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0警察為查緝走私毒品案,確認犯罪嫌疑人所在位置,於犯嫌所有自小客車上裝置 GPS 衛星定位追蹤器,有關 GPS 蒐證資料具證據能力,係依下列何原則? (A)偵查任意性 (B)強制處分法定 (C)偵查

【評論內容】任意偵查為刑事偵查方式之一,係指雖無法律明文,因並未行使強制力且對人民權益侵害相當輕微,檢察官或司法警察使用較不侵犯他人權利之任意偵查方式來發現真實。與之相對的為「以強制處分進行偵查」。

【評論主題】4 我國在解嚴後,停止軍職轉任,警政回歸專業,警察專業背景出任首任警政署長者為誰?(A)顏世錫 (B)盧毓鈞 (C)莊亨岱 (D)孔令晟

【評論內容】(A)顏世錫:刑事案件三聯單管制(B)盧毓鈞:建立為民服務中心,實施《警勤區家戶服務卡》,接任顏世錫(C)莊亨岱:解嚴後,警政專業,首任警察專業背景警政署長非軍職。 n(D)孔令晟:警政現代化的具體規劃,建立自動化報案系統、成立勤務指揮中心系統、確立集中制和散在制並用的勤務制度 

【評論主題】30.刑事案件之撤銷管制基準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犯罪嫌疑人全部緝獲,且贓物或證物齊全者(B)緝獲主要犯罪嫌疑人一人,並追回部分贓物或證物,經查證確鑿,全案移送法辦者(C)緝獲主要犯罪嫌疑人,

【評論內容】第279點

  刑事案件之撤銷管制,基準如下:  (一)犯罪嫌疑人全部緝獲,且贓物或證物齊全者。  (二)緝獲主要犯罪嫌疑人一人以上,並追回部分贓物或證物,經查證確鑿,全案移送法辦者。  (三)緝獲全部或部分犯罪嫌疑人,而贓物或證物無法追回,惟依其他證據,足以證明犯罪事實,並經查證確鑿,全案移送法辦者。

【評論主題】38.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時效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裁處權時效為 2 個月 (B)拘留之執行時效為 5 年(C)營業罰之執行時效均為 3 個月 (D)罰鍰逾期不繳納之執行時效已改為

【評論內容】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罰鍰不屬於行政處分,就算轉強制執行,亦不符合五年內執行,執行後五年內完畢之情形?

【評論主題】38.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時效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裁處權時效為 2 個月 (B)拘留之執行時效為 5 年(C)營業罰之執行時效均為 3 個月 (D)罰鍰逾期不繳納之執行時效已改為

【評論內容】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罰鍰不屬於行政處分,就算轉強制執行,亦不符合五年內執行,執行後五年內完畢之情形?

【評論主題】38.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時效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裁處權時效為 2 個月 (B)拘留之執行時效為 5 年(C)營業罰之執行時效均為 3 個月 (D)罰鍰逾期不繳納之執行時效已改為

【評論內容】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罰鍰不屬於行政處分,就算轉強制執行,亦不符合五年內執行,執行後五年內完畢之情形?

【評論主題】30.刑事案件之撤銷管制基準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犯罪嫌疑人全部緝獲,且贓物或證物齊全者(B)緝獲主要犯罪嫌疑人一人,並追回部分贓物或證物,經查證確鑿,全案移送法辦者(C)緝獲主要犯罪嫌疑人,

【評論內容】第279點

  刑事案件之撤銷管制,基準如下:  (一)犯罪嫌疑人全部緝獲,且贓物或證物齊全者。  (二)緝獲主要犯罪嫌疑人一人以上,並追回部分贓物或證物,經查證確鑿,全案移送法辦者。  (三)緝獲全部或部分犯罪嫌疑人,而贓物或證物無法追回,惟依其他證據,足以證明犯罪事實,並經查證確鑿,全案移送法辦者。

【評論主題】13.下列何者不是警察機關執行圍捕任務規範所規定,得依圍捕現場需要,就行動部分所需成立的任務小組?(A)交通管制(B)現場警戒(C)現場勘察(D)現場蒐證小組

