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1.依地方制度法第25 條規定,地方政府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自治法規。下列關於自治法規之敘述,何者正確?(A)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者稱自治細則,經地方行政機關訂定者稱自治規約(

【評論內容】地方制度法第 25 條 直轄市、縣 (市) 、鄉 (鎮、市) 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 制定自治法規。自.....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5.依司法院釋字第520 號解釋,對於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行政院與立法院應如何展開互動?(A)行政院應適時向立法院提出報告並備詢(B)行政院應適時向立法院提出報告,但不須備詢(C)行政院只須事後知會立

【評論內容】

 

釋字第 520 號解釋

 

預算案經立法院通過及公布手續為法定預算,其形式上與法律相當,因其內容、規範對象及審議方式與一般法律案不同,本院釋字第三九一號解釋曾引學術名詞稱之為措施性法律。主管機關依職權停止法定預算中部分支出項目之執行,是否當然構成違憲或違法,應分別情況而定。諸如維持法定機關正常運作及其執行法定職務之經費,倘停止執行致影響機關存續者,即非法之所許;若非屬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且符合預算法所定要件,主管機關依其合義務之裁量,自得裁減經費或變動執行。至於因施政方針或重要政策變更涉及法定預算之停止執行時,則應本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之憲法意旨暨尊重立法院對國家重要事項之參與決策權,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第...

【評論主題】13.依司法院釋字第485 號解釋,有關社會政策立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涉及福利資源之分配者,因屬授益行政,故給予明顯過度之照顧亦屬合憲(B)受益人之身分或特定職位可為立法區別對待之唯一依據(

【評論內容】釋字第 485 號 憲法第七條平等原則並非指絕對、機械之形式上平等,而係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等,立法機關基於憲法之價值體系及立法目的,自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區別對待。促進民生福祉乃憲法基本原則之一,此觀憲法前言、第一條、基本國策及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之規定自明。立法者基於社會政策考量,尚非不得制定法律,將福利資源為限定性之分配。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分別規定,原眷戶享有承購依同條例興建之住宅及領取由政府給與輔助購宅款之優惠,就自備款部分得辦理優惠利率貸款,對有照顧必.....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立法委員於審議預算時,提議將行政院所提交的預算書中,關於某部會預算中某項預算的一定比例挪移至其他項目,但預算總額並未增加,以期能將預算為合理之處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立法委員本即有審議預算的權責

【評論內容】

釋字第 391 號

 

立法院依憲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有審議預算案之權,立法委員於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時,應受憲法第七十條「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之限制及本院相關解釋之拘束,雖得為合理之刪減,惟基於預算案與法律案性質不同,尚不得比照審議法律案之方式逐條逐句增刪修改,而對各機關所編列預算之數額,在款項目節間移動增減並追加或削減原預算之項目。蓋就被移動增加或追加原預算之項目言,要難謂非上開憲法所指增加支出提議之一種,復涉及施政計畫內容之變動與調整,易導致政策成敗無所歸屬,責任政治難以建立,有違行政權與立法權分立,各本所司之制衡原理,應為憲法所不許。

 

【評論主題】依司法院釋字第 530 號解釋,審判獨立在保障法官唯本良知,依據法律獨立行使審判職權,為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中何種原則之重要機制?(A)國民主權原則(B)信賴保護原則(C)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D)罪責相當

【評論內容】

 釋字第 530 號

 

憲法第八十條規定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明文揭示法官從事審判僅受法律之拘束,不受其他任何形式之干涉;法官之身分或職位不因審判之結果而受影響;法官唯本良知,依據法律獨立行使審判職權。審判獨立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權力分立與制衡之重要原則,為實現審判獨立,司法機關應有其自主性;本於司法自主性,最高司法機關就審理事項並有發布規則之權;又基於保障人民有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受充分而有效公平審判之權利,以維護人民之司法受益權,最高司法機關自有司法行政監督之權限。司法自主性與司法行政監督權之行使,均應以維護審判獨立為目標,因是最高司法機關於達成上述司法行政監督之目...

【評論主題】關於現行立法委員的選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選舉方式係採行所謂「單一選區兩票制」,一票選候選人,一票選政黨(B)選舉的名額中有所謂「全國不分區代表」,其產生即依「政黨票」得票的比例計算其名額(C)

【評論內容】憲法增修條文第 4 條第 1 項 立法院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一百一十三人,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於每屆任滿前三個月內,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六十四條及第六十五條之限制:一、自由地區直轄市、縣市七十三人。每縣市至少一人。二、自由地區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三人。三.....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依司法院解釋,有關於人民服兵役的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B)兵役法第 1 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有依法服兵役之義務,違反性別平等的憲法規定(C)服兵役義務與宗教信仰自由並未

【評論內容】釋字第 490 號 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為憲法第二十條所明定。惟人民如何履行兵役義務,憲法本身並無明文規定,有關人民服兵役之重要事項,應由立法者斟酌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之需要,以法律定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係指人民有信仰與不信仰任何宗教之自由,以及參與或不參與宗教活動之自由;國家不得對特定之宗教加以獎勵或禁制,或對人民特定信仰畀予優待或不利益。立法者鑒於男女生理上之差異及因此種差異所生之社會生活功能角色之不同,於兵役法第一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係為實踐國家目的及憲法上人民之基本義務而為之規定,原屬立法政策之考量,非為助長、促進或限制宗教而設,且無助長、促進或限制宗教之效果。復次,服兵.....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8 根據阿特福(C. P. Aldefer)提出的ERG理論,「授權員工」將有助於滿足個人那一方面的需求?(A)關係需求 (B)生存需求 (C)權力需求 (D)成長需求

【評論內容】阿特福  ( C. P. Aldefer ) 提出的ERG理論,指出人類有三種核心需求: (一)生存 ( Existence ) 需求:   指維持生存的物質需求,可以透過食物、空氣、水、薪水和工作環境來滿足。   → 相當於馬士洛中的生理和安全需求。 (二)關係 ( Relationship ) 需求.....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0 請求國家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對此項請求,應如何處理?(A)應即移轉訴願審理機關(B)應即與請求權人協議(C)應即移送法院審理(D)應即經請求權人同意,提起訴訟

