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9.張老師設計了「垃圾分類」系列活動,請協助他將下列學習目標,依較適合的活動 前後順序加以排列。甲、說明垃圾分類的方法乙、分析班上不同類別的垃圾量丙、提出改善班上垃圾量的解決方案丁、將不同物品分別丟

【評論內容】分享我的想法...甲、說明垃圾分類的方法(建立規則概念)      ↓丁、將不同物品分別丟入正確的回收桶(建立規則行為).....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6.有關光譜計畫(Project Spectrum)的教學評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具有真實評量的特性(B)是運用以常模為基準的評量工具(C)為落實多元智慧的理念,並未建立評量系統(D)為有效規

【評論內容】以下是我的個人想法...(B) 並沒有常模對照,多元智能、光譜計畫,主要的目的是在找出孩子的優勢智能,以優勢帶動弱勢學習(C) 光譜計畫是佐以.....

【評論主題】29.張老師設計了「垃圾分類」系列活動,請協助他將下列學習目標,依較適合的活動 前後順序加以排列。甲、說明垃圾分類的方法乙、分析班上不同類別的垃圾量丙、提出改善班上垃圾量的解決方案丁、將不同物品分別丟

【評論內容】分享我的想法...甲、說明垃圾分類的方法(建立規則概念)      ↓丁、將不同物品分別丟入正確的回收桶(建立規則行為).....

【評論主題】4.下列何者是辨認幼兒是否有某方面障礙的工具?(A)診斷測驗(diagnostic test)(B)篩檢測驗(screening test)(C)安置測驗(placement test)(D)準備度測

【評論內容】篩檢~是在大量樣本中快速找出疑似有發展狀況的對象(找出有狀況的人)診斷~是在.....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題組】(二)洋桔梗

【評論內容】剛翻書...又覺得有點奇怪了...其實我也不知道王立杰的重點到底是不是對的,但是考試的答案是這樣囉!枕葉:視覺顳葉:口語頂葉:知覺額葉:決策[發展心理學/2003/學富/Shaffer著/蘇建文總校]

【評論主題】29.張老師設計了「垃圾分類」系列活動,請協助他將下列學習目標,依較適合的活動 前後順序加以排列。甲、說明垃圾分類的方法乙、分析班上不同類別的垃圾量丙、提出改善班上垃圾量的解決方案丁、將不同物品分別丟

【評論內容】分享我的想法...甲、說明垃圾分類的方法(建立規則概念)      ↓丁、將不同物品分別丟入正確的回收桶(建立規則行為)      ↓乙、分析班上不同類別的垃圾量(從中發現問題)      ↓丙、提出改善班上垃圾量的解決方案(提出改善建議)

【評論主題】26.有關光譜計畫(Project Spectrum)的教學評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具有真實評量的特性(B)是運用以常模為基準的評量工具(C)為落實多元智慧的理念,並未建立評量系統(D)為有效規

【評論內容】以下是我的個人想法...(B) 並沒有常模對照,多元智能、光譜計畫,主要的目的是在找出孩子的優勢智能,以優勢帶動弱勢學習(C) 光譜計畫是佐以多元智能的評量方式,但不是僵化的評量工具(D) 光譜計畫主要是在找出優勢智能並發揮(兼且帶動弱勢智能的學習),應該沒有題目中的「缺陷本位評量」

【評論主題】4.下列何者是辨認幼兒是否有某方面障礙的工具?(A)診斷測驗(diagnostic test)(B)篩檢測驗(screening test)(C)安置測驗(placement test)(D)準備度測

【評論內容】篩檢~是在大量樣本中快速找出疑似有發展狀況的對象(找出有狀況的人)診斷~是在疑似有狀況的這些對象中,診斷出他們有些什麼樣的發展問題(知道這些人的發展問題)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 不屬於 課程設計的基本要素?(A) 目標 (B) 方法 (C) 教材 (D) 評量

【評論內容】目標 內容 方法 評量

【評論主題】26.有關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的敘述, 下列 何者正確?(A)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 》含括的範圍包社區互助式方(B) 幼兒園人數 100 人以下,護理員可用特約方式兼任(C) 為確保食品可口, 幼

【評論內容】

(B) 幼兒園人數 100 人以下,護理員可用"特約"方式"兼任"

一般的幼兒園:60人以下,特約或兼任1名

       61~200人,特約或兼任或專任1名

       201以上,專任1名

附設的幼兒園:可用健康中心護理人員"兼任"

題意寫說,可用"特約"方式"兼任",可能是錯在...

