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行政機關的公文以何者為主?(A)函 (B)咨 (C)令 (D)呈

【評論內容】為何法學緒論有都是公文和國文

【評論主題】3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2 條第 3 項規定,毒品之分級及品項,由法務部會同行政院衛生署組成審議委員會,每 3 個月定期檢討,報由行政院公告調整、增減之,並送請立法院查照。請問此一公告之法律性質為何

【評論內容】行政院衛生署依全民健康保險法「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不給付之診療服務及藥品」規定,公告不給付之診療服務及藥品。此項公告屬下列何項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33.依憲法第107條規定,下列何者專屬於中央立法並執行之?(A)外交(B)水利(C)漁牧(D)農林

【評論內容】第 107 條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並★★★...

【評論主題】12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難終了滿多少年後,為死亡宣告?(A)一年(B)三年(C)五年(D)七年

【評論內容】民用航空法第 98 條 因航空器失事,致其所載人員失蹤,其失蹤人於失蹤滿六個月後,法院得

【評論主題】23.累犯如何處罰?(A)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B)加重本刑至三分之一(C)加重本刑至四分之一(D)加重本刑至五分之一

【評論內容】第 47 條 受徒刑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五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 以上之罪者,為累犯,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 第九十八條第.....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33.依憲法第107條規定,下列何者專屬於中央立法並執行之?(A)外交(B)水利(C)漁牧(D)農林

【評論內容】第 107 條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並★★★...

【評論主題】行政機關的公文以何者為主?(A)函 (B)咨 (C)令 (D)呈

【評論內容】為何法學緒論有都是公文和國文

【評論主題】3 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2 條第 3 項規定,毒品之分級及品項,由法務部會同行政院衛生署組成審議委員會,每 3 個月定期檢討,報由行政院公告調整、增減之,並送請立法院查照。請問此一公告之法律性質為何

【評論內容】行政院衛生署依全民健康保險法「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不給付之診療服務及藥品」規定,公告不給付之診療服務及藥品。此項公告屬下列何項行政行為?

【評論主題】23.累犯如何處罰?(A)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B)加重本刑至三分之一(C)加重本刑至四分之一(D)加重本刑至五分之一

【評論內容】第 47 條 受徒刑之執行完畢,或一部之執行而赦免後,五年以內故意再犯有期徒刑 以上之罪者,為累犯,加重本刑至二分之一。 第九十八條第.....看完整詳解

【評論主題】12失蹤人為遭遇特別災難者,得於特別災難終了滿多少年後,為死亡宣告?(A)一年(B)三年(C)五年(D)七年

【評論內容】民用航空法第 98 條 因航空器失事,致其所載人員失蹤,其失蹤人於失蹤滿六個月後,法院得

【評論主題】甲就讀某軍事院校,因成績不佳而遭到退學,該軍事院校欲向甲追討須賠償之公費,由於其與甲簽訂之行政契約已約定自願接受執行之條款。【題組】15 下列何者正確?(A)該軍事院校得移送行政執行署執行之

【評論內容】

第 148 條

行政契約約定自願接受執行時,債務人不為給付時,債權人得以該契約為

強制執行之執行名義。

前項約定,締約之一方為中央行政機關時,應經主管院、部或同等級機關

之認可;締約之一方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時,應經該地方自治團體

行政首長之認可;契約內容涉及委辦事項者,並應經委辦機關之認可,始

生效力。

第一項強制執行,準用行政訴訟法有關強制執行之規定。

【評論主題】13 有關行政契約中雙務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法無明文行政機關不得與人民締結契約(B)除法律另有限制外,行政機關得以行政契約作為行政作用之方式(C)契約中應約定人民給付之特定用途(

【評論內容】

 第 三 章 行政契約

第 135 條

公法上法律關係得以契約設定、變更或消滅之。但依其性質或法規規定不

得締約者,不在此限。

第 136 條

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或法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

定者,為有效達成行政目的,並解決爭執,得與人民和解,締結行政契約

,以代替行政處分。

第 137 條

行政機關與人民締結行政契約,互負給付義務者,應符合下列各款之規定

一、契約中應約定人民給付之特定用途。

二、人民之給付有助於行政機關執行其職務。

三、人民之給付與行政機關之給付應相當,並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

行政處分之作成,行政機關無裁量權時,代替該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所約

定之人民給付,以依第九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得為附款者為限。

第一項契約應載明人民給付之特定用途及僅供該特定用途使用之意旨

【評論主題】20 有關公務人員保障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公務人員權益之救濟,依公務人員保障法所定之復審、申訴、再申訴之程序為之(B)申訴之提起應向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提出(C)申訴係以損害申訴人權利或利

