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47. 哪一種相關專業服務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A) 多專業(multidisciplinary)服務模式(B) 專業間(interdisciplinary)服務模式(C) 貫專業(transd

【評論內容】專業團隊的運作模式分為三種:1.多專業整合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odel)乃由各領域專業人員分別對學生評估和提供服務,雖有小組之名,但仍各作各的,同時提供身心障礙兒童各種服務,專業間少有關連或互動,整合層次最低,目前國內部份的整合專業服務方式仍採此模式。2.專業間整合模式(interdisciplinary team model)是由小組專業人員分享各自評鑑的結果和發展的計畫,但仍與多專業整合模式一樣,學生需要由教育計畫中抽離到特定的場所接受專業服務。3.貫專業整合模式(transdisciplinary team model)乃以學生的主障礙為主,副障礙為輔的整合模式,先找出特殊學生最迫切需要服務的專業人員為負責人,由此負...

【評論主題】42. 學前特教班鄭老師要求某位特殊帅兒在 2 分鐘內如果沒出現大叫行為,就可喝一口果汁做為增強物,然後再逐漸增長時距為 3、5、7 分鐘,直至個案的大叫行為獲得控制為止。請問這是何種改變行為技巧的運

【評論內容】區分性增強(DR):藉由增強技巧來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低頻率行的區分性增強(DRL):不適當的行為發生頻率減低時,就給予增強物。區分性增強其它行為(DRO):只要不做此不適當行為,其他都可以做,但有危險性。區分性增強替代性行為(DRA):增強適當行為來替代不適當行為的發生。但不考慮相不相容。區分性增強不相容行為(DRI):增強適當行為來替代不適當行為的發生但兩行為必不相容。                             如:去游泳替代去吃冰淇淋,不可能在游泳時,同時吃冰淇淋。http://blog.udn.com/dominics/1646823

【評論主題】5. (20%) Solve coupl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subjected to the constraints represent positive flo

【評論內容】出自http://pub.mlc.edu.tw/viewitem.jsp?itemid=000000000132405

【評論主題】針對行為異常或情緒障礙學童,其輔導方法常藉助於「價值澄清法」,以下有關之敘述何者錯誤?(A)角色扮演(B)澄清式問答 (C)善用增強 (D)價值觀作業。

【評論內容】瑞斯(L.E. Raths)的價值澄清法價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教學法的基本前提是:任何人都沒有正確的價值可以傳達給其它人(Simmon, 1972)。這種教學法最早由瑞斯(L.E. Raths, 1966)和西蒙(S. B.Simon, 1972)提出來,主要目的是協助學生察覺並確定自己或他人的價值,在面對問題時,能有很明確的看法,以尋求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法。Raths等認為價值觀念不明確的人,在生活上沒有確切的方向,而且不知道如何運用時間,如果能夠澄清個人的價值,才會朝向特定目的努力,並作出合理的思考判斷。個人的價值觀與其經驗背景、思考方式等有關,其主觀上的判斷,不一定符合社會上的主流價值觀點,所以學校教學進行價值澄清教學法,強調依學生個人的經驗、思考、智能等,決定他所選擇的價值,而不是提供既定的架構供其採行。  Raths認為價值形成的過程分為三.....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運用「預測、自問自答、摘錄重點、澄清疑慮」等策略的教學法為何?(A)全語言教學法 (B)合作教學法(C)直接教學法 (D)交互教學模式。

【評論內容】謝佳姍     互教學法即是根據Vygotsky觀點所發展出來的社會教學模式(socioinstructional approach),其目的是協助教師去利用對話的學習以增進學生閱讀理解的自我調整運思交互教學法四項策略 (一) 預測:要求學生就已有知識及所知道的部份內容,確認「線索」,推測下文的內容,訂出閱讀的方向。 (二) 提問:要求學生就文章中重要的概念提出問題,自我檢視能否掌握文章的內容重點。 (三) 摘要: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所理解的內容的要點,從中反思能否理解文章的要點。 (四) 澄清:要求學生解決閱讀時所遇到的困難,使他們能了解文章的意思。

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強調「師生對話」的歷程,透過師生對話,老師利用放聲思考方式示範以上四項閱讀策略,接著學生輪流扮演老師的角色,逐步將責任轉移給學生,發展成學生之間相互提供支持的「同儕對話」,這就是Vygotsky所謂的由他人調整到自我調整。Palincsar和Klenk(1992)指出,學生在相互教學法中就是透過高社會性、互動性及完全的對話才獲得並內化四項閱讀策略。

【評論主題】【題組】(b)[10%] Write a statement that generalizes the results of part (a).

