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以教導「認識臺灣」主題為例,下列何者較接近螺旋式課程的要旨?
(A)先學習「臺灣」的地理位置,再學習其他鄰近國家的地理位置
(B)先學習「臺灣」各地的風土民情,再學習自然科學的相關概念
(C)先學習「北臺灣」,再學習「中臺灣」,再接著學習「南臺灣」和「東臺灣」
(D)先學習「臺灣的地理環境」,再學習「臺灣的產業發展」,再接著學習「臺灣的經濟變遷」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36332
統計:A(875),B(173),C(189),D(6321),E(0)

用户評論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只有加廣沒有加深

【用戶】藝幻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螺旋式課程(Spiral Curriculum)為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J.S.Bruner)所提出,是指根據某一學科知識結構的「概念結構」,以促進學生的認知能力發展為目的一種課程設計。Bruner認為如果能尊重成長中兒童的思想方法,並有足夠的興趣將材料內容轉化成適合兒童的認知形式,就可以把各種觀念和方法提早交給兒童。所以,螺旋式課程的基本假設是,任何教材都可以某種合理形式來教給任何發展階段的兒童。依據布魯納教育理論而設計的「人的研究」,是「螺旋式課程」組織形態的最佳代表,合乎課程組織的繼續性、順序性、統整性與銜接性等規準。其課程組織的順序,首先是學生學會探究比較單純的生活形態,如狒狒與愛斯基摩人。螺旋式課程提供了一套具有邏輯先後順序的概念組合,讓學生在一至兩年期間,學習探索一套逐漸加深加廣的複雜概念實例。例如,生命週期、適應、自然選擇、社會組織、溝通、科技、世界觀等。這些概念在螺旋式課程組織下,難度逐漸加深,此種課程組織的設計,幫助學生在循序漸進中逐漸熟悉這些概念的意義,進而提昇學生的認知發展能力,並理解人性特質的基本問題。

【用戶】Liang Chu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同心圓課程:同心圓式課程組織法,根據【孫邦正。教育概論。商務,P.206】的說明,是把全部教材分為幾個單元,內容大致相同,不過逐漸擴大其範圍,並充實其內容,例如:國中歷史課程從上古史學到現代史,高中也從上古史學到現代史,一個圓周(高中)比一個圓周(國中)的範圍還大。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只有加.....看完整詳解

【用戶】Liang Chu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同心圓課程:同心圓式課程組織法,根據【孫邦正。教育概論。商務,P.206】的說明,是把全部教材分為幾個單元,內容大致相同,不過逐漸擴大其範圍,並充實其內容,例如:國中歷史課程從上古史學到現代史,高中也從上古史學到現代史,一個圓周(高中)比一個圓周(國中)的範圍還大。

【用戶】m458795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教綜P184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A只有加.....看完整詳解

【用戶】Liang Chu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同心圓課程:同心圓式課程組織法,根據【孫邦正。教育概論。商務,P.206】的說明,是把全部教材分為幾個單元,內容大致相同,不過逐漸擴大其範圍,並充實其內容,例如:國中歷史課程從上古史學到現代史,高中也從上古史學到現代史,一個圓周(高中)比一個圓周(國中)的範圍還大。

【用戶】廖俊淵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心理組織-以學生為出發點,由近到遠☆☆: ...

【用戶】m458795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教綜P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