【評論內容】國家賠償法第 10 條 依本法請求損害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3 一般而言,下列何者符合組織產生「團體盲思」(groupthink)的條件?(A)組織的決策階層是個異質性很強的團體(B)組織受到外在環境的強大挑釁及威脅,難以解決危機(C)組織領導者公正有能力(

【評論內容】團體迷思的因素 群體高度凝聚力,同質性高 群體隔絕外界資訊與分析 命令式領導 決策規範缺乏條理 群體成員背景和價值觀的相似性 來.....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 從格蘭納(L. Greiner)組織生命週期的理論來說,下列有關行政組織設計的主要課題,何者錯誤?(A)分化與整合的平衡(B)動態與生態的平衡(C)集權與分權的平衡(D)標準化與機動調適的平衡

【評論內容】*** 平衡分化與整合:   整合是協調各種任務、部門和事業部的過程,目的在使他們能同心協力,而不至於目標不一致。我們假定任務與角色的指派有助於工作過程的協調,但實際上本位導向卻也造成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與協調的障礙。高度分化而複雜的組織需要高度複雜的整合機制,才能有效協調組織內的各種活動。當組織變得巨大複雜,則部門間與事業部間的溝通障礙便可能提高,次級單位間的協調更為困難,為促使有效的分配資源,協調組織各功能間的活動,來達成策略目標,需要更完善的整合機制。  →組織分化:  組織中建立並控制分工或專業化程度的過程。  →水平分化:  將任務集合成角色,將角色及合成次級單位 (部門或事業部),建立組織的分工體系,最終目的使組織成員變得更專精與更有生產力,而提升組織創造價值的能力。  →垂直分化:  是一種層級的設計方式,為了建立角色間與次級單位間的關係,彼此間的報告關係,層級間職權的分配。最終目的使組織對本身的各種活動有更周延的控制,而提升其價值創造的能力。 **.....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1.依地方制度法第25 條規定,地方政府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自治法規。下列關於自治法規之敘述,何者正確?(A)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者稱自治細則,經地方行政機關訂定者稱自治規約(

【評論內容】地方制度法第 25 條 直轄市、縣 (市) 、鄉 (鎮、市) 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 制定自治法規。自.....

【評論主題】5.依司法院釋字第520 號解釋,對於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行政院與立法院應如何展開互動?(A)行政院應適時向立法院提出報告並備詢(B)行政院應適時向立法院提出報告,但不須備詢(C)行政院只須事後知會立

【評論內容】

 

釋字第 520 號解釋

 

預算案經立法院通過及公布手續為法定預算,其形式上與法律相當,因其內容、規範對象及審議方式與一般法律案不同,本院釋字第三九一號解釋曾引學術名詞稱之為措施性法律。主管機關依職權停止法定預算中部分支出項目之執行,是否當然構成違憲或違法,應分別情況而定。諸如維持法定機關正常運作及其執行法定職務之經費,倘停止執行致影響機關存續者,即非法之所許;若非屬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且符合預算法所定要件,主管機關依其合義務之裁量,自得裁減經費或變動執行。至於因施政方針或重要政策變更涉及法定預算之停止執行時,則應本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之憲法意旨暨尊重立法院對國家重要事項之參與決策權,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第...

【評論主題】13.依司法院釋字第485 號解釋,有關社會政策立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涉及福利資源之分配者,因屬授益行政,故給予明顯過度之照顧亦屬合憲(B)受益人之身分或特定職位可為立法區別對待之唯一依據(

【評論內容】釋字第 485 號 憲法第七條平等原則並非指絕對、機械之形式上平等,而係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等,立法機關基於憲法之價值體系及立法目的,自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區別對待。促進民生福祉乃憲法基本原則之一,此觀憲法前言、第一條、基本國策及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之規定自明。立法者基於社會政策考量,尚非不得制定法律,將福利資源為限定性之分配。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分別規定,原眷戶享有承購依同條例興建之住宅及領取由政府給與輔助購宅款之優惠,就自備款部分得辦理優惠利率貸款,對有照顧必.....

【評論主題】立法委員於審議預算時,提議將行政院所提交的預算書中,關於某部會預算中某項預算的一定比例挪移至其他項目,但預算總額並未增加,以期能將預算為合理之處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立法委員本即有審議預算的權責

【評論內容】

釋字第 391 號

 

立法院依憲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有審議預算案之權,立法委員於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時,應受憲法第七十條「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之限制及本院相關解釋之拘束,雖得為合理之刪減,惟基於預算案與法律案性質不同,尚不得比照審議法律案之方式逐條逐句增刪修改,而對各機關所編列預算之數額,在款項目節間移動增減並追加或削減原預算之項目。蓋就被移動增加或追加原預算之項目言,要難謂非上開憲法所指增加支出提議之一種,復涉及施政計畫內容之變動與調整,易導致政策成敗無所歸屬,責任政治難以建立,有違行政權與立法權分立,各本所司之制衡原理,應為憲法所不許。

 

【評論主題】依司法院釋字第 530 號解釋,審判獨立在保障法官唯本良知,依據法律獨立行使審判職權,為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中何種原則之重要機制?(A)國民主權原則(B)信賴保護原則(C)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D)罪責相當

【評論內容】

 釋字第 530 號

 

憲法第八十條規定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明文揭示法官從事審判僅受法律之拘束,不受其他任何形式之干涉;法官之身分或職位不因審判之結果而受影響;法官唯本良知,依據法律獨立行使審判職權。審判獨立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權力分立與制衡之重要原則,為實現審判獨立,司法機關應有其自主性;本於司法自主性,最高司法機關就審理事項並有發布規則之權;又基於保障人民有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受充分而有效公平審判之權利,以維護人民之司法受益權,最高司法機關自有司法行政監督之權限。司法自主性與司法行政監督權之行使,均應以維護審判獨立為目標,因是最高司法機關於達成上述司法行政監督之目...