1.一般幼兒園,若以"特約"的方式,就不是"兼任"(身分只能二選一)

2.若是附幼的狀況,是"兼任",就不是"特約"(身分只能二選一)

 

會不會是這樣呢?

【評論主題】43.老師在進行繪本活動時,經常會讓幼兒猜猜看顧是的內容,猜測對於閱讀活動的意義,下列何者是主要的目的?(A) 活化幼兒的經驗(B) 增加樂趣(C) 增加與幼兒的互動(D) 增加詞彙

【評論內容】要猜想前,幼兒會被引入回憶與思考其所接觸過的生活事件、詞彙、各種人事物......等「過去經驗」,同時也要在腦內與老師的問題、當下的故事情境等做連結後才能回應老師,所以會活化兒童自身的經驗。我是這樣推測的...可以參考看看。(但我不知道這有沒有相關理論支持......@@)

【評論主題】12.「ㄒㄧㄣ」香

【評論內容】當初考試時有表可查嗎?還是可以怎麼解題呢?

【評論主題】11.「矯」正

【評論內容】我自己的記憶法,是想像成以下,解題起來蠻方便的喔~負偏態:<(負的、少的,所以是小於)正偏態:>(正的、多的,所以是大於)----------負偏態:<(小於)<左偏態右端頭比較大,人也比較多,比較多人高分。所以:成績偏高,考題難度偏低,平均數小於眾數,眾數大於中位數,大多數學生成績集中在中高分組。正偏態:>(大於)<右偏態左端頭比較大,人也比較多,比較多人低分。所以:成績偏低,考題難度偏高,平均數大於眾數,眾數小於中位數,大多數學生成績集中在中低分組。----------解此題:看 ↑ 負偏態:<(小於)這一列就可以了~

【評論主題】【題組】4. 「皎皎」河漢女 :

【評論內容】佛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派

【評論主題】01.嶔崎:

【評論內容】葛蘭西Gramsci - 文化霸權理論

【評論主題】【題組】 ⑷針對兩類污染物,試各舉出一類常用添加之物質,以促進生物降解。 (4分)

【評論內容】如果這一題是以史密蘭斯基的遊戲理論來解題,就不能算是皮亞傑提出的理論啦,建議題目稍作修正。

【評論主題】五、事業機構應遵循那些原則,以減少資源之消耗、抑制廢棄物之產生及促進資源回收再利用?(20 分)

【評論內容】先聲期 =準備期(非真正語言)單字句期 (真正的語言開始)雙字句期 =電報式語言=稱呼期(語言爆炸期) 文法期 (開始使用代名詞) 複句期 =好問期

【評論主題】【題組】3. Mom, please don’t worry.Patty and I will take care of ____________.

【評論內容】(2-7歲)運思預備期=運思前期=前運思期王立杰裡面有寫,運思前期又可分為:(2-4歲)象徵思維期:自我中心(4-7歲)直 覺 期:以直覺判斷(未成熟的「嘗試錯誤」)或許是翻譯的名稱不同?

【評論主題】四、移動動詞整段式填充題,每格1分,共15格,請依照順序填寫清楚,否則不予計分

【評論內容】林孟慧 高二上 (2012/05/13 21:52):讚1人

王立杰p4-68有提到幼稚園班級經營中的人本學派

 

使用的技巧有1.積極聆聽2.傳達我的訊息

3.衝突解決的步驟:使用傾聽方式確定問題-與幼兒討論解決問題的策略-評估解決方法-選擇最佳方式-執行-檢討成效

【評論主題】【題組】⑵若採抽驗後放回方式,試寫出 X 之機率分配式、平均數及變異數;並求整批電視機被接受之機率為何?(8 分)

【評論內容】那其他測驗真的都有嗎?有沒有哪位好心人阿~有整理好的各項測驗資料的~麻煩一下...謝謝謝謝謝謝!!!

【評論主題】【題組】 ⑵當管制區內操作人員或工作人居占位置之劑量率≧10 μ Sv/h 時,為使測試結果合格,應如何處置?