【評論內容】第三十一條教師申訴之程序分申訴及再申訴二級。教師不服申訴決定者,得提起再申訴。學校及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不服申訴決定者亦同。

【評論主題】幼兒園教師引導幼兒「串珠按照紅黃藍、紅黃藍的順序排列」,是幫助幼兒整理數與量訊息時,可以進行:(A)序列 (B)對應 (C)型式 (D)整體與部分。

【評論內容】序列:物件、事件可以依時間或空間的深淺、高低、多寡、輕重、大小及發生先後依序整理排列,並從序列中找到關係。型式:指排列時有特殊的規則或順序。如:音樂音符與節奏.....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強迫入學條例》第1 條指出,本條例依據何法所制定之?(A)教育基本法 (B)國民教育法 (C)憲法(D)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評論內容】

第 1 條   

本條例依國民教育法第二條第二項規定制定之。

第 2 條   

六歲至十五歲國民 (以下稱適齡國民) 之強迫入學,依本條例之規定。

第 7 條   

六歲應入國民小學之國民,由當地戶政機關於每年五月底前調查造冊,送

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於六月十五日前依學區分發,並由鄉 (鎮、市、區)

公所於七月十五日前按學區通知入學。

前項所定之調查造冊,必要時戶政機關得協調當地國民小學協助辦理。

第 8 條   

國民小學應於每年五月底前,造具當年度畢業生名冊,報請主管教育行政

機關辦理分發,並於七月十五日前按學區通知入國民中學。

第 8-1 條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三天以

上,或轉學生...

【評論主題】王老師在班上利用不同顏色區塊呈現不同的學習區,以幫助班上特教學生了解在哪個地方要做什麼事,這屬於哪一種教學法的要素?(A)編序教學法 (B)工作分析法(C)結構化教學法 (D)串聯法。

【評論內容】環境策略: 結構化教學法 (TEACCH)目的:運用自閉症孩子的學習特徵,如重覆、狹窄的行為習慣,為孩子制訂個別化的學習計劃,並透過結構化的學習環境及有系統的教學法,提升孩子的能力。如何推行結構化教學法?結構化教學法(TEACCH) 全名為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謝老師認為不管環境如何不同,人性和知識總是一樣的,所以教育制度之主要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希望促使每個人能符合人的品質,請問謝老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理論學說?(A)精華主義(B)永恆主

【評論內容】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興起於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的哲學思潮,重建主義者認為進步主義太過重視個人價值,易落入放任、反智主義的傾向,可能形成無政府的危險。其論點主張教育目的該是在協助學生培養社會批判的能力,發展學生認識社會、影響社會改變的技能;非是在協助學生適應既存的社會觀念。其教學方法重視讓學生發現自己特定的興趣,要將國家、世界的目的與學生個人的目標關聯起來,幫助學生利用個人興趣去解決社會的問題。並利用社會社區的資源,與社區合作,實際參與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課堂上要利用師生團體討論、活動課程帶領學生省思、察覺社會的問題。課程教材非以學生興趣或學科知識為基礎;應以社會問題為中心,採活動方式進行。課程評鑑方式要由學生參與,協助選擇、管理和評估課程活動實施的結果。評鑑目的在了解學生社會意識的增長,或是對社會的參與、社區問題的改善。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9%87%8D%E5%BB%BA%E4%B8%BB%E7%BE%A9

【評論主題】謝老師認為不管環境如何不同,人性和知識總是一樣的,所以教育制度之主要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希望促使每個人能符合人的品質,請問謝老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理論學說?(A)精華主義(B)永恆主

【評論內容】精華主義(精粹主義):教育思想: (1)重視勤勉的學習過程

         (2)重學科知識(基礎知識)

         (3)強調教師功能-教育的動力是教師而非學生

         (4)主張官能訓練

【評論主題】以下有關交互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之敘述,何者最正確?①依據布魯姆(Bloom)理論 ②兒童學習的社會環境非常重要 ③教師布置教學情境④教師提供有日常生活經驗(A)僅①③ (B

【評論內容】交互教學法:利用摘錄重點(summarizing)、提出問題(questioning)、澄清(clarifying)、以及預測下段文章內容(predicting)等四種活動,教導學生學習如何應用有效的閱讀策略。http://yamol.tw/note-%E4%BA%A4%E4%BA%92%E6%95%99%E5%AD%B8%E6%B3%95-472.htm

【評論主題】最近日本兵庫縣發現學生集體出現過度呼吸症候群,這較屬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或疾患?(A)上呼吸道問題 (B)學校衛生問題 (C)精神性疾患 (D)焦慮性疾患。

【評論內容】日18名女高中生突發過度換氣症送醫原文網址: 不是公主病! 日18名女高中生突發過度換氣症送醫 | ETtoday新奇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620/226990.htm#ixzz2hhG4z1cy

【評論主題】謝老師認為不管環境如何不同,人性和知識總是一樣的,所以教育制度之主要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希望促使每個人能符合人的品質,請問謝老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理論學說?(A)精華主義(B)永恆主

【評論內容】永恆主義教育理論代表人物為哈卿斯、阿德勒,有下列的基本主張:不管環境如何的不同,人性與知識到處都是一樣的:教育制度的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促進人符合人的品質.....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最近日本兵庫縣發現學生集體出現過度呼吸症候群,這較屬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或疾患?(A)上呼吸道問題 (B)學校衛生問題 (C)精神性疾患 (D)焦慮性疾患。

