裁判違憲而聲請憲法裁判 (B)人民聲請憲法裁判須窮盡審級救濟的途徑 (C)人民聲請憲法裁判的案件須具憲法重要性

【評論內容】

第 59 條

人民就其依法定程序用盡審級救濟之案件,對於受不利確定終局裁判所適用之法規範或該裁判,認有牴觸憲法者,得聲請憲法法庭為宣告違憲之判決。

前項聲請,應於不利確定終局裁判送達後六個月之不變期間內為之。

【評論主題】88888888

【評論內容】

第 135 條公法上法律關係得以契約設定、變更或消滅之。但依其性質或法規規定不得締約者,不在此限。

第 131 條第 1 項公法上之請求權,於請求權人為行政機關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五年間不行使而消滅;於請求權人為人民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十年間不行使而消滅。

【評論主題】14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有關集會與結社自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憲法保障之集會自由,不包括遊行之自由 (B)集會與結社之不同處,在於集會為組成長期間之團體 (C)國家應提供適當集會場所,並保護集

【評論內容】

節錄釋字718號理由書憲法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有集會之自由,旨在保障人民以集體行動之方式和平表達意見,與社會各界進行溝通對話,以形成或改變公共意見,並影響、監督政策或法律之制定,係本於主權在民理念,為實施民主政治以促進思辯、尊重差異,實現憲法兼容並蓄精神之重要基本人權。為保障該項自由,國家除應提供適當集會場所,採取有效保護集會之安全措施外(C),並應在法律規定與制度設計上使參與集會、遊行者在毫無恐懼的情況下行使集會自由(本院釋字第四四五號解釋參照)。以法律限制人民之集會自由,須遵守憲法第二十三條之比例原則,方符合憲法保障集會自由之本旨。

【評論主題】6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有關權限爭議之解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中央與直轄市、縣(市)間,權限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B)鄉(鎮、市)間,自治事項遇有爭議時,由內政部解決之(C)直轄市間、直

【評論內容】

依據§83-2II

山地原住民區與直轄市之關係準用地制法關於縣與鄉(鎮、市)關係之規定。

這樣會是內政部會同中央各該主管機關

可是牽扯到直轄市通常是由行政院出面

不知道有沒有高手願意出來解一下

【評論主題】6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有關權限爭議之解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中央與直轄市、縣(市)間,權限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院會議決之(B)鄉(鎮、市)間,自治事項遇有爭議時,由內政部解決之(C)直轄市間、直

【評論內容】

依據§83-2II

山地原住民區與直轄市之關係準用地制法關於縣與鄉(鎮、市)關係之規定。

這樣會是內政部會同中央各該主管機關

可是牽扯到直轄市通常是由行政院出面

不知道有沒有高手願意出來解一下

【評論主題】8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下列何者屬於地方自治團體?(A)里 (B)鄉 (C)村 (D)省

【評論內容】

依據地制§2"地方自治團體:指依本法實施地方自治,具公法人地位之團體。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

依據地制§4"鄉以內之編組為村;鎮、縣轄市及區以內之編組為里。村、里 (以下稱村(里) ) 以內之編組為鄰。"

【評論主題】38 下列何者是為了使原本僵化的官僚體制恢復活力所提出的改革作法?(A)企業型政府 (B)代表性官僚 (C)功績制度 (D)零基預算制度

【評論內容】

所謂「企業型政府」係指,政府部門由一群富有企業精神的公職人員組成,他們能夠運用各種創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體制恢復活力,使績效不彰的政府機關再度有效運作,簡言之,凡能揚棄官僚守舊的作風,而以創新的做法,有效運用資源來提高效率效能的政府機關,即為企業型政府。

【評論主題】17 下列有關如何提升標的團體的政策順服(policy compliance)之敘述,何者錯誤?(A)針對標的團體中拒絕配合的意見領袖,政策主管機關應與其持續對立(B)善用傳統與網路媒體可作為提升政策

【評論內容】提高標的人口對政策的順服方法

1.在政策制定階段:(1)廣泛收集民意 (2)建立溝通管道(3)運用大眾傳媒,型塑有利之民意。(4)加強政府各機關間之溝通協調,互助合作,以交換各種民意資訊。(5)政府各機關應普遍設立並強化「公眾關係室」,以發揮收集、反應及分析各種民意的功能。(6)政府各機關可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化的方法」,影響人民與社團的意見及看法,以爭取標的人口對政府及政策的支持。(7)政策分析家與決策者應確實運用其專業知識、經驗、判斷力、聰明才智,去收集、分析、綜合研判民意,作為決策的參考資訊。(8)必要時可採取「吸納」之策略