【評論內容】台灣現行「幼兒教育券政策」之政策屬性為?(A)幼兒教育品質管控政策(B)幼兒教育資源分配政策(C)幼兒教育系統改造政策(D)以上皆是。答案:B

(A)幼兒教育品質控管政策:如合作園政策

(B)幼兒教育資源分配政策:如幼兒教育券

(C)幼兒教育系統改造政策:如幼托整合、幼兒園

【評論主題】8手持「麈」尾

【評論內容】本我:生理的我,快樂原則,「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本能反應,攻擊、生死本能。自我:心理的我,現實原則,調節自己的行為以適應環境。超我:社會的我,道德良心,最高理想的道德社會標準。

【評論主題】二、試述荷蘭殖民時代對臺灣原住民的統治與教化狀況。(25 分)

【評論內容】《盡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http://ctext.org/mengzi/jin-xin-i/zh?searchu=%E5%BE%97%E5%A4%A9%E4%B8%8B%E8%8B%B1%E6%89%8D%E8%80%8C%E6%95%99%E8%82%B2%E4%B9%8B%EF%BC%8C%E4%B8%89%E6%A8%82%E4%B9%9F%E3%80%82

【評論主題】三、試分別列出銀行的「第一準備金(primary reserves, or cash assets)」及「第二準備金(secondary reserves)」所包含的資產項目。(25 分)

【評論內容】基因隱性遺傳疾病:泰克沙氏症、苯丙酮尿症基因顯性遺傳疾病:杭亭頓舞蹈症、軟骨發育障礙症性連遺傳缺陷:色盲、血友病 → 第 23 對性染色體異常 or 染色體有隱性基因非遺傳性疾病:唐氏症(蒙古痴呆症)→ 第 21 對染色體數目異常 or 結構異常

【評論主題】三、何謂「第三波民主運動」?那些因素促成台灣社會的民主轉型?(25 分)

【評論內容】B 此時期是語言爆炸期!

【評論主題】一、草蝦養殖曾創造將近九萬噸的年產量,但以後產量逐年減少,試述草蝦養殖為何在短短幾年間產量突增,又產量劇減,說明如何記取前車之鑑,應如何改善。(20 分)

【評論內容】題目感覺不是很好耶...雖然幼兒對錄影帶、看電視等會有興趣,但也要看影片內容及其他條件吧...我也看過幼兒在幼稚園看影片時,無聊得摸摸牆壁、動動手腳,就因為老師規定不能離開位置,於是只好無聊得消磨時間...或是自由活動(或放學前)時看影片,比起看影片,幼兒也寧願繼續玩他們的玩具壓~不一定吧...我覺得(C)(D)都不好<

【評論主題】一、試說明網路計量學(webometrics)的定義和研究範圍,並進一步論述書目計量學的理論與實務如何影響並應用於網路計量學領域。 (25 分)

【評論內容】聖吉(Senge) 學習型組織 五項基本修練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項修練:建立共同願景第四項修練:團隊學習第五項修練:系統思考

【評論主題】一、試說明網路計量學(webometrics)的定義和研究範圍,並進一步論述書目計量學的理論與實務如何影響並應用於網路計量學領域。 (25 分)

【評論內容】馬自達 高一下 (03/22 11:53):讚0人讚!

 

『考...第幾項修練』

 

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PersonalMastery)

自我超越是學習塑造一個堅實的個人願景----你一生最想創造出來的結果----並且實際評估自己的現實生活。它可以培養出一種自然的張力,這種張力一旦生成,就能強化你的選擇能力,並且幫助你實現追求的目標。

 

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這是著重反思和探詢(inquiry)技巧的訓練,目的是幫助團體中的每一個人注意到自己及旁人的態度和看法。心智模式訓練也可以幫助你更明確地界定當前的現實狀況。由於大部分教育系統中的心智模式都是「不准討論」和隱諱莫測的,所以學習型學校的關鍵挑戰之一,就是要促成所有...

【評論主題】一、甲非常想要鋼彈模型,但沒錢購買。某日,甲喝了一大堆酒後,再度進入模型店,並且因酒精而失去理智的控制,忍不住拿了一隻模型離開商店。店員見狀追了出去,並且抓住了甲的夾克。甲驚慌之餘,反手推開店員的手,

【評論內容】(整理以上)奧波特(Allport)人格特質理論

1. 首要特質

所謂首要特質(cardinal trait),是一個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質。小說或戲劇的中心人物,往往被作者以誇張的筆法,特別突顯其首要特質。如林黛玉的多愁善感

2. 中心特質

所謂中心特質(central trait),是構成個體獨特性的幾個重要特質,在每個人身上大約有5-10個中心特質。如林黛玉的清高、聰明、孤僻、抑鬱、敏感等,都屬於中心特質。

3. 次要特質

所謂次要特質(secondary trait),是個體不太重要的特質,往往只有在特殊情境下才表現出來。如有些人雖然喜歡高談闊論,但在陌生人面前則沉默寡言。

【評論主題】五、請翻譯下列名詞,並敘述其內涵:(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題組】⑴ Bycatch