【評論主題】關於現行立法委員的選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選舉方式係採行所謂「單一選區兩票制」,一票選候選人,一票選政黨(B)選舉的名額中有所謂「全國不分區代表」,其產生即依「政黨票」得票的比例計算其名額(C)

【評論內容】憲法增修條文第 4 條第 1 項 立法院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一百一十三人,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於每屆任滿前三個月內,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六十四條及第六十五條之限制:一、自由地區直轄市、縣市七十三人。每縣市至少一人。二、自由地區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三人。三.....

【評論主題】依司法院解釋,有關於人民服兵役的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B)兵役法第 1 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有依法服兵役之義務,違反性別平等的憲法規定(C)服兵役義務與宗教信仰自由並未

【評論內容】釋字第 490 號 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為憲法第二十條所明定。惟人民如何履行兵役義務,憲法本身並無明文規定,有關人民服兵役之重要事項,應由立法者斟酌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之需要,以法律定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係指人民有信仰與不信仰任何宗教之自由,以及參與或不參與宗教活動之自由;國家不得對特定之宗教加以獎勵或禁制,或對人民特定信仰畀予優待或不利益。立法者鑒於男女生理上之差異及因此種差異所生之社會生活功能角色之不同,於兵役法第一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係為實踐國家目的及憲法上人民之基本義務而為之規定,原屬立法政策之考量,非為助長、促進或限制宗教而設,且無助長、促進或限制宗教之效果。復次,服兵.....

【評論主題】依司法院釋字第 585 號解釋,民國 93 年 9 月 24 日公布施行之「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第 8 條第 1 項前段「三一九槍擊事件所涉及之刑事責任案件,其偵查專屬本會管轄」、同

【評論內容】釋字第 585 號 (摘錄)   立法院為有效行使憲法所賦予之立法職權,本其固有之權能自得享有一定之調查權,主動獲取行使職權所需之相關資訊,俾能充分思辯,審慎決定,以善盡民意機關之職責,發揮權力分立與制衡之機能。立法院調查權乃立法院行使其憲法職權所必要之輔助性權力,基於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立法院調查權所得調查之對象或事項,並非毫無限制。除所欲調查之事項必須與其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有重大關聯者外,凡國家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受憲法之保障者,即非立法院所得調查之事物範圍。又如行政首長依其行政權固有之權能,對於可能影響或干預行政部門有效運作之資訊,均有決定不予公開之權力,乃屬行政權本質所具有之行政特權。立法院行使調查權如涉及此類事項,即應予以適當之尊重。如於具體案件,就所調查事項是否屬於國家機關獨立行使職權或行政特權之範疇,或就屬於行政特權之資訊應否接受調查或公開而有爭執時,立法院與其他國家機關宜循合理之途徑協商解決,或以法律明定相關要件與程序,由司法機關審理解決之。 立法院調查權行使之方式,並不以要求有.....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6 依司法院釋字第520號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執行法定職務之經費,主管機關得停止執行(B)無論法定預算中支出項目為何,主管機關皆得停止執行(C)無論法定預算中支出項目為何,主管機關皆不得停止

【評論內容】釋字第 520 號  預算案經立法院通過及公布手續為法定預算,其形式上與法律相當,因其內容、規範對象及審議方式與一般法律案不同,本院釋字第三九一號解釋曾引學術名詞稱之為措施性法律。主管機關依職權停止法定預算中部分支出項目之執行,是否當然構成違憲或違法,應分別情況而定。諸如維持法定機關正常運作及其執行法定職務之經費,倘停止執行致影響機關存續者,即非法之所許;若非屬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且符合預算法所定要件,主管機關依其合義務之裁量,自得裁減經費或變動執行。至於因施政方針或重要政策變更涉及法定預算之停止執行時,則應本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之憲法意旨暨尊重立法院對國家重要事項之參與決策.....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 有關立法院與司法院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司法院就其掌理司法權行使之事項,得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B)立法院制定之法律,司法院所屬法院須依據法律,獨立審判(C)立法院各委員會得邀請司法院秘書

【評論內容】釋字第 371 號  憲法為國家最高規範,法律牴觸憲法者無效,法律與憲法有無牴觸發生疑義而須予以解釋時,由司法院大法官掌理,此觀憲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七十八條及第七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甚明。又法官依據法律獨立審判,憲法第八十條定有明文,故依法公布施行之法律,法官應以其為審判之依據,不得認定法律為違憲而逕行拒絕適用。惟憲法之效力既高.....

【評論主題】1.公職候選人的競選旗幟,應於投票日後幾日內自行清除?(A)一日(B)三日(C)五日(D)七日

【評論內容】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 52 條第 4 項 競選廣告物之懸掛或豎立,不得妨礙公.....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依憲法增修條文第 12 條之規定,有關修憲案複決公告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修憲案提出後,毋須公告,應即進行複決(B)修憲案提出後,須公告三個月後,方可進行複決(C)修憲案提出後,須公告五個月

【評論內容】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憲法之修改,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 提出憲法修正案,.....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憲法之修正須經出席立法委員多少比例之決議?(A)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C)四分之三(D)五分之三

【評論內容】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憲法之修改,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 提出憲法修正案,.....

【評論主題】38 根據阿特福(C. P. Aldefer)提出的ERG理論,「授權員工」將有助於滿足個人那一方面的需求?(A)關係需求 (B)生存需求 (C)權力需求 (D)成長需求

【評論內容】阿特福  ( C. P. Aldefer ) 提出的ERG理論,指出人類有三種核心需求: (一)生存 ( Existence ) 需求:   指維持生存的物質需求,可以透過食物、空氣、水、薪水和工作環境來滿足。   → 相當於馬士洛中的生理和安全需求。 (二)關係 ( Relationship ) 需求.....

【評論主題】29 下列何項因素並非產生「市場失靈」的原因?(A)自然獨占 (B)資訊對稱 (C)公共財 (D)外部效果

【評論內容】市場失靈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公共財、外.....