【評論內容】

(四)指揮圍捕:  1‧成立指揮所:指揮所位置的選定應考量隱蔽性、安全性及便於通訊聯絡,視情況於指揮所內成立左列幕僚作業小組:  (1)秘書小組。  (2)交通小組。  (3)新聞小組。  (4)通訊小組。  (5)調查小組。  除前開幕僚作業小組外,得依圍捕現場需要,就行動部分,成立如下任務小組:  (1)政堅緝捕小組。  (2)心戰喊話小組。  (3)交通管制小組。  (4)現場警戒小組。  (5)現場蒐證小組。

【評論主題】38.有關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時效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裁處權時效為 2 個月 (B)拘留之執行時效為 5 年(C)營業罰之執行時效均為 3 個月 (D)罰鍰逾期不繳納之執行時效已改為

【評論內容】社會秩序維護法之罰鍰不屬於行政處分,就算轉強制執行,亦不符合五年內執行,執行後五年內完畢之情形?

【評論主題】13 有關智慧創作專用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智慧創作專用權得為讓與或設定質權 (B)智慧創作專用權得為強制執行標的 (C)智慧創作專用權非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拋棄 (D)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歸

【評論內容】13 有關智慧創作專用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智慧創作專用權得為讓與或設定質權 。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第11條智慧創作專用權不得為讓與或設定質權。(B)智慧創作專用權得為強制執行標的智慧創作專用權不得為強制執行標的(C)智慧創作專用權非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拋棄 。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第12條(D)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歸屬於國家。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 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n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n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n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

【評論主題】4 你接獲民眾報案前往交通事故現場處理時,發現係屬於造成車頭損壞之 A3 事故,經事故當事人甲告知,另一事故車輛駕駛人乙未下車處理即駛離,甲僅記下乙車之車型及顏色,但未看清車牌號碼,下列何者非優先處理

【評論內容】十、處理人員抵達現場,應先保護現場:(一)將車輛停於適當位置,打開警示燈提醒來往人、車注意。(二)在現場適當距離處,置放明顯標識,警告通行車輛,並於周圍設置警戒物;夜間應使用反光標誌或警示燈號,保護現場及處理人員安全。現場概況及是否需要支援等情形,即時向勤務指揮中心初報。隨處理程序之進行,續報、結報。

【評論主題】38. A 警於路邊設檢查哨執行路檢,見甲開車迎面而來途中突放慢車速乃至停車路旁。稍後,A 警等前去盤查甲均不願配合出示證件等等,故 A 警乃依法將甲帶回警局進一步調查。試問依據歷來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評論內容】

可能B選項的權利告知是指刑訴法第95條的內容:

訊問被告應先告知下列事項:

一、犯罪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罪名經告知後,認為應變更者,應再告知    。

二、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

三、得選任辯護人。如為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原住民或其他依法令得請求法律扶助者,得請求之。

四、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無辯護人之被告表示已選任辯護人時,應即停止訊問。但被告同意續行訊問者,不在此限。

【評論主題】11. 「警察」一詞的意義,從不同角度、不同時代或不同國度為基點,以研究警察概念,都將賦予警察不同之內涵,在於警察具有強烈的下列哪一特性?(A)排他性 (B)時空性 (C)思維性 (D)共通性

【評論內容】警察的意義:1、國家與國家之間對警察觀念不盡相同,即因國家地域不同而引起警察意義的互異,是謂警察意義的【空間性】2、同一國家中,因為政權轉移、國體改革,可能有所不同,即因時代演進而引起警察的變化,是謂警察意義的【時間性】。故合稱【時空性】

【評論主題】1 原告甲與被告乙於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中合意停止訴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自其陳明合意停止時起,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B)甲、乙停止訴訟之合意,應由一造或兩造以書面向受訴法院陳明

【評論內容】

1 原告甲與被告乙於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中合意停止訴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自其陳明合意停止時起,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 

(B)甲、乙停止訴訟之合意,應由一造或兩造以書面向受訴法院陳明 

甲、乙停止訴訟之合意,應由兩造向受訴法院或受命法官陳明。

(C)若甲、乙續行訴訟而再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者,以二次為限 

若甲、乙續行訴訟而再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者,以一次為限(D)若甲、乙續行訴訟後再次陳明合意停止訴訟程序,法院應駁回其訴訟

