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3 進行團體討論時,每位幼兒都希望能有發表的機會於是老師便向幼兒說:「看誰坐得最好,會先請他回答 !」。 請問, 陳老師的策略屬於下列何種理論應用?
(A)古典制約
(B) 操作制約
(C) 訊息處理
(D) 社會建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46875
統計:A(219),B(1897),C(49),D(75),E(0)

用户評論

【用戶】Sunflower Le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Chi Chi 大一上 (2012/08/24 01:02):21人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是一種由刺激引起的行為改變的過程與方法,又被稱為工具制約或工具學習。操作制約與古典制約有所不同,操作制約的作用對象,是個體原來就已經自願進行的行為;而古典制約則是使個體產生非自願反應的作用。操作制約的第一位研究者是愛德華·桑代克(1874-1949),桑代克觀察他的貓試圖逃出他所設計的迷箱的行為[1]。第一次貓花了很長時間才從箱子裡逃出。有了經驗之後,無效的行為出現頻率逐漸減少,而成功的行為出現頻率則逐漸增加,此外貓成功逃出迷箱所用的時間也越來越少。在桑代克的效果律中解釋,成功的行為產生滿足的結果,而這種結果經由經驗被"印入"(stamped in),使得成功行為的出現增加。失敗的行為則產生厭惡結果,因而被剔除(stamped out),造成失敗行為的出現頻率減少。簡單的說,某些結果能夠增強行為,而某些結果能夠減弱行為。斯金納(1904-1990)以桑代克的理論作為基礎,建立了關於增強、懲罰與消弱的詳細的操作制約理論。

【用戶】Sammy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看誰坐得最好,會先請他回答 !」 操作制約 --後效強化(想回答就要坐好一點)

【用戶】持之以恆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所以是想回答就會自己主動坐好,是這樣嗎?有點無法分辨

【用戶】I ca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後效強化:增強作用,個體行為的結果,決定以後的行為所以看誰做得好(個體行為),請他回答(以後結果)

【用戶】willpower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後效強化:增強作用,個體行為的結果,決定以後的行為所以看誰做得好(個體行為),請他回答(以後結果)

【用戶】黃佳惠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就是一種增強坐得好就先能發言

【用戶】謝謝阿摩111上岸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了解 謝謝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