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50. 批判教育論者主張教師應扮演何種角色?(A)班級秩序的管理者 (B)學科專業知識的傳授者 (C)傳統文化道德的楷模 (D)轉化性的知識份子。

【評論內容】吉洛斯(H.Giroux)的轉化的知識份子的概念,用來說明教師所進行的轉化(包括自我的轉化、學生的轉化、教材的轉化與社會的轉化)。

【評論主題】31.中國文學批評史最早的專篇論文是:〔(A)王充《論衡》 (B)陸機《文賦》(C)曹丕《典論論文》 (D)曹植《與楊德組書》〕

【評論內容】論文是典論中的一篇,他是中國第一篇專門評論文學的文章,開文學批評的先河。

【評論主題】29.司馬光(資治通鑑)是屬於:〔(A)斷代史 (B)編年史 (C)紀傳史 (D)紀事本末史 〕

【評論內容】資治通鑑(一)作者:北宋 司馬光主撰,劉攽(ㄅㄢ)、劉恕、范祖禹等助纂,歷時十九年始成。(二)卷數:二百九十四卷,屬編年體通史。(三)命名:宋 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故命名為「資治通鑑」。(四)內容:起於戰國,迄於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間事。(五)評價:(1)取材豐富,博而得其要,簡而周其事,體大思精之作。(2)上起三家分晉,追述前事,其意在接續左氏傳。(3)此書先采輯史料,然後草成叢目,纂成長篇,再由司馬光取捨,成為定本。(4)兩晉 南北朝事跡紛亂,而此書所敘,條理分明,足見功力之深。

【評論主題】78.下面那一項敘述「是」歐洲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中的特色?(A)重視情境功能的重要性(B)重視學生分析的重要性(C)重視學校層級領導任務的重要性(D)重視目標訂定的重

【評論內容】歐洲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1979)特別重視學生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中的重要性,提出其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模式,共分成八個步驟:(1)分析學生;(2)分析資源與限制;(3)訂定一般目標;(4)訂定具體目標與課程內容;(5)確定方法與工具(包含媒介物);(6)決定學生的評量方式;(7)時間、設備、人力資源的配置;(8)實施、評鑑及修正。

【評論主題】41.依教師法第十四條之規定:教師聘任後,如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A)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半數以上(B)二分之一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評論內容】第 十四 條 教師聘任後除有下列各款之一者外,不得解聘、停聘或不續聘: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宣告緩刑者。曾服公務,因貪污瀆職經判刑確定或通緝有案尚未結案者。依法停止任用,或受休職處分尚未期滿,或因案停止職務,其原因尚未消滅者。褫奪公權尚未復權者。受禁治產之宣告,尚未撤銷者。行為不檢有損師道,經有關機關查證屬實者。經合格醫師證明有精神病者。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有具體事實或違反聘約情節重大者。有前項第六款、第八款情形者,應經教師評審委員會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半數以上之決議。

【評論主題】26.根據麥克里蘭(D.C.McClelland)和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成就動機理論,教學上應:(A)使每個學生都有成功和失敗的經驗(B)避免學生挫折灰心,僅提供成功經驗(C)使教材

【評論內容】Atkinson (1964)認為當一個人在競爭時會產生兩種內在傾向,第一種是追求成功的動機(motive to achieve success,MAS),第二則是避免失敗的動機(motive to avoid failure,MAF)。若一個人為了獲得滿足感,其成就動機就是想要成功的傾向;若一個人為了要減少痛苦,避免失敗,其動機就具有避免失敗的傾向。也可以這樣認為,追求成功的人希望成功的傾向就更強烈。具有追求成功動機的人,其所懷成功的希望大於對失敗的恐懼,故而敢於選擇比較困難的任務,以期獲得成功後的快樂。反之,具有避免失敗動機的人,其所懷對失敗的恐懼大於成功之希望,故而只能選擇最容易的工作,以避免事後失敗的痛苦。成就動機高的人,更能接受最困難的任務,因為最困難的任務具足著足夠的挑戰性,他們渴望能把任務做得更好,而且能堅持工作。

【評論主題】47.詩作能獨創一格,也曾與四大家唱和,被推為江湖詩人之祖的是:(A)姜夔(B)葉適(C)戴復古(D)劉克莊。

【評論內容】薑夔(約1155-1221),字堯章,一字石帚,別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波陽縣)人。南宋著名詩詞作家、音樂家。

【評論主題】40.有關徐志摩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A)擅長抒情詩,多吟詠愛情和自然(B)詩風樸直無華,不重押韻形式(C)兼具中國古典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長處(D)在文壇中形成「新月派」,對當代文藝思潮有重要貢獻。

【評論內容】新月派起源於新月社 ,不過名稱卻源自於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集《 新月集 》。而新月社是由胡適、徐志摩、聞一多 、梁實秋 、 陳源等人於192 3 年創建的文學團體 ,1926年起徐志摩在《 晨報副刊 》上創辦了《詩鐫》、《劇刊》,1927年新月書店在上海成立,1928年3月由徐志摩、羅隆基、胡適、梁實秋等創立了《新月》月刊。新月社的成立,造就了一批註重現代格律待的新月派詩人,對中國的新文化運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新月派在提倡現代詩歌格律化的同時,強調對詩歌語言詞彙的運用,在詩歌創作中體現文學美的意境,因此新月派也稱為新格律詩派。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飛機失事遇難,不久《新月》雜誌停刊,新月社解散。新月派新詩又稱豆腐詩,以講求格律、音韻、節奏為主。要求建築美、音樂美以及圖畫美。新月派詩人提倡依不同體裁創造不同的格律詩,對當時的詩壇影響很大。

【評論主題】32.「開臺進士」鄭用錫有<勸和論>旨在:(A)勸導民眾不要分類械鬥(B)勸導大家團結反清復明(C)勸導統治者以和為貴善待人民(D)勸導士大夫和平努力救國家。

【評論內容】鄭用錫,字在中,號祉亭,竹塹人。生於乾隆53年(1788),卒於咸豐八年(1858)。用錫於道光三年中進士,會試第四十一名,殿試三甲第109名,清代以臺灣為原籍而高中進士,鄭用錫是第一位,人稱「開臺進士」。咸豐三年漳,泉,粵各莊械鬥,用錫撰〈勸和論〉,並親為調解,對地方安定貢獻良多。曾編纂《淡水廳志》,著有《北郭園集》、《周易折中衍義》、《周禮解疑》等。《周易折中衍義》是其中屬於哲學類的著作,然未刊。又,一說此書乃王士俊撰,鄭用錫輯校。

【評論主題】37.潘岳有悼亡詩,號稱台灣三大詩人的施士洁也有秋居悼亡詩,所謂悼亡,悼念的是:(A)亡故的愛妻(B)不得終養的雙親(C)亡命他鄉的摯友(D)早逝的子女。

【評論內容】潘岳悼念愛妻的詩賦文章,有《悼亡詩》三首。潘岳的〈悼亡詩〉是古今以來的經典之作,他描寫的筆觸是比較強烈的,和李商隱前詩的含蓄相比,這首詩如同白描般,清楚的指出對亡妻的思念和不捨。這首詩約作於其妻辭世一年左右,作者離家時矛盾的情感。潘岳當時正要出外做官,離去前看到屋內的一景一物,彷彿妻子又在眼前。捨不得離去,是因為這個地方留存了所有和妻生活的所有美麗回憶;寧可遠離,只因看到屋子,就憶起從前,反而讓人更加感傷。這種心中的沈痛,有些類似歸有光在〈項脊軒志〉最後,寫和愛妻廝守情景,但在她走了之後,歸有光寧可不去項脊軒,最後甚至改裝它,以壓抑睹物思人的悲傷。然而,思念綁住人,就像「密鎖」一般;當他看到門前妻子手植的樹,已亭亭如蓋,又激起了他的回憶。當人寂寞時,更容易懷念身邊有伴的時候。潘岳用「翰林鳥」、「比目魚」來比喻他對妻子的深愛,如今伊人已去,但他仍存有這麼堅貞的愛,十分令人感動。雖然時間會洗去悲傷,但在潘岳心中,或許亡妻的身影,會一直縈繞在他心中吧。