【評論內容】

第 25 條

公務人員對於服務機關或人事主管機關 (以下均簡稱原處分機關) 所為之

行政處分,認為違法或顯然不當,致損害其權利或利益者,得依本法提起

復審。非現職公務人員基於其原公務人員身分之請求權遭受侵害時,亦同

公務人員已亡故者,其遺族基於該公務人員身分所生之公法上財產請求權

遭受侵害時,亦得依本法規定提起復審

第 78 條

申訴之提起,應於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達到之次日起三十日內

,向服務機關為之。不服服務機關函復者,得於復函送達之次日起三十日

內,向保訓會提起再申訴。

前項之服務機關,以管理措施或有關工作條件之處置之權責處理機關為準

【評論主題】19 下列何者非公務員職務當然停止之事由?(A)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B)依行政執行程序被管收(C)依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之宣告(D)受徒刑之宣告,在監所執行中

【評論內容】

第 4 條

公務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其職務當然停止:

一、依刑事訴訟程序被通緝或羈押。

二、依刑事確定判決,受褫奪公權之宣告。

三、依刑事確定判決,受徒刑之宣告,在監所執行中

【評論主題】31 臺北市政府查獲甲於水源管制區內違法興建住宅,命甲於 1 個月內自行拆除。甲逾期仍未拆除,市政府即指定日期進行拆除作業。甲對執行措施不服,依行政執行法其應優先採取何種措施救濟?(A)聲明異議 (B

【評論內容】

第 9 條

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執行命令、執行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

益之情事,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向執行機關聲明異議。

前項聲明異議,執行機關認其有理由者,應即停止執行,並撤銷或更正已

為之執行行為;認其無理由者,應於十日內加具意見,送直接上級主管機

關於三十日內決定之。

行政執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因聲明異議而停止執行。但執行機關因

必要情形,得依職權或申請停止之。

【評論主題】14 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下列何種行政處分,相對人得依據信賴保護原則請求補償?(A)撤銷負擔行政處分 (B)因未履行負擔而廢止授益行政處分(C)因違反法令而廢止授益行政處分 (D)撤銷違法授

【評論內容】

第 120 條

授予利益之違法行政處分經撤銷後,如受益人無前條所列信賴不值得保護

之情形,其因信賴該處分致遭受財產上之損失者,為撤銷之機關應給予合

理之補償。

前項補償額度不得超過受益人因該處分存續可得之利益。

關於補償之爭議及補償之金額,相對人有不服者,得向行政法院提起給付

訴訟。

【評論主題】甲就讀某軍事院校,因成績不佳而遭到退學,該軍事院校欲向甲追討須賠償之公費,由於其與甲簽訂之行政契約已約定自願接受執行之條款。【題組】15 下列何者正確?(A)該軍事院校得移送行政執行署執行之

【評論內容】

第 148 條

行政契約約定自願接受執行時,債務人不為給付時,債權人得以該契約為

強制執行之執行名義。

前項約定,締約之一方為中央行政機關時,應經主管院、部或同等級機關

之認可;締約之一方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時,應經該地方自治團體

行政首長之認可;契約內容涉及委辦事項者,並應經委辦機關之認可,始

生效力。

第一項強制執行,準用行政訴訟法有關強制執行之規定。

【評論主題】13 有關行政契約中雙務契約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法無明文行政機關不得與人民締結契約(B)除法律另有限制外,行政機關得以行政契約作為行政作用之方式(C)契約中應約定人民給付之特定用途(

【評論內容】

 第 三 章 行政契約

第 135 條

公法上法律關係得以契約設定、變更或消滅之。但依其性質或法規規定不

得締約者,不在此限。

第 136 條

行政機關對於行政處分所依據之事實或法律關係,經依職權調查仍不能確

定者,為有效達成行政目的,並解決爭執,得與人民和解,締結行政契約

,以代替行政處分。

第 137 條

行政機關與人民締結行政契約,互負給付義務者,應符合下列各款之規定

一、契約中應約定人民給付之特定用途。

二、人民之給付有助於行政機關執行其職務。

三、人民之給付與行政機關之給付應相當,並具有正當合理之關聯。

行政處分之作成,行政機關無裁量權時,代替該行政處分之行政契約所約

定之人民給付,以依第九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得為附款者為限。

第一項契約應載明人民給付之特定用途及僅供該特定用途使用之意旨

【評論主題】【題組】11 承上題,主管機關於發給甲營業許可之前,有關聽證程序,下列何者錯誤?(A)舉行聽證應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B)若相關事實,客觀上明白足以確認者,主管機關得不舉行聽證(C)已依行政程