若甲、乙續行訴訟後再次陳明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不生合意停止訴訟之效力,法院得依職權續行訴訟;如兩造無正當理由仍遲誤言詞辯論期日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

【評論主題】20 你承辦保安業務,巴拿馬駐華武官甲因工作需要,持有自衛九〇手槍 1 支和子彈 20 發,因有要事返國二週,不便攜帶槍械出境,甲應將槍械交給下列何者代為保管?(A)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 (B)臺北

【評論內容】

自衛槍枝管理條例:

第8條(外國人自衛槍枝之給照)  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外國人,攜有自衛槍枝時,應備具申請書,連同照費,最近二寸半身正面脫帽照片六張,送由附近各該國使館或領事館簽註及具保,轉送當地警察機關審查給照;如係享有外交地位之外國人請領槍照時,應送由外交部轉首都所在地警察機關辦理。

【評論主題】16 學者 Skolnick 和 Bayley(1986)針對美國 6 個城市有關警政改造的研究指出,社區警政包含那 4 個要素?(A)警民互惠、指揮分權、巡邏勤務的重新定位、警力的民間化(B)回應社

【評論內容】依David H. Bayley(1998)探討社區警政的四個核心要素CAMP,將之連結公共政策中政策的形成、執行與評估的三個重要面向,可知警察政策係諮詢Cconsultation適應Aadaptation動員Mmobilization解決問題Pproblem solving

【評論主題】27.資訊統計管理(COMPSTAT, Comparative Statistics or Computerized Statistics)是近期全球警察勤務策略運用的重要技術,其實際作法上包括下列哪

【評論內容】

求讚賺p幣:

資訊統計警政 CompStat 是由Computerized Statistics 或Computer comparison statistics(電腦統計比較),而合成的單字 是發展1990年代,由Bratton首先用於紐約的警政方式,以電腦導向的犯罪統計數據輔以證據為基礎的警政(evidence-based policing),並形成犯罪斑點圖(crime mapping) 。而CompStat的作用: 口訣:報術部估

1.提供正確及時的情報 (accurate and timely intelligence) 、

2. 有效的戰術(effective tactics) 、

3.快速的人力資源部署(rapid deployment of personnel and resources) 、

4.持續的追蹤和評估(relentless follow-up and assessment)...

【評論主題】16 甲為 9 歲小學生,某日放學返家途中,目睹乙持刀殺死丙,在審判乙之殺人案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因未滿 14 歲,故不得出庭作證 (B)甲得出庭作證,且須具結(C)甲得出庭作證,但不須具結

【評論內容】

形訴186條:

證人應命具結。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令其具結。

一、未滿十六歲者。

二、因精神障礙,不解具結意義及效果者。

證人有第一百八十一條之情形者,應告以得拒絕證言。

形訴180條:

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拒絕證言:

一、現為或曾為被告或自訴人之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者。

二、與被告或自訴人訂有婚約者。

三、現為或曾為被告或自訴人之法定代理人或現由或曾由被告或自訴人為

    其法定代理人者。

    對於共同被告或自訴人中一人或數人有前項關係,而就僅關於他共同被告或他共同自訴人之事項為證人者,不得拒絕證言。

形訴181條:證人恐因陳述致自己或與其有前條第一項關係之人受刑事追訴或處罰...

【評論主題】8 警察行使警察權時應嚴守私生活不可侵犯、私人住所不可侵犯以及不干涉民事法律關係等三大界限,此部分歸屬於警察執法之界限當中之那種原則? (A)警察比例性原則 (B)警察公共性原則 (C)警察責任性原則

【評論內容】(D)警察目的性原則:梅可望認為:警察權的運用,其最大目的,在完成警察的任務。.警察目的原則,係以直接維持社會公共秩序,並除去對社會公共秩序所造成之障害為目的之作用。

【評論主題】20 下列有關領導理論之敘述何者正確?(A)領導理論的發展,依序由品格論、行為論、情境論,發展到轉換型的領導理論,對領導的意涵各有不同的界定(B)以行為論為基礎的領導模式,又稱為「權變途徑」;以情境論

