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7、新北市某國小位於臺灣東北角,發展出「核電廠」主題課程,安排學生參訪核電廠,調查當地海洋生態,進一步省思科技與人類生存環境的關係,並提出改善策略。此課程設計較接近下列何種課程觀點?(A)科技理性主義

【評論內容】(A) 科技理性主義→邏輯和理性緊密結合的結果(B) 社會重建主義(C) 人文關懷主義→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境遇的關注和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與社會本性的生活意義的肯定,強調人的主社會重建主義體的自由、平等、權利和解放(D) 實徵分析主義→實徵研究取向主要在於需要透過實地的經驗來證實

【評論主題】2、以下所敘述的社會地位改變,哪一項是屬於強調「歸屬性地位」(ascribed status)之傳統社會的特質?(A)家世顯赫,祖蔭庇護 (B)十年寒窗,苦讀有成(C)夤緣富貴,趨炎附勢 (D)學有專

【評論內容】

1.   歸屬地位/角色=先賦地位/角色個體一出生時即決定的角色、社會地位,例如古代天子、貴族、家世顯赫、祖蔭庇護、奴隸、性別、種族等。是經由社會所認定,與個人獨特的才華或特質無關。2.   成就地位:個人經由後天努力和表現所獲得的角色,例如醫生、律師等。

【評論主題】6、五年級的小美在班上成績優異,但自從一次國語月考考不好後,她就認為自己以後國語都會考不好。林老師引導小美覺察自己錯誤的想法,並教導她以客觀的想法取代。林老師所採用的是下列何種方法?(A)現實治療法

【評論內容】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目標在於辨別、並改變患者不理性的信念,藉由不斷挑戰這些信念,最終讓病患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改變信念。?認知治療:重點在於辨別和改變不正確或扭曲. 的思考模式、情緒反應或行為。

【評論主題】7、新北市某國小位於臺灣東北角,發展出「核電廠」主題課程,安排學生參訪核電廠,調查當地海洋生態,進一步省思科技與人類生存環境的關係,並提出改善策略。此課程設計較接近下列何種課程觀點?(A)科技理性主義

【評論內容】(A) 科技理性主義→邏輯和理性緊密結合的結果(B) 社會重建主義(C) 人文關懷主義→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境遇的關注和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與社會本性的生活意義的肯定,強調人的主社會重建主義體的自由、平等、權利和解放(D) 實徵分析主義→實徵研究取向主要在於需要透過實地的經驗來證實

【評論主題】6、五年級的小美在班上成績優異,但自從一次國語月考考不好後,她就認為自己以後國語都會考不好。林老師引導小美覺察自己錯誤的想法,並教導她以客觀的想法取代。林老師所採用的是下列何種方法?(A)現實治療法

【評論內容】

?理性情緒行為治療:目標在於辨別、並改變患者不理性的信念,藉由不斷挑戰這些信念,最終讓病患發現自己的問題,進而改變信念。?認知治療:重點在於辨別和改變不正確或扭曲. 的思考模式、情緒反應或行為。

【評論主題】2、以下所敘述的社會地位改變,哪一項是屬於強調「歸屬性地位」(ascribed status)之傳統社會的特質?(A)家世顯赫,祖蔭庇護 (B)十年寒窗,苦讀有成(C)夤緣富貴,趨炎附勢 (D)學有專

【評論內容】

1.   歸屬地位/角色=先賦地位/角色個體一出生時即決定的角色、社會地位,例如古代天子、貴族、家世顯赫、祖蔭庇護、奴隸、性別、種族等。是經由社會所認定,與個人獨特的才華或特質無關。2.   成就地位:個人經由後天努力和表現所獲得的角色,例如醫生、律師等。