【評論主題】28 「政策研究可以產生專業性的忠告,指示如何達成意欲的目標」,是政策研究的那種理由?(A)科學的理由 (B)政治的理由 (C)專業的理由 (D)行政的理由

【評論內容】安德森 ( Anderson ) 認為研究公共政策的理由有三: 一、基於科學理由:   即對公共政策的成因及其過程加以了解,並獲取它對社會的發展   與影響的知識。  二、基於專業理由:   希望藉由專.....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27 影響政策運作過程的主要因素中,匯聚並且表達人民意見與利益,發動並且制訂政策的主要機制是指:(A)政黨 (B)大眾傳播媒體 (C)智庫 (D)民意

【評論內容】影響政策運作過程的主要因素包括:(一) 政府機關(二) 政黨:匯聚並且表達人民意見與利益,發動並且制訂政策。 (三) 利益團體 .....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1 布勞(P. Blau)與史考特(W. Scott)以組織的主要受惠者為組織分類標準,下列何種組織的主要目的是在「謀求某部分特定社會大眾的利益」?(A)互利組織 (B)服務組織 (C)企業組織 (

【評論內容】一、互利組織:主要受惠者為組織內全體成員,如會,利益團體,政黨,各種俱樂部等二、服務組織:主要受惠者為部分特定的社會大眾的利益者,如學.....

【評論主題】5 下列何人不應被視為是政治與行政二分論的支持者?(A)威爾遜(Woodrow Wilson) (B)古德諾(Frank J. Goodnow)(C)古立克(Luther H. Gulick) (D)

【評論內容】瓦爾多曾說:「以工具哲學為基礎的政治與行政分離公.....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4 根據巴納德(C. Barnard)見解,能夠提供組織成員個人自尊與人格成長機會的場域為何?(A)主管職位(B)正式組織(C)非正式組織(D)工作輪調

【評論內容】巴納德特別重視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他認為非正式組織則是無意識、是不定型的,透過人與人接觸及互動,使人們結合在一起的組織。 非正式組織有三項積極的功能:(1)可以從事正式組織所不便溝通的意見.....

【評論主題】23 一般而言,下列何者符合組織產生「團體盲思」(groupthink)的條件?(A)組織的決策階層是個異質性很強的團體(B)組織受到外在環境的強大挑釁及威脅,難以解決危機(C)組織領導者公正有能力(

【評論內容】團體迷思的因素 群體高度凝聚力,同質性高 群體隔絕外界資訊與分析 命令式領導 決策規範缺乏條理 群體成員背景和價值觀的相似性 來.....

【評論主題】18 我國中央政府的預算主管機關為下列何者?(A)行政院秘書處(B)行政院主計總處(C)財政部(D)中央銀行

【評論內容】我國中央政府的預算主管機關是行政院.....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是屬於描寫思念遠處親友的詩?(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B)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C)故人西辭黃鶴樓,煙

【評論內容】(A)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白話文你問我什麼時候要回來?但是我還沒有確.....

【評論主題】2 從格蘭納(L. Greiner)組織生命週期的理論來說,下列有關行政組織設計的主要課題,何者錯誤?(A)分化與整合的平衡(B)動態與生態的平衡(C)集權與分權的平衡(D)標準化與機動調適的平衡

【評論內容】*** 平衡分化與整合:   整合是協調各種任務、部門和事業部的過程,目的在使他們能同心協力,而不至於目標不一致。我們假定任務與角色的指派有助於工作過程的協調,但實際上本位導向卻也造成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與協調的障礙。高度分化而複雜的組織需要高度複雜的整合機制,才能有效協調組織內的各種活動。當組織變得巨大複雜,則部門間與事業部間的溝通障礙便可能提高,次級單位間的協調更為困難,為促使有效的分配資源,協調組織各功能間的活動,來達成策略目標,需要更完善的整合機制。  →組織分化:  組織中建立並控制分工或專業化程度的過程。  →水平分化:  將任務集合成角色,將角色及合成次級單位 (部門或事業部),建立組織的分工體系,最終目的使組織成員變得更專精與更有生產力,而提升組織創造價值的能力。  →垂直分化:  是一種層級的設計方式,為了建立角色間與次級單位間的關係,彼此間的報告關係,層級間職權的分配。最終目的使組織對本身的各種活動有更周延的控制,而提升其價值創造的能力。 **.....

【評論主題】5.依司法院釋字第520 號解釋,對於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行政院與立法院應如何展開互動?(A)行政院應適時向立法院提出報告並備詢(B)行政院應適時向立法院提出報告,但不須備詢(C)行政院只須事後知會立

【評論內容】

 

釋字第 520 號解釋

 

預算案經立法院通過及公布手續為法定預算,其形式上與法律相當,因其內容、規範對象及審議方式與一般法律案不同,本院釋字第三九一號解釋曾引學術名詞稱之為措施性法律。主管機關依職權停止法定預算中部分支出項目之執行,是否當然構成違憲或違法,應分別情況而定。諸如維持法定機關正常運作及其執行法定職務之經費,倘停止執行致影響機關存續者,即非法之所許;若非屬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且符合預算法所定要件,主管機關依其合義務之裁量,自得裁減經費或變動執行。至於因施政方針或重要政策變更涉及法定預算之停止執行時,則應本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之憲法意旨暨尊重立法院對國家重要事項之參與決策權,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第...