【評論內容】領導理論發展:特質論.行為論.情境論.轉換型領導。轉換型領導四要素:個別的關懷.精神的感召.心智的激發.心靈的鼓舞。交易式領導:行為論為基礎;權變式領導:情境論為基礎。

【評論主題】20 下列何者,非屬刑事訴訟法第 88 條之 1 所規定,情況急迫得逕行拘提者?(A)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B)在執行或在押中脫逃者(C)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

【評論內容】

第 76 條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不經傳喚逕行拘提:一、無一定之住、居所者。二、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三、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四、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第 88-1 條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偵查犯罪,有左列情形之一而情況急迫者,得逕行拘提之:一、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二、在執行或在押中之脫逃者。三、有事實足認為犯罪嫌疑重大,經被盤查而逃逸者。但所犯顯係最重本刑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者,不在此限。四、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

【評論主題】19 警察機關組織的「陀螺現象」,是指下列何種問題?(A)警察升遷的瓶頸問題 (B)警察基層單位的問題 (C)警察教育訓練的問題 (D)警察執法倫理的問題

【評論內容】◈延伸~組織病象:「 陀螺現象」 1. X理論(性惡):被動旋轉,沒有外力就沒有行動力,須要鞭策才會持續轉動。 2. Y理論(性善):轉個不停。  基層人力不足,員警天天都像「戰鬥陀螺」一樣不停地高速運轉,直到最後被搾乾倒下,過勞猝死。

【評論主題】4 我國在解嚴後,停止軍職轉任,警政回歸專業,警察專業背景出任首任警政署長者為誰?(A)顏世錫 (B)盧毓鈞 (C)莊亨岱 (D)孔令晟

【評論內容】(A)顏世錫:刑事案件三聯單管制(B)盧毓鈞:建立為民服務中心,實施《警勤區家戶服務卡》,接任顏世錫(C)莊亨岱:解嚴後,警政專業,首任警察專業背景警政署長非軍職。 n(D)孔令晟:警政現代化的具體規劃,建立自動化報案系統、成立勤務指揮中心系統、確立集中制和散在制並用的勤務制度 

【評論主題】7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責任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B)滿 70 歲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得減輕處罰(C) 14 歲以上人違反社會秩序維

【評論內容】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 8 條左列各款之人之行為,不罰:一、未滿十四歲人。二、心神喪失人。未滿十四歲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其他相當之人加以管教;無人管教時,得送交少年或兒童福利機構收容。心神喪失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監護人加以監護;無人監護或不能監護時,得送交療養處所監護或治療。

【評論主題】015.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處罰執行時效,係以何者作為決定標準? (A)法定罰之種類 (B)宣告罰之種類 (C)法定罰之期間或額度 (D)宣告罰之期間或額度。

【評論內容】法定罰、法律上抽象規定的處罰,也就是社會秩序維護法分則規定的處罰。與刑法的「罪刑法定主義」類似,還未裁定判決。宣告罰-經裁定確定並合法之宣告程序

【評論主題】20 下列有關領導理論之敘述何者正確?(A)領導理論的發展,依序由品格論、行為論、情境論,發展到轉換型的領導理論,對領導的意涵各有不同的界定(B)以行為論為基礎的領導模式,又稱為「權變途徑」;以情境論

【評論內容】領導理論發展:特質論.行為論.情境論.轉換型領導。轉換型領導四要素:個別的關懷.精神的感召.心智的激發.心靈的鼓舞。交易式領導:行為論為基礎;權變式領導:情境論為基礎。

【評論主題】20 下列何者,非屬刑事訴訟法第 88 條之 1 所規定,情況急迫得逕行拘提者?(A)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B)在執行或在押中脫逃者(C)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

【評論內容】

第 76 條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不經傳喚逕行拘提:一、無一定之住、居所者。二、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三、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四、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第 88-1 條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偵查犯罪,有左列情形之一而情況急迫者,得逕行拘提之:一、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二、在執行或在押中之脫逃者。三、有事實足認為犯罪嫌疑重大,經被盤查而逃逸者。但所犯顯係最重本刑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者,不在此限。四、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

【評論主題】19 警察機關組織的「陀螺現象」,是指下列何種問題?(A)警察升遷的瓶頸問題 (B)警察基層單位的問題 (C)警察教育訓練的問題 (D)警察執法倫理的問題