2.在政策執行階段:

(1)採取教育與說服(2)執行機關展現貫徹政策之決心與信心(3)採取宣傳之策略(4)採取積極之激勵措施(5)採取消極之懲罰措施(6)加強必要之溝通:執行機關應隨時與標的人口進行溝通,調整政策方案的執行作法、程序,並解決執行時所引發的問題,促使標的人口願意採取順服的行為極態度。

【評論主題】16 下列何種政策措施或行為,最符合「府際關係」(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的界定範疇?(A)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 (B)平埔原住民正名 (C)流感疫苗接種計畫 (D

【評論內容】

前言:

隨著人口老化及照顧服務需求多元化,為因應失能、失智人口增加所衍生之長期照顧需求,亟需擴大服務規模,普及照顧服務體系,並發展各類新興照顧服務模式以回應不同族群需求,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之多元連續服務,建立以社區為基礎之長照服務體系...

實施策略:(三) 鼓勵資源發展因地制宜與創新化,縮小城鄉差距,凸顯地方特色透過專案新型計畫鼓勵資源豐沛區發展整合式服務模式,鼓勵資源不足地區發展在地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維繫原住民族文化與地理特色。

資料來源

【評論主題】50 有關地方民意代表得否兼任該地方行政機關以任務編組成立委員會委員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須法律或中央法規規定得以兼任,始得兼任(B)須該地方行政機關制定自治條例規定得以兼任,始得兼任(C)須經

【評論內容】

地方制度法§53I

直轄市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不得兼任其他公務員、公私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或其他民選公職人員,亦不得兼任各該直轄市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及其所屬機關、事業機構任何職務或名義。但法律、中央法規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行程§114

違反程序或方式規定之行政處分,除依第一百十一條規定而無效者外,因下列情形而補正︰一、須經申請始得作成之行政處分,當事人已於事後提出者。二、必須記明之理由已於事後記明者。三、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已於事後給予者。四、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委員會已於事後作成決議者。五、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其他機關已於事後參與者。前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之補正行為,僅得於訴願程序終結前為之;得不經訴願程序者,僅得於向行政法院起訴前為之。

【評論主題】17 不服嘉義縣原住民阿里山鄉公所之行政處分者,應向下列何者提起訴願?(A)阿里山鄉公所 (B)嘉義縣政府(C)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D)行政院

【評論內容】

訴願法§4

訴願之管轄如左:一、不服鄉 (鎮、市) 公所之行政處分者,向縣 (市) 政府提起訴願。二、不服縣 (市) 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縣 (市) 政府提起訴願。三、不服縣 (市) 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中央主管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四、不服直轄市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直轄市政府提起訴願。五、不服直轄市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中央主管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六、不服中央各部、會、行、處、局、署所屬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各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七、不服中央各部、會、行、處、局、署之行政處分者,向主管院提起訴願。八、不服中央各院之行政處分者,向原院提起訴願。

【評論主題】13 依行政罰法第 11 條規定,依所屬上級公務員職務命令之行為,不予處罰。但明知該職務命令違法,應如何處理,始得免責?(A)逕向最高行政機關長官報告 (B)依法定程序向該上級公務員陳述意見(C)依法

【評論內容】

行政罰法§11

依法令之行為,不予處罰。

依所屬上級公務員職務命令之行為,不予處罰。但明知職務命令違法,而未依法定程序向該上級公務員陳述意見者,不在此限。

【評論主題】7.管轄權之臨時性或個案的變動稱為 (A)干預 (B)變更 (C)移轉 (D)代理

【評論內容】

管轄變動行政機關之權限均係以法規為依據,不得任意設定或變更,遂有所謂「管轄恒定原則」(行政程序法§11-1~5)。但亦有下述例外之情形:(一)委任(或委辦):指有隸屬關係機關間管轄權之變動,即上級機關將特定事項委由下級機關執行(行政程序法§15-1)。(二)委託:指無隸屬關係機關間管轄權之變動,即甲機關委由乙機關辦理原屬甲機關之事務(行政程序法§15-2)。(三)干預:指上級機關直接行使原屬下級機關之權限,上級機關之此項權限稱為干預權或介入權(地制法稱為代行處理)。(四)變更:因法規變更(包括機關裁撤)或基於事實上原因而產生之管轄權變動,例如原屬縣(市)警察局外事課(科)及陸務課(科)之部分權限,因入出國及移民署之成立而轉由該署管轄。(五)移轉:指管轄權之臨時性或個案的變動。※機關內部單位之權限變更型態主要有「代理(又分法定代理及指定代理)」及「授權(機關首長將部分權限授與下級公務員行使)」兩種。

