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李老師主張教學活動設計時應注重學生的特質、學習的歷程,和學習的結果,他在界定教育心理學的定義時會傾向於下列何者?
(A)行為取向
(B)認知取向
(C)情境取向
(D)社會取向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84325
統計:A(299),B(4392),C(1583),D(14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班度拉 社會學習論~四種模仿方式、同時學習原則--克伯屈(Williem H. Kilpatrick)、中西教育字義解釋

用户評論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情境跟背景文化有關

【用戶】Y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教學設計取向一、系統取向的教學設計 1.教學主義採行為主義系統論(1)傳統教學設計概念是建立在當然論 (certainty)、決定論(determinism)和可預測性 (predictability)的假設,這種假設認為教學設 計是一個緊密的系統,教學設計系統是各子系統 概念的總和 (Mashhadi, 1998)。(2)教學設計是一種解決教學問題的系統方法 (Gagne,Briggs, & Wager, 1992)。2.教學設計遵照行為塑造論點(1)依照行為主義強調行為塑造(shaping)的論點,教學 設計必須瞭解起點與終點行為之間,如何逐步塑造養 成行為的順序安排,以達成教學目標...

【用戶】Fusi Shio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文化跟情境有關 ~< 好容易被騙!.

【用戶】我要當老師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學的主要派別主張系統取向的教學觀(行為學派)認知取向的教學觀(認知學派)建構取向的教學觀(認知學派中的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的教學觀(人文主義)社會互動的教學觀(社會學習理論)多元智能的教學觀系統取向的教學-採行為主義的學習觀點,主張環境影響重於先天,著重刺激與可觀察行為間關係。教學原則有:學習有預訂清楚的目標(行為),以分解動作方式,循序漸進(編序教學)學習步驟層次分明,每步驟都有具有可評量的目標學習結果依預訂目標採客觀性評量教學活動過程由教師主導,學生反覆練習,直至達成目標教師運用「增強原理」隨時對學生學習提供回饋利用電腦輔助教學,因應個別需要。什麼是編序教學(programmed teaching)?編序教學法是將教材按照...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情境跟背.....看完整詳解

【用戶】Y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教學設計取向一、系統取向的教學設計 1.教學主義採行為主義系統論(1)傳統教學設計概念是建立在當然論        (certainty)、決定論(determinism)和可預測性     (predictability)的假設,這種假設認為教學設     計是一個緊密的系統,教學設計系統是各子系統     概念的總和 (Mashhadi, 1998)。(2)教學設計是一種解決教學問題的系統方法     (Gagne,Briggs, & Wager, 1992)。2.教學設計遵照行為塑造論點(1)依照行為主義強調行為塑造(shaping)的論點,教學     設計必須瞭解起點與終點行為之間,如何逐步塑造養     成行為的順序安排,以達成教學目標...

【用戶】Fusi Shio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文化跟情境有關 ~>< 好容易被騙!.

【用戶】我要當老師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學的主要派別主張系統取向的教學觀(行為學派)認知取向的教學觀(認知學派)建構取向的教學觀(認知學派中的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的教學觀(人文主義)社會互動的教學觀(社會學習理論)多元智能的教學觀系統取向的教學-採行為主義的學習觀點,主張環境影響重於先天,著重刺激與可觀察行為間關係。教學原則有:學習有預訂清楚的目標(行為),以分解動作方式,循序漸進(編序教學)學習步驟層次分明,每步驟都有具有可評量的目標學習結果依預訂目標採客觀性評量教學活動過程由教師主導,學生反覆練習,直至達成目標教師運用「增強原理」隨時對學生學習提供回饋利用電腦輔助教學,因應個別需要。什麼是編序教學(programmed teaching)?編序教學法是將教材按照...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情境跟背.....看完整詳解

【用戶】Fusi Shiou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文化跟情境有關 ~>< 好容易被騙!.

【用戶】我要當老師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教學的主要派別主張系統取向的教學觀(行為學派)認知取向的教學觀(認知學派)建構取向的教學觀(認知學派中的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的教學觀(人文主義)社會互動的教學觀(社會學習理論)多元智能的教學觀系統取向的教學-採行為主義的學習觀點,主張環境影響重於先天,著重刺激與可觀察行為間關係。教學原則有:學習有預訂清楚的目標(行為),以分解動作方式,循序漸進(編序教學)學習步驟層次分明,每步驟都有具有可評量的目標學習結果依預訂目標採客觀性評量教學活動過程由教師主導,學生反覆練習,直至達成目標教師運用「增強原理」隨時對學生學習提供回饋利用電腦輔助教學,因應個別需要。什麼是編序教學(programmed teaching)?編序教學法是將教材按照...

【用戶】111雙榜教師 超強筆記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李老師主張教學活動設計時應注重學生的特質、學習的 歷程,和學習的結果,他在界定教育心理學的定義時會 傾向:認知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