【評論主題】進步主義代表人物(A)Neill(B)Glasser(C) Dewey(D)Adler

【評論內容】(A)Neill人本主義(B)Glasser認知主義(C) Dewey進步主義(D)Adler永恆主義

【評論主題】有「台灣新文學之父」稱號的作家是誰?(A)賴和 (B)李喬 (C)鍾理和 (D)鍾肇政

【評論內容】

鍾肇政:台灣文壇與葉石濤齊名,兩人被並稱為「北鍾南葉」。(台灣文學之母)

【評論主題】蘇軾〈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表現的是何種精神態度?(A)喜愛自然、嚮往隱逸 (B)熱中仕宦、不畏讒言 (C)襟懷坦蕩、無往不適 (D)冒險犯難、勇往直前。

【評論內容】

手拄竹杖,腳登草鞋;步履輕鬆,勝過騎馬。有誰害怕?任憑它風雨一輩子吹打,披一件蓑衣頂著它!

超脫坦蕩感

【評論主題】張載〈西銘〉有云:「不愧屋漏為無忝」,強調人應該慎獨。其中「屋漏」一詞是指房屋中的哪個方位?(A)東方 (B)西方 (C)東南角 (D)西北角

【評論內容】

不愧屋陋:愧,慚愧;屋漏,古代室內西北角安放小帳的地方。原意是雖在宗廟裏,但無愧畏之心,後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壞事,不起壞念頭。

【評論主題】我們常用「庖丁解牛」來比喻處理事情時輕鬆自在、游刃有餘的情形,請問「庖丁解牛」的故事出自何書?(A)《論語》(B)《孟子》(C)《莊子》(D)《抱朴子》

【評論內容】

**寓言的出處

•韓非: 老馬識途、一鳴驚人、濫竽充數、買櫝還珠、郢書燕說、自相矛盾、守株待兔

【評論主題】「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屈原 〈卜居〉)其中,「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潔楹乎?」做何解釋?(A)處事圓融 (B)高潔自持 (C)剛柔並濟 (D)幽默自處。

【評論內容】

語譯:我是要保有廉潔正直的清高美譽呢?還是圓滑柔曲,花言巧語來諂媚討好他人阿諛的人呢?

【評論主題】古代詩文常有「同音通用,意近通叚(假)」的情況,下列「」內之字義解釋,何者有誤?(A)若捨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通「供」供給(B)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評論內容】

譯:

A 假若放棄滅鄭而把它作為東路上的主人,你的使者往來的時候,供應他們缺乏的東西,對你亦沒有什麼壞處。

B 而且晉國那會滿足?它已經向東掠奪鄭國土地,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

C 這就毀壞了晉國的軍力而助長了敵人的勢力

D 越過晉國而佔領遠方的鄭國,你知道那是困難的,何必消滅鄭國而利於你的鄰國晉國呢?

【評論主題】根據現行「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國民教育輔導團作業要點」所提輔導方式與內容,以下哪三陳述最正確?甲:辦各校校務評鑑相關事宜乙:各校進行教學相關議題之研究丙:辦理諮詢服務、輔導訪視、協助教師教學成長丁:發掘學

【評論內容】

教育輔導團:

1定期由輔導員或聘請教學優良教師辦理教學演示觀摩。

 2辦理諮詢服務、輔導訪視、協助教師教學成長。

3輔導各校進行教學相關議題之研究。

4定期辦理教學心得發表及相關教學研討會議,出版教師優良研究作品專輯。

5發掘學校教學優良教師,推廣其優良教學方法或事蹟。

6進行教育調查研究,掌握學校教學現況,提供教育行政參考。

【評論主題】教師為兼顧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使其獲得較佳的學習,可以使用何種教學法?(A)精熟教學法 (B)欣賞教學法 (C)價值澄清法 (D)練習教學法

【評論內容】

B欣賞教學法:為情意陶冶取向教學法,目的在教孩子欣賞。

發表教學法:發表內在想法,適時呈現觀點或情感。

D練習教學法:以不斷反覆的練習,使學生對技能、經驗,或特定內容的學習達到正確或純熟的反應或結果的教學方法。反覆練習是練習教學法的主體,激發練習動機是成功的關鍵

 