資料來源

【評論主題】20 某甲現年 28 歲,在我國下列公職人員選舉的組合中,那一個選項均符合登記資格?①直轄市長 ②縣(市)長 ③鄉(鎮、市)長 ④直轄市議員 ⑤縣(市)議員 ⑥鄉(鎮、市)民代表(A)①②③④ (B)

【評論內容】

選罷法§24

選舉人年滿二十三歲,得於其行使選舉權之選舉區登記為公職人員候選人。但直轄市長、縣(市)長候選人須年滿三十歲;鄉(鎮、市)長、原住民區長候選人須年滿二十六歲。

【評論主題】4 我國現行地方公務人員的考選,係由中央政府統籌辦理,地方政府幾無任何自主決定空間,地方公務人員乃是國家公務人員的一部分,其人事管理同受中央各項考銓法規與文官政策之規範,此種體制謂之:(A)人事二元體

【評論內容】

地制法§55~§57

直轄市:主計、人事、警察、政風

縣(市):主計、人事、警察、稅捐、政風

鄉(鎮、市):主計、人事、政風

【評論主題】9 有關美國聯邦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各州保有立法、司法、行政等權限(B)聯邦憲法所列舉聯邦權以外權限,悉保留給各州(C)聯邦政府與各州政府為二個互相排斥、互相對等的權力主體(D)聯邦政府保

【評論內容】

美國地方政府的創立與廢止規定,則均由州政府來決定,且明定於各州的憲法之內,因此相當多的文獻即描述美國的地方政府是各州政府依其需要所製造出來的產物,而州政府與其地方政府之關係,就屬於上下從屬關係。然而就實際運作上,美國的地方政府在許多方面,對於州政府乃至於聯邦政府是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特別在分層授權制度與高度尊重地方自治的精神下,部分市、縣是具有相當大的自治權。

一、美國地方政府之組織體制

承如前述,美國地方政府的組設係屬各州的立法權限,是州政府創設的產物,各州會依其不同的需求,設計不同的地方市政組織,因此,美國地方政府的制度是保有高度彈性的,其權限大小均取決於州法律的賦予而有所差異,同時,地區民眾亦有相當的自主權力,可透過市民辯論、公民投票等方式來決定其市政府組織應採取什麼架構,並非全國均採一致性之組織結構,其在地民意的力量影響地方政府決策方向甚深。

資料來源-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出國報告

【評論主題】18 依據現行行政訴訟法規定,不包括下列何種訴訟類型?(A)撤銷訴訟 (B)給付訴訟 (C)確認訴訟 (D)機關訴訟

【評論內容】

行政訴訟法§3

前條所稱之行政訴訟,指撤銷訴訟、確認訴訟及給付訴訟。

【評論主題】16 下列何種治理模式,地方政府所處環境的支持程度高,而地方政府願意接受課責程度亦高?(A)明星式的地方治理 (B)示範式的地方治理 (C)網絡式的地方治理 (D)口號式的地方治理

【評論內容】

學者呂育誠認為地方政府落實地方治理途徑主要受到「地方政府所處環境的支持程度」、「地方政府願意接受課責程度」兩大因素影響結果,將其運用時,就會形成四種地方政府落實地方治理途徑:

1.明星式:環境的支持程度高、地方政府願意接受課責程度低

2.示範式:環境的支持程度低、地方政府願意接受課責程度高

3.網絡式:環境的支持程度高、地方政府願意接受課責程度高

4.口號式:環境的支持程度低、地方政府願意接受課責程度低

【評論主題】38 下列有關我國憲法對地方自治事項權責歸屬的敘述,何者正確?(A)地方自治事項以列舉方式規定(B)如有未列舉事項發生,應先報請中央認定(C)未列舉事項發生時的區別原則,在於事務的財政負擔(D)中央與

【評論內容】

(A)憲法§107~§110確實是列舉(BC選項也都說是列舉了XD)

(B)(C)§111 如有未列舉事項發生時,其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屬於中央,有全省一致之性質者屬於省,有一縣之性質者屬於縣。

(D)§111 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解決之。

【評論主題】42.下列何種懲戒處分並無不得晉敘、升職或調任主管職務?(A)降級(B)減俸(C)記過(D)申誡

【評論內容】

公務員懲戒法

(A)§15  降級,依受懲戒人現職之俸(薪)級降一級或二級改敘;自改敘之日起,二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B)§16  減俸,依受懲戒人現職之月俸(薪)減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支給;其期間為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自減俸之日起,一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C)§18  記過,自記過之日起一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D)§19  申誡,以書面為之。