【評論主題】21.依地方制度法第25 條規定,地方政府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制定自治法規。下列關於自治法規之敘述,何者正確?(A)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者稱自治細則,經地方行政機關訂定者稱自治規約(

【評論內容】

 地方制度法第 25 條

直轄市、縣 (市) 、鄉 (鎮、市) 得就其自治事項或依法律及上級法規之授權,

制定自治法規。自治法規經地方立法機關通過,並由各該行政機關公布者,稱

自治條例;自治法規由地方行政機關訂定,並發布或下達者,稱自治規則。 

【評論主題】13.依司法院釋字第485 號解釋,有關社會政策立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涉及福利資源之分配者,因屬授益行政,故給予明顯過度之照顧亦屬合憲(B)受益人之身分或特定職位可為立法區別對待之唯一依據(

【評論內容】

 釋字第 485 號

憲法第七條平等原則並非指絕對、機械之形式上平等,而係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等,立法機關基於憲法之價值體系及立法目的,自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區別對待。促進民生福祉乃憲法基本原則之一,此觀憲法前言、第一條、基本國策及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之規定自明。立法者基於社會政策考量,尚非不得制定法律,將福利資源為限定性之分配。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分別規定,原眷戶享有承購依同條例興建之住宅及領取由政府給與輔助購宅款之優惠,就自備款部分得辦理優惠利率貸款,對有照顧必要之原眷戶提供適當之扶助,其立法意旨與憲法第七條平等原則尚無牴觸。

惟鑒於國家資源有限,有關社會政策之...

【評論主題】立法委員於審議預算時,提議將行政院所提交的預算書中,關於某部會預算中某項預算的一定比例挪移至其他項目,但預算總額並未增加,以期能將預算為合理之處置。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立法委員本即有審議預算的權責

【評論內容】

釋字第 391 號

 

立法院依憲法第六十三條之規定有審議預算案之權,立法委員於審議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時,應受憲法第七十條「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之限制及本院相關解釋之拘束,雖得為合理之刪減,惟基於預算案與法律案性質不同,尚不得比照審議法律案之方式逐條逐句增刪修改,而對各機關所編列預算之數額,在款項目節間移動增減並追加或削減原預算之項目。蓋就被移動增加或追加原預算之項目言,要難謂非上開憲法所指增加支出提議之一種,復涉及施政計畫內容之變動與調整,易導致政策成敗無所歸屬,責任政治難以建立,有違行政權與立法權分立,各本所司之制衡原理,應為憲法所不許。

 

【評論主題】依司法院釋字第 530 號解釋,審判獨立在保障法官唯本良知,依據法律獨立行使審判職權,為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中何種原則之重要機制?(A)國民主權原則(B)信賴保護原則(C)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D)罪責相當

【評論內容】

 釋字第 530 號

 

憲法第八十條規定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明文揭示法官從事審判僅受法律之拘束,不受其他任何形式之干涉;法官之身分或職位不因審判之結果而受影響;法官唯本良知,依據法律獨立行使審判職權。審判獨立乃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權力分立與制衡之重要原則,為實現審判獨立,司法機關應有其自主性;本於司法自主性,最高司法機關就審理事項並有發布規則之權;又基於保障人民有依法定程序提起訴訟,受充分而有效公平審判之權利,以維護人民之司法受益權,最高司法機關自有司法行政監督之權限。司法自主性與司法行政監督權之行使,均應以維護審判獨立為目標,因是最高司法機關於達成上述司法行政監督之目...

【評論主題】關於現行立法委員的選舉,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選舉方式係採行所謂「單一選區兩票制」,一票選候選人,一票選政黨(B)選舉的名額中有所謂「全國不分區代表」,其產生即依「政黨票」得票的比例計算其名額(C)

【評論內容】

憲法增修條文第 4 條第 1 項

立法院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一百一十三人,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於每屆任滿前三個月內,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六十四條及第六十五條之限制:一、自由地區直轄市、縣市七十三人。每縣市至少一人。二、自由地區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三人。三、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共三十四人。

憲法增修條文第 4 條第 2 項前項第一款依各直轄市、縣市人口比例分配,並按應選名額劃分同額選舉區選出之。第三款依政黨名單投票選舉之,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舉票之政黨依得票比率選出之,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 

【評論主題】依司法院解釋,有關於人民服兵役的義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B)兵役法第 1 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有依法服兵役之義務,違反性別平等的憲法規定(C)服兵役義務與宗教信仰自由並未

【評論內容】

釋字第 490 號

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為憲法第二十條所明定。惟人民如何履行兵役義務,憲法本身並無明文規定,有關人民服兵役之重要事項,應由立法者斟酌國家安全、社會發展之需要,以法律定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係指人民有信仰與不信仰任何宗教之自由,以及參與或不參與宗教活動之自由;國家不得對特定之宗教加以獎勵或禁制,或對人民特定信仰畀予優待或不利益。立法者鑒於男女生理上之差異及因此種差異所生之社會生活功能角色之不同,於兵役法第一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依法皆有服兵役之義務,係為實踐國家目的及憲法上人民之基本義務而為之規定,原屬立法政策之考量,非為助長、促進或限制宗教而設,且無助...

【評論主題】訴願法第 47 條第 3 項準用行政訴訟法第 73 條,關於寄存送達於依法送達完畢時,即生送達效力之規定,依司法院解釋意旨,下列那一選項正確?(A)該規定侵害人民訴訟權核心(B)該規定與憲法第 16

【評論內容】

 釋字第 667 號

 

訴願法第四十七條第三項準用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三條,關於寄存送達

於依法送達完畢時,即生送達效力部分,尚與憲法第十六條保障人民

訴願及訴訟權之意旨無違。

 

【評論主題】依司法院釋字第 585 號解釋,民國 93 年 9 月 24 日公布施行之「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第 8 條第 1 項前段「三一九槍擊事件所涉及之刑事責任案件,其偵查專屬本會管轄」、同

【評論內容】

釋字第 585 號 (摘錄)

 

立法院為有效行使憲法所賦予之立法職權,本其固有之權能自得享有一定之調查權,主動獲取行使職權所需之相關資訊,俾能充分思辯,審慎決定,以善盡民意機關之職責,發揮權力分立與制衡之機能。立法院調查權乃立法院行使其憲法職權所必要之輔助性權力,基於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立法院調查權所得調查之對象或事項,並非毫無限制。除所欲調查之事項必須與其行使憲法所賦予之職權有重大關聯者外,凡國家機關獨立行使職權受憲法之保障者,即非立法院所得調查之事物範圍。又如行政首長依其行政權固有之權能,對於可能影響或干預行政部門有效運作之資訊,均有決定不予公開之權力,乃屬行政權本質所具有之行政特權。立法院行使...