【評論內容】回應5F:(C)教師最初的主觀評價可能會逐漸形成客觀事實這會讓我聯想到「畢馬龍效應」:當老師對某位孩子有了既定的期待與評價,這位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期待與標準後,會慢慢趨向於表現老師所認為的行為。所以是會受到影響的!(我的認知)

【評論主題】【題組】⑷評論其添加量之合理性。(20 分)

【評論內容】PISA 學習評量評量項目:閱讀、數學、科學

【評論主題】26 教學時重視學生的思考過程,讓學生自行孕育出各種觀念,進而找出答案。此為下列那一種教學法的主要精神?(A)探究教學法(B) 講述教學法(C) 創造教學法(D) 訊息教學法

【評論內容】雖然都重視思考,但題目指出「教學時重視學生的思考過程,讓學生自行孕育出各種觀念,進而找出答案」這裡的「進而找出答案」,感覺好像是找出「進而找出正確的答案」?1F分享的很清楚~探究教學法包括了 (一) 發現式探究  (二) 理性式探究 (三) 實驗式探討 三項指標這些思考的過程,其目的應該是導向讓幼兒發現其更確的答案吧?(以上三種方法)如果是創造教學法...應該會在題目上出現類似「激發幼兒的不同想法、自由發表意見」...就算題目一樣是「教學時重視學生的思考過程,讓學生自行孕育出各種觀念」,後面的那句應該也會改成...類似「進而創造出答案」...或是「進而找出解決的方法」之類的字眼吧...(因為沒有標準答案)以上是個人對題意的解讀,各位老師們可再想想~是否有更好的解釋方法呢?

【評論主題】【題組】⑶ FORTRAN 及⑷ Visual Basic 語言為例,詳述從原始碼程式(Source program)譯成可執行程式(Executable program)之過程。(20 分)

【評論內容】幼稚園語文課程領域的範圍:(1)故事(2)歌謠(3)說話(4)閱讀出自 王立杰 *3-4 幼稚園課程標準

【評論主題】9. 「教育基本法」於何時制訂並公佈實施?(A)86(B)87(C)88(D)89 年。

【評論內容】感謝感謝~1F的人真好:)

【評論主題】5. 試解方程式log10x+log10(x-1)=1+log10 2,則x=__________。

【評論內容】題意不清!小明是自己決定的...又不是家人幫他鋪好路、決定好的<

【評論主題】21.阮祖里(Renzulli, J. S.)的資優智力三環說,包括工作熱誠、創造力和什麼?(A)領導才能;(B)情緒商數;(C)中等以上智力;(D)批判思考能力。

【評論內容】阮祖里(Renzulli, J. S.) - 資優智力三環說:工作熱誠、創造力、中等以上智力

【評論主題】4.小丸子沒有將玩具歸位而被老師指責時,卻說豬太郎也沒有把玩具歸位,此種反應屬於下列何種防衛機制?(A)反向作用 (B)代替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投射作用。

【評論內容】簡單的辨別方法,"心態上"應該可以這樣看...(我的辨別方法)合理化作用:我這樣,A也這樣阿,所以我沒有錯!(其實兩人都錯,找別人一起作為合理解釋的理由)投射作用:都是別人的錯,我沒有錯!(惡人先告狀)

【評論主題】18.初等教育的特質不包括:(A)生活性;(B)民族性;(C)權益性;(D)選擇性。

【評論內容】初等教育的特質:生活性、民族性、權益性請問還有別的特質嗎?

【評論主題】一、何謂土壤之形成因子(soil-forming factor)?(20 分)

【評論內容】感謝!所以,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1990年代中期崛起的學術與商業應用主題。是針對個人及社群所擁有的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確認、創造、掌握、使用、分享及傳播進行積極及有效的管理。其涵蓋的固有理論及應用層面,包括學習型組織、企業文化、資訊科技應用及人事管理等。(現今企業越來越重視)舉例:維基百科經常被指為網際網路上其中一個最成功的知識管理系統。

【評論主題】98.布魯姆學派在2001年修正認知領域(Cognitive Domain)教學目標的分類,其最高層次定義為何?(A)後設認知 (B)綜合 (C)創造 (D)評鑑。

【評論內容】(原本)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更改)知識、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

【評論主題】某次成就測驗,採選擇題型式評量,假如在全體受試250位學生中,答錯該測驗第一題的學生有50人,請問該題的難度是多少?(A) 0.2 (B) 0.5 (C) 0.8 (D) 0.4

【評論內容】補充說明:難度=通過率=答對率=通過的百分比=(高分組答對率+低分組答對率)/2(指數:0~1之間)鑑別度=高分組答對率-低分組答對率(指數:-1~1之間)

【評論主題】58.下列哪一位學者提出「高尚的野蠻人」概念,預告了階段和成熟的概念?(A)William Preyer (B)Charles Darwin (C)John Locke (D)Jean-Jacques

【評論內容】請問有誰知道 (A)William Preyer是誰嗎?這個人好像不是教育社會學會出現的那個人耶...不知道他有什麼理論?