【評論主題】38 下列有關我國憲法對地方自治事項權責歸屬的敘述,何者正確?(A)地方自治事項以列舉方式規定(B)如有未列舉事項發生,應先報請中央認定(C)未列舉事項發生時的區別原則,在於事務的財政負擔(D)中央與

【評論內容】

(A)憲法§107~§110確實是列舉(BC選項也都說是列舉了XD)

(B)(C)§111 如有未列舉事項發生時,其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屬於中央,有全省一致之性質者屬於省,有一縣之性質者屬於縣。

(D)§111 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解決之。

【評論主題】42.下列何種懲戒處分並無不得晉敘、升職或調任主管職務?(A)降級(B)減俸(C)記過(D)申誡

【評論內容】

公務員懲戒法

(A)§15  降級,依受懲戒人現職之俸(薪)級降一級或二級改敘;自改敘之日起,二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B)§16  減俸,依受懲戒人現職之月俸(薪)減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支給;其期間為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自減俸之日起,一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C)§18  記過,自記過之日起一年內,不得晉敘、陞任或遷調主管職務。(D)§19  申誡,以書面為之。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原來是行政學啊

我以為是在考法緒呢

【評論主題】8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下列何者屬於地方自治團體?(A)里 (B)鄉 (C)村 (D)省

【評論內容】

依據地制§2"地方自治團體:指依本法實施地方自治,具公法人地位之團體。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省為非地方自治團體。"

依據地制§4"鄉以內之編組為村;鎮、縣轄市及區以內之編組為里。村、里 (以下稱村(里) ) 以內之編組為鄰。"

【評論主題】14 下列那個國家不曾採取「發展型國家」(the developmental state)的模式促進經濟發展?(A)日本(B)德國(C)英國(D)南韓

【評論內容】

發展型國家理論是解釋日本、韓國和臺灣等東亞後進發展國家,在二次大戰後經濟躍升的重要理論,這些國家也因此被名為「發展型國家」。資料來源

發展型國家是強調經濟民族主義和新重商主義的德國歷史學派邏輯上的衣缽繼承者,其國家行為的中心是具有超強能力和自主性的國家官僚。資料來源

德意志帝國俾斯麥時期似乎算是此模式的展現

【評論主題】25 有關地方政府移送議會之覆議案,如有出席議員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地方政府應即接受該決議,下列何者不在此限?(A)地方法規 (B)稅課 (C)總預算 (D)財產處分

【評論內容】

地制§39(前略)覆議時,如有出席議員、代表三分之二維持原議決案,直轄市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應即接受該決議。但有第四十條第五項或第四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之情事者,不在此限。

四十條第五項:總預算案四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各級地方立法機關議決的自治事項或委辦事項

【評論主題】21 有關日本的地方自治團體,下列何者不屬於廣域性的自治團體?(A)市 (B)縣 (C)都 (D)府

【評論內容】

日本全國分為1都、1道、2府、43縣。都、道、府、縣下設市、町、村。此外還有23個特別區。.......在經過市町村合併後,2012年4月1日時,計有787個市、23個特別區、748個町、184個村、合計1,742個市町村級行政區。

from維基

【評論主題】20 假設甲縣 210 萬人口,乙縣 160 萬人口,丙市 80 萬人口,丁市 40 萬人口,這四個縣市轄境彼此接壤。依地方制度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縣得準用直轄市之規定 (B)乙縣與丙

【評論內容】

地制§4

人口聚居達一百二十五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I)縣人口聚居達二百萬人以上,未改制為直轄市前,於第三十四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六條、第六十七條及其他法律關於直轄市之規定,準用之。(II)

(A)甲縣人口210萬,符合§4II規定,準用直轄市之規定(B)乙縣+丙市人口合計超過125萬,得申請合併(C)丙市+丁市人口合計不足125萬,不得申請合併(D)甲縣+丁市人口合計超過125萬,得申請合併

【評論主題】19 由屏東市市民代表會所制定之自律規則,若因牴觸法律而無效,由何機關函告無效?(A)屏東縣政府 (B)屏東市議會 (C)屏東縣議會 (D)屏東地方法院

【評論內容】

地方制度法中並未明文規定自律規則由何機關函告無效

依據§31II規定"自律規則除法律或自治條例另有規定外,由各該立法機關發布,並報各該上級政府備查。"

推測由屏東市政府之上級政府,也就是屏東縣政府函告無效

【評論主題】35 關於行政程序法規定之聽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行政機關作成限制人民權利之行政處分前,若決定舉行聽證,得不另給予該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之機會(B)行政機關作成經聽證之行政處分前,應作成聽證紀錄,