【評論主題】6 依司法院釋字第520號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執行法定職務之經費,主管機關得停止執行(B)無論法定預算中支出項目為何,主管機關皆得停止執行(C)無論法定預算中支出項目為何,主管機關皆不得停止

【評論內容】

釋字第 520 號 

預算案經立法院通過及公布手續為法定預算,其形式上與法律相當,因其內容、規範對象及審議方式與一般法律案不同,本院釋字第三九一號解釋曾引學術名詞稱之為措施性法律。主管機關依職權停止法定預算中部分支出項目之執行,是否當然構成違憲或違法,應分別情況而定。諸如維持法定機關正常運作及其執行法定職務之經費,倘停止執行致影響機關存續者,即非法之所許;若非屬國家重要政策之變更且符合預算法所定要件,主管機關依其合義務之裁量,自得裁減經費或變動執行。至於因施政方針或重要政策變更涉及法定預算之停止執行時,則應本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之憲法意旨暨尊重立法院對國家重要事項之參與決策權,依照憲法增修條文第三...

【評論主題】3 有關立法院與司法院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司法院就其掌理司法權行使之事項,得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B)立法院制定之法律,司法院所屬法院須依據法律,獨立審判(C)立法院各委員會得邀請司法院秘書

【評論內容】

釋字第 371 號 

憲法為國家最高規範,法律牴觸憲法者無效,法律與憲法有無牴觸發生疑義而須予以解釋時,由司法院大法官掌理,此觀憲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七十八條及第七十九條第二項規定甚明。又法官依據法律獨立審判,憲法第八十條定有明文,故依法公布施行之法律,法官應以其為審判之依據,不得認定法律為違憲而逕行拒絕適用。惟憲法之效力既高於法律,法官有優先遵守之義務,法官於審理案件時,對於應適用之法律,依其合理之確信,認為有牴觸憲法之疑義者,自應許其先行聲請解釋憲法,以求解決。是遇有前述情形,各級法院得以之為先決問題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並提出客觀上形成確信法律為違憲之具體理由,聲請本院大法官解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五條第二項、第三項之規定,與上開意旨不符部分,應停止適用。

 

【評論主題】下列何者是屬於描寫思念遠處親友的詩?(A)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B)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C)故人西辭黃鶴樓,煙

【評論內容】

(A) 李商隱: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白話文你問我什麼時候要回來?但是我還沒有確定回來日期。再秋天的今夜巴山下一場雨,池塘的水都漲滿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和你一起坐在西窗剪燭聊天,我會重頭和你聊起今夜巴山下雨的情景?

【評論主題】下列何項為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之法律?(A)建築技術規則(B)監督寺廟條例(C)商標識別性審查基準(D)立法院秘密會議注意事項

【評論內容】

中央法規標準法第二條:「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

【評論主題】依憲法增修條文第 12 條之規定,有關修憲案複決公告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修憲案提出後,毋須公告,應即進行複決(B)修憲案提出後,須公告三個月後,方可進行複決(C)修憲案提出後,須公告五個月

【評論內容】

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憲法之修改,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

提出憲法修正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

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即通過之,不

適用憲法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評論主題】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憲法之修正須經出席立法委員多少比例之決議?(A)二分之一(B)三分之二(C)四分之三(D)五分之三

【評論內容】

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憲法之修改,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

提出憲法修正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

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即通過之,不

適用憲法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評論主題】依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之規定,有關總統、副總統均缺位時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應重新辦理總統、副總統之選舉(B)繼任者任期重新起算(C)由行政院院長代行總統職權(D)行政院院長代行總統職權時,其期限

【評論內容】

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8項

總統、副總統均缺位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並依本條第一項規定補選總統、副總統,繼任至原任期屆滿為止,不適用憲法第四十九條之有關規定

【評論主題】50 關於政策工具本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它是將實質政策目標轉化為具體政策作用 (B)它是一項嘗試錯誤,不斷修改的選擇過程(C)它是公共政策重心,是政策執行的必備手段 (D)它必須強調標的團體

【評論內容】

政策工具的設計並非是一項嘗試錯誤的過程,相反地,它是一項經過系統思考的行為,也是一項有目的的行動,事前的縝密思與精確設計是非常必要的

【評論主題】38 根據阿特福(C. P. Aldefer)提出的ERG理論,「授權員工」將有助於滿足個人那一方面的需求?(A)關係需求 (B)生存需求 (C)權力需求 (D)成長需求

【評論內容】

阿特福  ( C. P. Aldefer ) 提出的ERG理論,指出人類有三種核心需求: (一)生存 ( Existence ) 需求:

  指維持生存的物質需求,可以透過食物、空氣、水、薪水和工作環境來滿足。

  → 相當於馬士洛中的生理和安全需求。

(二)關係 ( Relationship ) 需求:

  指個人需求與同事、上司、部屬、朋友及家族間建立並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 相當於馬士洛的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和外在尊重需求。  

(三)成長 ( Growth ) 需求:

  指個人表現自我的需求,透過有創意或生產力的工作表現,來獲得發展機會。

  → 相當於馬士洛的內在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的需求。

【評論主題】29 下列何項因素並非產生「市場失靈」的原因?(A)自然獨占 (B)資訊對稱 (C)公共財 (D)外部效果

【評論內容】市場失靈的現象主要表現在公共財、外部性、自然獨占、資訊不對稱等方面。

【評論主題】28 「政策研究可以產生專業性的忠告,指示如何達成意欲的目標」,是政策研究的那種理由?(A)科學的理由 (B)政治的理由 (C)專業的理由 (D)行政的理由

【評論內容】

安德森 ( Anderson ) 認為研究公共政策的理由有三:

一、基於科學理由:

  即對公共政策的成因及其過程加以了解,並獲取它對社會的發展

  與影響的知識。 

二、基於專業理由:

  希望藉由專家所提供的建言與知識,指示我們最佳的手段與工具

  ,以解決實際的社會問題。

三、基於政治理由:

  學者認為公共政策的分析,可確保政府採行正確的政策,以達成

  正確的目標,又稱為規範性的政策目標。

 