【評論主題】35.日治時期台灣有林癡仙等人創櫟社,「櫟社」一詞實出自:(A)莊子(B)孟子(C)老子(D)管子書中。

【評論內容】「櫟社」創設於一九0一年,次年正式成立。首創人是霧室林家下厝的林俊堂,霧峰林家是清朝台灣中部最大豪族,與北部板橋林家齊名。櫟社由林癡仙、林幼春於西元一九O二年創立,所謂「櫟」即無用之木也,用以自諷所學漢學已不再是科舉科目,變成無用之學問,但另一方面,也引道家之無用之用,雖以文人消遣用的詩歌方式存在,但仍可以為保存漢文化貢獻心力。

【評論主題】78. 在所謂後殖民社會中,促使殖民現象形成的主要力量來自於(A)軍事武力 (B)教育文化 (C)經濟產業 (D)科技工業。

【評論內容】「後殖民論述」(postcolonial discourse)定義為在當代文化(包括廣義的文學)、歷史和政治領域中作為一種「文化抵抗」形式的寫作與批評,後殖民論述既是一種批評實踐,亦是一種策略書寫。

【評論主題】9.依據「教師法」的相關規定,下列何者是教師享有的權利?(A)參加教師組織 (B)輔導或管教學生 (C)積極維護學生受教權益(D)參與學校行政工作

【評論內容】第 十六 條 教師接受聘任後,依有關法令及學校章則之規定,享有下列權利:對學校教學及行政事項提供興革意見。享有待遇、福利、退休、撫卹、資遣、保險等權益及保障。參加在職進修、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參加教師組織,並參與其他依法令規定所舉辦之活動。對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有關其個人之措施,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益者,得依法提出申訴。教師之教學及對學生之輔導依法令及學校章則享有專業自主。除法令另有規定者外,教師得拒絕參與教育行政機關或學校所指派與教學無關之工作或活動。其他依本法或其他法律應享之權利。

【評論主題】16.下列有關學生測驗分數的解釋,哪一項敘述錯誤?(A)應以一段可信範圍來作解釋(B)應參考其他資料,作綜合性的解釋(C)應採用團體解釋的方式,避免學生作個別比較(D)應詳加說明分數的意義,並了解學生

【評論內容】摘自 心理與教育測驗 P162--166(郭生玉 民86)1.輔導測驗結果乃以個人的自我了解及成長為目標,宜用淺白的話語,和藹的態度,引導當事人積極地解釋測驗結果的意義。2.解釋對象應限制為學生、家長、及相關教師。3.測驗分數只做建議,而勿做決定。例如,不應該對學生說:「依你的性向測驗分數來看,你不應該念文學,應該念理工」因為學生未來的決定,除了依測驗外,尚須顧及父母的期望、家庭的經濟,以及社會的條件等。所以要避免解釋流於武斷。(郭生玉,民74)4.測驗分數不是了解學生的唯一資料,為正確了解其心理特質尚須參照其他有關資料。5.測驗分數應避免只給測驗分數,而沒有向學生解釋或討論這個分數所具有的意義。6.對低分者的解釋應謹慎小心。例如,智力測驗得到IQ65者,勿作這樣的解釋:「你的智力屬於智能不足者」。較理想的解釋應這樣說:「這個分數表示你的學習能力比一般同學低了一點,但是有些像你這種分數的學生,因為好好努力而有不錯的表現。」(金樹人,民67)

【評論主題】89.在諮商與輔導過程中,運用「你的情緒是由你自己引發的,你可以加以改變」,此句話所使用的技術是現實治療法中的(A)自我冥想技術 (B)價值澄清技術 (C)解釋技術 (D)積極性技術。

【評論內容】1.對人的看法採取正面地肯定其潛力無限,人人都能夠為自己創造命運,對個案有絕對的信心。2.現實治療法重視「現在的行為」,為一主動理性的治療方法。3.現實治療法強調許多技術,如「不允許有藉口」、「強調」、「跟進」、「承諾」,若能夠處裡得好,則相當有效。4.治療方法都是在具體可行的範圍內逐一進展。5.強調正面經驗,如成功,有助於個案建立信心。6.為一行動取向的諮商方法。

【評論主題】26.民國90年3月29日發布之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下列何者不是學習領域評量之依據?(A)學生努力程度 (B)進步情形 (C)能力指標 (D)公共服務

【評論內容】學習領域評量:依能力指標、學生努力程度、進步情形,兼顧認知、技能、情意等層面,並重視各領域學習結果之分析。日常生活表現評量:學生出席情形、獎懲、日常行為表現、團體活動表現、公共服務及校外特殊表現等。

【評論主題】4.有關中等學校教師資格檢定考試的規定,下列何者正確:(A)共同科目包含國語文能力測驗及英語能力測驗(B)專業科目包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青少年發展與輔導(C)每一科應考科目成績都需在60分以上才可取得

【評論內容】成績計算:一、 本考試以應試科目總成績平均滿六十分為及格。二、 本考試應試科目不得有二科成績均未滿五十分或有一科成績為零分。缺考之科目,以零分計算。

【評論主題】23. 下列哪一項不是教師法中所明訂的教師組織的基本任務?(A)參與學校行政運作 (B)制定教師自律公約 (C)監督離職給付儲金機構之管理、營運、給付 (D)研究並協助解決各項教育問題。

【評論內容】維護教師專業尊嚴與專業自主權。與各級機關協議教師聘約及聘約準則。研究並協助解決各項教育問題。監督離職給付儲金機構之管理、營運、給付等事宜。派出代表參與教師聘任、申訴及其他與教師有關之法定組織。制定教師自律公約。

【評論主題】29.陳老師鼓勵學生自訂班規、為自己的班級命名;在班級內展示學生的作品、提供學生參與教學決定的機會。陳老師採用葛拉塞(W. Glasser)的何種班級經營理論?(A)選擇理論 (B)自我理論 (C)團

【評論內容】在 1965 年葛拉瑟提出《現實治療》一書的時候,強調「三 R」的概念──行為要合於現實(Reality),行為是自我負責的(Responsibility),以及行為必須是正確的(Right)。此概念經三十年的實務驗證和理論基礎的再三思考,於 1998 年提出「選擇理論」(ChoiceTheory),更精煉的傳達出其所倡導的生活化的心理學概念,希望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行為的主人,人們能選擇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被動的受到外在刺激的控制。葛拉瑟以選擇理論為根基,主張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學習行為是一種自己的選擇,所有的行為都在於滿足內在的心理需求或個人內在的心理圖像。葛拉瑟認為行為不是他律或外塑的,而是由基本需求所驅策。如果學習行為能滿足學生的權力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自由需求與樂趣需求,則學生必然會自動自發的去學習,誠如本書開宗明義指出「當學生一心向學時,教學是項艱辛的挑戰;但是當學生無心學習時,教會他們就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評論主題】20.核心課程可不受學科界限限制。(A)是(B)否