【評論主題】學校領導者面對學校組織文化的塑造,可以引用Senge(1990)在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的觀念,以下何者不是學習型組織的核心修練之一?(A)組織發展(B)團隊學習(C)自我超越(D)系統思

【評論內容】妳跟我查的資料一樣...但其實順序錯了< (我今天考試就是這樣錯了這題~O<~)其實正確順序是...↓馬自達 高一下 (03/22 11:53):讚0人讚!

 

『考...第幾項修練』

 

第一項修練:自我超越(PersonalMastery)

自我超越是學習塑造一個堅實的個人願景----你一生最想創造出來的結果----並且實際評估自己的現實生活。它可以培養出一種自然的張力,這種張力一旦生成,就能強化你的選擇能力,並且幫助你實現追求的目標。

 

第二項修練: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這是著重反思和探詢(inquiry)技巧的訓練,目的是幫助團體中的每一個人注意到自己及旁人的態度和看法。心智模式訓練也可以幫助你更明確地界定當前的現實狀況。由...

【評論主題】18.我國哪一位教育學者注重美感教育的道德效果,從而提出教育宗旨為:「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A)蔡元培 (B)胡適 (C)張之洞 (D)梁啟超

【評論內容】蔡元培 - 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評論主題】「學生能運用三原色調出四種以上的中間色。」此一行為目標中的「三原色」是屬於哪一項要素?(A)結果 (B)標準 (C)條件 (D)行為

【評論內容】「學生能運用三原色調出四種以上的中間色。」所以應該是這樣囉?1.對象:學生2.行為:調出3.結果:中間色4.情境(條件):三原色5.標準:四種以上

【評論主題】依J.A.Banks的多元文化教育主張,我國鄉土教育【最重視】的階段是: (A)貢獻的取向 : (B)添加的取向: (C)轉換的取向 : (D)社會行動的取向

【評論內容】

Banks(1989)提出一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具有層級性的課程發展模式(Banks,1989;莊明貞,民82,頁235-236),分別是:

1.  貢獻取向(contributions approach):

此一取向是多元文化課程發展的第一個階段,藉由對某些少數特定的族群中有所貢獻的英雄人物之事蹟,在特別的假日,節慶或典禮中,加以表揚。例如:辦理各校兩性平等教育週各項活動與慶典。

2.   附加取向(additive approach):

此一階段是課程發展的第二階段,採用添加的方式在課程中加入特定族群的相關議題或概念,但仍是以既有的課程結構為主。例如:現行分科架構中,再融入性別平等相關議題,使成為兩性平等教學活動設計的...

【評論主題】皮亞傑認為重量、質量、體積的保留概念發展依序為(A) 體積、重量、質量(B) 重量、體積、質量(C) 質量、重量、體積(D) 質量、體積、重量

【評論內容】數量(7歲)質量(7-8歲)長度(8歲)重量(9-10歲)容積(11歲)面積(11-12歲)體積(12-13歲)參考自王立杰~

【評論主題】教育行政學者Griffiths(1991)指出,混沌理論應該可以應用到學校領導的研究上,並對學校領導研究學者有很大的幫助,以下何者不是混沌理論中所提到的混沌現象? (A)蝴蝶效應 (B)隨機震撼 (C

【評論內容】對阿 答案沒錯吧?答案應該是D

混沌理論(蝴蝶效應、牽一髮而動全身)、全面品質管理

一、耗散結構dissipation structure

系統呈現不穩定狀態 = 不穩定 ─ 崩潰 ─ 重組新型態

二、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

巴西蝴蝶展翅,德州就可能颳颶風 = 藐小不起眼的現象會形成大風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防微杜漸 = 一葉知秋 = 藻萍之末,可以起風

三、奇特吸引子 = 奇異吸子 strange attractor

不規則中仍遵循某些特定原則或方向變化

四、回饋機制 = 回饋機轉 feedback mechannism

Input ─ Transformation ─ Output

↑      ↑       ↑└...