【評論內容】◈延伸~組織病象:「 陀螺現象」 1. X理論(性惡):被動旋轉,沒有外力就沒有行動力,須要鞭策才會持續轉動。 2. Y理論(性善):轉個不停。  基層人力不足,員警天天都像「戰鬥陀螺」一樣不停地高速運轉,直到最後被搾乾倒下,過勞猝死。

【評論主題】4 我國在解嚴後,停止軍職轉任,警政回歸專業,警察專業背景出任首任警政署長者為誰?(A)顏世錫 (B)盧毓鈞 (C)莊亨岱 (D)孔令晟

【評論內容】(A)顏世錫:刑事案件三聯單管制(B)盧毓鈞:建立為民服務中心,實施《警勤區家戶服務卡》,接任顏世錫(C)莊亨岱:解嚴後,警政專業,首任警察專業背景警政署長非軍職。 n(D)孔令晟:警政現代化的具體規劃,建立自動化報案系統、成立勤務指揮中心系統、確立集中制和散在制並用的勤務制度 

【評論主題】7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責任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B)滿 70 歲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得減輕處罰(C) 14 歲以上人違反社會秩序維

【評論內容】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 8 條左列各款之人之行為,不罰:一、未滿十四歲人。二、心神喪失人。未滿十四歲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其他相當之人加以管教;無人管教時,得送交少年或兒童福利機構收容。心神喪失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監護人加以監護;無人監護或不能監護時,得送交療養處所監護或治療。

【評論主題】015.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處罰執行時效,係以何者作為決定標準? (A)法定罰之種類 (B)宣告罰之種類 (C)法定罰之期間或額度 (D)宣告罰之期間或額度。

【評論內容】法定罰、法律上抽象規定的處罰,也就是社會秩序維護法分則規定的處罰。與刑法的「罪刑法定主義」類似,還未裁定判決。宣告罰-經裁定確定並合法之宣告程序

【評論主題】13 有關智慧創作專用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智慧創作專用權得為讓與或設定質權 (B)智慧創作專用權得為強制執行標的 (C)智慧創作專用權非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拋棄 (D)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歸

【評論內容】13 有關智慧創作專用權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智慧創作專用權得為讓與或設定質權 。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第11條智慧創作專用權不得為讓與或設定質權。(B)智慧創作專用權得為強制執行標的智慧創作專用權不得為強制執行標的(C)智慧創作專用權非經主管機關同意不得拋棄 。智慧創作保護條例:第12條(D)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歸屬於國家。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 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n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n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拋棄之智慧創作專用權,n歸屬於全部原住民族享有。

【評論主題】21 判決確定之後發生何種效力,下列何者錯誤?(A)所有判決確定後均發生執行力 (B)既判力 (C)當事人日後不得為與確定判決相異之主張 (D)不能再重複提起同一之訴

【評論內容】

21 .判決確定之後發生何種效力,下列何者錯誤? (A)所有判決確定後均發生執行力 

解:所有判決確定後均發生既判力。

(B)既判力 (C)當事人日後不得為與確定判決相異之主張 (D)不能再重複提起同一之訴

【評論主題】4 你接獲民眾報案前往交通事故現場處理時,發現係屬於造成車頭損壞之 A3 事故,經事故當事人甲告知,另一事故車輛駕駛人乙未下車處理即駛離,甲僅記下乙車之車型及顏色,但未看清車牌號碼,下列何者非優先處理

【評論內容】十、處理人員抵達現場,應先保護現場:(一)將車輛停於適當位置,打開警示燈提醒來往人、車注意。(二)在現場適當距離處,置放明顯標識,警告通行車輛,並於周圍設置警戒物;夜間應使用反光標誌或警示燈號,保護現場及處理人員安全。現場概況及是否需要支援等情形,即時向勤務指揮中心初報。隨處理程序之進行,續報、結報。

【評論主題】38. A 警於路邊設檢查哨執行路檢,見甲開車迎面而來途中突放慢車速乃至停車路旁。稍後,A 警等前去盤查甲均不願配合出示證件等等,故 A 警乃依法將甲帶回警局進一步調查。試問依據歷來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評論內容】