練習教學法步驟:引起動機➡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反覆練習(反覆操作---練習教學法)

補充:在低年級語文科注音符號教學裡,應使用何種教學法較佳??(A)發表教學法(B)練習教學法(C)創造思考教學法(D)探索教學法。

【評論主題】前導組織advanced organizer強調教導學生新知識之前,先以學生的既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對學生做引導式的說明,有助於新知識的學習,此一論點是由以下哪一位學者所主張?(A)布魯納Bruner

【評論內容】綜合目標模式 柯爾(Kerr)提出1968年主編課程改革,提出一種具有實用價值而內容豐富的模式模式包含四項構成要素:目標:指學生學習預期的行為改變。目標的導出可依據三種主要的資料來源:學生的發展層次、需要及興趣等資料學生所面臨的社會狀況和問題等資料教材性質和學習型態等資料知識:選擇及組織課程內,以達到學校的目標。建構課程的知識要素有三項規準:統整:建立知識領域之「間」或之「內」的關聯重複:課程要素的重複順序:每個連續的經驗要建立在前一個經驗的上面學習經驗:指學習者與環境中各種外在因素間的交互影響評鑑:目標的可行、內容與方法的適切性、學生的需要與成就、教師準備的有效性 例如:希望學生認識經濟學(目標→學習經濟學中所謂匱乏的概念(知識→套用周邊環境的實例(學習經驗→確認學生學習成果(評鑑)

【評論主題】哪一項教學法提及教學過程中應重視「統整調和」與「漸進分化」?(A)發現式教學 (B)交互教學法 (C)啟發式教學 (D)講解式教學。

【評論內容】

(A)發現式教學-布魯納(Bruner)

1.動機原則2.結構原則3.順序原則4.增強原則 (B)交互教學法-帕利沙(Palincsar)與布朗(Brown)

1.屬建構教學模式,參考Vygotsky的最大潛能發展區理論

2.教師藉由學習責任的轉移促進學生最大潛能發展區的擴展,加上學習情境的支持,讓教師和學生互換建構和支持的角色。

3.運用後設認知策略 (C)啟發式教學-蘇格拉底(Socrates)

非將知識本身傳授給學生,而是以學生經驗為基礎,由內而外進一步地引導

 (D)講解式教學-奧蘇貝爾(Ausubel)

1.漸進分化:從一般概念的說明,逐漸進入詳細內容的講解。

【評論主題】有些學生被父母毆打,卻覺得沒有辦法脫離這種關係,這種現象可以利用下列哪一名詞來解釋?(A)潛在學習 (B)經驗學習 (C)迴避學習 (D)習得無助 。

【評論內容】

脫逃學習(escape):受試者做出某些反應可停止一個已經正在進行的嫌惡刺激

迴避學習(avoidance):受試者做出某些反應可避免即將來臨的嫌惡刺激

                                 EX.迴避-看到紅燈停下來為了避免被開罰單(尚未開罰) 

【評論主題】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個體自律行為的行程會經歷三個階段,請問下列哪一項該理論並沒有提到?(A)自我觀察 (B)自我強化 (C)自我評價 (D)自我保持。

【評論內容】

Bandura社會學習論

觀察學習歷程 1.注意過程2.保持過程3.再生過程4.動機過程

【評論主題】Covington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採取何種解釋的說法?(A)自我實現論觀點 (B)自我投入論觀點 (C)自我價值論觀點 (D)自我效能論觀點。

【評論內容】

自我價值論Covington歸因型式:1追求成功:能力增長觀2逃避失敗:自我設限/跛足3接受失敗:習得無助

自我投入觀點Nicholls(尼可斯)

1. (認知論學習動機)工作投入論:個人對工作是否盡力,視其心態

2. 工作投入:個人全力投入,志在發展個人能力。(為工作而工作)