【評論主題】施普朗格以愛為中心價值是(A)藝術(B)宗教(C)政治(D)社會

【評論內容】

· 真理(Truth):理論型(哲學家、科學家)。

· 利益(Utility):經濟型(企業家)。

· 美感(Form and Harmony):審美型(藝術家)。

· 同情(Love):社會型(教育家、慈善家)。

· 權力(Power):政治型(政治家)。

· 至善(Unity):宗教型(宗教家)

線上測驗: http://yamol.tw/reponse.php?id=3850257#ixzz1rLuBO1ax

【評論主題】6. 下列何者在其 《大教育學》 ( The Great Didactica ) 著作中,將學校教育制度分為四個階段?(A) 柯門紐斯 ( Comenius ) (B) 盧梭 ( Rousseau )

【評論內容】康門紐斯的教育分期:01-06 母親學校 - 培養感官知覺能力07-12 國語學校 - 培養想像能力13-18 拉丁學校 - 培養理解能力19-24 大  學 - 培養意志能力

【評論主題】在多大年紀時,幾乎所有的幼兒都知道自己的性別?(A)1 歲半至2 歲(B) 2 歲至2 歲半(C) 2 歲半至3 歲(D)3 歲至3 歲半

【評論內容】2.5-3 性別認定 4 性別穩定(固定) 5-6 性別恆定性別概念發展,大概是這樣

【評論主題】最先注重公民教育的是 (A)凱欽斯太納 (B)斐斯塔洛齊 (C)孔德 (D)杜威

【評論內容】所以...(最先) 重視「公民」教育:凱因斯泰納   重視「平民」教育:斐斯塔洛齊是這樣囉?

【評論主題】6. 裴利老師(Vivian Paley)所寫的書,孩子國的新約,是探討下列何種主題?(A)孩子的肢體遊戲 (B)幼兒敘事能力(C)幼兒分離焦慮 (D)幼兒社交關係

【評論內容】

就是這本書討論的內容囉,沒有為什麼。書名:《孩子國的新約:不可以說『你不能玩』》簡介:作老裴利女士生動且感性地敘述出兒童的社會關係,尤其對被同儕忽視及排斥者內心世界,極精采的解析。……她編了一個故事,以一隻愛說話的喜鵲做主角,牠幫助過許多感覺害怕、寂寞的人。……這本書讀起來就像故事書一樣,一個好的故事感是充滿智慧又富感情,能令人感動又發人省思。書的介紹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40531

【評論主題】71.主張組織和管理有「普遍的原則」、「每個組織都是獨特的」、「每種情境都必須作個別分析」,認為在特定情境下,能夠分析特定的情境變項,才是有效處理組織行為的關鍵,這一學派的教育行政理論為:(A)權變理

【評論內容】權變理論(contingency theory)主張組織和管理有「普遍的原則」、「每個組織都是獨特的」、「每種情境都必須作個別分析」,認為在特定情境下,能夠分析特定的情境變項,才是有效處理組織行為的關鍵,這一學派的教育行政理論為

【評論主題】99.小華的爸爸拒絕買小華想要的變形金剛玩具,小華就告訴自己:「我根本就不喜歡變形金剛。」,小華的情緒調節處理屬於(A)情緒性處理(B)認知性處理(C)行為性處理(D)表達性處理。

【評論內容】

稍稍整理2F所分享的資訊~感謝分享^^!

情緒調節策略分為六個向度:

(1)認知策略(2)逃避策略(3)攻擊策略(4)放鬆策略(5)分心策略(6)社會策略。

 

根據以上(1)認知策略情緒調節,認知策略的使用主要是個體因應環境的限制下,經由認知評估的過程選擇調適心情的方式,在觀察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認知策略可經由被觀察者的臉部表情及言語來加以區分,並且可歸納出以下幾種項目(10種)。每一個情緒調節策略各有不同的使用情境,茲分別說明如下:

 

1. 接納-接受事實或接受權威:由於幼稚園是團體生活的開始,也是幼兒學習社會化主要過程之一,在幼稚園中幼兒的重要他人即是老師,他能清楚地教導孩子應適時地表現合宜...

