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51.若某位教授強調,教師是一位引導者而非灌輸者,並主張知識源自人類先天內在的觀念。此種主張屬於何種教育哲學派別?
(A)理性論(rationalism)
(B)經驗論(empiricism)
(C)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D)解釋論(interpretivism)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10783
統計:A(4747),B(348),C(88),D(2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康德道德觀、科學的技術性維生價值、哲學根基之形而上

用户評論

【用戶】Chi Chi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rationalism 理性主義;理性論(1)對於知識(包括普遍原理和歸納或經驗知識)用以描述和解釋世界並解決問題的力量所具有的普遍信念。這種觀點是所謂的理性時期(見 Age of Enlightenment 啟蒙運動時期)的特點。(2)(哲學)指強調是的先驗(a priori)基礎和演繹理論的認識論立場(參閱 empircism 經驗論)。(3)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某些哲學家所提倡的理論,其中包括笛卡兒(Descartes)、史賓諾莎(Spinoza, 1632-1677)和布萊尼茲(Leibniz, 1646-1716)。這種理論認為運用演繹法便可以單純通過「理性」(Reason)取得統一的知識。(4)康德的認識論觀點,繼定義(3)所述理論之後出現,認為關於真實世界〔「物自體」(things-in-thems...

【用戶】Hsu Sheng-Hue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沒看好題目...

【用戶】Lingcat Su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rationalism 理性主義;理性論(1)對於知識(包括普遍原理和歸納或經驗知識)用以描述和解釋世界並解決問題的力量所具有的普遍信念。這種觀點是所謂的理性時期(見 Age of Enlightenment 啟蒙運動時期)的特點。(2)(哲學)指強調是的先驗(a priori)基礎和演繹理論的認識論立場(參閱 empircism 經驗論)。(3)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某些哲學家所提倡的理論,其中包括笛卡兒(Descartes)、史賓諾莎(Spinoza, 1632-1677)和布萊尼茲(Leibniz, 1646-1716)。這種理論認為運用演繹法便可以單純通過「理性」(Reason)取得統一的知識。(4)康德的認識論觀點,繼定義(3)所述理論之後出現,認為關於真實世界〔「物自體」(things-in-themselve...

【用戶】陳建佑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關鍵字是引導者

【用戶】ya 107幼教上岸!感恩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rationalism 理性主義;理性論 (1)對於知識(包括普遍原理和歸納或經驗知識)用以描述和解釋世界並解決問題的力量所具有的普遍信念。這種觀點是所謂的理性時期(見 Age of Enlightenment 啟蒙運動時期)的特點。(2)(哲學)指強調是的先驗(a priori)基礎和演繹理論的認識論立場(參閱 empircism 經驗論)。(3)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某些哲學家所提倡的理論,其中包括笛卡兒(Descartes)、史賓諾莎(Spinoza, 1632-1677)和布萊尼茲(Leibniz, 1646-1716)。這種理論認為運用演繹法便可以單純通過「理性」(Reason)取得統一的知識。(4)康德的認識論觀點,繼定義(3)所述理論之後出現,認為關於真實世界〔「物自體」(things-in-themselves)的世界〕或關於本體(noumena)的可靠知識是不可能得到的,可得到的是關於現象(phenomena)世界(人們所認識的世界)的知識。在康德看來,現象世界是在人類心智所提供的固定框架.....看完整詳解

【用戶】amandaltzuyu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關鍵:源自人類先天內在觀念

【用戶】ya 107幼教上岸!感恩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rationalism 理性主義;理性論 (1)對於知識(包括普遍原理和歸納或經驗知識)用以描述和解釋世界並解決問題的力量所具有的普遍信念。這種觀點是所謂的理性時期(見 Age of Enlightenment 啟蒙運動時期)的特點。(2)(哲學)指強調是的先驗(a priori)基礎和演繹理論的認識論立場(參閱 empircism 經驗論)。(3)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某些哲學家所提倡的理論,其中包括笛卡兒(Descartes)、史賓諾莎(Spinoza, 1632-1677)和布萊尼茲(Leibniz, 1646-1716)。這種理論認為運用演繹法便可以單純通過「理性」(Reason)取得統一的知識。(4)康德的認識論觀點,繼定義(3)所述理論之後出現,認為關於真實世界〔「物自體」(things-in-themselves)的世界〕或關於本體(noumena)的可靠知識是不可能得到的,可得到的是關於現象(phenomena)世界(人們所認識的世界)的知識。在康德看來,現象世界是在人類心智所提供的固定框架.....看完整詳解

【用戶】L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經驗主義的知識論:主張一切知識起源...

【用戶】amandaltzuyu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關鍵:源自人類先天內在觀念

【用戶】111雙榜台南普通偏鄉第4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理性論:人類先天內在觀念==>用腦袋想就有答案了EX:柏拉圖經驗論:人生而空白,需要靠環境的境教、接觸,才能學習EX: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