3. 自我投入:工作是為了在競爭中獲得成就感。

【評論主題】明哲老師在班級中團體教學後實施單元評量,接著讓達標準的學生從事充實方案學習,對未達標準的學生則給予小組或個別補救教學後再實施第二次評量,此學習方式最接近哪一種學習理論?(A)方案學習 (B)單元學習

【評論內容】

(B)莫禮生-單元教學法: (口訣 事事學祖父: 試示學組複)

      提倡「熟練原則」,與布盧姆之「精熟學習」性質相似

1試探(Exploration):上課之前,舉行「前測」,以了解學生的程度,作為教學的依據,並利用講解說明、討論等方式,引起學生學習本單元的動機 

2提示(Presentaion):以「作業提示」提示教材,使學生了此單元的學習目的、綱要和參考資料等,以為學習予分組、已瞭解之組可逕行自學;瞭解得不夠透徹之組,則由教師略加協助;尚未明白者,須重新提示後在指導其自學 

3自學(Assimilatipn):學生根據教師提示的重點,從事閱讀,收集資料,做讀書筆記,教師在旁指導

4組織(Organization):教師要指導學生把自己所學得的知識,...

【評論主題】明哲老師教導學生利用肌肉鬆弛方法減輕學習焦慮,此方法最接近哪一種學習策略?(A)認知策略 (B)後設認知策略 (C)動機策略 (D)支持策略

【評論內容】

1.    認知策略:(1)注意力策略(2)記憶策略(3)組織策略(4)理解策略

2.    動機態度策略:(1)動機策略(2)態度策略

3.    支持性策略:(1)環境調整策略(2)學習輔助策略(3)考試策略

4.    後設認知策略:(1)自我認知策略(2)監控調整策略

【評論主題】每當學生有違規行為時,明哲老師都會給該生特殊任務去完成,請問明哲老師所運用的懲治方式最接近哪一類別的懲治方式?(A)記錄式 (B)嫌惡式 (C)補償式 (D)剝奪式。

【評論內容】

邊沁(J‧Bentham)指出懲罰的四個反面規準——無據、無效、無益、無需;

也就是若遇到這四種狀況,就不需使用懲罰。 

懲罰的類型有五(Chessman&Watts;1985)分述如下:警示懲戒如口頭的警告、用表情或手勢給予提醒、或是在黑板上打叉。剝奪權利或禁制懲處取消下課時間、坐特別座。以不剝奪學生學習權為主。補償式懲治最為常見,如寫悔過書、背誦課文、當值日生、做健康操、為班上同學服務。記錄式懲治如記過、通知家長、公告姓名。給予厭惡性的刺激可能是社會性的,也可能是實質性的;小至擺臉色,大至給予暫時性疼痛。容易導致學生的反彈心理,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安全疑慮,要注意是否為接受度高的懲處,維護學生的自尊心。給...

【評論主題】根據民國101年中修正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內容,以下哪二陳述最正確?甲:海洋議題如何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學,應於課程計畫中妥善規劃乙:霸凌議題如何融入各領域課程教學,應於課程計畫中妥善

【評論內容】

19個議題

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教育

 

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內容,學校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十九項議題,下列何者不是議題之 一:(A)原住民族教育(B)媒體識讀教育(C)家庭教育(D)戶外教育

【評論主題】高雄市立美術館是台灣三大公立美術館之一,下列有關目前高美館發展的敘述,何者有誤?(A)同時引介國際性藝術活動及呈現地區性美術發展風貌(B)所在的「內惟埤文化園區」也是重要的經營場域(C)在園區辦理的草

【評論內容】高雄市立美術館為綜合性展覽的美術館以引介國際性藝術活動及呈現地區性美術發展風貌形塑「台灣地區美術發展史美術館」為旨向

【評論主題】今日左營舊城仍保存三座城門與頗為完整的城牆,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A)西門已經被拆除(B)現存三座城門僅南門尚有城門樓,不過,該門樓是戰後重建(C)現存城門、城牆都是林爽文事件後不久重建的遺物,相當