【評論主題】74. 教育部「扶持5 歲幼兒教育計畫」中,98 學年度對下列何者對象之滿5 足歲至入國民小學前幼兒,補助「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國幼班)?1.低收入戶2.中低收入家庭3.家有一位子女且家戶年所得4

【評論內容】98學年度 - 「扶持5 歲幼兒教育計畫」:內容:補助「免費」就讀公立幼托機構(含國幼班)對象:低收入戶、中低收入家庭,滿5 足歲~入國民小學前幼兒

【評論主題】37. 下列何者不屬於九年一貫課程的七大教學領域?(A) 自然與生活科技(B) 人文與藝術(C) 資訊與家政(D) 綜合活動

【評論內容】「七大領域」口訣;一直射箭與種樹(藝自社健語綜數)(一)藝術與人文(直)自然與科技(射)社會(箭)健康與體育(與)語文(種)綜合活動(樹)數學

【評論主題】小華轉學到新幼稚園的第一天,老師請他向小朋友作自我介紹。下面哪一項是他 最不可能出現的介紹內容?(A)我很外向 (B)我的力氣很大(C)我有一隻小熊玩具 (D)我家住在公園旁邊

【評論內容】此時的幼兒還無法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自我中心)他們能以自身的角度來表達:我喜歡XXX、我有XXX、我在XXX、我很開心因為XXX...但無法以客觀的評斷來解釋自己。(且外向的形容詞也太難了吧?)

【評論主題】1.小雄原來不怕白鼠,但是怕巨響。當其伸手撫玩白鼠時,突有鐵鎚發出巨響,小雄非常懼怕,如此反覆連結出現數次後,小雄見到白鼠就會逃開,小雄的行為是經由下列何種學習得到的?(A)潛伏認知學習(B)操作制約

【評論內容】這跟...主動被動有關係嗎?古典制約-被動引起(小雄是"被"鐵鎚巨響嚇到而"建立"見到白鼠就會逃開的"行為")操作制約-主動引起

【評論主題】九年一貫課程包括七大領域,下列何者不屬於?(A)綜合活動(B)藝術與人文(C)數學(D)資訊教育

【評論內容】九年一貫課程,相關訊息:http://home.educities.edu.tw/wei3128/currinstruc/prefaceedu/g9guiline.htm七大領域

1.語文:包含本國語文、英語等,注重對語文的聽說讀寫、基本溝通能力、文化與習俗等方面的學習。

2.健康與體育:包含身心發展與保健、運動技能、健康環境、運動與健康的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學習。

3.社會:包含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制度、道德規範、政治發展、經濟活動、人際互動、公民責任、鄉土教育、生活應用、愛護環境與實踐等方面的學習。

4.藝術與人文:包含音樂、美術、表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陶冶學生藝文之興趣...

【評論主題】41. 以下謙辭何者錯誤? (A)拙荊  (B)拙著 (C) 敝校  (D)家妹。

【評論內容】原來是這個意思~感恩^^

【評論主題】( )17. 在動機的期望理論中,下列哪一種組合的動機會最強?(A)簡單的工作與成功的價值很高(B)困難的工作與成功的價值很高(C)簡單的工作與成功的價值適中(D)難度適中的工作與成功的價值很高

【評論內容】期望理論 Expectancy theory什麼是期望理論,它跟員工的工作動機有什麼關係?怎麼運用?  整理: 孫弘岳

期望理論(Expectancytheory)主張人們的工作的動機來自於藉由努力所達成的績效所換取酬賞的期望值,此酬賞須為當事人所重視。期望理論的焦點不單純放在員工個人的工作動機上(意指個人願意努力的方向、強度和持續力),亦含蓋了環境面的成份在內,它共考慮三個因子:績效期望(expectancy)─期望努力所以可以達成的績效表現。(我要付出多少努力可以換來預期的績效表現?)回報期望(instrumentality)─期望達成的績效可以換得的回報。(這樣的績效表現可以換來什麼回報?)回報價值(valence)─預期所換得回...

【評論主題】16.如果我們將幼兒教室的空間規畫,依據其動/靜、乾/濕的屬性予以適當的分區安置,這是使用下列哪一種原則?(A)包容 (B)彈性 (C)平面配置 (D)十字定位分析

【評論內容】Brown  十字定型法(舉例)    濕科學區 | 美勞區    |靜---口---動    |圖書區 | 積木區    乾

【評論主題】38.社會中每個團體各自所發展出不同的民俗與民德(A)次文化(B)學生次級文化(C)積極的次文化(D)反智文化

【評論內容】社會中由許多的次級團體所組成(社會>團體),社會的主流文化即文化。(人類生活的方式、生活中的一切)團體中的文化即次文化。(次級社會、次級團體成員所形成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等)

【評論主題】54.先教最後的反應,此反應為唯一接受原級強化的反應,每一個反應為下一個反應的區辨刺激,並也是前一個反應的條件強化物(A)行為塑造(B)行為鎖鍊(C)代幣制度(D)普里馬克原則