【評論內容】焦慮性疾病的分類焦慮性疾病包括以下九大焦慮症亞型,都以焦慮為共同而基本的困擾,而隨著個別不同的症狀特徵表現,在醫學上又被細分為以下的焦慮症亞型:一、恐慌症:患者常出現無預警性的恐慌發作,常見的症狀包括恐慌、焦慮不安、害怕失控與死亡、心跳快、胸悶、呼吸困難、頭暈、手腳冒汗與發抖,在十分鐘內達最嚴重程度,通常持續數分鐘到半小時不等。二、懼曠症:患者對置身於某些場合,當時會害怕萬一出狀況可能無法求救或逃脫,這些場合例如擁擠的人群中、公共汽車內、電梯內、超市內或火車上,致使患者害怕到這些場合,而影響到人際及工作的表現。三、社交恐懼症:出現在眾所注目的社交場所,會出現不合理的害怕,或會因擔心窘境而呈現過度的緊張,如有人上講台後,說話變得結結巴巴,腦內一片空白,四肢發抖、冒冷汗及心跳加快,而使得原本有把握的表現大打折扣。                           四、特定性畏懼症:有些人對於某些特定的對象或場合呈現過度的害怕,例如:有些人罹患怕高畏懼症(懼高症),上了高處即花容失色;有些人被狗咬傷後,出現怕狗症候群。五、強迫症:患者出.....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以下哪一種是口腔的不正常反射動作?(A)尋根反射rooting reflex(B)咬張力反射(C)吞嚥反射(D)嘔吐反射。

【評論內容】「尋根反射」(rooting reflex,又稱尋乳反射)的動作,就是只要有東西靠近寶寶的臉頰部位,小寶寶自然會張著口尋著那物體後含住,開始吸吮。這也是打從娘胎就學會的求生把戲,人約在胎兒28週時就會了。

【評論主題】以下哪一種是口腔的不正常反射動作?(A)尋根反射rooting reflex(B)咬張力反射(C)吞嚥反射(D)嘔吐反射。

【評論內容】咬合反射 (Biting Reflex)保留特徵:咬合反射是指當物品(湯匙、牙刷或手指)碰觸到個案的牙齦時,孩子的 牙齒會緊咬,當你想抽動湯匙或牙刷時,孩子會咬得更緊。  處理建議:1.使用有軟膠套之特殊湯匙餵食,以免引發咬合反射時,傷到孩子的牙齦。2.利用下頦控制手法(註1),協助口腔開閉。3.餵.....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教師教學知識來源很多,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是「教學者基於對特定主題、問題、或議題之瞭解後,再加以組織、重現、並參酌學習者的個別興趣而調整,使得以成功地轉化於教學的知識。」此種知識為以下何者?(A) 學科內

【評論內容】國外學者Shuman(1986)對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下了以下的定義:爲了將某學科內容主題有效傳達給學生,教師必須懂得使用最有效的表徵形式,包括比喻、舉例、解釋和示範等,同時也包括了對於學生先備知識和迷思概念的瞭解,並能擬定教學策略來重整學生的概念。Shuman(1987)將將教師所具備的知識歸納成七個不同的領域:(1)學科內容知識、(2)一般教學知識、(3)課程知識、(4)學科教學知識、(5)對學生及其特質的知識、(6)對教育環境的認識.....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82. 小均對第一次接觸的事物很不容易接受,此屬於下列哪一項氣質的表現?(A)反應閾 (B)趨避性 (C)適應性 (D)規律性

【評論內容】反應域指的是引起小孩某種反應所需的刺激量。包括在視覺、味覺、聽覺、嗅覺、觸覺、社會覺(即察言觀色的能力)等方面的刺激。反應閾低,表示只要一點點的刺激,孩子就會有反應,像有的嬰兒對光線很敏感,只要有一點點光線,他就會醒來;像有的孩子察言觀色的反應閾比較高,父母都舉起手來要打人了,他才恍然大悟已經惹大人生氣了。

【評論主題】21.對特殊幼兒教學時,可用原始增強物來增進行為效果,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原始增強物(A)食物 (B)害怕巨聲 (C)飲料 (D)錢。

【評論內容】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為能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增強物,如食物、水、安全感等。次級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次級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為與原級增強物或其他已經確立的次級增強物相互聯結後,而產生增強力量的.....

【評論主題】82. 小均對第一次接觸的事物很不容易接受,此屬於下列哪一項氣質的表現?(A)反應閾 (B)趨避性 (C)適應性 (D)規律性

【評論內容】反應域指的是引起小孩某種反應所需的刺激量。包括在視覺、味覺、聽覺、嗅覺、觸覺、社會覺(即察言觀色的能力)等方面的刺激。反應閾低,表示只要一點點的刺激,孩子就會有反應,像有的嬰兒對光線很敏感,只要有一點點光線,他就會醒來;像有的孩子察言觀色的反應閾比較高,父母都舉起手來要打人了,他才恍然大悟已經惹大人生氣了。

【評論主題】36.有關各學者所提出的班級經營理論,下列敘述何者較不正確?(A)庫寧(J. Kounin)認為要立即有效糾正幼兒不當行為,以免錯誤難以矯正且影響他人(B)高登(T. Gordon)認為在師生溝通的過

【評論內容】現實治療法的創始人物威廉‧葛拉瑟(William Glasser)表示,人能有自由作自己的選擇,重點放在當事人要弄清自己在做什麼,並以控制理論(control theory)來解釋人的總和行為。相信學生有能力能夠解決其自身的問題前提下,教師將學生的問題責任權交還給學生,教師只是從旁協助學生選擇能滿足其需要的策略,以解決其問題。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18408043-William+Glasser%E7%9A%84%E5%AD%B8%E7%94%9F%E5%81%8F%E5%B7%AE%E8%A1%8C%E7%82%BA%E7%9A%84%E8%99%95%E7%90%86%E6%A8%A1%E5%BC%8F