【評論內容】

答案錯在

左營區(範圍:東、南、北門,南門為正門) 一開始主張不築城,但因為朱一貴事件,

知縣劉光泗才興築為首代舊城。

【評論主題】10.某一等差級數共有 21 項,若第 11 項為 13,則此等差級數的和為下列何者?(A) 260 (B) 492 (C) 546 (D) 273

【評論內容】等差級數的項數若為奇數(2n+1)則其級數和=項數 x 中間數因此本題:21 x 13=273

【評論主題】36.所謂「教育本身沒有外在目的」,這句話係強調下列何者的重要性?(A)教育計畫 (B)教育結果 (C)教育歷程 (D)教育人員

【評論內容】「教育無目的」為Dewey的名言,「教育即生長」,生長沒有什麼目的,教育過程本身就是目的;這也在告訴人們重視教育的過程。

【評論主題】( )41.小華喜歡和弟弟一起玩「扮家家酒」的遊戲,想像自己是正義使者。表示他們具有什麼能力?(A)邏輯性思考(B)推理性思考(C)表徵性思考(D)可逆性思考

【評論內容】

一、布魯納(J. S. Bruner)「表徵系統論」

(一)動作表徵期(Enactive Representation):認為三歲以下幼兒靠動作認識瞭解周圍的世界,亦即靠動作來獲得知識。

(二)形象表徵期(圖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認為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像(Mental Image),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

(三)符號表徵期(符號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認為學童能運用符號、語言、文字為依據的求知方式。 

二、布魯納與皮亞傑的比較

(一)布魯納在認知發展分期中的符號表徵期,相當於皮亞傑的形式運思期

(二)布魯納在認知發展分期中的圖像表徵期,相當於皮亞傑的前運思期

(三)布魯納與皮亞傑都認為認知發展不只是的改變,而且是的改變。

【評論主題】( )70.提出學校組織乃一「鬆散結合系統」(loosely coupled systems) 的學者為 (A)韋克(K.E.Weick) (B)帕森斯(T.Parsons) (C)哈爾品(A.W.H

【評論內容】(A) 韋克(K.E.Weick)-鬆散結合系統(loosely coupled system)學校組織成員之間,彼此的關係雖然互相聯結,但卻保持各自的獨立性。

【評論主題】( )72.我國學生近年參加多項國際組織所進行的學生教育成就評比調查,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的結果表現名列前茅。請問所謂「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係由哪一個國際組織所主辦?(A)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

【評論內容】

UNESCO→終身教育、永續發展教育

OECD→知識經濟、PISA(每三年一次)

IEA→PIRLS(每五年一次,評小四的閱讀與書寫能力)、TIMS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

【評論主題】( )59.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公立學校員工總人數在三十四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的多少百分比?(A)百分之一(B)百分之三(C)百分之二(D

【評論內容】

筆記整理: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八條  各級政府機關、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三十四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三。私立學校、團體及民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六十七人以上者,進用具有就業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一,且不得少於一人。

公立-34人以上,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三。私立或民營-六十七人以上者,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一,且不得少於一人。

【評論主題】( )50.依 Pinar 之見,課程研究在 1980 年之後,趨向哪個方向發展?(A)課程開發(B)課程評鑑(C)課程理解 (D)課程設計

【評論內容】

1 Goodlad 五種課程層次(理想、正式、知覺、運作、經驗)

2 Bruner 庶民教育學

3 Eisner 教育的鑑賞、教育的批評、教育的想像

4 Pinar自傳方法 (四步驟:回顧→前瞻→分析→綜合)

【評論主題】( )44.小愛因為怕表現不佳被其他人認為不聰明,一直不願意參加數學競試,請問小愛的表現是? (A)精熟趨向型 (B)精熟逃避型 (C)表現趨向型(D)表現逃避型

