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8.教師以教科書為依歸,喪失自身的專業判斷,這符合哪種概念的意義?
(A)異化 (alienation)
(B)情境化(contextualization)
(C)上層建築(super-structure)
(D)二重性(duality)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75945
統計:A(4845),B(322),C(832),D(24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h

用户評論

【用戶】Yu Li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異化可以描述為:人被他們自己創造的力量所支配的一種情況,此種人自己創造的力量冷冷面對著人們,儼然是一種異己的力量。

【用戶】李小旻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 )異化(alienation)青年馬克思作品中論及的異化(Entfremdung),是指原本自然互屬或和諧的兩物彼此分離、甚至互相對立。馬克思將資本主義下勞動的異化劃為四類[1]:1.工人與他的「類本質」的異化。人與本身,他自己的活動機能,他的生命活動同人相異化,也就是類同人相異化:生產活動就是類生活,它是有意識的、自由的生命活動,人就是有這種生產活動才證明他自己是類存在物,人的類本質變成對人來說是異己的本質,變成維持它的個人生存的手段,使得人與人的本質相異化。2.工人之間的異化,這是因為資本主義將勞動化約為市場上待價而沽的商品,而非社會關係。3.工人與其勞動產品的異化,因為產品脫離工人自身的控制,反而成...

【用戶】米開朗基羅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以下是我自己的理解簡而言之喪失人的主體性、自主性而變成機械人就是被異化了

【用戶】EVVONE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馬丁布伯(Martin Buber)認為人性的二重性造成世界的二重性,並主張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A)你與它的關係 (B)我與它的關係 (C)人和人的權力關係 (D)我與你的關係依據布伯的觀點﹐人在世界上一直會遭遇到衝突﹐因此必須隨時採取行動﹐以及不斷地進行對話。人們在對話中的基本詞句也因此不是單一詞句﹐而是詞組。一個重要的詞組是"我和你"﹐另一個則是"我和它"。"我和你"的基本詞組代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亦即當"我"主動去認識另一個主體"你"的當下﹐"我"便進入了一個人與人的人際關係。"我和它"的基本詞組則說明人和物的經驗關係﹐換言之"我"可以透過接近一個物體"它"的過程裡取得經驗。線上測驗: /tfulltext-%E4%BA%8C%E9%87%8D%E6%80%A7.htm#99#ixzz5fwNsusSn

【用戶】Yu Li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異化可以描述為:人被他們自己創造的力量所支配的一種情況,此種人自己創造的力量冷冷面對著人們,儼然是一種異己的力量。所謂的客體化(objectification)就是異化的實踐。 二重性Durkheim認為人類是二元的,人體內有兩個存在:一個是個體存在(individual being),其基地在有.....看完整詳解

【用戶】l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異化:馬克斯以異化的觀點來分析人他認為工具式的工作參與,會造成一種敷衍或非真誠對待的社會關係

【用戶】Yu Li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異化可以描述為:人被他們自己創造的力量所支配的一種情況,此種人自己創造的力量冷冷面對著人們,儼然是一種異己的力量。所謂的客體化(objectification)就是異化的實踐。 二重性Durkheim認為人類是二元的,人體內有兩個存在:一個是個體存在(individual being),其基地在有.....看完整詳解

【用戶】EVVONE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用戶】L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異化:馬克斯以異化的觀點來分析人他認為工具式的工作參與,會造成一種敷衍或非真誠對待的社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