【評論內容】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係指學校課程採社會需要及生活為中心進行設計,以提供學生所必須學習的生活經驗,並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有用的公民。核心課程的設計重視課程的統整性,有各種不同形式,一種是以合科或廣域方式為主的學科中心課程,一種是以學生需要及興趣為主的學生中心核心課程,一種是以社會功能或社會問題為主的社會中心的核心課程。核心課程主要在於打破學科的孤立,促進學科之間聯繫,有利於學生瞭解社會的重大問題,並培養學生批判思考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俾讓學生能夠從學習內容中獲得社會共同價值,提高其基礎素質,進而促進課程制度的革新。然而核心課程容易造成學生習得知識不夠扎實、忽略傳統文化遺產等現象,亦頗受批評。此外,若無教師專業能力及協同教學的配合,核心課程的實施成效,仍將大打折扣。

【評論主題】23.危機樹理論是以較全面的觀點,包含微觀及鉅觀的角度解釋學生中途輟學的原因, 並以土壤、樹根、樹幹、樹枝、花果樹葉來比喻不同的個人、社會環境因素與危機 少年。危機樹理論所指的「樹根」部分是比喻哪一影

【評論內容】(一)樹的「土壤」:社會環境因素。(二)樹的「樹根」:家庭功能不良及學校環境限制是危機樹的兩大主根。(三)樹的「樹幹」:個人特質缺陷(缺乏復原力)。(四)樹的「樹枝」:結交不良同儕和社會適應不良進而產生的危機行為。(五)樹的「樹葉、花朵與果實」:指青少年或特定的某些人,如危機青少年。

【評論主題】59.社會領域中能力指標3-2-1 中的2 是指何種意義(A)概念序號 (B)流水號 (C)主題軸序號 (D)學習階段序號。

【評論內容】「a」代表主題軸的編號。本學習領域分為四大主題軸:認識自我、生活經營、社會參與、保護自我與環境,所以a的編號是由1~4號。(四大主題軸的內涵請參閱附錄)「b」代表學習階段的編號。本學習領域分為四個學習階段:第一學習階段為小學一二年級、第二學習階段為小學三四年級、第三學習階段為小學五六年級、第四學習階段為國中一二三年級,所以b的編號也是由1~4號。「c」代表能力指標的流水編號。

【評論主題】12.隨著第二性徵的變化與認知的多元,青少年性別角色行為更為分化。下列哪一性別角色較能增進自我發展與實現?(A)男性化 (B)女性化 (C)兩性化(D)中性化

【評論內容】兩性化類型者的自尊、受社會喜好度均佳,顯示出一個“剛柔並濟”的人,由於兼具男性化特質及女性化特質,因此可隨情境不同而表現出適切的行為,突破傳統性別角色的僵化的束縛,而受到同儕團體喜好,自尊亦較高。(賴秀美,82)有更多研究發現,林邦傑(70)亦發現兩性化特質的人較容易適應現代生活。

【評論主題】37.遊戲治療的發展源自於以下哪個理論?(A)行為學派 (B)心理分析學派 (C)認知行為學派 (D)完型心理學派

【評論內容】遊戲治療主要是建基於心理分析學派的理論發展而成,指出兒童主要是透過遊戲來將內在的焦慮外顯化,並透過與遊戲治療師的互動,從而增加對自我行為和情緒的認識,並促進個人發展, ... 主張非導性遊戲治療應有八個基本原則來指導治療師在治療過程上的與兒童的所有溝通。

【評論主題】8.國二的軒信將性衝動導向社會所接受的方式,這是屬於下列哪一種防衛機制?(A)投射作用 (B)轉移作用 (C)昇華作用 (D)合理化作用

【評論內容】這個防衛機轉能將攻擊性的衝動集中在社會比較可以接受的表達方式。有句話叫做:「化悲憤為力量」即是很好的例子。像是很多音樂家、畫家和作家……等等都是在人生的低潮期時,反而將自己內心的悲傷昇華成一首首扣人心弦的歌曲和流名青史的作品。

【評論主題】2.對於學生課業的評量方式,下列敘述何者最為適切?(A)成績評量紀錄以文字描述為主,輔以量化記錄(B)國中學生年紀尚輕,不宜採用學生自評和同儕評量方式(C)評量需考慮學生出缺席情形、獎懲、團體活動表現

【評論內容】學習領域及日常生活表現一、學習領域評量:依能力指標、學生努力程度、進步情形,兼顧認知、技能、情意等層面,並重視各領域學習結果之分析。二、日常生活表現評量:學生出缺席情形、獎懲、日常行為表現、團體活動表現、公共服務及校內外特殊表現等。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應本適性化、多元化之原則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領域成績評量紀錄以量化紀錄為之;輔以文字描述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紀錄,每學期至少應以書面通知家長及學生一次

【評論主題】標準參照測驗與常模參照測驗最大的不同在於何處?(A) 測驗的難度 (B) 測驗的內容 (C) 測驗的形式 (D) 測驗的解釋

【評論內容】效標參照測驗與常模參照測驗(norm-referenced test)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以課程目標作為參考系統,後者以某一個群體的表現作為參考系統。換句話說,效標參照測驗的標準是絕對的,是根據課程目標所定的,學生的表現水準決定於該生達成課程目標的程度,與其他學生的表現水準無關;另一方面,常模參照測驗的標準是相對的,是根據某一個群體的表現所定的,學生的表現水準決定於該生與該群體比較的結果。因此,效標參照測驗的目的不在區辨學生的個別差異,而在評估教學或學習的成敗;常模參照測驗的目的則在區辨學生的個別差異,其結果通常用於淘汰或選擇人才。

【評論主題】25. 下列何者不是學校輔導計畫中「次級預防」(secondary prevention)所提供給學生的服務措施?(A)心理治療 (B)心理測驗(C)同儕輔導 (D)個別諮商

【評論內容】*「初級預防」:以全體發展中的個體為對象,設計各種適當的教育活動或提供對成長有益的機會,增進學生因應問題的能力或改善環境品質,目的在協助學生增加自我調適的能力,增進心理健康,防患未然。改善教育環境心理衛生方案*「次級預防」:著重在及早發現適應欠佳的行為徵兆,及早處置。諮詢諮商*「診斷治療」:協助適應不良者,進行危機調適。環境治療心理治療

【評論主題】8、主張透過師生相互間的對話,讓學生瞭解自身不當行為及問題行為的癥結及其可能產生的影響,並且讓學生學習解決自己的問題行為,是屬於何種班級經營模式? (A)行為改變模式 (B)獨斷訓練模式(C)現實治療

【評論內容】教師效能訓練模式•由T. Gordon所倡導。•主要觀點:教師要以關注和照顧的態度對待學生。學生將會以相同的表現來尊敬教師,所謂雙方均處於無損失的情境。•教室發生問題的主體是學生時,教師應積極傾聽學生的說法,以便協助解決。•欲改變學生行為的最佳途徑,需透過所謂我訊息,即第一描述該偏差行為,第二描述該行為對教師的影響。第三告知學生該行為給予教師的感受。•該方式對低社經地位學生來說可能不習慣,他們較易接受直接發揮權威的管理方法。

【評論主題】3、下列何者不適合創造思考教學之程序?(A)示範與練習(B)評鑑與應用 (C)設計問題情境 (D)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