【評論內容】Elliot將『精熟─表現』向度與『趨向─逃避』向度融合成四類成就目標。 1.趨向 精熟目標:勇於嘗試冒險,不斷追求成長。

【評論主題】( )43.下列何者不是 Ausubell 主張的教學原則? (A)學習者準備度 (B)運用前階組織 (C)符合有意義的學習原則 (D)重視連鎖化的反應

【評論內容】Ausubell 主張的教學原則?學習者準備度,運用前階組織,符合有意義的學習原則

【評論主題】( )27.教師在班級教學時實際執行的課程,依 Goodlad 應稱為何種課程?(A)理想課程 (B)正式課程 (C)運作課程(D)經驗課程

【評論內容】

(Klein & Goodlad)課程理念

一、理想課程(ideal curriculum)

指完全根據課程理論而設計的課程,此種課程完全符合教育的理想通常是政府或社會上的一些團體,依其價值判斷所發展及建議的課程。

二、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

指經教育行政機關考慮教育資源及現實需要而推行的課程。

三、知覺課程(perceived curriculum)

指學校教育的知覺與認定的課程。在課程實施前,教師對正式課程的知覺與理解。

四、運作課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

指教師在教學情境中所執行的課程,教學涉及與學生互動及環境之配合,因此教師真正教學中運作的才稱為教師運作課程。

五、經驗課程(experiential curriculum)

指個別學生透過學習而獲得經驗的課程。即教師運作的課程為學生所感受與經驗到的課程。

【評論主題】( )22.J.Piaget 與 L.S.Vigotsky 對於影響認知發展的主張,最大的差異為何?(A)肢體發展(B)語言發展(C)運動諧調(D)兩人的主張一致

【評論內容】

自我中心語言

 

皮亞傑

1.自我中心語言: 當兒童克服自我中心,自我中心語言就消失了

(1)反覆語句:發音是遊戲

(2)獨語: 說話有意義,但只表露自己的思想

(3)集體獨語: 有旁人在而引起他說話,但並不要別人聽見或了解

2.社會中心語言: 利用語言與他人交往

 Vygotsky

1. 社會語言(0-3歲) : 功能為控制他人行為或與他人互動的指令

2. 自我中心語言(3-7歲): 控制自己行為

3. 內在語言(7歲以上) : 引導自己思考行為

【評論主題】( )17.依據 B.Bernstein 的理論,水平論述(horizontal discourse)的知識結構之屬性為何?(A)有順序關係(B)無順序關係(C)著重師生互動(D)無關師生互動

【評論內容】

Bourdieu以水平及垂直論述來區分知識結構的屬性

垂直論述(有順序關係)

中上階級,層級專門學科知識、邏輯順序的推理水平論述(無順序關係)勞工階級,日常生活常識

Bourdieu以分類(classification)與架構(framing)分別解釋課程內容與師生關係

「分類」指的是內容之間邊界維持的程度(學科關係)「架構」溝通的角色之控制的位置(教學互動關係),課程強分類造成課程的傳統科目之間有較高程度的區分與孤立。強架構:高度限制學生統整性課程弱的分類是指課程較為統整,科目之間的邊界較為模糊。弱架構:學生有選擇的自由度聚斂性課程

「強分類」與「強架構」使教學轉向垂直論述(vertical discourse)的型態,其特性是傳輸系統性與層級關聯性的專門學科知識

【評論主題】( )16.依照 P.Willis 的論點,上課分心是主要起於何種原因?(A)抗拒(B)缺乏動機(C)智力不足(D)對教材不熟悉

【評論內容】

哪一位學者有「抗拒次文化研究」,提出「文化創生」《學習做勞工》,研究中學生的反學校文化、青少年次文化(飆車)Ans:威里斯(Willis)