可能B選項的權利告知是指刑訴法第95條的內容:

訊問被告應先告知下列事項:

一、犯罪嫌疑及所犯所有罪名。罪名經告知後,認為應變更者,應再告知    。

二、得保持緘默,無須違背自己之意思而為陳述。

三、得選任辯護人。如為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原住民或其他依法令得請求法律扶助者,得請求之。

四、得請求調查有利之證據。

無辯護人之被告表示已選任辯護人時,應即停止訊問。但被告同意續行訊問者,不在此限。

【評論主題】11. 「警察」一詞的意義,從不同角度、不同時代或不同國度為基點,以研究警察概念,都將賦予警察不同之內涵,在於警察具有強烈的下列哪一特性?(A)排他性 (B)時空性 (C)思維性 (D)共通性

【評論內容】警察的意義:1、國家與國家之間對警察觀念不盡相同,即因國家地域不同而引起警察意義的互異,是謂警察意義的【空間性】2、同一國家中,因為政權轉移、國體改革,可能有所不同,即因時代演進而引起警察的變化,是謂警察意義的【時間性】。故合稱【時空性】

【評論主題】14 關於訴訟停止,下列何者正確?(A)當事人就已繫屬於外國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者,如有相當理由足認該事件之外國法院判決在中華民國有承認效力之可能,則受訴法院應即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並命當事人供擔保以行假

【評論內容】14 關於訴訟停止,下列何者正確? (A)當事人就已繫屬於外國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者,如有相當理由足認該事件之外國法院判決在中華民國 有承認效力之可能,則受訴法院應即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並命當事人供擔保以行假扣押或假處分 當事人就已繫屬於外國法院之事件更行起訴,如有相當理由足認該事件之外國法院判決在中華民國有承認其效力之可能,並於被告在外國應訴無重大不便者,法院得在外國法院判決確定前,以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但兩造合意願由中華民國法院裁判者,不在此限。(B)民事訴訟之一部之裁判以刑事或行政訴訟之結果為據者,法院應即裁定停止本訴訟程序 

訴訟全部或一部之裁判,以他訴訟之法律關係是否成立為據者,法院得在他訴訟終結前以...

【評論主題】1 原告甲與被告乙於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中合意停止訴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自其陳明合意停止時起,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B)甲、乙停止訴訟之合意,應由一造或兩造以書面向受訴法院陳明

【評論內容】

1 原告甲與被告乙於民事訴訟第一審程序中合意停止訴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自其陳明合意停止時起,如於四個月內不續行訴訟者,視為撤回其訴 

(B)甲、乙停止訴訟之合意,應由一造或兩造以書面向受訴法院陳明 

甲、乙停止訴訟之合意,應由兩造向受訴法院或受命法官陳明。

(C)若甲、乙續行訴訟而再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者,以二次為限 

若甲、乙續行訴訟而再以合意停止訴訟程序者,以一次為限(D)若甲、乙續行訴訟後再次陳明合意停止訴訟程序,法院應駁回其訴訟

若甲、乙續行訴訟後再次陳明合意停止訴訟程序,不生合意停止訴訟之效力,法院得依職權續行訴訟;如兩造無正當理由仍遲誤言詞辯論期日者,視為撤回其訴或上訴。

【評論主題】20 你承辦保安業務,巴拿馬駐華武官甲因工作需要,持有自衛九〇手槍 1 支和子彈 20 發,因有要事返國二週,不便攜帶槍械出境,甲應將槍械交給下列何者代為保管?(A)內政部警政署航空警察局 (B)臺北

【評論內容】

自衛槍枝管理條例:

第8條(外國人自衛槍枝之給照)  居住中華民國境內之外國人,攜有自衛槍枝時,應備具申請書,連同照費,最近二寸半身正面脫帽照片六張,送由附近各該國使館或領事館簽註及具保,轉送當地警察機關審查給照;如係享有外交地位之外國人請領槍照時,應送由外交部轉首都所在地警察機關辦理。

【評論主題】16 學者 Skolnick 和 Bayley(1986)針對美國 6 個城市有關警政改造的研究指出,社區警政包含那 4 個要素?(A)警民互惠、指揮分權、巡邏勤務的重新定位、警力的民間化(B)回應社