【評論內容】激起創造性學習的內在動機。便利創造性的學習。建立創造性的情況。培養創造能力。組織統合的課程與教材。運用發問的技巧。設計創造性的教學方法。訓練學生諦聽的技巧。教師在進行創造思考教學所要把握的:要有自由、和諧、民主式的教室氣氛。要能接納學生不同的意見。鼓勵學生獨立的學習。允許學生有嘗試錯誤的經驗。採取創造性發問,多提開放式的問題。

【評論主題】23.亞斯柏格症(Asperger's Syndrome)兒童有很多特徵和自閉症兒童雷同,主要不同的是亞斯柏格症兒童(A) 沒有明顯的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 (B) 沒有過動的現象 (C) 不會

【評論內容】亞斯柏格症患者社會行為特質:1.沒有同儕互動的能力。2.缺乏同儕互動的慾望(小時候)。3.無法辨別社會性的線索(因此會不自覺的說出激怒或得罪別人的話)。4.在社會和情緒方面有不適當的行為。5.有非語言的溝通障礙(如手勢非常少,肢體語言笨拙,少有臉部表情或有不恰當的表情,注視他人的眼光僵硬而奇特,不會用眼神傳遞訊息或與人過度靠近,無法察覺不成文的社會行為規範也很難順應情境修正自己的行為(因此會不自覺的說出激怒或得罪別人的話)。6.不容易了解他人細微的情緒,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也不尋常。

【評論主題】67.下列哪一種評量方式比較不會產生月暈效應?(A)檢核表 (B)自陳式量表 (C)教師提名 (D)晤談。

【評論內容】自陳式量表(self-report inventory)是以客觀的程序對人格特質予以評量,問卷法多以自我報告的形式出現,以紙筆測驗為主,由受試者在人格測驗題中,選答最適合描述自己情形的答案,再依測驗結果,根據賦予不同評價等級程度的分值,將原始數據統計處理後,即得到評判結果。通常以團體方式進行測驗,作答方式分為二選一和三選一。

【評論主題】41. 下列何種統整模式係整合學校課程中的所有學科觀點,以探究主題、問題為核心,協助學生於探究過程覺知學科間的關係? (A)科際整合單元模式(interdisciplinary units model

【評論內容】(4)科際整合單元模式(interdisciplinary units model):係Jacobs(1989)依Hayes的模式再發展的,其主要目標在結合學科觀點並關注問題、主題的探究,使學生就探究的事件中知覺學科間關係的一種模式。(5)統整主題教學模式(integrated thematic instruction model):係由Kovalik(1989)所發展,是藉結合大腦研究教學策略和課程發展的研究結果,將課程內容統整為年間、月、週主題1.單一學科統整:是指單一學科內教材的重新組合。2.跨學科統整:學科的界限清楚,但各科的教學活動是以相關的主題相互配合連結起來。3.科際融合課程:學科的界限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依照知識性質合併的學習領域。例如社會學習領域融合了歷史、地理、政治、經濟、法律等不同的議題。4.超學科統整:此類的統整課程完全以學生生活經驗及生活重點作為課程設計的原則。例如「主題式統整課程」設計。

【評論主題】2.下列何種策略對短期記憶的學習最具效果?(A)意元集組(chunking) (B)多重編碼(multiple coding)(C)分類表列(categorical clusting) (D)概念構圖

【評論內容】意元集組,即是將訊息中多個不同的小意元(chunk),集合而組成一個大意元,然後再以大意元為單位去記憶,而在有限的時間內突破七加減二的限制,

【評論主題】21.在課程設計的會議上,教師們討論設計課程的程序,下列何者符合「過程模式」的 觀點?(A)課程設計應先建立程序原則(B)課程設計的第一步驟是訂定課程目標(C)課程設計應先分析課程綱要的能力指標(D)

【評論內容】目標模式與過程模式的比較1.目標模式採取生產說,過程模式則是旅行說。2.目標模式著重目標的達成,過程目標重視教與學的過程,及其中所包含的知識、活動和問題。3.課程設計上,目標模式強調詳列行為目標。過程模式則著重程序原則。4.課程評鑑方面,目標模式重視學習成品是否達成。5.過程模式並不強調事先預定的詳細目標,也比較不重視量化。6.目標模式重視教師的指揮。而過程模式強調教師的投入,為了確保課程實施的品質,教師必須是學習者,和學生一樣求得發展。

【評論主題】9.「手談」是指 (A)打手機 (B)下圍棋 (C)手語 (D)彈琴

【評論內容】手談:下圍棋、鬥牌。語源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王中郎以圍棋是坐隱,支公以圍棋為手談。」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我輩酒酣,正思手談幾局,特來奉請。」

【評論主題】6.「節能減碳是目前正夯的環保議題」,而「夯」字原指(A)使勁扛舉物件 (B)勞苦的樣子 (C)行船搖櫓發出的聲音 (D)氣勢逼人

【評論內容】用來敲打地基,使其結實的工具。如:「木夯」﹑「石夯」﹑「鐵夯」。脹滿、鼓脹。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四折:「怎敢來俺莊上,不由的忿氣夯胸膛。」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氣夯破肚別人行怎又不敢提?獨自向銀蟾底。」北方方言。指用力以肩扛物。如:「夯行李」。明˙凈善重集˙禪林寶訓一:「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返累及他人擔夯,無乃大勞乎!」用夯砸地。如:「夯實」、「夯地」。

【評論主題】26.周禮記錄何種內容 (A)禮儀 (B)制度 (C)歷史 (D)宗教

【評論內容】周禮:原名周官,記載的是周朝的官制。儀禮:在六經裡的禮,所指的其實是儀禮。禮記:所謂「記」,通常是解經的書,換言之,便是經書的註解。

【評論主題】23.下列何人被稱為「愛國詞人」 (A)李後主 (B)蘇東坡 (C)柳永 (D)辛棄疾

【評論內容】辛棄疾善詩文,但以詞明世。其《稼軒詞》還六百二十餘首,無論數量之富,質量之優,皆冠兩宋。乃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南宋詞人。字幼安,号稼稼軒,历城(今山東濟南)人。是南宋時代一位關心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的愛國詞人。他出生時,正是民族英雄岳飛被趙構、秦檜一夥殺害的前二年。

【評論主題】24.下列文句為門上所貼的四副春聯,如果前句為上聯,後句為下聯,則依照對聯順序,上下聯並未貼反的選項是:(A)雪融新貌福臨門/梅露笑顏春及第 (B)家興國興萬事興/天泰地泰三陽泰 (C)及時好雨潤新綠

【評論內容】對聯是對偶句子,分為上聯與下聯,據大門的座向,上聯應貼在門的左邊,下聯在右,才算合格。至於何者為上聯,何者為下聯,有個很好的識別方法,就是上聯的末字必為仄聲;下聯必為平聲(陰平、陽平均可)。近體詩平仄若用簡單一點的方式來講的話,我們現在用的國語第三、四聲都是仄聲,第一、二聲幾乎都是平聲,不過有許多必須歸類為仄聲。

【評論主題】9.「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請問此語出自誰的手筆?((A)李清照 (B)周邦彥 (C)李煜 (D)陸游)

【評論內容】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譯:自從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了。眼前的景色,更易引起人的愁思。庭階下的梅花,像雪一般地紛紛零落,拂去了花瓣,仍是落滿了全身。雁雖然來了,但是沒有帶來音信。路是那樣地遙遠,回去的願望,實在難以實現。離別的怨恨正如春草一般,更行更遠,悠長無盡!