【評論主題】33.小明最近上課總是心不在焉,教師想了解他不專心狀況發生時,時間持續多久及發生的原因,下列哪些收集資料的方法較適宜?甲、敘事描述法乙、持續時間記錄法丙、次數統計法丁、民族誌研究法(A)甲乙(B)甲丁

【評論內容】時間取樣記錄(time-sampling)時間取樣記錄指的是在短時間間距內記錄行為是否出現,而每次間距相距比較久的時間。

【評論主題】41.根據有機典範的課程觀(organic curriculum),有關遊戲在幼兒課程的定義,下列哪些敘述較為正確?甲、遊戲的概念著重較封閉、特定的行為乙、遊戲的目標可以是隨機浮現的過程目標丙、遊戲的

【評論內容】有機典範的課程觀

1、課程目標:應是「特定性」與「創新性」交互運作的結果。

2、課程決定:必須「賦權」教師與學生成為「課程的共同創造者」。

3、課程發展:課程必須是在學習的歷程中不斷自我組織與演化成形的。

4、學習經驗的特徵:包括多元整體性、脈胳性與自我組織等特徵。

5、學習經驗的評鑑:多元方式且「互為主觀」的成長性歷程。 

【評論主題】29.有關各類型遊戲場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傳統式遊戲場(traditional playground)的設備是固定的,主要鼓勵幼兒進行大肌肉活動(B)冒險式遊戲場(adventure play

【評論內容】幼兒學習環境設計   作者:湯志民  p359

有分三種、四種還有五種遊戲場,以下為四種:

一、遊戲場類型:根據湯志民(民87)的分類,遊戲場可分為:傳統遊戲場、現代遊戲場、冒險遊戲場與創造遊戲場四種遊戲場。

(一)傳統遊戲場:由金屬或鋼具結構設備組成,零星或成排散佈在柏油或水泥地上,典型的設備包括鞦韆、滑梯、蹺蹺板、攀爬架、立體方格架和旋轉裝置,皆為運動遊戲或大肌肉遊戲所設計。

1、優點:不需要太多保養,同時也提供了大空間及設備,讓兒童作大肌肉活動。

2、 缺點:首先,這些固定的遊戲設施使用方法有限,兒童容易因此感到枯燥、乏味;其次,傳統遊戲場僅能鼓勵兒童作大肌肉活動,其認知及社會遊戲行為層次低;再者是安...

【評論主題】59. 相較於極端行為主義,下列對班杜拉(Bandura)社會學習理論的要義,何者敘述錯誤?(A)提出交互決定論,重視個體的認知期待 (B)認為學習主要來自於頓悟(insight) (C)除了直接增強

【評論內容】

「三元學習論」是班杜拉(A. Bandura)因反對斯金納(B. F. Skinner)環境決定論觀點的學習理論而提出的學習理論。班杜拉強調:只有環境因素並不能決定人的學習行為;除了環境因素之外,個人自己對環境中的人、事、物的認知,更是學習行為的重要因素。在學習環境中,環境因素、個人對環境的認知和個人的行為三方面,彼此交互影響,最後才確定所學到的行為。因此,人的行為表現不只是受內在力量的驅使,人所學到的行為也並不純然是由於行為表現後受到外在環境所控制的。人受環境中其他人、事、物的影響,人也能影響環境中的人、事和物。班杜拉的社會學習論強調:環境、個人與行為三項因素的交互影響,及其對學習的影響,因此,被稱之為三元學習論。

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4%B8%89%E5%85%83%E5%AD%B8%E7%BF%92%E8%AB%96

【評論主題】42. 學前特教班鄭老師要求某位特殊帅兒在 2 分鐘內如果沒出現大叫行為,就可喝一口果汁做為增強物,然後再逐漸增長時距為 3、5、7 分鐘,直至個案的大叫行為獲得控制為止。請問這是何種改變行為技巧的運

【評論內容】區分性增強(DR):藉由增強技巧來降低或消除不適當行為。低頻率行的區分性增強(DRL):不適當的行為發生頻率減低時,就給予增強物。區分性增強其它行為(DRO):只要不做此不適當行為,其他都可以做,但有危險性。區分性增強替代性行為(DRA):增強適當行為來替代不適當行為的發生。但不考慮相不相容。區分性增強不相容行為(DRI):增強適當行為來替代不適當行為的發生但兩行為必不相容。 如:去游泳替代去吃冰淇淋,不可能在游泳時,同時吃冰淇淋。http://blog.udn.com/dominics/1646823

【評論主題】47. 哪一種相關專業服務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A) 多專業(multidisciplinary)服務模式(B) 專業間(interdisciplinary)服務模式(C) 貫專業(transd