【評論內容】依David H. Bayley(1998)探討社區警政的四個核心要素CAMP,將之連結公共政策中政策的形成、執行與評估的三個重要面向,可知警察政策係諮詢Cconsultation適應Aadaptation動員Mmobilization解決問題Pproblem solving

【評論主題】16 甲為 9 歲小學生,某日放學返家途中,目睹乙持刀殺死丙,在審判乙之殺人案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因未滿 14 歲,故不得出庭作證 (B)甲得出庭作證,且須具結(C)甲得出庭作證,但不須具結

【評論內容】

形訴186條:

證人應命具結。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令其具結。

一、未滿十六歲者。

二、因精神障礙,不解具結意義及效果者。

證人有第一百八十一條之情形者,應告以得拒絕證言。

形訴180條:

證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拒絕證言:

一、現為或曾為被告或自訴人之配偶、直系血親、三親等內之旁系血親、二親等內之姻親或家長、家屬者。

二、與被告或自訴人訂有婚約者。

三、現為或曾為被告或自訴人之法定代理人或現由或曾由被告或自訴人為

    其法定代理人者。

    對於共同被告或自訴人中一人或數人有前項關係,而就僅關於他共同被告或他共同自訴人之事項為證人者,不得拒絕證言。

形訴181條:證人恐因陳述致自己或與其有前條第一項關係之人受刑事追訴或處罰...

【評論主題】15 警政單位與銀行聯手推動 165 反詐騙宣傳,係為政策行銷(Policy marketing)6P 核心概念中的那一項?(A)產品(Product) (B)定價(Pricing)(C)權力(Pow

【評論內容】product (產品)、price(價格)、通路(place)、促銷(promotion )、policy (政策)、partnership (夥伴)

【評論主題】8 警察行使警察權時應嚴守私生活不可侵犯、私人住所不可侵犯以及不干涉民事法律關係等三大界限,此部分歸屬於警察執法之界限當中之那種原則? (A)警察比例性原則 (B)警察公共性原則 (C)警察責任性原則

【評論內容】(D)警察目的性原則:梅可望認為:警察權的運用,其最大目的,在完成警察的任務。.警察目的原則,係以直接維持社會公共秩序,並除去對社會公共秩序所造成之障害為目的之作用。

【評論主題】11 甲被訴打傷乙,下列敍述,何者錯誤?(A)乙未經合法告訴,法院應諭知不受理判決 (B)乙撤回告訴,法院應諭知不受理判決(C)乙已逾告訴期間,法院應諭知不受理判決 (D)乙撤回自訴,法院應諭知不受理

【評論內容】

(D)「告訴」是由被害者向檢警單位控訴罪犯;「告發」則是由第三者向檢警舉發;「公訴」則是檢察官偵結後,代表國家起訴嫌犯,檢察官是原告,被害者是證人;「自訴」則是被害者直接向法院提出告訴,自己就是原告,但要請律師。

【評論主題】20 下列有關領導理論之敘述何者正確?(A)領導理論的發展,依序由品格論、行為論、情境論,發展到轉換型的領導理論,對領導的意涵各有不同的界定(B)以行為論為基礎的領導模式,又稱為「權變途徑」;以情境論

【評論內容】領導理論發展:特質論.行為論.情境論.轉換型領導。轉換型領導四要素:個別的關懷.精神的感召.心智的激發.心靈的鼓舞。交易式領導:行為論為基礎;權變式領導:情境論為基礎。

【評論主題】20 下列何者,非屬刑事訴訟法第 88 條之 1 所規定,情況急迫得逕行拘提者?(A)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B)在執行或在押中脫逃者(C)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

【評論內容】

第 76 條被告犯罪嫌疑重大,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不經傳喚逕行拘提:一、無一定之住、居所者。二、逃亡或有事實足認為有逃亡之虞者。三、有事實足認為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者。四、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本刑為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

第 88-1 條檢察官、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偵查犯罪,有左列情形之一而情況急迫者,得逕行拘提之:一、因現行犯之供述,且有事實足認為共犯嫌疑重大者。二、在執行或在押中之脫逃者。三、有事實足認為犯罪嫌疑重大,經被盤查而逃逸者。但所犯顯係最重本刑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專科罰金之罪者,不在此限。四、所犯為死刑、無期徒刑或最輕...