【評論主題】3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出自誰的作品?(A)蘇東坡(定風波)(B)辛棄疾(菩薩蠻)(C)李煜(虞美人)(D)張先(南鄉子)。

【評論內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許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及其《虞美人》~―詞的全稱為曲子詞。曲子與詞,其實是音樂與文學的結合。李後主之前,多數曲子詞過於偏重音樂,而文詞既無聊又缺乏真情實感,曲子詞變成以音樂為主,文詞成了音樂的附庸。此時期的詞可以《花間集》為代表。詞到了李後主為之一變。李後主被俘之後寫的詞,用淺白而又精煉的詞語,不遮掩、不做作、不雕琢,直接抒發了從皇帝變為俘虜的巨大痛苦,以及對故國的深切懷念。使詞重新以文學為主,有了獨立於音樂之外的文學價值,成為一種抒情的新詩體。而《虞美人》正是李煜後期詞的代表作。

【評論主題】13.「暮鼓晨鐘」一詞常被用來比喻:(A)佛門清靜 (B)心意堅定 (C)發人深省 (D)道行高深。

【評論內容】佛寺中朝課之前和熄燈之前皆會敲擊鐘鼓,用以警惕與自勵。宋˙俞德鄰˙送程道大歸新安兼簡憲使盧處道學士四首之三:「我生慚愧賈胡留,暮鼓晨鐘復報秋。」亦作「朝鐘暮鼓」﹑「晨鐘暮鼓」。比喻使人覺悟的言論。明˙周履靖˙錦箋記˙第十九齣:「清淨是菩提,愛染難離,蒸沙為飯飯終非,暮鼓晨鐘勤懺悔,怎免阿鼻。」

【評論主題】12.「秋毫無犯」的「秋毫」是指:(A)細微事物(B)秋天收穫(C)秋高氣爽(D)秋意蕭瑟。

【評論內容】鳥獸在秋天所生的細毛。後比喻微細的事物。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察其秋毫,則大物不過。」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少保傳令,救火安民,秋毫不許驚動。」

【評論主題】10.下列關於唐宋八大家的敘述何者有誤? ((A) 唐宋八大家之說始於宋代 (B)蘇洵父子便有三人在其中 (C)王安石亦為其中一家 (D) 只有韓愈和柳宗元為唐人)

【評論內容】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兩代八散文大家的並稱。即唐代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因我國明代選家茅坤輯錄他們的作品為《唐宋八大家文鈔》,而因之得名,並由於該選本的廣泛流傳而名聲遠播。

【評論主題】33.游老師發現志偉放學後經常抽菸,於是告訴他,如果每次想抽菸時,就立刻想到:「抽菸會得癌症!」這屬於以下哪一種行為輔導策略?(A)消弱法 (B)飽足法 (C)嫌惡法 (D)系統減敏法

【評論內容】系統減敏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是Joseph Wolpe在50年前發明的一種治療恐懼症的有效方法,方法是教導個案以與焦慮相反的行為(如放鬆)來與原引發焦慮的情境配對,當個案學會在面對會害怕的情境下能夠放鬆時就不再有害怕的反應了。其步驟有三:治療師教導個案與焦慮相反的行為對引發焦慮的情境按焦慮程度排序讓個案想像或實際接觸焦慮情境並練習相反的行為例如對於害怕蟑螂的個案,治療師先教導放鬆訓練,然後由個案排序出害怕蟑螂的階層,如聽到『蟑螂』→在十公尺外看到蟑螂→五公尺外看到蟑螂→蟑螂從腳邊爬過去→蟑螂飛來飛去...從個案最容易面對的情境到最容易緊張的情境依序練習放鬆,當個案可以完全放鬆時,治療就算完成了。

【評論主題】27.如果一種評量強調受試者依其既有的先備知識作為基礎,將新學習連結到舊知識之上,統整調和成一個有組織、有系統、有階層的知識結構,這屬於何種評量?(A)真實性評量 (B)檔案評量 (C)概念圖評量 (

【評論內容】概念構圖(concept mapping)由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教授Joseph D. Novak及其同僚所發展,是利用概念圖(concept map)來表示關於知識主題結構的一種過程。概念圖由概念節點(concept nodes)和概念間的連接語(relation links)所組成,兩個概念節點和節點間的連接語則構成命題(proposition),概念在概念圖中以階層(hierarchy)的關係存在,屬於一般性、概括性的概念在上層,而一些較特定、較具體的觀念則在下層,處在最下層的則是最具體的範例。概念構圖法符合知識表徵理論、知識建構論、以及有意義學習說,可以促使學習者反省、組織、重整他們已知的概念和新知識,幫助學習者瞭解知識主題的內容,同時,因為概念圖表達的是教學的概念和概念間的關係,因此概念圖可當作是評量學生成績及研究學生知識結構的依據。概念構圖是目前科學教育界及心理教育界應用頗為廣泛且效果普遍被肯定的一種教學、學習和評量策略。

【評論主題】5.下列何者是正確的腦力激盪法原則?(A)學生必需深思熟慮後再提出答案 (B)對他人的意見提出批評(C)鼓勵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D)提出的想法愈少愈好

【評論內容】(1)不能批評他人的意見,因為批評會使每個人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2)自由發言,主意愈新奇,廣泛愈好。當新奇的意見愈多,更能得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3)先求量多,方能質精。也就是當大量的意見不斷出現,那麼成員就能自由的運用想像力,而大膽的提出。(4)鼓勵搭便車-綜合,修改他人的意見。如此往可得到更新,更好的主意。4.鼓勵同學們自由發言,並一一記下每個人的意見。5.確定評鑑標準(省錢,可以自己動手做......),刪掉不合標準者。6.留下適用可行的意見,做為解決問題的方法。

【評論主題】51.根據訊息處理論中人類透過基模(schemata)形式儲存事實與一般的知識,此為何種記憶種類? (A)情節記憶(B)語意記憶(C)程序記憶(D)短期記憶

【評論內容】語意記憶(semantic memory):個體對事物的認識,記憶中各種有意義的關係圍繞著抽象和概念性的訊息以命題(Propositions)、網絡基模等方式貯存起來,為一般性事實,是人類知識活動的基礎。

【評論主題】5.古代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善用「產婆術」激發內在想法,此屬下列何種教學法?(A)問答教學法 (B)講述教學法 (C)案例教學法 (D)發現教學法

【評論內容】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他跟學生之間的教學態度,被叫做「產婆術」,為什麼被稱為「產婆術」?因為當他和學生在做觀念的溝通時,大致上先講個引子,問對方一個問題,讓對方在問題上思考,有一個答案,假使對方的答案對的話,他可能進一步引導對方進入下一個方向;如果不對,他可能用另外一個問的方式,讓對方領悟到自己的錯誤,然後回歸到另外的選擇,再一路的切進去,讓對方在不斷地回答中,慢慢的激發自己的思考,終於可以在該問題上有一個很完整的觀念,所以被稱為「產婆術」。就好像產婆在為產婦接生,不是一口氣把胎兒拉出來,而是要產婦配合著自己的努力。這是古代中國與西方哲人的教學方法。

【評論主題】26.美國地方學區的教育行政組織中,最重要的教育決策機構為何?(A)地方議會 (B)教育局(C)教育委員會(或譯教育董事會) (D)地方學區校長協會和教師會

