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教務主任為了實驗,隨機抽取八年一班的三位學生,然後告訴新接八年一班的英文 教師,這三位學生的資質特別優異。一學期後,這三位同學的成績果然脫穎而出。 這三位同學表現優異的現象,屬於下列哪一種效應?
(A)月暈效應
(B)霍桑效應
(C)混沌效應
(D)比馬龍效應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96843
統計:A(561),B(672),C(25),D(1093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月暈效應-所有考題

用户評論

【用戶】Peggy L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是指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們並非真正的資優,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

【用戶】sandy830326tw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心理學家 羅森塔爾1960年,哈佛大學的羅森塔爾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學校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新學期,校長對兩位元教師說“根據過去三四年來的教學表現,你們是本校最好的教師。為了獎勵你們,今年學校特地挑選了一些最聰明的學生給你們教。記住,這些學生的智商比同齡的孩子都要高。”校長再三叮嚀:要像平常一樣教他們,不要讓孩子或家長知道他們是被特意挑選出來的。這兩位教師非常高興,更加努力教學了。來看一下結果:一年之後,這兩個班級的學生成績是全校中最優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學生的分數值高出好幾倍。知道結果後,校長不好意思地告訴這兩位教師真相:他們所教的這些學生智商並不比別的學生高。這兩位教師哪裡會料到事情是這樣的,只得慶...

【用戶】an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整理摩友答案和自己查的資料: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是指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們並非真正的資優,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A)月暈效應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周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概推」( Halo Effect) 將第一印象的認知與對方的言行聯想在一起。也稱光環效應或成見效應,指在人際交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誇大的社會印象;因而表現為在個體的社會知覺過程中,將對方的最初印象不加統整分析就用來判斷、推論此人的其他特質。亦即對於一個喜歡的人,會同時認為他具有其他所有好的特質,甚至你對他的這些特質一無所知亦同。一個...

【用戶】Peggy Lin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是指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們並非真正的資優,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 (A)月暈效應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周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看完整詳解

【用戶】depressionche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題目出太爛了吧 你說主任抽三位,我怎麼知道老師是否有告知學生他們被取樣來當實驗品的,如果有,阿不就是B嗎,答案給D至少也來個明確的提示,當我會讀心術膩

【用戶】lucktanya33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同意18樓

【用戶】Peggy Lin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是指假若老師認定某些學生為資優學生,即使他們並非真正的資優,但是經過老師的提點和鼓勵,最終亦會自自然然地成為資優學生。 (A)月暈效應即當人們看到月亮的同時,周邊的光環也會被注意到,當一個人的「印象確立」之後,人們就會自動「印象.....看完整詳解

【用戶】depressionche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題目出太爛了吧 你說主任抽三位,我怎麼知道老師是否有告知學生他們被取樣來當實驗品的,如果有,阿不就是B嗎,答案給D至少也來個明確的提示,當我會讀心術膩

【用戶】lucktanya33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同意18樓

【用戶】樹樹醬/不賣詳解/通過教檢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A) 月暈效應:對受試者一般印象影響個別的評定。(B) 霍桑效應: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C) 混沌效應:混淆項。(D) 比馬龍效應:對他人期望,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這三位學生的資質特別優異→對他人期望這三位同學的成績果然脫穎而出→自我實現的預言對他人期望、自我實現的預言→比馬龍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