【評論內容】

(A)§102行政機關作成限制或剝奪人民自由或權利之行政處分前,除已依第三十九條規定,通知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或決定舉行聽證者外,應給予該處分相對人陳述意見之機會。但法規另有規定者,從其規定。

(B)§59II  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主持人得依職權或當事人申請,決定全部或一部不公開:一、公開顯然有違背公益之虞者二、公開對當事人利益有造成重大損害之虞者

(C)§108行政機關作成經聽證之行政處分時,除依第四十三條之規定外,並應斟酌全部聽證之結果。但法規明定應依聽證紀錄作成處分者,從其規定。前項行政處分應以書面為之,並通知當事人。

(D)§109不服依前條作成之行政處分者,其行政救濟程序,免除訴願及其先行程序。

是這樣嗎?被A選項困擾好久

【評論主題】36 下列那位總統因為被國會彈劾,於任期內去職下台?(A)美國安德魯•詹森(Andrew Johnson)(B)美國威廉•傑弗遜•柯林頓(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C)韓國

【評論內容】朴槿惠

2016年12月9日,因崔順實事件而被韓國國會通過彈劾,職權即時停止,總統職務由黃教安代理;2017年3月10日,韓國憲法法院以8票全數通過裁定彈劾成立,是大韓民國史上首位因彈劾而下台的總統

資料來源

【評論主題】33 下列何者並非美國總統制的重要特徵?(A)總統可以解散國會 (B)總統為實質行政權掌控者(C)總統、國會各自獨立互不隸屬 (D)總統擁有法案否決權

【評論內容】總統制(美國)

實權元首行政權屬於總統。行政部門所有官員皆對總統負責。總統對人民負責。 總統由人民選舉產生。(可能是間接選舉,如美國;也可能是直接選舉) 總統單獨公佈法律發布命令。行政立法分立,國會和總統皆對人民負責。國會可彈劾總統。但此彈劾權之使用極為謹慎。總統不得解散國會。國會議員不得兼任任何官吏。政府官員不得列席國會。國會有預算審查權。國會有提出法律案之權。行政部門沒有提案權。總統對於國會議決之法案,得移請國會覆議。覆議時,如經參眾兩院議員各三分之二以上決議維持原案,總統應即接受該決議。

資料來源

【評論主題】26 在阿爾蒙(G.Almond)與佛巴(S.Verba)的政治文化分類中,「公民雖對政治體系及其輸出面有高度的認知,但認為自己不具有能力參與政治或有能力影響政府決策」屬於下列何種政治文化?(A)原始

【評論內容】

(A)原始型:人民對於政治體系、輸入面、輸出面及自我的政治能力,皆毫無概念,這種政治文化存在於沒有專業化政治角色的社會。 對於政治體系毫無希求,也不曾意識到政治體系對個人生活之影響。

(B)臣屬型:人民對於政治體系及輸出面有明確的概念,將自己視為政治體系的一員,並將對國家體系的忠誠擺在第一位;但對於對於政治的輸入面則相當生疏,而且不認為自己有能力影響政府決策。

(C)參與型:人民對於政治體系、輸入面、輸出面及自我的政治能力,皆有清楚的概念,這種政治文化存在高度發展的民主國家。歐美民主先進國家皆屬這種政治文化。  

【評論主題】21 關於國會採一院制或兩院制設計孰優孰劣爭辯並未有定論,下列何者不是學者普遍認為的兩院制優點?(A)具更廣泛的國內不同利益代表性 (B)避免草率有更好立法品質(C)責任明確可提高課責性 (D)更穩固

【評論內容】

兩院制

優點實現內部制衡,防止國會的專橫獨裁、團體專制因為立法需兩院通過(其中一院覆核立法內容),可防止草率立法,提高立法和議政質量平衡各方利益,過去上議院代表貴族利益,現今的上議院則多代表鄉鎮利益,制衡城市主導的下議院利於多元意見的表達

缺點立法程序繁瑣,效率較一院制低與一院制相比,需要更多人力和財力其中一院不能完全代表民意,特別是上議院兩院若分別由不同黨派掌控,容易出現政爭,較困難進行立法程序

【評論主題】11 下列何者是積極人權的一部分?(A)社會福利 (B)結社自由 (C)集會自由 (D)言論自由

【評論內容】

簡單定義

積極人權→政府應該要為我做些什麼

消極人權→政府不要干預我做些什麼

【評論主題】4 下列何者是網路民調的主要問題?(A)代表性易受質疑 (B)資料分析不方便 (C)回收過於耗時 (D)所需支出費用龐大

【評論內容】

網路民調的主要問題(1)受訪者與我們定義的母體,也許會出現顯著差異。(2)網路民調的執行,是假定所有受訪者都裝設網路設備或是能夠使用網路設備。不過,受訪者也許因為所在處所,經濟狀況或是不知如何使用電腦上網而未必可以填答問卷。(約略等於A選項)(3)是否由本人填答或是有無出現重複填答的問題,有時研究者也未必能夠確認。針對受訪者有關政治知識的問題,可以在填答過程中透過其他資訊管道獲得,而影響這類資料的真實性。