【評論主題】27 影響政策運作過程的主要因素中,匯聚並且表達人民意見與利益,發動並且制訂政策的主要機制是指:(A)政黨 (B)大眾傳播媒體 (C)智庫 (D)民意

【評論內容】

 

影響政策運作過程的主要因素包括:(一) 政府機關(二) 政黨:匯聚並且表達人民意見與利益,發動並且制訂政策。

(三) 利益團體

(四) 大眾傳播媒體

(五) 利害關係者

( 六) 學者專家( 七) 智庫( 八) 民意 (九) 政治文化( 十) 環境因素

 

【評論主題】11 布勞(P. Blau)與史考特(W. Scott)以組織的主要受惠者為組織分類標準,下列何種組織的主要目的是在「謀求某部分特定社會大眾的利益」?(A)互利組織 (B)服務組織 (C)企業組織 (

【評論內容】

一、互利組織:主要受惠者為組織內全體成員,如會,利益團體,政黨,各種俱樂部等二、服務組織:主要受惠者為部分特定的社會大眾的利益者,如學校和醫院等

三、企業組織:主要受惠者為股東或股票持有者,如公司或銀行等四、公益組織:主要受惠者為整個社會民眾,如行政機關,監獄,軍警等

【評論主題】10 請求國家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對此項請求,應如何處理?(A)應即移轉訴願審理機關(B)應即與請求權人協議(C)應即移送法院審理(D)應即經請求權人同意,提起訴訟

【評論內容】

國家賠償法第 10 條

依本法請求損害賠償時,應先以書面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對於前項請求,應即與請求權人協議。協議成立

時,應作成協議書,該項協議書得為執行名義。

【評論主題】5 下列何人不應被視為是政治與行政二分論的支持者?(A)威爾遜(Woodrow Wilson) (B)古德諾(Frank J. Goodnow)(C)古立克(Luther H. Gulick) (D)

【評論內容】瓦爾多曾說:「以工具哲學為基礎的政治與行政分離公式猶如自製的束身襯衣,限制了自己的胸懷與呼吸。」

【評論主題】4 根據巴納德(C. Barnard)見解,能夠提供組織成員個人自尊與人格成長機會的場域為何?(A)主管職位(B)正式組織(C)非正式組織(D)工作輪調

【評論內容】

巴納德特別重視組織中的非正式組織。他認為非正式組織則是無意識、是不定型的,透過人與人接觸及互動,使人們結合在一起的組織。

非正式組織有三項積極的功能:(1)可以從事正式組織所不便溝通的意見或傳遞資料消息。(2)藉培養員工的服務熱誠及客觀權威的安定而維持組織的團結。(3)藉非正式組織的互動關係,避免正式的控制,而保持個人自尊、人格完整獨立選擇,提供組織成員個人自尊與人格成長機會。

【評論主題】23 一般而言,下列何者符合組織產生「團體盲思」(groupthink)的條件?(A)組織的決策階層是個異質性很強的團體(B)組織受到外在環境的強大挑釁及威脅,難以解決危機(C)組織領導者公正有能力(

【評論內容】團體迷思的因素群體高度凝聚力,同質性高群體隔絕外界資訊與分析命令式領導決策規範缺乏條理群體成員背景和價值觀的相似性來自外部威脅以及時間限制的壓力團體沒有信心尋求比領導所提出的更好的方案:可能因為領導具有強大影響力成員自尊心低落,可能由於剛經歷失敗

【評論主題】18 我國中央政府的預算主管機關為下列何者?(A)行政院秘書處(B)行政院主計總處(C)財政部(D)中央銀行

【評論內容】我國中央政府的預算主管機關是行政院主計總處;預算監督機關是監察院審計部

【評論主題】5 賽蒙(H. A. Simon)認為組織欲解決團體間的衝突,組織必須經由四種過程來反應衝突,下列何者並非其所指過程?(A)問題解決(B)說服(C)協商(D)行政

【評論內容】賽蒙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四:(1) 問題解決 (2) 說服 (3) 協商 (4) 政治

【評論主題】2 從格蘭納(L. Greiner)組織生命週期的理論來說,下列有關行政組織設計的主要課題,何者錯誤?(A)分化與整合的平衡(B)動態與生態的平衡(C)集權與分權的平衡(D)標準化與機動調適的平衡

【評論內容】

*** 平衡分化與整合:

  整合是協調各種任務、部門和事業部的過程,目的在使他們能同心協力,而不至於目標不一致。我們假定任務與角色的指派有助於工作過程的協調,但實際上本位導向卻也造成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溝通與協調的障礙。高度分化而複雜的組織需要高度複雜的整合機制,才能有效協調組織內的各種活動。當組織變得巨大複雜,則部門間與事業部間的溝通障礙便可能提高,次級單位間的協調更為困難,為促使有效的分配資源,協調組織各功能間的活動,來達成策略目標,需要更完善的整合機制。 

→組織分化:

 組織中建立並控制分工或專業化程度的過程。 

→水平分化:

 將任務集合成角色,將角色及合成次級單位 (部門或事業部),建...

【評論主題】1.公職候選人的競選旗幟,應於投票日後幾日內自行清除?(A)一日(B)三日(C)五日(D)七日

【評論內容】

 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 52 條第 4 項

競選廣告物之懸掛或豎立,不得妨礙公共安全或交通秩序,並應於投票日後七日內自行清除;違反者,依有關法令規定處理。 

【評論主題】有關亨利(N. Henry)所提出之五種公共行政典範之敘述,何者正確﹖(A)典範二與典範三相互重疊(B)高斯(M. Gaus)是典範三的代表之一(C)典範四被賽蒙稱之為行政諺語(D)典範五主張行政與政

【評論內容】

A:典範三與典範四相互重疊

C:典範二被賽蒙稱之為行政諺語(行政原則)

D:典範一主張行政與政治分立;典範五主張公共行政即公共行政學

【評論主題】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修憲案經公告半年,自由地區選舉人至遲應於幾個月內投票複決?(A)六個月內(B)五個月內(C)四個月內(D)三個月內。

