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M. Lipman 在<Philosophy goes to School>中提到兩種不同類型之教育,一種是部落型教育,主要是提供種族文化去濡化兒童,另一種類型是哲學討論為主的哪一種類型教育?
(A)分析型教育
(B)知識型教育
(C)反省型教育
(D)預備型教育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57754
統計:A(1355),B(941),C(3129),D(18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現象學內容、哲學根基之形而上、涵化

用户評論

【用戶】Shu E We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反省型教育:以哲學討論為主1、起源:教育是一種探究活動,1974年創立兒童哲學促進中心,推展思考教育。2、教材:有角色和劇情的小說,以日常語言進行對話,並設計活動訓練思考技巧。3、方式:探究活動源於自我反省及認知,在人類彼此溝通合作中展現,故教室即為探究團體,進行圓桌式討論教學4、目的:(1)透過對話討論,學習「聆聽別人說話與表達自己意見一樣重要」的觀點  (2)培養「共同思考與共同解決問題」的責任感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李普曼:部落型、反省形

【用戶】吳小飛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離譜Man:要部落進行反省

【用戶】Chanlder Ch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89. 主張透過故事與小說來教導兒童推理,引導兒童如何思考、體驗哲學討論歷程之兒童哲學倡導者是 (A)柏拉圖(Plato) (B)李普曼(M. Lipman) (C)裴斯塔洛齊(J. H. Pastalozzi) (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編輯私有筆記

【用戶】Shu E We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反省型教育:以哲學討論為主 1、起源:教育是一種探究活動,1974年創立兒童哲學促進中心,推展思考教育。 2、教材:有角色和劇情的小說,以日常語言進行對話,並設計活動訓練思考技巧。 3、方式:探究活動源於自我反省及認知.....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李普曼:部落型、反省形

【用戶】吳小飛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離譜Man:要部落進行反省

【用戶】Chanlder Ch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89. 主張透過故事與小說來教導兒童推理,引導兒童如何思考、體驗哲學討論歷程之兒童哲學倡導者是 (A)柏拉圖(Plato) (B)李普曼(M. Lipman) (C)裴斯塔洛齊(J. H. Pastalozzi) (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編輯私有筆記

【用戶】Shu E We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反省型教育:以哲學討論為主 1、起源:教育是一種探究活動,1974年創立兒童哲學促進中心,推展思考教育。 2、教材:有角色和劇情的小說,以日常語言進行對話,並設計活動訓練思考技巧。 3、方式:探究活動源於自我反省及認知.....看完整詳解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李普曼:部落型、反省形

【用戶】吳小飛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離譜Man:要部落進行反省

【用戶】Chanlder Che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89. 主張透過故事與小說來教導兒童推理,引導兒童如何思考、體驗哲學討論歷程之兒童哲學倡導者是 (A)柏拉圖(Plato) (B)李普曼(M. Lipman) (C)裴斯塔洛齊(J. H. Pastalozzi) (D)蒙特梭利(M. Montessori)編輯私有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