【評論主題】3 政治練達程度愈高的民眾,較能組織和整合各種資訊,在各項政治議題立場上通常是:(A)穩定性高、一致性低 (B)穩定性高、一致性高 (C)穩定性低、一致性高 (D)穩定性低、一致性低

【評論內容】

政治練達強調民眾對於政治事務的認知能力,分析其對資訊處理、儲存以及據以決策的能力,討論民眾是否能以抽象的意識型態進行思考,對於各項不同議題立場的一致性以及相同議題在不同時間點的穩定性。政治練達程度越高的民眾,擁有較多的資訊且其對各種資訊的組織與整合能力較強,對於各項議題立場的一致性與穩定性較高。

【評論主題】27 關於行政機關之適用法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應依職權適用法律,無待人民請求 (B)法律明定時,得自由裁量(C)適用法律,不受指揮監督,獨立行使職權 (D)為適用法律,得依職權訂定行政規則

【評論內容】

轉貼

信念,很重要,要有長期忍受 國一上 (2018/05/15)   2

行政機關適用法律,受到層層節制,不像司法機關各級法院可以獨立審判,不受干涉。但行政機關仍有以下適用法律原則:1. 無待請求,主動適用:依法行政,主動適用,無待人民請求。2. 接受上級指揮監督:下級行政機關對於上級機關之指揮監督,雖然可以陳述意見,但有服從的義務。不過,上級機關命令如果顯然違法,下級機關則無服從的義務,例如:上級命令之行為非屬下級職掌之事項,或命令欠缺法定方式與程序。3. 適用法律,可以發佈命令:法律通常僅規定原則,而未能對所有細節詳細規定,因此各國均允許行政機關在執行法律時,另行頒布命令,以補充執行程序與相關細節。4. 便宜處分、自由裁量:行政機關可以在法律許可範圍內,就執掌事項自由裁量、便宜處分。

照4.的解釋 B是對的

【評論主題】5 依公民投票法規定,公民投票案投票結果,投票人數達全國、直轄市、縣(市)投票權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且有效投票數超過多少票數同意者,即為通過?(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二 (C)四分之三

【評論內容】

注意!107年1月3日修正

公民投票法 第29條

公民投票案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者,即為通過。有效同意票未多於不同意票,或有效同意票數不足前項規定數額者,均為不通過。

【評論主題】38 下列何者是為了使原本僵化的官僚體制恢復活力所提出的改革作法?(A)企業型政府 (B)代表性官僚 (C)功績制度 (D)零基預算制度

【評論內容】

所謂「企業型政府」係指,政府部門由一群富有企業精神的公職人員組成,他們能夠運用各種創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體制恢復活力,使績效不彰的政府機關再度有效運作,簡言之,凡能揚棄官僚守舊的作風,而以創新的做法,有效運用資源來提高效率效能的政府機關,即為企業型政府。

【評論主題】17 下列有關如何提升標的團體的政策順服(policy compliance)之敘述,何者錯誤?(A)針對標的團體中拒絕配合的意見領袖,政策主管機關應與其持續對立(B)善用傳統與網路媒體可作為提升政策

【評論內容】提高標的人口對政策的順服方法

1.在政策制定階段:(1)廣泛收集民意 (2)建立溝通管道(3)運用大眾傳媒,型塑有利之民意。(4)加強政府各機關間之溝通協調,互助合作,以交換各種民意資訊。(5)政府各機關應普遍設立並強化「公眾關係室」,以發揮收集、反應及分析各種民意的功能。(6)政府各機關可充分利用各種「社會化的方法」,影響人民與社團的意見及看法,以爭取標的人口對政府及政策的支持。(7)政策分析家與決策者應確實運用其專業知識、經驗、判斷力、聰明才智,去收集、分析、綜合研判民意,作為決策的參考資訊。(8)必要時可採取「吸納」之策略

2.在政策執行階段:

(1)採取教育與說服(2)執行機關展現貫徹政策之決心與信心(3)採取宣傳之策略(4)採取積極之激勵措施(5)採取消極之懲罰措施(6)加強必要之溝通:執行機關應隨時與標的人口進行溝通,調整政策方案的執行作法、程序,並解決執行時所引發的問題,促使標的人口願意採取順服的行為極態度。