【評論內容】專業團隊的運作模式分為三種:1.多專業整合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odel)乃由各領域專業人員分別對學生評估和提供服務,雖有小組之名,但仍各作各的,同時提供身心障礙兒童各種服務,專業間少有關連或互動,整合層次最低,目前國內部份的整合專業服務方式仍採此模式。2.專業間整合模式(interdisciplinary team model)是由小組專業人員分享各自評鑑的結果和發展的計畫,但仍與多專業整合模式一樣,學生需要由教育計畫中抽離到特定的場所接受專業服務。3.貫專業整合模式(transdisciplinary team model)乃以學生的主障礙為主,副障礙為輔的整合模式,先找出特殊學生最迫切需要服務的專業人員為負責人,由此負...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第三十一條教師申訴之程序分申訴及再申訴二級。教師不服申訴決定者,得提起再申訴。學校及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不服申訴決定者亦同。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出自http://pub.mlc.edu.tw/viewitem.jsp?itemid=000000000132405

【評論主題】以下有關交互教學(reciprocal teaching)之敘述,何者最正確?①依據布魯姆(Bloom)理論 ②兒童學習的社會環境非常重要 ③教師布置教學情境④教師提供有日常生活經驗(A)僅①③ (B

【評論內容】交互教學法:利用摘錄重點(summarizing)、提出問題(questioning)、澄清(clarifying)、以及預測下段文章內容(predicting)等四種活動,教導學生學習如何應用有效的閱讀策略。http://yamol.tw/note-%E4%BA%A4%E4%BA%92%E6%95%99%E5%AD%B8%E6%B3%95-472.htm

【評論主題】謝老師認為不管環境如何不同,人性和知識總是一樣的,所以教育制度之主要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希望促使每個人能符合人的品質,請問謝老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理論學說?(A)精華主義(B)永恆主

【評論內容】重建主義(Reconstructionism)興起於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恐慌時期的哲學思潮,重建主義者認為進步主義太過重視個人價值,易落入放任、反智主義的傾向,可能形成無政府的危險。其論點主張教育目的該是在協助學生培養社會批判的能力,發展學生認識社會、影響社會改變的技能;非是在協助學生適應既存的社會觀念。其教學方法重視讓學生發現自己特定的興趣,要將國家、世界的目的與學生個人的目標關聯起來,幫助學生利用個人興趣去解決社會的問題。並利用社會社區的資源,與社區合作,實際參與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課堂上要利用師生團體討論、活動課程帶領學生省思、察覺社會的問題。課程教材非以學生興趣或學科知識為基礎;應以社會問題為中心,採活動方式進行。課程評鑑方式要由學生參與,協助選擇、管理和評估課程活動實施的結果。評鑑目的在了解學生社會意識的增長,或是對社會的參與、社區問題的改善。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9%87%8D%E5%BB%BA%E4%B8%BB%E7%BE%A9

【評論主題】謝老師認為不管環境如何不同,人性和知識總是一樣的,所以教育制度之主要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希望促使每個人能符合人的品質,請問謝老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理論學說?(A)精華主義(B)永恆主

【評論內容】精華主義(精粹主義):教育思想: (1)重視勤勉的學習過程

(2)重學科知識(基礎知識)

(3)強調教師功能-教育的動力是教師而非學生

(4)主張官能訓練

【評論主題】最近日本兵庫縣發現學生集體出現過度呼吸症候群,這較屬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或疾患?(A)上呼吸道問題 (B)學校衛生問題 (C)精神性疾患 (D)焦慮性疾患。

【評論內容】日18名女高中生突發過度換氣症送醫原文網址: 不是公主病! 日18名女高中生突發過度換氣症送醫 | ETtoday新奇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620/226990.htm#ixzz2hhG4z1cy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第九章 申訴及訴訟第二十九條教師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有關其個人之措施,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其權益者,得向各級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應包含該地區教師組織或分會代表及教育學者,且未兼行政教師不得少於總額的三分之二,但有關委員本校之申訴案件,於調查及訴訟期間,該委員應予迴避;其組織及評議準則由教育部定之。

【評論主題】《強迫入學條例》第1 條指出,本條例依據何法所制定之?(A)教育基本法 (B)國民教育法 (C)憲法(D)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評論內容】

第 1 條 

本條例依國民教育法第二條第二項規定制定之。

第 2 條 

六歲至十五歲國民 (以下稱適齡國民) 之強迫入學,依本條例之規定。

第 7 條 

六歲應入國民小學之國民,由當地戶政機關於每年五月底前調查造冊,送

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於六月十五日前依學區分發,並由鄉 (鎮、市、區)

公所於七月十五日前按學區通知入學。

前項所定之調查造冊,必要時戶政機關得協調當地國民小學協助辦理。

第 8 條 

國民小學應於每年五月底前,造具當年度畢業生名冊,報請主管教育行政

機關辦理分發,並於七月十五日前按學區通知入國民中學。

第 8-1 條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發現學生有未經請假或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三天以

上,或轉學生...

