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伊利希(I.Illich)在非學校化社會(Deschooling Society)一書中提及教育革新成功與否,取決於能否進行雙重方向的轉變,此雙重方向為?
(A)「政府確定教育願景」及「教育基層從現場實踐並提出改善建議」
(B)「確立明確教育目標」及「提供教育改革資源」
(C)「確定教育研究新方向」及「對正在形成的反主流文化所體現的教育方式取得新的理解」
(D)「了解教育革新的背景與原因」及「革新過程進行溝通與實踐機制的建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49188
統計:A(694),B(986),C(7837),D(2554),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依利希、Foucault的權力理論、伊利希(I.D. Illich)《非正規教育之社會》(非學校化社會)

用户評論

【用戶】Jiapey Lu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想到伊利希就會想把他跟反主流連接在一起

【用戶】郭美人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伊利希(Illich)四種教育網路

【用戶】107桃園正式老師❤️函庭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伊利希以為社會制度化下的教育,使個人與環境交往的關係,走上了被動、消極及過度的依賴制度。因此,非學校(deschooling)的真正涵義乃是不要將個人的學習活動,過分地依附於社會機構或社會組織或學校。讓生活在社會中的個人,重新建立起個人與環境間的新教育關係。伊利希強調非正規教育,即將個人所接受的教育,希望能由下列四種方式滿足之 1.提供資料服務:學習資料不全由學校提供;個人可以從圖書館、實驗室、農場、演示室取得。   2.技能交換:有意願提供技術者,開列名單、項目、條件、地址,使有意學習者前往學習。   3.同儕組合,合作學習:共同學習者的組合,形成合作性的學習伙伴。   4.教育資源的諮詢:開於教育人員服務之名單、...

【用戶】Jiapey Lu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想到伊利希就會想把.....看完整詳解

【用戶】Ashley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伊利希(Illich)★★★★★★1)...

【用戶】張嘉汶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統整 整理伊利希 非★★★★   ...

【用戶】111上岸!謝謝阿摩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D)之所以錯是因為Illich批判學校之形式教育主張解構學校UII (deschooling),建立學習網絡因此不會實踐機制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