【評論內容】在美國,一個地方學區通常包括一個教育決策單位,一個教育行政單位,以及若干所公立學校。教育決策單位大部分是指由地區居民選舉產生代表所組成的學區教育委員會(school board)。學區教育委員會受居民的委託,依法決定學 區內中小學教育稅的稅率、教育預算、學校的設置、學校課程內容、教育人事、學校學區界限,並督導教育行政單位。教育行政單位由教育局長(superintenden t)及其所屬行政人員組成,依據學區教育委員會的決定,負責學區內的教育行政運作並督導學區內學校教育運作。中小學由學區教育委員會任命的學校校長負責,執行學區教育委員會的教育決策。在美國來說,學區可說是決定及管理地方公立中小學教育事務的教育立法及行政組織,不僅有行政權,也有立法權,同時也不受地方行政及立法機構的干預。

【評論主題】40. 曾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的是以下教育思想家:(87.中師暑期)(A)陸象山 (B)王陽明 (C)顧炎武 劉宗周

【評論內容】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他說:“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人心能夠知曉行為的善惡,也能自覺地去為善,這就是本心的“明覺”,這是對程顥思想的發展。《傳習錄》中對人心的“虛靈明覺”有很多討論。若要全面正確地把握王陽明“心外無理”及其他學說,深入地研究他的這些討論是十分必要的。

【評論主題】13.九年一貫課程的能力指標轉化,意思將指標轉化為(A)學習目標(B)學習成果(C)基本能力測驗(D)以上皆是

【評論內容】能力指標在九年一貫課程的定位屬國家層級,全國國中、國小研擬學校課程計畫,設計教學內涵與活動,實施教學評量均必須依據能力指標。 ... 因此,學校教師必須將國家層級的能力指標轉化、解讀到學校層級的學習目標。

【評論主題】5.教育優先區計畫的主要目的為何?(A)補救教學(B)菁英教育(C)機會均等(D)適性教育

【評論內容】育優先區計畫的推動,係本諸「教育機會均等」之理想與「社會正義原則」之精神,針對文化不利地區及相對弱勢群體,擬定適當的教育支援策略,提供「積極差別待遇」補助,以整體提昇文化不利地區之教育水準為計畫目標。因此,教育優先區計畫的推動,正顯示我國國民教育政策,已朝向「精緻、卓越、均等、正義」的理想境界邁進。

【評論主題】本文: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巖洞,其下多白礫,其樹多楓、柟、石楠、楩、櫧、樟、柚,草則蘭、芷,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轇轕水石。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

【評論內容】(1)他沒有恬靜詩意,而是描寫出風景(2)他沒有借代而是擬人化(3)他是描寫風景,不是以"風"為中心(4)因為這篇文是永州八記的第五篇,八記。顧名思義就是有八篇。"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記"

【評論主題】9.「蟾宮折桂」成語,意指:(A)比喻科舉及第 (B)比喻家境富裕 (C)比喻生活優閒 (D)形容玉樹瓊樓。

【評論內容】蟾宮折桂:蟾宮,指月亮。折桂,比喻科舉及第。見折桂條。蟾宮折桂相傳月中有桂樹,用以比喻科舉登第。折桂:晉代郤詵曾以桂林之一枝對晉武帝比喻自己舉賢良對策的才能,為天下第一。見晉書˙卷五十二˙郤詵傳。後人遂以折桂比喻科舉及第。

【評論主題】24. 下列哪一個國家也和我國一樣正在推動公立大學法人化?(A)法國(B)英國(C)日本(D)美國

【評論內容】公立大學法㆟化(public university and public corporation)係指公立大學成為「完全權利能力主體」的法律效果,不論在㆟事、經費和財務運用等各方面,具有對外的獨立性與自主性。

【評論主題】85.下列何者可以反應出觀察結果程度的高低?(A)評定量表 (B)檢核表 (C)系統觀察 (D)軼事記錄

【評論內容】評定量表是指通過觀察,給事件、行為或特質一個評定分數的標準化程式。

【評論主題】27支持「慎思模式」deliberation model的課程發展者主張:(A)慎思模式的過程,乃是一種技術性的直線行動;(B)透過慎思,個人參與課程決定;(C)慎思是一種系統思考、回饋與調整的科學化

【評論內容】慎思模式最早提倡慎思模式的是 J.J.SCHWAB 薛瓦布(史瓦布)透過慎思,個人參與課程決定,教育人員將想法與價值讓大家了解,例如:學習的本質是什麼?應教導什麼?什麼內容被重視?

【評論主題】77.下列何者是統整課程落實的重要關鍵:(A)精熟教學(B)協同教學(C)個別化教學(D)大單元教學。

【評論內容】http://ind.ntou.edu.tw/~tec/you/1-3.htm由於學校課程的統整涉及各種不同年級課程或領域,通常不是個別教師可以單獨完成,必須結合校內不同專長教師,組成「教學群」,打破學科界限、班級界限,進行協同教學。或者採取「班群」方式,將三個班組成一個教學群,由四至五位教師協同合作負責所有的班務、課程與教學,學校不再安排科任教師。班群的規模和教師人數的設置,由學校視其情境和條件來決定。

【評論主題】16.採用如科學實驗、教學解題、寫作、口頭報告等之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表現所作的評量稱之為? (A)真實評量(authentic assessment) (B)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

【評論內容】實作評量(performance assessment)又稱非紙筆測驗,係指根據學生實際完成一項特定任務或工作表現所作的評量。這些任務或工作,可能是實際操作、口頭報告、科學實驗、數學解題、寫作…等。因此,其所使用的方式,係透過直接的觀察學生表現或間接的從學生作品去評量。這種評量方式異於傳統的紙筆測驗(paper-and-pencil test),它重視實作的能力,就像駕照考試的路考一樣,係從實際的行為表現來評量;而不是依賴筆試來決定。真實評量是指能評量出被評量者真正能力的測驗理念與方法而言,換句話說這種測驗的理念與方法重視的是實質內容的評量,而不是形式的評量。真實評量的目的在於確切瞭解被評量者實際具備某種能力的程度,以作為教育改進的依據。由於美國教育改革強調提昇學生的基金能力,因此,如何評量出學生的真正能力,並評估學生能力與既定標準之間的差距,進而謀求補救與改進之道,便成為當務之急,而真實評量的觀念與方法乃因應而生,成為眾所注目的焦點。

【評論主題】41.『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句中『觀其所由』意謂看他處理此事的:(A)行為 (B)觀瞻(C)態度 (D)動機。

【評論內容】視其所以 :是看他的{行為}觀其所由 :是看他的{動機}請問察其所安呢?察其所安:是看他的{心意}這個心意不是指送禮的意思而是指他的內心深處是甚麼想法

【評論主題】24.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論語•述而》)請問此段文字的主旨為何?(A)孔子言求取富貴之道,在於不計較貧賤的工作(B)孔子言人生富貴是可以靠努力求得的(C

【評論內容】【譯文】孔子說︰「如果富貴合乎於道就可以去追求,雖然是給人執鞭的下等差事,我也願意去做。如果富貴不合於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還是按我的愛好去幹事。」【評析】孔子在這裡又提到富貴與道的關係問題。只要合乎於道,富貴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於道,富貴就不能去追求。那麼,他就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此處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對做官,不反對發財,但必須符合於道,這是原則問題,孔子表明自己不會違背原則去追求富貴榮華。

【評論主題】18.「未雨綢繆」中,「綢繆」一詞本義為:(A)慇勤不懈 (B)緊密纏繞 (C)纏綿悱惻 (D)深藏不露

【評論內容】未雨綢繆鴟鴞在未下雨前,便已著手修補窩巢。語本詩經˙豳風˙鴟鴞:「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比喻事先預備,防患未然。隋唐演義˙第五十二回:「況我家雖有預備,積儲幾倉,亦當未雨綢繆,要防自己饑饉。」