【評論主題】某研究者以實驗研究設計,驗證某課程對學習障礙、ADHD、情緒行為障礙的療效差異。下列哪種統計方法較適合其資料分析?(A)獨立樣本變異數分析 (B)相依樣本變異數分析(C)獨立樣本t 考驗 (D)相依樣

【評論內容】

獨立樣本(受試者間設計):不同批的受試者,例如五年甲班與五年乙班相依樣本(受試者內設計) :受試者同一批人,例如五年甲班,做了兩種實驗

 from:Yu-ling Chiang

1.獨立樣本t 考驗(t-test, independent samples) 使用目的:兩個平均數的差異考驗。 使用時機:用在兩個互為獨立的母群的差異比較。 例子:比較男、女選手學習動機得分的差異。2.重複量數t考驗(相依樣本t 考驗)(t-test, repeated measures; t-test, correlated samples) 使用目的:兩個平均數的差異考驗。 使用時機:用在一個母群中兩次得分的差異比較。 例子:如減肥班的學員,減肥前後體重的差異。網路遊戲成癮的前後測態度比較。教學法改善前後,同學成績的差異比較。3.獨立...

【評論主題】以下哪一種是口腔的不正常反射動作?(A)尋根反射rooting reflex(B)咬張力反射(C)吞嚥反射(D)嘔吐反射。

【評論內容】「尋根反射」(rooting reflex,又稱尋乳反射)的動作,就是只要有東西靠近寶寶的臉頰部位,小寶寶自然會張著口尋著那物體後含住,開始吸吮。這也是打從娘胎就學會的求生把戲,人約在胎兒28週時就會了。

【評論主題】下列對於測驗實施後的敘述,何者為非?(A)盡量以學生準確的得分點來呈現結果(B)身障學生在測驗上的得分,可能較其實際能力還低(C)測驗結果應作為日後課程設計依據(D)測驗結果應做保密。

【評論內容】信賴區間的概念:受試者在任一測驗工具所得到的測驗分數,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真正分數和實得分數之間的誤差,這種高估或低估的誤差,不利於對於個別受試者測驗的結果解釋與後續應給予處遇或輔導的決策。以實得分數為基礎,利用測量標準誤,可以在解釋分數之前,先進行真正分數的信賴區間估計,然後就其區間進行較正確的解釋,將有助於決策品質。http://yamol.tw/item-%E4%B8%8B%E5%88%97%E5%B0%8D%E6%96%BC%E6%B8%AC%E9%A9%97%E5%AF%A6%E6%96%BD%E5%BE%8C%E7%9A%84%E6%95%98%E8%BF%B0%EF%BC%8C%E4%BD%95%E8%80%85%E7%82%BA%E9%9D%9E%EF%BC%9F(A)%E7%9B%A1%E9%87%8F%E4%BB%A5%E5%AD%B8..-431671.htm

【評論主題】

【評論內容】Paoyin Tang :題目真變態,大家都考很差 = 正偏態

【評論主題】針對行為異常或情緒障礙學童,其輔導方法常藉助於「價值澄清法」,以下有關之敘述何者錯誤?(A)角色扮演(B)澄清式問答 (C)善用增強 (D)價值觀作業。

【評論內容】瑞斯(L.E. Raths)的價值澄清法

價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教學法的基本前提是:任何人都沒有正確的價值可以傳達給其它人(Simmon, 1972)。這種教學法最早由瑞斯(L.E. Raths, 1966)和西蒙(S. B.Simon, 1972)提出來,主要目的是協助學生察覺並確定自己或他人的價值,在面對問題時,能有很明確的看法,以尋求較為合理的解決方法。Raths等認為價值觀念不明確的人,在生活上沒有確切的方向,而且不知道如何運用時間,如果能夠澄清個人的價值,才會朝向特定目的努力,並作出合理的思考判斷。個人的價值觀與其經驗背景、思考方式等有關,其主觀上的判斷,不一定符合社會上的主流價值觀點,所以學校教學進行價值澄清教學法,強調依學生個人...

【評論主題】運用「預測、自問自答、摘錄重點、澄清疑慮」等策略的教學法為何?(A)全語言教學法 (B)合作教學法(C)直接教學法 (D)交互教學模式。

【評論內容】謝佳姍 互教學法即是根據Vygotsky觀點所發展出來的社會教學模式(socioinstructional approach),其目的是協助教師去利用對話的學習以增進學生閱讀理解的自我調整運思交互教學法四項策略 (一) 預測:要求學生就已有知識及所知道的部份內容,確認「線索」,推測下文的內容,訂出閱讀的方向。 (二) 提問:要求學生就文章中重要的概念提出問題,自我檢視能否掌握文章的內容重點。 (三) 摘要: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所理解的內容的要點,從中反思能否理解文章的要點。 (四) 澄清:要求學生解決閱讀時所遇到的困難,使他們能了解文章的意思。

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強調「師生對話」的歷程,透過師生對話,老師利用放聲思考方式示範以上四項閱讀策略,接著學生輪流扮演老師的角色,逐步將責任轉移給學生,發展成學生之間相互提供支持的「同儕對話」,這就是Vygotsky所謂的由他人調整到自我調整。Palincsar和Klenk(1992)指出,學生在相互教學法中就是透過高社會性、互動性及完全的對話才獲得並內化四項閱讀策略。

【評論主題】幼兒園教師引導幼兒「串珠按照紅黃藍、紅黃藍的順序排列」,是幫助幼兒整理數與量訊息時,可以進行:(A)序列 (B)對應 (C)型式 (D)整體與部分。

【評論內容】序列:物件、事件可以依時間或空間的深淺、高低、多寡、輕重、大小及發生先後依序整理排列,並從序列中找到關係。型式:指排列時有特殊的規則或順序。如:音樂音符與節奏、美術圖案等等。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不是腦力激盪的基本原則?(A)延緩批判 (B)以量取勝 (C)循序漸進 (D)自由滾思