【評論主題】17 下列有關刑案紀錄之處理運用規定,何者錯誤?(A)刑案紀錄表應於受理刑案發生或破獲移送之時起,24 小時內填輸(B)警察機關接到司法機關之起訴書後,應檢件分送被告之戶籍地警察機關辦理註記(C)犯罪

【評論內容】

(A)第239條

  刑案紀錄資料應按刑案實際發生破獲情形填輸,不得虛報、匿報、遲報,如發現錯漏,得依據相關規定辦理補正。刑案紀錄表應於受理刑案發生或破獲移送之時起,四十八小時內填輸。

(C)

第242條  犯罪嫌疑人移(函)送法辦者,移(函)送單位於發文移(函)送翌日起二日內,將該移(函)送(報告)書電子檔上傳刑事警察局,並將案件卷宗送會業務承辦人,於翌日起一日內審核入檔

【評論主題】11 依據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 32 條之 1 及第 32 條之 2 規定,目前警察機關運用控制下交付之偵查作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目的上僅限偵辦跨國性毒品及槍枝犯罪(B)程序上得由檢察官向最高法

【評論內容】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第32之1條為偵辦跨國性毒品犯罪,檢察官或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司法警察n官,得由其檢察長或其最上級機關首長向最高法院檢察署提出偵查計畫書n,並檢附相關文件資料,經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核可後,核發偵查指n揮書,由入、出境管制相關機關許可毒品及人員入、出境。n前項毒品、人員及其相關人、貨之入、出境之協調管制作業辦法,由行政n院定之。(B)檢察長或其最上級機關首長

【評論主題】5.憲法第14條規定人民有集會之自由,屬表現自由之範疇,為實施民主政治重要的基本人權。依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445號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集會遊行法規定限制集會、遊行之負責人、其代理人或糾察員

【評論內容】23條: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評論主題】19 警察機關組織的「陀螺現象」,是指下列何種問題?(A)警察升遷的瓶頸問題 (B)警察基層單位的問題 (C)警察教育訓練的問題 (D)警察執法倫理的問題

【評論內容】◈延伸~組織病象:「 陀螺現象」 1. X理論(性惡):被動旋轉,沒有外力就沒有行動力,須要鞭策才會持續轉動。 2. Y理論(性善):轉個不停。  基層人力不足,員警天天都像「戰鬥陀螺」一樣不停地高速運轉,直到最後被搾乾倒下,過勞猝死。

【評論主題】4 我國在解嚴後,停止軍職轉任,警政回歸專業,警察專業背景出任首任警政署長者為誰?(A)顏世錫 (B)盧毓鈞 (C)莊亨岱 (D)孔令晟

【評論內容】(A)顏世錫:刑事案件三聯單管制(B)盧毓鈞:建立為民服務中心,實施《警勤區家戶服務卡》,接任顏世錫(C)莊亨岱:解嚴後,警政專業,首任警察專業背景警政署長非軍職。 n(D)孔令晟:警政現代化的具體規劃,建立自動化報案系統、成立勤務指揮中心系統、確立集中制和散在制並用的勤務制度 

【評論主題】7 有關社會秩序維護法責任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不問出於故意或過失,均應處罰(B)滿 70 歲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得減輕處罰(C) 14 歲以上人違反社會秩序維

【評論內容】社會秩序維護法 第 8 條左列各款之人之行為,不罰:一、未滿十四歲人。二、心神喪失人。未滿十四歲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其他相當之人加以管教;無人管教時,得送交少年或兒童福利機構收容。心神喪失人有違反本法之行為者,得責由其監護人加以監護;無人監護或不能監護時,得送交療養處所監護或治療。

【評論主題】015.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行為之處罰執行時效,係以何者作為決定標準? (A)法定罰之種類 (B)宣告罰之種類 (C)法定罰之期間或額度 (D)宣告罰之期間或額度。

【評論內容】法定罰、法律上抽象規定的處罰,也就是社會秩序維護法分則規定的處罰。與刑法的「罪刑法定主義」類似,還未裁定判決。宣告罰-經裁定確定並合法之宣告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