【評論主題】29.下列何者不屬於「限制式寫作」的類型?(A)看圖作文(B)情境設定(C)應用寫作(D)篇章結構

【評論內容】,「限制式寫作」大致可區分為十四種類型,包括:翻譯、修飾、組合、改寫、縮寫、擴寫、設定情境作文、引導式作文、文章賞析、文章評論、文章整理、仿寫、看圖作文、應用寫作。

【評論主題】9.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用來預測福禍的概念,下列選項何者為是?(A)天意難測(B)不計得失(C)世事難料(D)福禍相倚

【評論內容】古時候邊塞上有個老翁,丟了一匹馬。別人去安慰他,他卻說:「怎麼知道不是件好事呢?」過了幾個月,這匹馬果然帶著一匹好馬回來了。典出淮南子˙人間訓。比喻禍福時常互轉,不能以一時論定。

【評論主題】16.「買櫝還珠」比喻:(A)公平交易,童叟無欺(B)受人恩澤,知恩圖報(C)昧於實際,去取失當(D)經綸世務,進退兩難

【評論內容】楚國一位珠寶商人到鄭國賣珠寶,一人出高價買去,但他只看中精美的匣子,遂將珍珠還給珠寶商。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後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清˙朱彝尊˙跋李紫篔畫卷:「然鄭人買櫝還珠,珠固在,庸何傷。」亦作「得匣還珠」。

【評論主題】43.「放」於利而行,多怨。(《史記孟荀列傳》)文中「放」字作何解釋?(A)依也 (B)放棄 (C)求也 (D)無也。

【評論內容】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解釋】孔子說,凡事都從自己的利益著眼,必定多生怨懟。

【評論主題】20.孔子論君子與小人,何者有誤?(A)君子懷惠,小人懷刑(B)君子懷德,小人懷土(C)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評論內容】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說:君子他所想的是這個地方,有沒有有德之人住在這裏,小人他所想的是住在這個地方,可不可以有利可圖的地方。君子所想的是,要如何合乎道德的法則,小人所想的是,那裏對他有恩惠就靠那一邊。

【評論主題】18.詩經<蓼莪>「出則銜恤,入則靡至」其意乃指?(A)喪親之痛(B)亡國之痛(C)流離之痛(D)喪子之痛

【評論內容】缾之罊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酒瓶空了,是酒罈的恥辱。孤兒活著,不如早早死去為好。沒有父親,依靠哪個?沒有母親,依靠哪個?出門懷著憂愁,進門不知往哪走。(鮮民,指失去父母的人。怙、恃,依靠。銜恤,懷憂)

【評論主題】36.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其事上也□。其養民也□。其使民也□。」在□之中依序填入文字,何者完全正確?(A)恥、禮、敬、仁  (B)恭、敬、惠、義(C)仁、禮、義、智  (D)恭、

【評論內容】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註釋」行己也恭:行己,為人做事。恭是謙遜。也,語助詞,藉以稍頓。事上也敬:事上,對國君。敬是謹慎。養民也惠:養,安撫、治理。惠,愛人、利人。使民也義:使,徵役、使用。義,義理、合理。孔子說:「子產合於君子之道的有四點:一、他自己做人很謙恭;二、對上位的人很敬謹;三、撫養人民有恩惠;四、管理人民很合宜。」

【評論主題】26.國文教育結合當代的族群問題,開始重視原住民文學,以下所列何者並非「原住民文學」的作家?(A)孫大川(B)路寒袖(C)瓦歷斯.諾幹(D)亞榮隆.撒可努

【評論內容】路寒袖(1958年—)本名王志誠,台灣臺中縣大甲鎮人,詩人、作家路寒袖是台灣文學界之中積極推廣台語文創作的健將,且身體力行。其作品大多是以台文寫成。經歷《溪城雙週刊》(東吳大學報紙型校刊) 總編輯《東吳青年》(東吳大學雜誌型校刊) 總編輯《漢廣詩刊》 發行人臺北縣永和市復興商工 教師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撰述委員現任文化總會 副秘書長 (兼中部辦公室 主任)台灣日報 副總編輯 (兼藝文中心 主任)得獎1994年:第六屆金曲獎 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 最佳作詞獎1995年:第七屆金曲獎 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 推薦優良圖書出版獎1999年:賴和文學獎2000年:中興文藝獎章 新詩獎2001年: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散文獎作品詩集《台灣歌謠詩作》《早,寒》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1月《夢的攝影機》 麥田出版公司,1993年4月《春天的花蕊》 台語詩,皇冠出版公司,1995年4月《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 元尊〔遠流〕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 時報出版公司,1992年7月

【評論主題】31. 在「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己以正天下者乎?」中,兩句語法關係為何?(A)補足關係 (B)並列關係 (C)順遞關係 (D)遞進關係。

【評論內容】我沒有聽說有枉屈了自己,而能匡正別人的呀!何況是卑辱了自己,而能匡正天下的呢?

【評論主題】4.(傷仲永)常為特殊教育引用的例子,其所「傷」的是仲永:(A)作詩詩品不高(B)為賺錢而作詩(C)有詩才卻沒有機會受教育(D)無詩才,自欺欺人。

【評論內容】本文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敍事部分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於“受於人者不至”,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過方仲永這一實例說明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道理,給人以深長的思考。

【評論主題】19. 下列各組成語,意義最相近的是:(A)鼓盆而歌/彈鋏而歌 (B)瓜田李下/近水樓臺(C)李代桃僵/桃李不言 (D)桑榆晚景/日薄西山。

【評論內容】鼓盆而歌:比喻遭喪妻之痛。莊子˙至樂:「莊子妻死,惠子弔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與人居,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馮諼彈鋏:貧士馮諼自信才華出眾,在孟嘗君門下不甘作下客,因而彈劍柄而歌,要魚﹑要車﹑要養家。後以馮諼彈鋏比喻有才華的人暫處困境,有求於人;懷才而受冷遇,心中感到不平。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懷疑的場合。見「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條。北史˙卷四十七˙袁翻傳:「今日傾過,有異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願得此心,不貽厚責。」李代桃僵:李樹代替桃樹受蟲咬而枯死,用以諷刺兄弟間不能互助互愛。典出宋書˙卷二十一˙樂志三:「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傍...

【評論主題】98.針對「個別化教育方案」之敘述,下列何者是最不適當的?(A)以普通用詞描寫該生目前的行為表現水準(B)寫出該生有多少時間在特殊班或普通班接受服務(C)寫出該生每日的活動計畫(D)寫出該生被期待的學

【評論內容】個別化教育計畫,指運用專業團隊合作方式,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所擬定之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計畫,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一、 學生認知能力、溝通能力、行動能力、情緒、人際關係、感官功能、健康狀況、生活自理能力、國文、數學等學業能力之現況。二、學生家庭狀況。三、學生身心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上課及生活之影響。四、適合學生之評量方式。五、學生因行為問題影響學習者,其行政支援及處理方式。六、學年教育目標及學期教育目標。七、學生所需要之特殊教育及相關專業服務。八、學生能參與普通學校(班)之時間及項目。九、學期教育目標是否達成之評量日期及標準。十、學前教育大班、國小六年級、國中三年級及高中(職)三年級學生之轉銜服務內容。