【評論主題】22 政府機關對某一標的人口活動僅予以原則性的規範,而由該標的人口自行決定活動進行方式的政策,係屬:(A)重分配性政策 (B)分配性政策 (C)自我管制性政策 (D)管制性政策

【評論內容】

1.分配性政策:指政府機關將利益、服務或成本、義務分配給不同的標的人口享受或承擔的政策。ex.各種社會福利政策

2.自我管制性政策:指政府機關對於某一標的人口活動僅予以原則性規範,而由該標的人口自行決定活動進行的政策。ex.大學自治、自我檢驗商品

3.管制性政策:指政府機關設置某些特殊原則、規範,以指導政府機關或標的人口從事某些活動,或處理不同利益的政策。ex.交通管制、環境保護

4.重分配性政策:指政府機關將某一標的人口的利益或成本轉移給另一標的人口享受或承擔的政策。ex.綜合所得稅

【評論主題】31 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選舉人必須在各該選區繼續居住多少時間,方可為各該選區之選舉人?(A)3 個月 (B)4 個月 (C)5 個月 (D)6 個月

【評論內容】

§15

有選舉權人在各該選舉區繼續居住四個月以上者,為公職人員選舉各該選舉區之選舉人。前項之居住期間,在其行政區域劃分選舉區者,仍以行政區域為範圍計算之。但於選舉公告發布後,遷入各該選舉區者,無選舉投票權。

【評論主題】1 地方居民有依法律及自治法規繳納自治稅捐之義務,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直轄市、縣(市)、鄉(鎮、市)均得依法開徵特別稅課、臨時稅課與附加稅課(B)特別稅課之開徵,不必專款專用(不必指定用途)(C

【評論內容】

地方稅法通則§2

本通則所稱地方稅,指下列各稅:一、財政收支劃分法所稱直轄市及縣 (市) 稅、臨時稅課。二、地方制度法所稱直轄市及縣 (市) 特別稅課、臨時稅課及附加稅課。三、地方制度法所稱鄉 (鎮、市) 臨時稅課。

【評論主題】49 有關國家賠償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國家賠償法所稱之公務員係指經考試任用之公務人員(B)公務員因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而成立國家賠償責任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C)國家損害賠償,除

【評論內容】

(A)國賠§2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謂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I)

(B)國賠§2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權利者,國家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公務員怠於執行職務,致人民自由或權利遭受損害者亦同。(II)前項情形,公務員有故意或重大過失時,賠償義務機關對之有求償權。(III)

(C)國賠§5  國家損害賠償,除依本法規定外,適用民法規定。

(D)國賠§7  國家負損害賠償責任者,應以金錢為之。但以回復原狀為適當者,得依請求,回復損害發生前原狀。

【評論主題】16 下列何種政策措施或行為,最符合「府際關係」(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的界定範疇?(A)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2.0 (B)平埔原住民正名 (C)流感疫苗接種計畫 (D

【評論內容】

前言:

隨著人口老化及照顧服務需求多元化,為因應失能、失智人口增加所衍生之長期照顧需求,亟需擴大服務規模,普及照顧服務體系,並發展各類新興照顧服務模式以回應不同族群需求,提供從支持家庭、居家、社區到住宿式照顧之多元連續服務,建立以社區為基礎之長照服務體系...

實施策略:(三) 鼓勵資源發展因地制宜與創新化,縮小城鄉差距,凸顯地方特色透過專案新型計畫鼓勵資源豐沛區發展整合式服務模式,鼓勵資源不足地區發展在地長期照顧服務資源,維繫原住民族文化與地理特色。

資料來源

【評論主題】50 有關地方民意代表得否兼任該地方行政機關以任務編組成立委員會委員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須法律或中央法規規定得以兼任,始得兼任(B)須該地方行政機關制定自治條例規定得以兼任,始得兼任(C)須經

【評論內容】

地方制度法§53I

直轄市議員、縣 (市) 議員、鄉 (鎮、市) 民代表,不得兼任其他公務員、公私立各級學校專任教師或其他民選公職人員,亦不得兼任各該直轄市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及其所屬機關、事業機構任何職務或名義。但法律、中央法規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評論主題】23 下列何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之提案?(A)人事事項 (B)環保事項 (C)文化事項 (D)交通事項

【評論內容】

投資拿掉了,公投法感覺修改很多

第 2 條本法所稱公民投票,包括全國性及地方性公民投票。全國性公民投票,依憲法規定外,其他適用事項如下:一、法律之複決。二、立法原則之創制。三、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地方性公民投票適用事項如下:一、地方自治條例之複決。二、地方自治條例立法原則之創制。三、地方自治事項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預算、租稅、薪俸及人事事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之提案。n