【評論內容】

 憲法增修條文第 1 條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於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經公告半年,應於三個月內投票複決,不適用憲法第四條、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憲法第二十五條至第三十四條及第一百三十五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評論主題】69 關於追加起訴之時點,刑事訴訟法如何規定?(A)法無規定 (B)僅得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為之(C)僅得於起訴狀繕本送達被告前為之 (D)僅得於第二審辯論終結前為之

【評論內容】

 

刑事訴訟法第 265 條第 1 項

於第一審辯論終結前,得就與本案相牽連之犯罪或本罪之誣告罪,追加起訴。

 

【評論主題】28 試問「立法院各委員會辦事通則」根據中央法規標準法第 2 條規定,是屬於下列何者性質?(A) 法律 (B) 命令 (C) 授權命令 (D) 緊急命令

【評論內容】

 

中央法規標準法第 2 條

法律得定名為法、律、條例或通則。 

【評論主題】32 有關法規命令與行政規則之區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法規命令由立法院公布,行政規則由行政機關下達(B) 法規命令之廢止準用訂定程序之規定,行政規則得由原發布機關廢止之(C) 法規命令適用對象

【評論內容】

 

法規命令

行政規則

1.規範事項不同

得在法律授權下,規範權利義務

行政機關內部規定

2.有無法律授權

須法律授權,遵守授權明確原則

依權限、職權、不須另有法律授權

3.效力

直接對外效力

(1)內部事項-內部效力

(2)法律解釋、裁量基準-有間接對外效力

4.名稱不同

中央法規標準法§3

中央法規標準法§3及注意事項、要點、須知、解釋令

5.程序不同

應公告於政府公報

(1)內部-下達下級機關、屬官

(2)有外部效力-應公告

6.應否送立法院

需要

使用中央法規標準法§3之名稱者,應送立法院,否則,不需送立法院

7.應遵守之原則

法律優位原則、法律保留原則

法律優位原則

8.制定機關不同

由行政機關制定

由行政機關或長官制...

【評論主題】43 過去行政院發布之徵兵規則委由內政部訂定役男出境處理辦法,辦法內限制役男出境事由被認為不符憲法意旨之主要理由為何者?(A) 違反比例原則 (B) 違反信賴保護原則 (C) 違反正當程序原則 (D)

【評論內容】

 

釋字第 443 號 

憲法第十條規定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旨在保障人民有任意移居或旅行各地之權利。若欲對人民之自由權利加以限制,必須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所定必要之程度,並以法律定之或經立法機關明確授權由行政機關以命令訂定。限制役男出境係對人民居住遷徙自由之重大限制,兵役法及兵役法施行法均未設規定,亦未明確授權以命令定之。行政院發布之徵兵規則,委由內政部訂定役男出境處理辦法,欠缺法律授權之依據,該辦法第八條規定限制事由,與前開憲法意旨不符,應自本解釋公布日起至遲於屆滿六個月時,失其效力。

 

欠缺法律授權之依據 -------------- 亦即  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評論主題】5 下列有關行政規則之敘述,何者錯誤?(A) 行政規則並無直接之外部效力 (B) 行政規則不得規範人民之權利義務(C) 行政機關訂定行政規則無需法律之授權 (D) 解釋性行政規則不得溯及既往而生效

【評論內容】解釋性行政規則(行政程序法第159條第2項第2款)產生效力之時間則較為特殊,因為解釋性行政規則係指主管機關對於其主管法令所作之函示,如「內政部消防安全及危險物品管理法令執法疑義研討會會議決議事項」,該種行政規則既以闡釋法令之內容為主,所以效力附屬於法令本身,因此解釋性行政規則係溯及自法令生效時予以適用,並非自解釋令發布時才生效適用。

【評論主題】3 下列何者不是行政法的不成文法源?(A) 最高行政法院之判例 (B) 條約(C) 非法律明文之行政法一般原則 (D) 習慣法

【評論內容】

 

成文法源:憲法、法律 、命令、條約 

不成文法源:習慣、法理、判例、解釋

 

【評論主題】15 過度強調「組織控制」作用的行政機關,一般而言,只能進行下列何種型態的「組織學習」?(A)單回饋圈學習(single-loop learning) (B)雙回饋圈學習(double-loop le

【評論內容】

阿吉里斯(Argyris)與熊恩(Schon)認為組織學習可分為「單圈學習」(Single-loop Learning)、「雙圈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以及「學習再學習」(Deutero-learning)三種類型。其中,雙圈學習係指當組織成員發現組織執行實用理論的能力有問題時,不似單圈學習,僅改變手段,強調「組織控制」作用。而雙圈學習會嘗試建立新的規範,甚至是修正目標以因應問題。

 

單圈學習是被動的對組織內部適應,雙圈學習則是積極的對外部環境回應,對事物的結果進行反思與批判,並探究根源。且不同於單圈學習強調「手段-目的二分」的技術理性,雙圈學習強調「手段與目的」的辨證關係,認為要以規範的立場來探究目的或價值問題 。如果單圈學習是「頭痛醫頭」,那麼雙圈學習還會進一步去探究頭痛的原因為何,並進而尋求預防的方法。

【評論主題】9 政策評估時,欲衡量民眾主觀福祉(即對於政策感到滿足之程度)的變化,最適宜採用那一種評估工具?(A)成本效益分析(B)成本效能分析 (C)問卷調查 (D)吉尼係數分析

【評論內容】

成本效能分析:使用內部的評估工具 ( 機關對自己評估 )

問卷調查:使用外部評估工具 ( 衡量民眾 " 主觀 " 福祉 )

【評論主題】8 公共財(public goods)是市場失靈的根源之一,政府必須介入干預,否則將產生什麼問題?(A)公共財數量過剩 (B)公共財數量不足 (C)供給廠商壟斷市場 (D)社會貧富差距擴大

【評論內容】公共財是市場失靈的根源之一,政府必須介入干預,利用各種政策工具,試圖解決問題,否則將產生公共財數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