【評論內容】Shu-Ting Yang  腦力激盪法在1939年由亞歷山大.奧斯本(Alexander Osborn)開發。奧斯本認為,腦力激盪法有4項基本原則:原則1:嚴禁批判。不批判他人發言,才能讓所有成員自由發想。原則2:自由發想。使成員無拘束地暢所欲言,在輕鬆的氣氛下,愉悅流暢地思考。原則3:量重於質。用撒網捕魚的方式,先進行圍繞主題的發想,以徵求大量點子。原則4:結合改善。以彼此的發想為基礎,不斷激盪出更好的新點子,甚至允許團隊                               中出現與他人相似的發想

【評論主題】日本政府修訂其歷史教科書時,「改寫並增刪」侵略中國的史實,以合理化其屠殺中國人民之罪行。這種使學生在學校中沒有機會學習到的內容,稱為?(A)隱性課程(B)外顯課程 (C)潛在課程(hidden cur

【評論內容】空無課程 (null curriculum)是學校不存在的課程,學校沒有教的東西。Eisner認為學校沒有教的東西與有教的東西一樣的重要,學校所沒有教導的東西並非是由中立價值選擇不教導,常是存在某些偏見而不教導某些東西。Eisner從兩個方面探討學校的「空無課程」,一是學校所重視、或是忽略的智力過程,像是學校多重視的是某些概念的思考,忽略了其他由感官、知覺的認知;側重左腦的認知,較常忽略右腦的認知過程。二是學校課程出現或未出現的內容或科目領域,像是多重視傳統科目的教導,而非是經濟學、法律、地方藝術等等的科目。Eisner認為這些都是學校因著社會文化某種價值觀念所重視或是忽略的空無課程。http://content.edu.tw/wiki/index.php/%E7%A9%BA%E7%84%A1%E8%AA%B2%E7%A8%8B

【評論主題】謝老師認為不管環境如何不同,人性和知識總是一樣的,所以教育制度之主要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希望促使每個人能符合人的品質,請問謝老師的教育理念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理論學說?(A)精華主義(B)永恆主

【評論內容】

永恆主義教育理論代表人物為哈卿斯、阿德勒,有下列的基本主張:

不管環境如何的不同,人性與知識到處都是一樣的:教育制度的目的在每個時代與每個社會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促進人符合人的品質。此種說法是基於人類有共同的本性,表現其有永恆不變的教育,教育有固定的目的,使教育的方向有穩定的基礎是其優點,但是,其所用學習方法是基於共同要求而不因材施教,似有不合心理學的原則。

【評論主題】最近日本兵庫縣發現學生集體出現過度呼吸症候群,這較屬於哪一方面的問題或疾患?(A)上呼吸道問題 (B)學校衛生問題 (C)精神性疾患 (D)焦慮性疾患。

【評論內容】

焦慮性疾病的分類

焦慮性疾病包括以下九大焦慮症亞型,都以焦慮為共同而基本的困擾,而隨著個別不同的症狀特徵表現,在醫學上又被細分為以下的焦慮症亞型:

一、恐慌症:患者常出現無預警性的恐慌發作,常見的症狀包括恐慌、焦慮不安、害怕失控與死亡、心跳快、胸悶、呼吸困難、頭暈、手腳冒汗與發抖,在十分鐘內達最嚴重程度,通常持續數分鐘到半小時不等。

二、懼曠症:患者對置身於某些場合,當時會害怕萬一出狀況可能無法求救或逃脫,這些場合例如擁擠的人群中、公共汽車內、電梯內、超市內或火車上,致使患者害怕到這些場合,而影響到人際及工作的表現。

三、社交恐懼症:出現在眾所注目的社交場所,會出現不合理的害怕,或會因擔心窘境而呈現過...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屬於亞斯伯格症之特徵? 甲、社會互動有明顯困難 乙、行為或興趣之固著現象丙、語言發展遲緩丁、認知發展遲緩(A)甲乙 (B)甲乙丙 (C)甲乙丁(D)甲乙丙丁。

【評論內容】亞斯伯格症候群,又名阿斯伯格綜合征或亞氏保加症,是一種泛自閉症障礙,其重要特徵是社交困難,伴隨著興趣狹隘及重複特定行為,但相較於其他泛自閉症障礙,仍相對保有語言及認知發展。亞斯伯格症患者經常出現肢體笨拙和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偶爾會發出怪聲音,但並不作為診斷依據[1][2]。出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A%9E%E6%96%AF%E4%BC%AF%E6%A0%BC%E7%97%87%E5%80%99%E7%BE%A4

【評論主題】根據美國 AAIDD 的定義,個人的適應行為(adaptivebehavior)表現,係與三方面的技能有關。請問下列哪一項不包括在內?(A)社會技能(social skills) (B)動作技能(mo

【評論內容】

根據《美國智能障礙者協會第十版》的定義,適應行為包括三方面的技能:

1.概念:語言(接收/表達)、讀和寫、金錢概念、自我教導。

2.社會:人際、自尊、負責任、遵循規則、遵守法律、自我保護、瞭解社交規範、免於被欺騙或受操控。

3.應用:一般日常活動(飲食、穿衣、如廁、行走)、工具性日常活動(準備餐點、居家清潔、交通、吃藥、金錢管理、使用電話)、職業技能、維持環境安全。

 

*評量標準:上述三方面技能至少有一項,或是三項加起來的總分低於平均數兩個標準差以下。

 

摘自:鈕文英《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

【評論主題】由於多重障礙學童其特殊需求範圍甚廣,故而亟須專業團隊服務,以下有關專業團隊服務模式之敘述,何者正確?(A)貫專業整合模式(transdisciplinary)成員間溝通採非正式溝(B)多專業整合模式(

【評論內容】

在不同專業團隊合作模式中,試比較多專業、專業間、貫專業整合模式的三種合作模式。

多專業(multi-disciplinary team):

1.由專業人員分別評估與提供服務,各專業人員負責屬於自己的專業內的目標。

2.不同專業間對個案問題進行討論與彼此合作的情形有限。

3.專業間彼此不了解其他專業的治療內容。

4.專業間缺乏團隊合作與整合協調是最大缺點。

5.容易造成治療內容重覆或衝突。

-------------------------------------------------------------------

專業間(inter-disciplinary team):

1.與多專業的情形類似,專業團隊成員各自為個案進行治療評估,唯一不同是會在評估治療之前,先與家長進行正式溝通。

2.團隊成員間會互相討論協調,以提供特殊學生與家長...

【評論主題】以下哪一種是口腔的不正常反射動作?(A)尋根反射rooting reflex(B)咬張力反射(C)吞嚥反射(D)嘔吐反射。

【評論內容】

咬合反射 (Biting Reflex)保留特徵:咬合反射是指當物品(湯匙、牙刷或手指)碰觸到個案的牙齦時,孩子的 牙齒會緊咬,當你想抽動湯匙或牙刷時,孩子會咬得更緊。

處理建議:1.使用有軟膠套之特殊湯匙餵食,以免引發咬合反射時,傷到孩子的牙齦。2.利用下頦控制手法(註1),協助口腔開閉。3.餵食時,湯匙不要伸得太裡面,以免引發咬合反射;餵食時湯匙最好 放在雙唇位置,協助孩子用「抿」的方式抿下食物;湯匙避免碰觸孩子的牙齦。4.若孩子的咬合反射已引發,切忌用力抽出湯匙,因為會導致咬得更緊。 應用「下頦控制手法」,先將下頦往上推,待個案顳顎關節變鬆後, 再順勢將下頦下推,使嘴巴張開,拿出湯匙。

【評論主題】教師教學知識來源很多,其中最值得重視的是「教學者基於對特定主題、問題、或議題之瞭解後,再加以組織、重現、並參酌學習者的個別興趣而調整,使得以成功地轉化於教學的知識。」此種知識為以下何者?(A) 學科內

【評論內容】國外學者Shuman(1986)對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下了以下的定義:爲了將某學科內容主題有效傳達給學生,教師必須懂得使用最有效的表徵形式,包括比喻、舉例、解釋和示範等,同時也包括了對於學生先備知識和迷思概念的瞭解,並能擬定教學策略來重整學生的概念。Shuman(1987)將將教師所具備的知識歸納成七個不同的領域:(1)學科內容知識、(2)一般教學知識、(3)課程知識、(4)學科教學知識、(5)對學生及其特質的知識、(6)對教育環境的認識、(7)對教育目的價值及其哲學與歷史淵源的知識,他認為在這些知識內容之中,以「學科教學知識」最為重要。學科教學知識的內涵包括:1.學科內容的知識:即教師對該學科及欲教課程的內容...

【評論主題】21.對特殊幼兒教學時,可用原始增強物來增進行為效果,下列哪一項不屬於原始增強物(A)食物 (B)害怕巨聲 (C)飲料 (D)錢。

【評論內容】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原級增強物(primary reinforcer)為能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增強物,如食物、水、安全感等。次級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次級增強物(secondary reinforcer)為與原級增強物或其他已經確立的次級增強物相互聯結後,而產生增強力量的增強物,如金錢、成績等。次級增強物本身沒有什麼價值,但與其他增強物產生聯結後,其本身的價值也隨之產生。次級增強物可分為三類:社會增強物(social reinforcer)、活動增強物(activity reinforcer)、代幣增強物(token reinforcer)/象徵性增強物(symbolic reinforcer)

【評論主題】82. 小均對第一次接觸的事物很不容易接受,此屬於下列哪一項氣質的表現?(A)反應閾 (B)趨避性 (C)適應性 (D)規律性

【評論內容】反應域指的是引起小孩某種反應所需的刺激量。包括在視覺、味覺、聽覺、嗅覺、觸覺、社會覺(即察言觀色的能力)等方面的刺激。反應閾低,表示只要一點點的刺激,孩子就會有反應,像有的嬰兒對光線很敏感,只要有一點點光線,他就會醒來;像有的孩子察言觀色的反應閾比較高,父母都舉起手來要打人了,他才恍然大悟已經惹大人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