【評論主題】19 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對下列何者不具有拘束效力?(A)訂定機關 (B)訂定機關之下級機關 (C)訂定機關之上級機關 (D)訂定機關之屬官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161

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具有拘束(A)訂定機關、其(B)下級機關及(D)屬官之效力。

沒有提到上級

【評論主題】19 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對下列何者不具有拘束效力?(A)訂定機關 (B)訂定機關之下級機關 (C)訂定機關之上級機關 (D)訂定機關之屬官

【評論內容】

行政程序法§161

有效下達之行政規則,具有拘束(A)訂定機關、其(B)下級機關及(D)屬官之效力。

沒有提到上級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

行程§114

違反程序或方式規定之行政處分,除依第一百十一條規定而無效者外,因下列情形而補正︰一、須經申請始得作成之行政處分,當事人已於事後提出者。二、必須記明之理由已於事後記明者。三、應給予當事人陳述意見之機會已於事後給予者。四、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委員會已於事後作成決議者。五、應參與行政處分作成之其他機關已於事後參與者。前項第二款至第五款之補正行為,僅得於訴願程序終結前為之;得不經訴願程序者,僅得於向行政法院起訴前為之。

【評論主題】37 人際關係與道德規範,屬於下列何種文化因素?(A)社會文化 (B)物質文化 (C)心智文化 (D)價值文化

【評論內容】文化的主要內涵包括三大部分:1.典章制度:為社會文化的主軸,例如各種法令規章、行政模式、人際關係、生活方式、價值觀念。2.技藝知識:為物質文化的主軸,例如工具、機械、設備、衣物、家具、車船、飛機。3.意識形態,為心智文化的主軸,例如各種文學藝術、思想信仰、音樂美學、哲學知識。

【評論主題】17 不服嘉義縣原住民阿里山鄉公所之行政處分者,應向下列何者提起訴願?(A)阿里山鄉公所 (B)嘉義縣政府(C)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D)行政院

【評論內容】

訴願法§4

訴願之管轄如左:一、不服鄉 (鎮、市) 公所之行政處分者,向縣 (市) 政府提起訴願。二、不服縣 (市) 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縣 (市) 政府提起訴願。三、不服縣 (市) 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中央主管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四、不服直轄市政府所屬各級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直轄市政府提起訴願。五、不服直轄市政府之行政處分者,向中央主管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六、不服中央各部、會、行、處、局、署所屬機關之行政處分者,向各部、會、行、處、局、署提起訴願。七、不服中央各部、會、行、處、局、署之行政處分者,向主管院提起訴願。八、不服中央各院之行政處分者,向原院提起訴願。

【評論主題】36 已開發國家行政文化之特質,下列何者錯誤?(A)功績主義 (B)相對主義 (C)冒險主義 (D)形式主義

【評論內容】『已』開發國家:相功理冒行事(相公禮貌行事)1.相對主義

【評論主題】9 就一個行政組織而言,決策活動消耗最少時間的是那一個活動?(A)情報 (B)設計 (C)抉擇 (D)評估

【評論內容】

賽蒙(Simon)認為,就一個「行政組織」而言,「決策活動」包括下列三項活動 :一、「情報」活動 : 即「觀察」與「探究」各方面的「情況」。二、「設計」活動 : 「擬定」同時並「評估各種解決問題」的「可能方案」以及「方案中」的「各種細節」。三、「抉擇」活動 : 最後「選擇一種」予以「實施」。 賽蒙(Simon)認為,耗在「抉擇活動」方面的「時間最少」。

【評論主題】30 公務人員對於長官監督範圍內所發之命令有服從義務,如認為該命令違法,應負下列何項義務?(A)訴訟 (B)檢舉 (C)報告 (D)申訴

【評論內容】

公務人員保障法§17

公務人員對於長官監督範圍內所發之命令有服從義務,如認為該命令違法,應負報告之義務;該管長官如認其命令並未違法,而以書面署名下達時,公務人員即應服從;其因此所生之責任,由該長官負之。但其命令有違反刑事法律者,公務人員無服從之義務。

前項情形,該管長官非以書面署名下達命令者,公務人員得請求其以書面署名為之,該管長官拒絕時,視為撤回其命令。

【評論主題】16 下列何者不適用公務員懲戒法之規定?(A)直轄市市長 (B)臺灣大學校長 (C)財政部司長 (D)立法委員

【評論內容】

只是很單純的認為ABC都是行政部門的人

只有D是立法部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