#P.Willis---文化創生、抗拒次文化、學習做勞工

【評論主題】( )15.依據 P.Freire 的理論,囤積(banking)意指為何?(A)知識灌輸(B)教育資本化(C)教育國有化(D)發展個人價值觀

【評論內容】

Freire揭示了兩種相對的教育概念:囤積式與提問式的教育概念。

相對於囤積式教育,Freire倡導提問式教育的理論(或真正的教育、或解放的教育)。

囤積式教育

1.囤積式教育往往將學生視為被動的個體,並不允許學生在其學習的歷程創造性地介入,使得學生的心靈為教師的話語所填塞->意即知識灌輸

2.學生沒有自我思考、自我決定及自我創造的空間

3.教師是以扭曲教育本質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將使得學生認知能力遭遇諸多挑戰,進而使得學生無法認知其生活實在的挑戰。

提問式教育

 

1.提問式教育打破囤積式教育中上下模式的師生關係

2.提問式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3.提問式教育能開展學生的批判意識

 

【評論主題】( )14.以一套標準來衡量教師專業地位與否,這屬於哪種理論?(A)互動論(B)衝突論(C)特質論(D)混沌論

【評論內容】(A) 互動論-重於個人與他人互動時之社會符號及個人意義。

【評論主題】( )13.依據 B.Bernstein 的理論,中產階級子女的語言符碼偏向?(A)限制型(B)精緻型(C)跨越型(D)成長型

【評論內容】

筆記整理:

中產階級(middle class)是資產階級中的一個階層。 在現代社會中,指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例如有安定、較高薪酬的工作,在現代社會對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起很大的作用,也可以被稱作小康階級,但有時貧富差距大時可能位於社會中間收入卻不高。

 

Berstein提出「言說符碼理論」,探討社會結構和語言型式的關係,及期間如何複製。

他將語言形式或符碼分為兩種:

1通俗(限制)型符碼(restricted code)-起源於地方化、依賴性的社會情境,說話者有相同的基本預設,這種語言型態每次的談話都是強化既有的社會秩序。如:工人家庭子弟。

2精緻(統整)型符碼(elaborated code)-來自一個重視個人差異性、獨特性的社會情境,社會結構以尊重差異、彼此互補為主。語言型式有較多抽象、分析的陳述

【評論主題】( )66.教育史上最早提倡「美學教育」或「審美教育」一詞,並著有《美育書簡》為下列何者?(A)康德(I. Kant) (B) 懷德海(A.N. Whitehead)(C)皮德斯(R.S. Peter

【評論內容】

(A)康德(I. Kant) -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哲學美學

(B)懷德海(A.N. Whitehead) –後現代哲學(倡導機體主義哲學),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

著有《教育的目的》提出「教育節奏」,主張教育並非一成不變,將理智發展分為以下三階段

1.散漫階段(傳奇或浪漫階段)-小學13、14歲前:個體可自由嘗試。

2.精確階段-中學14~18歲:符合學術規範與外在客體事實。

3.原則階段(概括或通博期)大學18~22歲:既有創見又符事實。

將教育歷程分為正反合三階段,亦即「自由-紀律-自由」。

(C)皮德斯(R.S. Peters)-教育三大規準

【評論主題】( )58.依據教育基本法第十五條之規定,學生的權利遭受不當或違法之侵害時,政府應提供救濟管道。下列何項權利不包含於其中?(A)身體自主權(B)學習權(C)教育自主權(D)人格發展權

【評論內容】

教育基本法第十五條  教師專業自主權及學生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遭受 學校或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不當或違法之侵害時,政府應依法令提供當事人 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效及公平救濟之管道。

整理:

口訣-學人瘦身

學生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人格發展權

 

【評論主題】全臺灣最古老的高雄市教會是? (A)玫瑰聖母殿主教座堂(B)旗後教會(C)後勁教會(D)德生教堂

【評論內容】

1865年

郭德剛

在前金興建教堂,1863 年落成命名為「玫瑰聖母堂」(苓雅區),同年萬巒建天主教萬金聖母聖殿

 

馬雅各

遭到當地漢醫排擠是為看西街事件,建立臺灣第一所教堂(旗後教會旗津區/創建「打狗禮拜堂」)與西式醫院,是為高雄地區最早設立的基督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