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依上述文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堯舜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來定義仁義道德
(B)仁者透過制定法律條文來規範立身處事
(C)仁者闡釋仁道的例子都來自於古聖先賢
(D)將心比心為周遭眾人設想是行仁的方法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29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教

【年級】

【評論內容】孔子說:「這何止於『仁』呢?恐怕只有聖人...

【用戶】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

【用戶】柳乙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貢說:「如有人能讓百姓都得到實惠,又能扶貧濟困,怎樣?可算仁人嗎?」孔子說:「豈止是仁人!必定是聖人!堯舜都做不到!所謂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時先幫別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時先幫別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實行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