【評論主題】10、「枵腹從公」的「枵」字正確的意義是:(A)空虛 (B)一種樹木 (C)飽滿 (D)柵欄

【評論內容】枵腹從公:餓著肚子辦理公務。形容不顧己身,勤於公事。

【評論主題】41下列有關ADHD 兒童的敘述,何者正確?(A)是一種先天的缺陷 (B)是因為父母管教不當所致 (C)主要症狀包括情緒障礙 (D)以上皆是

【評論內容】ADHD有3大類症狀,亦即注意力缺損、過動以及衝動。注意力缺損症狀包括不注意、粗心犯錯、不專心聼、無法完成任務、不遵守指示以及容易分心。過動及衝動症狀包括打架、過度愛説話、在不適當的時間四處亂跑以及打斷他人。

【評論主題】56.依據臺北縣各國民中小學學生獎懲委員會設置要點規定,下列何者並非學生獎懲委員會的委員聘任對像?(A)家長會代表(B)校長(C)教師代表(D)學生代表

【評論內容】(1)學生獎懲委員會(以下簡稱獎懲會)置委員兼召集人一人,由學務主任兼任。(2)獎懲會置委員十一人,含召集人總數為奇數,均為無給職,由下列人員聘任(兼)之。(3)教師代表五人,含教師會代表一人(由教師會會長推派)、輔導教師一人及其他教師三人(由校長指派)。(4)家長會代表一人,由家長會會長推派。(5)學校行政人員代表五人,由教務主任、輔導主任、主任教官、生輔組長、註冊組長擔任。

【評論主題】40.在教育社會學的理論中,以強調「社會變遷及強制的普遍性」為主要觀點的是下列哪個理論?(A)功能理論(B)衝突理論(C)韋伯理論(D)互動理論。

【評論內容】1.從對立衝突、強制、變遷的角色分析社會與教育的問題;強調社會關係的強制性及社會變遷的普遍性2.對立衝突:團體與團體的目標不會一致,且利益會無法避免的產生衝突(例如:支配者與從屬者)3.強制:取得優勢的團體會以強勢的方法迫使其他團體合作,達成目標,並暫時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秩序4.變遷:團體利益的不斷衝突所引起的權力鬥爭會導致社會不斷的變遷

【評論主題】32.有關快樂主義的道德學說與教育理論之觀點,下列敘述哪項正確?(A)善就是服從規律(B)道德教育藉獎懲為有效方法(C)使人明白規律的合理性(D)道德教育在訓練意志。

【評論內容】快樂主義(功利主義)對行為的善惡判斷,重結果而輕動機,以過去的苦樂經驗為依據,訓育上注重獎賞與懲罰,以賞罰使人發生快樂或痛苦的結果,以養成好行為。

【評論主題】10、有關漢字字體,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甲骨文』又稱『殷墟』文字(B)古文又稱『蝌蚪文』,為孔壁中所發掘出來的字體,其體與籀文相同 (C)籀文又稱『大篆』,相傳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 (D)小篆為秦

【評論內容】孔壁古文 周秦間東土文字 蝌蚪文古文1漢武帝末年,魯恭王壞孔宅壁而得。2用漆書簡,頭大尾細,類似蝌蚪而得名。

【評論主題】6、下列各段文字,皆針對賈誼而寫,試判斷哪一段屬翻案性質?(A)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B)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弔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

【評論內容】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一段時間內,賈誼的謀略和建議差不多都被採納、實行了,誰說皇帝虧待了他呢?爵位自高言盡廢,古來何過萬公卿!儘管身居高位,說話卻沒人聽從,自古以來,這樣的公卿何止千萬!

【評論主題】116. 皮亞傑理論中所揭示的瞭解兒童始能教育兒童的基本原則,近年來在教育心理學上已將此一原則賦予一個共識性的概念,稱之為? (A)理性移情 (B)感性移情 (C)理性作用 (D)感性作用

【評論內容】一、基本理論(一)Piaget認為個體發展在連續過程中有階段性,不可逾越;(二)Vygotsky強調鷹架作用(Scaffolding):個體的認知發展可透過成人幫助與同儕間之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達到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Area,簡稱ZPD)。1.教學的效果在近側發展區(ZPD)2.適時輔導學習者是教學的不二法門二、對個體學習之預備狀態之看法(一)Piaget認為個體的心智發展,應屬自然預備狀態。(二)Vygotsky認為,個體的心智發展在鷹架作用(Scaffolding)輔助下,應屬加速預備狀態。三、對於教學情境之看法(一)Piaget認為,教師教學應理性移情,以兒童為中心(二)Vygotsky認為,教師教學應以環境為中心四、知識...

【評論主題】對於學習障礙學生的鑑定何者為錯??(A)智力中等(B)排除文化不利(C)有顯著的個別內差異(D)包括教學不當所引起。

【評論內容】學齡前,可以帶小朋友到醫院做檢查。例如:兒童心智科。入學後,可以轉介到各縣市教育局的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簡稱鑑輔會)作相關的鑑定。為了解學習方面的特定困難及障礙,可利用醫學檢查,以確定不是因為下列因素所造成:作生理檢查:如檢查視力、聽力、肢體動作等。作個別智力測驗:以確定學障非低智商所造成。文化刺激不足:如原住民或低社會階層的家庭,學習環境不足。教養態度:父母對兒女學業漠視經檢查或評鑑後若非上述原因所造成即可能是學習障礙。另外察看學業成就是否低於目前年級一年以上,或是從老師的教學方法與教材、老師實施補救教學的情形等,也都是分析學障兒學習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答案有點怪)

【評論主題】86、社會學習理論中,社會化學習的產生除了注意力與保持激發模仿行為外,還須具備:(A)動機(B)正負增強(C)賞罰(D)誘惑

【評論內容】一、定義:學習是a.情境需求 b.過去學來之行為 c.個人對情境認知,三者交互作用而來的二、學習原理:(一)觀察學習:個人觀察別人行為,從別人的學習經驗中,獲得自已的學習經驗。(二)模仿:個人進行觀察學習中,對某個人或團体為楷模來學習。三、學習現象:(一)模仿(二)自我效能:觀察自已,依自已所訂的判斷標準,對自已加以獎勵或懲罰。四、學習方法:(一)注意:注意楷模行為表現的特徵。(二)保留:用符號編碼而儲存。(三)再生:在適當的機會將記憶所及,以自已的行為表現出來。(四)動機:適當時機,皆有意願表現楷模的行為。

【評論主題】86.在學校員生消費合作社的經費裡,若有所損失時,可用以下哪一項資金加以彌補?(A)交易分配金(B)公益金(C)酬勞金(D)公積金

【評論內容】補助/ 津貼學校公積金補助/ 津貼學校公積金是根據《補助 / 津貼學校公積金規則》設立的一項公積金計劃。宗旨該基金旨在為補助/ 津貼學校教員在辭職、 退休、解僱或終止合約時提供付款,或於教員去世後向其遺產付款。

【評論主題】56.建構主義強調哪些概念:(請先檢視下列提供之選項然後挑選出正確的答案)a.先備知識b.情境中之互動c.客觀可驗證之事實d.教師是引導者而非專家(A)abc(B)acd(C)abd(D)bcd

【評論內容】(一)知識是認知個體主動的建構,不是被動的接受或吸收;(二)認知功能在適應,是用來組織經驗的世界,不是用來發現本體的現實;(三)知識是個人與別人經由磋商與和解的社會建構。

【評論主題】13.要求學生繪出自己的「概念圖」,會採用此一評量方式的是哪一個心理學陣營?(A)刺激反應(B)心理分析(C)人本心理(D)認知心理

【評論內容】概念圖主要是以命題(propositions)的形式將概念間做有意義的連結之後所形成的圖形。