【評論內容】

第 107 條

行政機關遇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舉行聽證︰

一、法規明文規定應舉行聽證者。

二、行政機關認為有舉行聽證之必要者。

【評論主題】4 下列有關行政救濟之敘述,何者正確?(A)國中教師騎機車未戴安全帽,與員警發生爭執遭記過,得依公務人員保障法提起申訴、再申訴(B)高雄市公共車船管理處職工管理規則所僱用之技工遭資遣,得依公務人員保障

【評論內容】

公務員懲戒法    和 

公務人員考績法       才有記過     

公務人員保障法    ~國中老師不一定是公務人員  不一定適用

第 1 條

為保障公務人員之權益,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 

之規定。

第 2 條

公務人員身分、官職等級、俸給、工作條件、管理措施等有關權益之保障

,適用本法之規定。

第 3 條

本法所稱公務人員,係指法定機關(構)及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律

任用之有給專任人員

【評論主題】68.關於行政機關所為之事實行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干涉人民權利之事實行為,仍必須符合比例原則 (B)事實行為無論是否干涉人民權利,均受法律優先原則之拘束(C)違法事實行為可能發生一定之法律效

【評論內容】

單身狗 大二上 (2017/08/13)     4     

這題應該是題目出得有問題

行為在法律上有分:事實行為與法律行為

事實行為就是:泛指人類行動的所有活動,像是吃飯,睡覺,走路等等,並不會直接帶來法律效果

而法律行為就是:因為人類這些事實行為(活動),而帶來的法律效果

                           像是公務員代表國家行使公權力,帶來公法上效果

                            又如人民之間買賣.婚嫁.贈與,帶來私法上效果等等

綜上所訴:

               事實行為不會直接帶來公法上.私法上的效果(因為有些行為是無法律效果的,像是睡覺.呼吸等等)

               而是間接會帶來公法.私法上的相關法律效果

線上...

【評論主題】6 有關比例原則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比例原則意指教、科、文預算應占政府預算總額一定比例(B)比例原則一詞係憲法明文採用(C)比例原則非僅拘束行政,對所有政府機關皆具拘束力(D)比例原則適用對象

【評論內容】

D  合法   VS  不合法   ?    不合法   不能主張每個闖紅燈的人全都要開罰單  是平等原則            違法裁量    也要  有比例原則    

【評論主題】1 下列各組「」中的詞義相同的選項是:(A)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權/「區區」小事,何足掛齒(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臺北市「交通」便捷,生活機能完善(C)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

【評論內容】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評論主題】30.依憲法增修條文,審理總統、副總統之彈劾案屬於下列哪個機關的權限?(A)監察院 (B)立法院 (C)最高法院 (D)司法院大法官

【評論內容】第 2 條 總統、副總統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之,自中華民國八十五年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實施。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應聯名登記,在選票上同列一組圈選,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在國外之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返國行使選舉權,以法律定之。總統發布行政院院長與依憲法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員之任免命令及解散立法院之命令,無須行政院院長之副署,不適用憲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發布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不受憲法第四十三條之限制。但須於發布命令後十日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總統為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

【評論主題】15 任職於勞動部勞工保險局之公務員甲受考績丁等處分,甲不服,向勞動部提起訴願。試問勞動部訴願審議委員會應如何為訴願決定?(A)不受理 (B)駁回 (C)撤銷原處分 (D)情況決定

【評論內容】裁定駁回,意味著此審級終結前(可能審級終結也可能審級尚未終結),尚有可能補救,駁回後補正,仍有被允許 不受理駁回,意味著此審級已經終結,無法補救,僅能上訴(刑事訴訟)或提起訴訟(行政訴訟)

【評論主題】28 現行法律上公務員定義繁多,公立學校教師兼任學校行政職務者,係屬何種法上之公務員?(A)公務員任用法 (B)刑法及國家賠償法 (C)公務員服務法 (D)公務員保險法

【評論內容】公務"人"員任用法  公務"人"員保險法第 2 條本保險之保險對象,包括下列人員:一、法定機關(構)編制內之有給專任人員。但依其他法律規定不適用本法或不具公務員身分者,不得參加本保險。二、公立學校編制內之有給專任教職員。三、依私立學校法規定,辦妥財團法人登記,並經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核准立案之私立學校編制內之有給專任教職員。四、其他經本保險主管機關認定之人員。前項第一款人員不包括法定機關編制內聘用人員。但本法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十四日修正施行時仍在保者,不在此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