【評論內容】普里馬克原則(Premack's Principle)又稱老祖母的法則或阿媽的法寶或霹靂馬效應,由普里馬克提出。(一)對任何有機體而言,都存在一種增強階層,位於階層頂端的增強行為是有機體最有可能去從事的活動(二)階層中的任何活動,可藉著位居其上的活動來增強其發生率,而它本身也可增強位居其下的活動。 (三)在教育上的應用,找出個體的增強階層,以較高階層促動較低階層的反應,使得兒童有全面均衡的發展。簡單的說,每個人都有其認為信服的對象,透過此對象來間接幫助你原來要提高的對象,是事半功倍的.是針對孩子所喜愛的事物,投其所好,作為激勵他們向上的原動力。例如:當妳乖乖把功課寫完,你就可以出去玩,利用出去玩的誘因讓他們趕快把功課做完,就是使用普理馬克原則

【評論主題】32.建構主義(A)Lewin李溫(B)Piaget(C)巴林莎&布郎Plincsar&Brown(D)Glaserfeld

【評論內容】http://geniitwo18.pixnet.net/blog/post/24809769-%E7%B2%BE%E9%81%B8%E4%BA%BA%E7%89%A9001%EF%BC%9A%E6%9D%8E%E6%BA%ABk.lewin

李溫K.Lewin:應用社會心理學之父

一、首先提出『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

(一)定義

 將科學研究者與實際工作者之能力與智慧,結合在一起的合作事業方法。

(二)步驟

發現問題→界定&分析問題→草擬計畫→閱覽文獻→修正計畫→實施→檢討、修正再實施→提出結論與報告

(三)特色

強調實用性及立即應用,以解決問題為導向,視課程即【研究假設】

(四)缺點:次級研究,流於形式

 

二、認知場地心理學cognitive-field psychology

(一)定義

採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學)的觀點,認為行為表現...

【評論主題】132.主張學校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社會關係和經濟制度中的社會階級,具有一種微妙的結構性對應,這種符應關係稱為符應原則(A)Althusser(B)Bowles&Gintis(C)Bourdieu(D)

【評論內容】

(A)阿圖塞-召喚理論(interpellation)

(B)包爾斯&金蒂斯-社會再製

社會階級的形成不是靠努力和才能,是透過上一代階級再製。

學校課程知識的選擇和傳遞,充分符應社會階級的權力關係。

(C)布迪爾-文化再製

(D)伯恩斯坦-知識社會學理論(提出:文化輸送理論)

【評論主題】103.社會交換理論代表人物(A)休茲Schutz(B)米德Mead(C)葛芬柯Garfinkel(D)不勞的Blau(E)賈夫曼Goffman-----P.81

【評論內容】答案好像修改了...現在為正確答案。

【評論主題】103.社會交換理論代表人物(A)休茲Schutz(B)米德Mead(C)葛芬柯Garfinkel(D)不勞的Blau(E)賈夫曼Goffman-----P.81

【評論內容】還是不太懂...賈夫曼Goffman ≠ 何斯曼Homans答案真的沒錯???

【評論主題】39.提出「活教育」與「死教育」的十大區別者是哪位學者?(A)幼教前輩陳鶴琴 (B)進步主義家杜威 (C)課程實驗家張雪門 (D)蒙特梭利

【評論內容】http://club.jledu.gov.cn/?uid-16420-action-viewspace-itemid-192529陳鶴琴:活教育與死教育的十大區別(節錄資料後以表格整理)

活教育

死教育

1.  一切設施一切活動,以兒童作中心當主體,學校裡一切活動差不多都是兒童的活動。

1. 一切設施一切活動,教師(包括校長)是中心是主體,學校裡一切活動差不多都是教師的活動。

2. 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做人的態度,養成優良的習慣,發現內在的興趣,獲得求知的方法,訓練人生的基本技能。

2. 教育的目的,在灌輸許多無意義的零星知識,養成許多無關緊要的零星技能。

3.  一切教學,集中在 " ...

【評論主題】32.有關角落的擺置,下列哪一項敘述錯誤?(A)娃娃家可以緊鄰積木角,以提高互惠性 (B)擴大角落空間可以減低動態活動造成的衝撞 (C)圖書角需要在安靜和有光源的地點(D)在較小的分隔區域中,學前孩童

【評論內容】空間較小(非太擁擠)的環境,孩子容易增加互動性,因此較容易出現聯合、合作等遊戲,並非低層次社會性遊戲。空間太大的環境,孩子容易出現跑、衝、撞等行為,空間大較少出現合作性社會行為。之前看到題目有提到類似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